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出切片,再放入原鍋內煮15分鐘,撈出仍以原湯泡好待用。以上各料分別裝入盤中上桌(人參、母雞塊除外)。炒鍋置火上,下豬油燒至五成熱,先放蔥、姜、花椒炸香,再放料灑、醬油、冰糖、雞塊、醪糟汁、鹽炒一會,加鮮湯燒沸,調入胡椒粉、味精,舀入火鍋中上桌;加入人參片煮10分鐘,即可燙食各種原料。蒜泥、鹽、醋加香油調勻蘸食。
13、羊肉湯
滋補功效:羊肉湯屬熱性,可以溫胃御寒,但喝多了容易上火。
特點:色澤光亮,呈乳白色;湯質優美,營養豐富;不膻不腥,味道鮮美異常。
制法:先把羊肉、羊骨架洗一下,羊雜做些處理,把羊肉、羊雜放一個鍋內煮,可放些蔥姜等,(不宜放大料,串味),等羊肉、羊雜煮熟,撈出切成片,備用。
把羊骨架放鍋裡,加滿清水,好了,開火,熬吧,熬一個小時左右,把漂浮在上面的一些雜質舀出去,這時的湯就比較純淨了,放些蔥姜,繼續熬吧,什麼時候熬的湯成乳白色,象牛奶一樣就可以了。熬湯一定要捨得花時間。
把切好的羊肉、羊雜放碗裡,放些蔥花、香菜,蒜黃之類的菜,放適量精鹽,把熬好的羊湯趁熱倒入碗裡,好了,一碗色澤乳白,口味鮮香醇正的羊肉湯就做好了配上千層餅或火燒,味道真的好極了。如果喜歡辣椒,可以放些辣椒。
14、蘿卜燒排骨
特點:成菜色澤紅亮,肉質酥嫩,味道鮮美。
原料:豬排骨500克,蘿卜500克,醬油20克,料酒5克,鹽4克,味精3克,白糖5克,蔥8克,姜5克,澱粉5克,油50克。
制法:蘿卜切絞成塊,蔥切段,姜切片。炒鍋上火,放油將蔥、姜和蘿卜放入,煸炒至上色加入料酒、醬油、鹽、味精、白糖和清水,放入排骨坯料,用火燒開鍋後,轉用小火燒25分鐘,待汁收濃且口味濃香時,加入水澱粉,把汁全部掛在原料表面即可。
15、清炖馬蹄鱉
主料:甲魚1只(重約750克),火腿骨1根,火腿肉100克。
輔料:蔥結、姜片、冰糖、熟豬油各10克,精鹽1克、紹酒25克,白胡椒粉1克,雞清湯750克。
制作:1)將甲魚宰殺,用開水燙泡後,剝去外層內膜,用刀沿甲殼四周剖開,掀起甲蓋,去掉內髒(留下甲魚蓋),剁成約3.5厘米長、1.7厘米寬的塊(尾和腳爪不用);
2)放入開水鍋中煮至水再開,撈出瀝水;
3)火腿切成4大塊;
4)將甲魚塊整齊地碼在沙鍋中,把火腿、蔥、姜和火腿圍在甲魚四周,加入雞清湯和紹酒,蓋鍋焖住;
5)旺火燒開後,去除浮沫,放冰糖,轉用微火炖1小時左右,揀出姜和火腿骨,放鹽;
6)再將火腿撈出切成片放入鍋裡,淋上熟豬油,撒入白胡椒粉即可。
16、黃芪炖烏雞
原料:黃芪50克,烏骨雞1000克,蔥10克,姜10克
制法:1.清洗干淨,放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洗淨。
2.將黃芪洗淨,放入烏骨雞腹中,放入沙鍋,注入雞清湯,放入料酒、鹽、蔥段、姜片,用小火炖至烏雞肉爛入味即成。
功效:一說、補肝腎、益氣血、男子遺精、早洩有輔助治療作用。
二說、黃芪,是一味中藥,功能補脾益氣。烏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鈣、磷、鐵和核黃素、尼克酸等。功能養陰益血、治婦科疾病。黃芪炖烏雞,有補脾益氣、養陰益血的功效。榆次民間用這種傳統保健食品治療月經不調、白帶過多、月經痛、血虛頭暈等婦科疾病。黃芪,性味甘、微溫,入脾、肺經。烏雞,性味甘、平,入肝腎經。
17、杞精炖鹌鹑
原料:鹌鹑1只,枸杞子、黃精各30克,鹽、味精少許。
制作:將鹌鹑宰殺,去毛及內髒,冼淨,枸杞、黃精裝鹌鹑腹內,加水適量,文火炖酥,加鹽、味精適量調味即成。
服法:棄藥,吃肉喝湯,每日1次。
功效:滋養肝腎,補精益智。鹌鹑是良好的益智食品,含有豐富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等,有助於小兒發育、增進食欲、提高記憶力。腦力勞動者常食,能消除眩暈健忘症狀,能提高智力,有健腦養神之作用;枸杞子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抗疲勞、增強體力和智力;黃精能補脾潤肺、養陰生津、強化筋骨、益智強身。幾味同用更增加其滋補和益智作用。適宜於肝腎不足、精血虧虛而見神疲乏力、腰膝酸軟、眩暈健忘者服食。
18、素筍湯
取冬筍200克,鮮湯250克,香菜梗、水發黑木耳、蔥姜汁、精鹽、味精、麻油各適量。先將冬筍去皮洗淨,切成長8厘米、寬1厘米的薄處,放沸水中略燙撈出,放涼水中過涼後撈出控水。黑木耳擇成小朵,香菜梗洗淨後切成3厘米長的段。炒鍋上旺火,放入鮮湯,加入蔥姜汁、精鹽、味精,再放入竹筍片、黑木耳片,待湯煮沸時,用後勺撇去浮沫,放入香菜梗,淋上麻油攪勻後盛入碗中。本品特點為素雅清淡,鮮美可口,消痰利腸,通脈化食。 哎。。。。 體寒型 冬天一些人總感覺手腳冰涼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自然界的溫度降低,陽氣不足,而人體自身的陽氣也會不足,身體出現陽虛的表現。另外,因為天氣寒冷,人體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能力就會減弱,使得手腳,特別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環不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神經末梢循環不良”,而導致手腳總感覺冰涼。這樣的情況一般多發生於女性,特別是中年以上的女性較為常見,腦力勞動者要比體力勞動者更易出現手腳冰涼,在身體健康的年輕男性身上則很少出現。 寒冷會使人的全身或者局部血液循環不良,或者肢體末梢兒血液循環障礙,這會導致手腳冰涼。經常長期的手腳冰涼,可以稱為“冷寒症”。中醫理論認為這是氣虛、氣滯、陽氣不足的反應。女性在經期、孕期和產期等特殊生理時期,由於體虛,更容易引起手足冰冷。如果不及時加以預防,會導致精神不佳、身體畏寒的反應,嚴重的還可引起下肢的靜脈曲張。
1.吃西洋參。這是一種補氣的良藥,性平和,補而不燥。可以單獨泡水飲用。
2.吃芝麻、花生。富含維生素e和多種營養,可以幫助維生素b的吸收,加強神經對抗寒冷的能力。維生素e還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可以加強肢體末梢兒的血液循環。
3.吃洋蔥、辣椒等可以幫助身體產生熱量、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
其他措施:
平時多用熱水泡腳,既能使身體暖和,又能舒緩疲勞神經。
冬季改善手腳冰涼的方法
腎陽虛的臨床表現:1.腰痛而且發涼。2.手腳冰涼、尿頻。
腎陽虛的人適合吃的食物有海產品、韭菜籽。補腎可以選用金匮腎氣丸、五子衍宗丸等。
腎陰虛的情況下火就容易旺,陰虛火旺,如果這時再使用那些溫熱的壯陽藥物,等於是火上澆油,病人熱性就更大了。反過來說,假如病人腎陽虛、怕冷,你再用一些滋陰藥,等於是雪上加霜,病人同樣也受不了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