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俗稱,西醫基本將其和腳癬混為一談,可見對其並未做認真的探究而尚未成為一個成熟的病種。一些地方干脆以它的症狀進行命名,稱為“爛腳丫”、“臭腳丫”基本將其“病灶”部位鎖定在腳趾丫皮膚區中。還有一種“臭腳”,有的人的腳奇臭無比,尤其在夏天,一脫鞋滿屋子都臭,腳汗多。其病源也是來自腳趾丫潮濕區中的大量腐臭菌的繁殖,病理基本和腳氣相同,可視為腳氣的一種,治療方法一樣。還有腳底部的嚴重脫皮、腳繭過厚、腳墊、“雞眼”都是纖維性皮膚的嚴重角質化(或纖維化),都是因為患處皮膚的營養代謝障礙引起的,但和“菌”無關,但根據臨床的試驗其治療機理和方法居然是一樣的,桃麗絲的產品都能卓效地根治這一系列問題,所以干脆命名為“腳輕松”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把腳氣當腳癬,殺菌、殺菌,但永遠殺不完!這就是腳氣的千古之謎。 確診需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以便明確原因並對症治療。
腳氣是一種極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皮膚病。
“腳氣病”是由於缺乏維生素bl(硫胺素)造成的疾病。查找資料發現,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有黃豆、綠豆、小米、薏米、全麥、花生、豬肉、酵母,谷類的胚芽和外皮(糠、麥麸)含維生素b1尤其多。但是加鹼或油炸可使維生素b1大量損失破壞。我用黃豆、綠豆、小米、薏米、花生、燕麥米、大麥米、小麥米等搭配熬粥,這樣能吃到豆類和全麥的皮。吃用酵母做全麥粉的饅頭,避免用鹼做,以防損失全麥粉中維生素b1。通過飲食調整,我的“腳氣病”基本痊愈。
食療對腳氣病來說可起到積極的預防作用。要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不要只吃主食不吃菜,蔬菜、花生、瘦肉所含的維生素b1較多。也不要只吃精米精面,要適當吃些粗糧,因為粗糧比精米精面所含的維生素b1豐富得多。減肥、節食者一定要注意食量和食物的調配。但食療只是一般療法,若積極治療腳氣病,還應及時補充維生素b1片和對症治療。
在選擇藥物治療時,要根據皮疹類型不同而選擇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
(1)糜爛型:先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雷佛奴爾溶液浸泡,然後外塗龍膽紫或腳氣粉,每日2次,待收干後再外搽腳氣靈或癬敵藥膏,每日2次。
(2)水疱型:每日用熱水泡腳後外搽克霉唑癬藥水或復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皮干後再搽腳氣靈或癬敵膏。
(3)角化型:可外用復方苯甲酸膏或與復方水楊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塗藥後用塑料薄膜包扎,使藥物浸入厚皮,便於厚皮剝脫。
(4)近年來臨床上應用足光粉治療各型腳氣,療效顯著,每晚泡腳一次,3次奏效。具體用法可見說明。
中醫偏方治療腳氣: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淨腳後撒於患處。適用於糜爛型。
(2)苦參、白藓皮`馬齒苋、車前草各30克,蒼術、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疱型或有感染時應用有良好效果。
(3)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浸泡一天後,於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鐘。連續治療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
腳氣的預防: 1.要保持腳的清潔干燥,汗腳要治療。勤換鞋襪,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鞋子要通氣良好。
2.不要用別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經常處理,用漂白粉或氯亞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傳染腳氣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