新手父母如何給嬰幼兒選擇益智商品
3歲前大腦發育最關鍵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對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進行專項研究後得出結論:平均每戶有小孩子的城市家庭在0至3歲嬰幼兒身上的花費,每個月超過1000元人民幣;而以北京等一線城市為例,每個0至3歲孩子月消費額的30%,用於早期教育的消費。
科學研究顯示,嬰幼兒在前3年大腦將完成80%的發育,3歲之前的教育環境和行為習慣,將直接影響孩子今後的成長道路。“80後”父母們捨得為孩子花錢,但大多數時候他們並不清楚應該如何科學選擇早教產品。
“早教產品需要綜合考慮生理性、系統性、科學性、延續性、民族性等因素。”中國早教機構“東方愛嬰”創始人賈軍女士表示:“早期教育相較於學前教育,更符合寶寶的身心發展規律。‘抱抱熊’早教產品是針對0至3歲寶寶按月齡提供進階套裝產品的早教產品品牌。推出‘抱抱熊’早教產品的初衷,是幫助家長讀懂0至3歲寶寶每月成長需求,向年輕的父母提供專業正確的輕松育兒方法和工具,告別帶寶寶無所適從的狀況。”
據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的《2010~2015年中國嬰兒用品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嬰兒用品產業2010年消費額有望超過1000億元,早教產品至少有300億元。面對商機,市場上打著“早教”大旗的產品令人眼花缭亂,盡管政府的規范引導言猶在耳,但這不足以改變目前早教產品市場良莠不齊的局面。
別以成人標准給孩子買東西
“東方愛嬰”創始人賈軍女士表示:“很多家長選產品的標准是書籍是否新奇,動畫顏色是否鮮艷,音樂是否動聽,其實這些‘成人標准’不適合寶寶特別是0至3歲寶寶的實際需要。縱然這些產品能吸引寶寶一時半刻的注意力,而忘了去煩、去纏、去鬧他們的父母,但這種忽視了親子互動重要性的短視行為,不正是忽略了‘給寶寶最需要的愛’的早教初衷嗎?”
目前,以書籍、玩具、動漫等方式推出的“早教產品”,“不遺余力”地充當著寶寶“早教啟蒙老師”的角色,但有些產品將孩子真實的“表現”和“表演”混為一談。
例如不少產品在光盤中,請4歲的孩子表演2至3歲孩子使用早教產品的場景比比皆是,這實質上已經違背了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
擁有23年專業經驗的台灣早教專家林吉隆表示:早教首要在於愛心和責任。由於“80後”新手父母沒有養育經驗,往往不了解寶寶的真正需要,而按照成人的理解來選產品,忽視了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真實需要。例如有的媽媽給寶寶買杜曼閃卡之類的產品,以孩子的“快速反應與記憶”為榮。
殊不知,父母用食指或小指指著書,讓寶寶逐行閱讀,才是最正確的閱讀方法,這樣做不但符合寶寶“視覺追視”規律,並且讓寶寶養成通過上下文理解的習慣。
“其實,不管是‘抱抱熊’早教產品也好,其他產品也好,大運動、精細動作、交流、認知和社會行為5項能力的培養,是給寶寶一個健康、快樂、自信人生開端的關鍵5環,缺一不可。”台灣早教專家林吉隆說。
雖然包括“東方愛嬰”在內的眾多早教機構,在市場上已經打拼一些年頭了,但目前中國大陸的早教產品行業尚在起步階段,加上家長缺乏早教產品的選擇標准,所以更要彌補這方面的知識,選擇真正符合嬰幼兒身心發展、又讓孩子玩得快樂的產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