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寶寶缺鐵正文

寶寶缺鐵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寶寶快八個月了,缺鐵,開的葡萄糖酸亞鐵糖漿,他不喝,一吃就嘔吐!還有什麼辦法能補鐵?或者有什麼辦法能讓他喝下?
喝了以後,他的小牙發黑,不喝以後會不會慢慢變白?會不會影響他的牙齒發育?
 
寶寶缺鐵了怎麼喂養

鐵缺乏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統計,全世界大約有20多億人缺鐵,其中大多數是婦女。在發展中國家,50%以上的孕婦缺鐵,5歲以下兒童40%?50%缺鐵。

由於鐵及與其相關的營養素攝入量不足或因其消耗增多所引起的鐵缺乏叫營養性鐵缺乏症。營養性鐵缺乏症在中國相當普遍,是小兒時期常見的營養性疾病之一,其中半歲到兩歲是高峰患病年齡。據2002年全國調查資料顯示,7?12個月嬰兒缺鐵性貧血患病率為20.8%,呈現為兒童年齡愈小,鐵缺乏愈嚴重,缺鐵性貧血也愈多。

原因

攝入鐵的總量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多見於嬰幼兒及散居學齡前兒童、孕婦和乳母。

中國居民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含量較高。雖然中小學生每日攝入鐵的總量超過推薦的鐵攝入量(rni),但是由於植物性非血紅素鐵的吸收率低於動物性血紅素鐵,再加上植物性食物中鞣酸、植酸、多酚類物質含量較多,妨礙了鐵的吸收利用,致使機體對鐵的有效利用率降低。

中國居民膳食品種相對比較單調,食譜很少變化,很多兒童還養成了挑食、愛吃零食的不良進食習慣。

臨床表現在非貧血鐵缺乏期,由於鐵參與的生物酶的不足和活性的下降導致細胞氧化磷酸化過程發生障礙,表現為工作和勞動耐力的下降。在學生中則表現為精神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和學習成績的下降;有的證實為智商的下降,下降幅度達9~11個智商點。在嬰幼兒中,小運動操作的發育落後於正常兒。

鐵缺乏進一步發展,會使紅細胞含鐵量降低導致缺鐵性貧血。通常短期鐵缺乏對形體生長影響不大,但貧血小兒體重常有降低。貧血兒童膚色蒼白或發黃,毛發干燥,脫發,指甲脆裂,出現匙狀反甲,口腔黏膜萎縮及不同程度的舌炎,食欲不振,常有嘔吐或腹瀉,呼吸、心跳加快,可有肝大和下肢水腫。兒童可有異食癖,諸如泥土、粉筆、牆灰、煤渣、紙片等均可成為其喜愛的食物,這種異食的結果又會加重已有的鐵缺乏,互為因果。

鐵缺乏對兒童學習、認知及智力發展的不利影響開始得愈早,後果愈嚴重,其損害所造成的遠期影響常常是不可挽回的。

鐵缺乏症的飲食調理

維護好孕婦鐵營養是避免幼嬰鐵缺乏的關鍵措施。在整個妊娠期,孕婦自身及胎兒的生長約需1000毫克(元素)鐵。在妊娠24周後,因胎兒發育增快、胎體重量增加,孕婦每天平均需鐵6毫克。這些一般膳食是不可能滿足的,因而必須另行補鐵。鐵應該怎麼補?研究證實,在妊娠後期給孕婦補充鐵劑,不但可以提高孕婦的鐵儲備,有利於孕婦產後機體的恢復,而且也有利於給胎兒供給鐵和防止生後幼嬰早期缺鐵和發生貧血。哺乳期乳母乳腺排泌的鐵每日約0.5毫克,連同每日生理消耗0.5毫克鐵,乳母每日攝食的鐵量應不低於1毫克。因此,補足乳母鐵儲的缺額和增加膳食中鐵的含量,是母乳喂養兒有充足鐵來源的基礎,也是降低嬰兒期貧血患病率的基本重要措施。

在嬰兒期有以下幾個因素影響嬰兒的鐵代謝需要,即:胎兒出生時體內儲存的鐵量與出生體重關系密切,出生體重愈小所儲鐵總量就愈少,發生鐵缺乏就愈早而且病情較重。因此,低出生體重兒和雙胎兒發生鐵缺乏的更多。牛乳中含鐵量低,吸收率也低,因此人工喂養兒患鐵缺乏的檢出率就高。

鐵劑應用

對外觀正常者及已檢出的鐵減少者,包括孕婦、乳母、兒童及成年男女,每周一次,連續12周,每次每千克體重口服(元素)鐵1?2毫克。地區貧血現患率在20%以上者按每千克體重2毫克計算,現患率不及20%者按每千克體重1毫克計算。

對已確診為缺鐵性貧血的兒童,鐵劑按每千克體重2毫克計算,每周口服一次,連續12周。對6~24月齡鐵減少嬰幼兒,考慮到其日需鐵總量為0.6?0.7毫克,可不計體重,每周一次口服鐵劑12.5毫克,共12周。

為促進鐵劑吸收,每次口服鐵劑時,可同時服用維生素c50~100毫克。此外可能會伴有維生素a、維生素d及維生素b2的缺乏,也會影響鐵劑療效。這種情況應盡可能建立平衡膳食從而滿足患兒營養需求,必要時,可添加上述維生素以提高療效。

防止鐵超載和鐵中毒

鐵在人體內基本上是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內進行代謝循環,除黏膜、體表和出汗有少量鐵損耗外,機體並無其他排洩鐵的途徑。因此,一次性大劑量攝入鐵劑或短期內多次大量攝入鐵劑可引起鐵超載、急性或慢性鐵中毒。目前市場上有名目繁多的鐵強化食品,如酥糖、餅干、代乳粉、奶粉、鐵強化保健品、各種鐵強化飲料等,若小兒對其中某種食品有嗜愛,進食過多,就很容易發生中毒。

因此在添加鐵強化食品時,一定要詳細查看成分含量,既不要超量食用,也不要同一時期攝食多種鐵強化食品、飲料、保健品。一旦小兒出現鐵中毒應送醫院診治。
 

 
【牙齒黃】是有很多原因的。我以前吸煙,老婆在淘寶賣的【牙齒白】效果還不錯。在用幾天估計就全白了。推薦下

【鏈接】:  
http://www.buything.net/yachibai-6-15-shuyouge.htm


舒友閣牙亮白牙齒美白權威潔白閃亮告別黃牙黑牙煙牙漬009
 
吃母乳的寶寶從第四個月開始就應該注意補鐵,添加加強鐵的嬰兒奶粉。否則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
歐萊全有機嬰兒奶粉最好。
理由:
不管什麼食品,都是有機綠色食品最好。講究健康營養的人越來越青睐有機食品。嬰兒奶粉更是如此,做父母的總會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



美國原裝進口全有機(綠色)嬰幼兒奶粉【歐萊全有機奶粉】(baby’sonlyorganic),全天然可和母乳媲美。口味清淡天然醇正。特別適合0到3歲嬰幼兒,不分段,不存在中途換奶粉的問題。適合腸胃不適的寶寶。

四點質量保證:
1,原裝進口的
2,在美國經過fda和usda有機認證
3,正規進口的,經過國家質檢
4,當前唯一受美國保險公司受保奶粉
質量絕對不用擔心。

詳細資料淘寶網搜索:歐萊有機奶粉

【歐萊全有機奶粉】baby’sonlyorganic是美國最早的高級有機(綠色)嬰兒奶粉品牌,在美國享有極高聲譽。美國兒科醫生強力推薦的全有機強化鐵嬰兒奶粉,通過美國fda認證和美國農業部(usda)嚴格的有機認證。從原料農作物的種植,生長,收割,以及原料奶奶牛飼養,到原料的收集運輸以及生產加工所有的過程都要經過嚴格的有機認證和檢驗,不能有任何農藥、抗生素、生長激素和污染。配方中營養成分比其他知名品牌更好。有機奶粉又是原料質量和檢驗標准最高的。在美國也是公認的好奶粉,在媽媽中評分很高。


安德森博士介紹,美國有機食品銷售額以每年平均20%的高增長率持續增長,這一速度已保持20年不衰,有機食品市場的日益擴大,顯現了強大的消費吸引力和市場需求潛力,目前美國有1/3的人消費有機食品,其余的人中則有60%有這種消費的願望,去年,美國傳統市場的有機食品銷售額首次超過自然食品專賣店。

有機食品是一類真正源於自然、富營養、高品質的環保型安全食品。也稱為生態食品,有機食品優於“綠色食品”,更優於無公害食品和普通食品。它位於食品安全金字塔頂端。
在全球的農業工業化和生物工程化的浪潮下,想要尋找到在純淨有機條件下生產出來的產品很難且成本很高。由此可見有機食品是不可能大量生產的,有機食品是要按照國家標准進行產地認證、大氣認證、環境認證,在達到一定標准的情況下按規范來生產的,而且這些標准極為嚴格,甚至苛刻。

有機奶粉保證:
100%保證不喂養人工飼料——確保無激素殘留!
100%保證不使用任何抗生素——確保無抗生素殘留!
100%保證農場不使用殺蟲劑——確保無毒素殘留!
100%保證無轉基因成份——確保無該問題引起的不可預知後果!
100%保證土壤不定期檢測——確保無重金屬污染!
100%保證不含麸質gluten——確保不容易過敏!
100%保證不使用生長激素——確保寶寶不早熟!
 
缺鐵性貧血在嬰幼兒中很常見,是因為體內缺乏血紅蛋白生成所需的鐵所致。



缺鐵性貧血是由缺乏造血原料鐵引起的小兒最常見的一種貧血病。具醫療普查,80年代初,全國各城市約有一半的兒童患有這樣貧血。90年代,經過醫療工作者和兒童家長的共同努力,這種貧血病雖然已大有減少,但在小兒貧血性疾病中仍然是最普通的一種。



症狀:患缺鐵性貧血的孩子,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疲倦、食欲不振、煩躁,年長兒童會自訴頭痛暈,眼前發黑、耳鳴,如果將孩子的眼皮翻過來看,會失去正常的肉紅色而呈蒼白的顏色。長期患缺鐵性貧血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病因:小兒患缺鐵性貧血最常見的原因多種多樣:一種是孩子生長發育太快,血容量的增加也快,需要制造更多的紅細胞,對鐵的需要量也相對比成人多,因此供應不足就容易缺鐵尤其是在3歲以內生長發育很快的階段更是如此。另一種是孩子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攝入鐵的量不夠也是小兒患缺鐵性貧血最常見的原因,這又可分為多種情況:



1.嬰兒期喂養不當。對嬰兒而言,人奶、牛奶的含鐵量都很少,如果單純吃奶或奶加米羹而沒有在3~4個月開始加果汁、蛋黃、啐菜,5~6個月開始吃稀飯、面條,9~10個月加肉末、豬肝醬等,就很容易缺鐵。小孩越胖,就越容易缺鐵。



2、幼兒偏食或食物配搭不當。因牛奶和雞蛋的含鐵量或吸收量並不高,如果孩子單吃牛奶和雞蛋,而不兼吃蔬菜、豬肝、瘦肉等,也會引起缺鐵。還有在飲食方面如果孩子很少吃肉或偏愛吃肥肉,喜歡吃零食而正餐吃得很少的孩子,也容易造成缺鐵性貧血。



3、經常飲茶、喝咖啡、大量喝可樂、吃巧克力的孩子會妨礙鐵在胃腸道的吸收,也容易缺鐵而引起貧血。再一種原因是孩子經常腹瀉或患有其它胃腸道疾病,必然會影響鐵的攝入,也可能出現缺鐵性貧血。最後一種原因是孩子經常出現流鼻血、痔瘡出血或有潰瘍病、腸息肉、鉤蟲病等容易引起隱性失血的疾病,都易引起鐵流失過多而產生貧血。



治療:發現孩子有貧血的症狀,最好到醫院請醫生診斷,醫生會用查知的方法進行確診。孩子確實患缺鐵性貧血,如果情況輕微,只要注意飲食營養,在治療其它疾病的現時貧血也可以得到糾正;如果是中度貧血或缺鐵症狀較重,就要在醫生指導下正規地用鐵劑藥物治療。嬰幼兒可用富血康、葡萄糖鐵等;兒童可服用葡萄糖亞鐵片,每次一片,每日2~3次,同時服用維生素c等。治療成功的關鍵在於堅持,一般要服藥2~3個月,才能糾正貧血並補充體內儲存鐵的不足。



護理:平時要注意患兒飲食,做到合理搭配,講求營養。嬰兒期要根據生長的階段及時地添加各種輔助食品,兒童要糾正偏食,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要多吃含鐵量高的食物,如黑木耳、瘦肉、肝髒及綠葉蔬菜、水果也可以幫助鐵的吸收。早產兒由於體內存儲鐵的量比足月兒少,出生後長得快些,更容易缺鐵,可在出生後2個月開始服用含鐵藥物,酌情用到2~3歲,防止缺鐵而引起貧血。



血液中的紅血球由骨髓制造,然後被釋放到血液中。如果體內缺乏促成血紅蛋白生成的要素-鐵質,就會出現缺鐵性貧血。輕微的缺鐵性貧血可能沒有任何症狀,較嚴重的可能會出現皮膚蒼白、無精打采、呼吸急促、嘴部或舌頭疼痛等症狀。長期缺鐵性貧血,可造成患兒生理發育

[1] [2] 下一页

急 急 急 2010年給寶寶起名字太難了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