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1歲3個月寶寶扁桃體發炎發燒,又咽炎怎麼辦?正文

1歲3個月寶寶扁桃體發炎發燒,又咽炎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最後用腭弓拉鉤牽開舌腭弓,充分暴露扁桃體窩進行檢查,如出血已完全停止,且無殘余扁桃體組織,一側手術即告完畢。

用同法切除對側扁桃體。

3.全身麻醉時,病人仰臥頭後仰位,肩下墊一小枕,搖低手術床,使頭部稍低於胸部,避免術中將血液吸入氣道。置入台維氏式開口器,注意勿壓傷舌及口唇,勿壓落牙齒。

(二)擠切法(guillotinemethod)

1.麻醉:全麻或局麻。

2.操作:病人取仰臥或坐位,助手將其頭部固定,置入開口器後,手術者以壓舌板壓舌,暴露扁桃體下極,右手持擠切刀,從扁桃體下極套入,再轉動刀環,使其位於扁桃體和咽腭弓之間,將扁桃體後面及上極套入,並向舌腭弓方向提起,這時扁桃體在舌腭弓下隆起成一“包塊”,即用左手拇指或食指將“包塊”擠壓入環內,隨即收緊刀柄,推動刀桿前進,使刀片切入刀環的盡端,以迅速有力的扭轉及提拔動作切下扁桃體。以同法切除對側扁桃體。助手迅速將患者頭部側轉,使其將血吐出。止血方法同剝離法。

術後處理

(一)患者均采用側臥位。局麻患者囑將口中分泌物順口角流出,不要咽下,以便觀察是否有出血。全麻患者未蘇醒前應注意其是否有吞咽動作,若有,應檢查是否有出血。

(二)術後三小時可進流食,六小時後可用鹽水漱口。創口痛時,頸部可冷敷。

(三)術後第二天,創面出現一層白膜,是正常反應。白膜約於手術後5~7天開始脫落,創面形成肉芽,表面上皮開始生長。如白膜呈污灰色,應注意有感染可能,可用抗生素及用0.5~1%雙氧水溶液漱口。

手術並發症及其處理

(一)出血:手術後24小時內的出血為原發性出血,較多見,多發生在術後6小時內,可能是手術欠細致,遺留殘體或止血不徹底,或是麻醉劑中腎上腺素的血管收縮作用消失後血管擴張之故;也可能是原已出血的小出血點,因咽部活動,咳嗽或血壓一時性增高等原因引起出血,缺乏維生素c,凝血酶元含量降低,天氣驟然變化,也可促進術後出血。繼發性出血,常發生於手術後5~6天,主要是白膜開始脫落時,因咽下硬食擦傷發生出血,若加注意可以防止。如屬繼發性感染性出血,則應加強處理,如抗感染等。

1.扁桃體窩內若有血塊,應予取出,用紗布球加壓10~15分鐘。檢查出血點時應注意扁桃體窩上下方隱蔽處,下方近舌根處及舌腭弓後面有出血點,較難看到。若有明顯出血點,用血管鉗夾住結扎止血。

2.彌漫性滲血,可用止血粉,明膠海綿貼附壓迫於出血處。無效時可用消毒紗球填壓在扁桃體窩內,將舌腭弓及咽腭弓縫合3~4針,紗布留置在扁桃體窩內24小時。

3.有時病人將血咽下,積存於胃內未被察覺,到達相當數量後有時可突然嘔出大量血性物,病人脈搏頻數,面色蒼白,出冷汗等早期休克現象,應采取補液,輸血及止血等措施,積極搶救。

4.手術損傷頸內動脈:極少見,如處理不及時可導致大出血死亡。主要預防手術中剝離扁桃體時應緊貼扁桃體被膜外剝離,分離不宜過深,對粘連組織切忌用刀、剪切割。一旦不幸發生,立即壓迫止血,並自頸外行頸內動脈縫合術。

(二)傷口感染:病人抵抗力低下,術中無菌操作不嚴或術後出血可合並傷口感染。表現創面不生長白膜,或白膜污穢而不完整,咽部充血、腫脹、咽痛較重,有時伴有發燒。應用足量抗生素及0.5~1%雙氧水漱口。

(三)此外還可並發肺膿腫、支氣管肺炎、肺不張、頸深部膿腫或蜂窩織炎、呼吸道異物等。

預防:

首先在於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並注意勞逸結合。許多人常加夜班工作,容易導致扁桃體發炎。其次,應減少煙酒等的刺激,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同時,還應積極治療鄰近器官的疾病,如急慢性鼻炎等。
 
要是吃藥兩天以上,沒有好轉的話,小心是支原體或者是衣原體。還是去醫院看看,記得要做好防止傳染

上一页  [1] [2] 

親們!!喝明治的看過來!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