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怎樣給小兒驅蛔蟲?正文

怎樣給小兒驅蛔蟲?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怎樣給小兒驅蛔蟲?
 
預防方法有二1.驅蟲前必須做糞便化驗蟲卵,對症下藥。2.藥物劑量要足,服後即能見效,防止蛔蟲亂鑽。
蛔蟲病是蛔蟲寄生於人體小腸所致的疾病。經口吞入感染期幼蟲卵是人體感染蛔蟲的主要方式。[病原學[流行病學]
[臨床表現]⒈幼蟲移行症見於短期內生食了含有大量受精蛔蟲卵的蔬菜、瓜果者。潛伏期7—9日。出現低熱、乏力,少數伴荨麻疹或皮疹。咽部異物感,陣咳,常呈哮喘樣發作,痰少,偶爾痰中帶血絲,胸部聞及干羅音。胸片雙側肺門陰影增深,肺紋理增多,點、片狀或絮狀浸潤陰影,於1—2周消失。痰液檢查可有嗜酸性粒細胞與夏科—萊登晶體,偶發現幼蟲,病程持續7—10日,逐漸緩解。⒉腸蛔蟲病絕大多數病例無任何症狀。兒童常有腹痛,為臍周不定時反復腹痛,無壓痛及腹肌緊張,伴食欲減退、惡心、腹瀉或便秘,大便中排出蛔蟲。兒童有時有驚厥、夜驚、磨牙、異食癖。並發症⒈膽道並發症臨床上表現為膽絞痛型、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與肝膿腫五型。⒉腸道並發症表現為機械性腸梗阻,多為不完全性。陣發性臍周痛,頻繁嘔吐,明顯腹脹,腸型及蠕動波。腹部觸及條索狀腫塊為本病特征。x線腹平片見液平面與腸充氣。梗阻時間過長可並發腸穿孔、腸扭轉。蛔蟲鑽入闌尾可引起闌尾炎。
⒊蛔蟲性腹膜炎蛔蟲可穿過小腸壁進入腹腔,引起腹痛、腹脹、全腹壓痛等腹膜炎症狀。手術時可發現蛔蟲及蟲卵肉芽腫。[診斷][治療]⒈驅蟲治療苯咪唑類是廣譜驅線蟲藥。阿苯達唑400mg,頓服。甲苯咪唑為c型晶體微粒劑,500mg頓服。2—4日可排除蛔蟲。療效均達90%以上,一般無副作用。噻嘧啶廣譜驅線蟲藥。成人500mg,頓服。兒童每次10mg/kg,頓服。孕婦、肝、腎、心髒疾病患者暫緩給藥。哌嗪有抗膽鹼能作用,使蟲體肌肉麻痺。成人3g,兒童每次80—100mg/kg,空腹或晚上1次頓服,連服2日。肝、腎疾病及癫痫患者禁服。一次治愈率70%—80%。左旋咪唑成人150—200mg,頓服。偶引起中毒性腦病,應慎用。
⒉膽道蛔蟲病治療原則為解痙止痛,早期驅蟲抗感染。阿托品0.5mg加異丙嗪25mg,肌注或靜滴。蛔蟲大多從膽道退出。驅蟲可用阿苯咪唑或甲苯達唑口服。發熱者適當應用抗感染藥物。ercp有診斷及取蟲效果。並發急性化膿性膽管炎、肝膿腫、出血壞死性胰腺炎者需外科治療。⒊蛔蟲性腸梗阻應禁食,胃腸減壓,解痙止痛,補液,糾正失水及酸中毒,服豆油及花生油60ml,有松解蛔蟲團的作用。腹痛緩解後驅蟲。並發腸壞死、穿孔、腹膜炎及完全性腸梗阻者應及時手術。[預後][預防]一.注意飲食衛生,不吃不潔的生冷食物,生食的蔬菜瓜果一定要洗淨後才能食用。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可隨地大便。蛔蟲病的傳播途徑為蛔蟲排出的蟲卵隨大便排出體外,繼而污染周圍環境,又可污染蔬菜瓜果等。一旦吞食,即可感染。要做到飯前便後洗手,勤剪指甲。兒童不要吮吸指頭。


蛔蟲病是吞食蛔蟲蚴卵後感染的一種最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其臨床表現有發熱、咳嗽、皮膚瘙癢、上腹部或臍周陣發性疼痛、時有嘔吐或腹瀉、睡眠時磨牙、面部有色素變淺的環狀蟲斑等。蛔蟲又具有攻竄的特性,可到處亂竄而導致多種並發症,如膽道蛔蟲症等。一條成熟的雌性蛔蟲寄生在人體的小腸中,每天能產卵達二十萬個之多。但這些蟲卵並不能在人體內發育成熟,而必須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體外發育成熟。蛔蟲卵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很強,在泥土中它甚至能生存3whss5年。當人們吃了含有被蟲卵污染的蔬菜、喝了生水以後,便可能吞下活的蛔蟲卵。這種發育成熟的蛔蟲卵,到人體小腸中脫殼而出,逐步發育成為一條條蛔蟲。蛔蟲在人體內寄生,它的壽命為一年左右。蛔蟲病在我國流行相當廣泛,農村高於城市,兒童多於成人,其感染率可達85%以上。有人誤認為人體內應該有蛔蟲寄生,把它稱為“消食蟲”,似乎有蛔蟲寄生,才能有助於消化。事實上蛔蟲寄生,對人體有許多危害1.蛔蟲的幼蟲從卵中脫殼而出,侵入腸粘膜血管進入門靜脈,經肝髒、心髒至肺泡,再由氣管到喉頭,被重新吞下至小腸中,才正式發育成為一條成蟲。在這個過程中,如有大量蛔蟲的幼蟲經過肺部,可以引起病人發熱、咳嗽,肺部透視有陰影,稱為過敏性肺炎。蛔蟲的幼蟲如果誤入歧途,進入眼部,可能引起失明;進入腦部,可能引起癫痫。2.蛔蟲寄生在人體可以引起病人營養不良,尤其在大量寄生時更為明顯。病人面黃肌瘦、食欲不振,並常失眠,兒童夜間睡眠多夢,並常磨牙。3.蛔蟲有鑽孔的習性。當服用驅蟲藥時,或有發熱及腹瀉時,蛔蟲可以鑽入膽道,引起膽道蛔蟲症。蛔蟲成團可能引起腸梗阻等。
蛔蟲寄生給人體造成許多危害,所以對蛔蟲病千萬不可等閒視之。診斷蛔蟲病,只要化驗糞便,如果在其中發現有蛔蟲卵,便可以確診為蛔蟲病。治療蛔蟲病的藥物很多,近年來又有許多新藥,療效很高,而副作用很少,如左旋咪唑、甲苯咪唑、四咪唑等,患蛔蟲病的人,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這類藥物治療。有人服藥後雖然驅出很多蛔蟲,但仍然不能根治,因此重點在於預防蛔蟲的再感染,它的關鍵是把好飲食衛生關。蔬菜要洗淨煮熟,瓜果要洗淨去皮,不喝生水,飯前便後要洗手。勤剪指甲也很重要,因為指甲下面的污垢中常含有許多蛔蟲卵。驅除蛔蟲二法取石榴樹皮15克,洗淨入鍋,加水500克,煎濃汁約半碗,清晨空腹服用,除蛔蟲有特效。
食醋2湯匙,6小時服1次,連服2日,可驅蛔蟲。
 

 
2歲以上兒童可以服用史克腸蟲清,一般睡前服用兩片,效果最佳。
 
1.蛔蟲幼蟲在體內游行階段,皮膚癢可出荨麻疹,發燒、咳嗽、肺部有炎症表現;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右上腹痛、肝腫大,肝功能不正常,幼蟲帶入細菌可引起多發性肝膿腫,肝壓痛;白細胞總數升高,嗜酸細胞增高等。個別孩子由於幼蟲到腦子中游行可引起抽風或腦膜炎。

2.蛔蟲成蟲在小腸中階段可刺激腸壁,分泌毒素,排洩廢物並吸取小兒的營養。常見的症狀是在臍周圍陣發性肚子疼,腹部柔軟,喜歡揉、不拒按;食欲不好,有的喜歡吃不該入口的東西,如爐渣、土塊、塑料袋等,我們叫這種現象為“異食癖”。由於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響,可引起營養不良、貧血等。也可以引起精神不振、易怒、夜間咬牙。

3.平時成蟲在小腸定居,當環境不適合便亂竄起來,由此而引起一系列嚴重症狀甚至危及生命。如小兒在發燒時,蛔蟲就可以亂竄引起嚴重腹痛、嘔吐、吐出蛔蟲,蟲子多糾纏成團時,堵住腸子上下不通,發生蛔蟲性梗阻;蛔蟲見孔就鑽,可以鑽到膽道引起膽道蛔蟲症,病情嚴重,患兒因腹痛打滾哭鬧、出冷汗;如蛔蟲鑽到闌尾就可引起蛔蟲性闌尾炎,右下腹劇烈疼痛。從闌尾再鑽出可引起腹膜炎等危險病症。

怎樣發現孩子患有蛔蟲病?

1、經常出現原因不明的腹瀉、便秘或腹痛(多為肚臍周圍痛)。

2、胃口不好,不想吃飯而常想吃香甜的零食,或胃口很好卻身體消瘦

3、有時頭痛、興奮和精神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

4、晚上睡覺常流口水或磨牙齒。

5、脾氣急燥。

6、在小兒身上會出現“蟲斑“,一般有5種:

(1)舌面出現紅斑,其特征是邊緣整齊,圓形,常突出舌面,紅斑位置不定,數量不一。

(2)下唇粘膜出現顆粒,多為灰白色針頭大小的小丘疹,數量不等。

(3)鞏膜出現藍斑,呈三角形、圓形或半月形。

(4)面部出現白斑,多為圓形,邊緣整齊,中間淡白。

(5)指甲上出現“絮狀白雲”。

這些蟲斑可單獨出現,也可幾種相兼出現。

7、喜歡挖鼻孔。

有蛔蟲的孩子,不一定出現上述全部症狀,但至少有2-3種以上。發現孩子有上述症狀應懷疑是否患上了本病,需去醫院做糞便檢查。

如何防治兒童蛔蟲病?

預防本病要教育孩子養成清潔衛生的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常啃指甲,不咬指甲,不吮手指,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和不清潔的食物。另外,要注意環境衛生,搞好糞便處理。如果得了蛔蟲病,可服用驅蛔靈,每歲約一片,分二晚服完;或寶塔糖每歲服二個,連服兩個晚上。一次驅蟲不一定能達到肅清的目的,治療一個月後如再檢查大便陽性,再服驅蟲藥。目前廣泛應用腸蟲清有一定療效,有並發症時,應立即送醫院治療。




蛔蟲病是蛔蟲寄生於人小腸內的寄生蟲病。多見於5~15歲兒童。輕者無症狀,稍重者有消化道症狀、營養不良,嚴重者引起膽道蛔蟲或蛔蟲性腸梗阻。
蛔蟲是最大的腸蟲,成蟲為乳白色或略帶粉色,頭尾較細,雌蟲在人腸內產卵,每天約產20萬個。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適宜的溫度下,發育為感染的蟲卵,兒
童吃了感染蟲卵的蔬菜或水果後,一部分蟲卵被胃酸殺滅,一部分在小腸孵化成幼蟲。幼蟲依次穿過腸壁、小血管、門靜脈、心肺、氣管、咽喉和食道,在小腸內發
育成成蟲。症狀人在感染蛔蟲後可不表現症狀僅為“蛔蟲感染”,但兒童、體弱者可出現臍帶
周圍或上腹疼痛,可反復發作,伴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小兒常有精神不集中、哭鬧、夜間磨牙、夢驚、瘙癢、反復出現荨麻疹,面部可見白色蟲斑,重者可致
營養不良、智力遲鈍、發育障礙、面黃消瘦等。有時可吐嘔蟲或便出蛔蟲,或在大便中找到蛔蟲,在鏡檢下可發現蛔蟲卵,血常規檢查可見嗜酸性細胞增多。
驅除蛔蟲的常用藥(1)阿苯達唑(腸蟲清)為廣譜驅蟲藥,對蛔、蛲、鞭、鉤蟲的成蟲及幼蟲均有
較好療效,對蛔、鞭蟲有殺滅蟲卵作用,可干擾蟲體攝取葡萄糖,抑制蟲體生長繁殖,適用於多種線蟲的混合感染。以單劑量400mg頓服,治愈率高達100%。
(2)噻嘧啶(抗蟲靈):對寄生蟲的神經肌肉有阻滯作用,先使蟲體收縮而後麻
痺,停止運動,作用快而優於哌嗪。兒童每kg體重5~10mg,睡前頓服,連續2日。
(3)枸橼酸哌嗪(驅蛔靈):可麻痺蟲體肌肉,使之不能附著在腸壁,並隨腸蠕
動而排出體外,蛔蟲在麻痺前不表現興奮,因此安全。兒童常吃糖錠(六一寶塔糖
),1日每千克體重100~160mg,或1~3歲1次1.0~1.5g,4~6歲1.5~2g,7~9歲
2~2.5g,9歲以上3g,睡前頓服,連服2日,一般不必同服緩瀉藥。(4)左旋咪唑:可影響蟲體的無氧代謝,使之麻痺,並制止蟲體竄動,預防膽
道蛔蟲的發作。兒童每千克體重2~3mg,睡前頓服,1周後可重復1次。中藥使君子可炒熟而不焦,兒童按每周歲1g計,總量不宜超過10g,睡前嚼爛
吞服,連續3日,可重復應用。
 
打蟲藥

幼兒什麼時候開始服驅蟲藥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