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七個月的寶寶拉出來的大便是綠色的為什麼正文

七個月的寶寶拉出來的大便是綠色的為什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寶寶從昨天開始,大便一天拉四五次,呈綠色,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你的寶寶如果是人工喂養,應該3小時吃一次奶,如果母乳喂養,
可以按需哺乳,喂得太勤不容易消化,舌苔厚本身就說明消化不好,
可吃助消化藥。按一般的規律,應該4個月再補鈣,孩子有枕禿,
可以提前補,可用水劑或者沖劑的鈣比較方便吃。
葡萄糖酸鈣或碳酸鈣類都可以。
 

 
消化不太好啊,胃腸有點上火啦,聽說益生元能平衡寶寶胃腸環境,幫助消化,我怕寶寶上火,給喝的旭貝爾奶粉就是看裡面的益生元挺高的,感覺還挺好哦,寶寶沒上火,便便挺正常,顏色也正
 
大便時綠的,我覺得還是消化不良造成的,不知道你給寶寶喝的奶粉是什麼牌子的,也或許和奶粉有關系,孩子還小,我覺的最好給寶寶選擇含益生原的奶粉,好消化,好吸收,我買的是旭貝爾的奶粉,我感覺挺好的,你可以試試。
 
一般來說,鐵劑服用過多或是維生素c缺乏引起鐵吸收不良;或配方奶中的鐵吸收不完全一部分沒有吸收的鐵劑混在大便中排出,形成綠色便或黑色便,但大便的形狀正常,這不是孩子消化不良。需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適量補充鐵劑,並且補鐵的同時補充維生素c,鐵吸收完全就不會出現綠色的大便。我家選用的是旭貝爾的配方奶粉,吸收鐵劑很好,不僅不上火,綠便也從來沒出現過。
 
育應著手於發展感知覺方面的訓練。所謂感知覺,是指人類通過眼睛、鼻子、耳朵等感覺器官,對周圍環境中物體的顏色、氣味、味道、形狀等各種特性的認識。父母應該及時給予嬰兒適當的刺激,鍛煉他們的各種感覺器官以及相應的神經系統、大腦等有關部分,促進嬰兒智力的發展。
kindyroo嬰幼兒培育中心強調嬰兒擁有與生俱來的生存技能和學習潛能,我們堅信每個孩子都是有靈性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最重要的職責是幫助和引領(assistingandguiding)而非灌輸打造(teachingandtraining),只要有足夠的環境在合適的時候提供合適的刺激,孩子的學習潛能將得以最大限度的開發。
寧波鄞州中心,地址:寧波鄞州區惠風東路501號鄞州文化藝術中心2號門2層(鄞州區人民政府對面),熱線電話:800-810-0052
 
現在你已經給的寶寶喂些稀飯了吧。一開始就是這樣的
 
是著涼啦。吃點媽咪愛,或者丁桂爾肚臍貼就好了。
 
沒吃飽
 
幾乎每個寶寶都不止一次地發生過腹瀉,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寶寶。所以,它是寶寶們最容易患的“小兒四病”之一。寶寶上吐下瀉時,媽咪們的心裡都很著急,恨不能讓寶寶快快地好起來!於是,一股腦兒地給服用各種藥。然而,寶寶非但不見好,反而越來越止不住地瀉,甚至拖至幾個月不愈,使寶寶的生長發育受到很大影響,有時甚至危及生命。為了寶寶平安健康長大,媽咪對寶寶腹瀉病的防治及護理應該多多了解——

何謂寶寶腹瀉病?

小兒腹瀉病是由多種病原及多種病因而引起的一種疾病。患兒大多數是2歲以下的寶寶,6—11月的嬰兒尤為高發。腹瀉的高峰主要發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夏季腹瀉通常是由細菌感染所致,多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瀉多由輪狀病毒引起,以稀水樣或稀糊便多見,但無腥臭味。腹瀉的發病率僅次於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治療,死亡率也很高。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腹瀉所導致的身體脫水和體內電解質紊亂。

為何寶寶容易發生腹瀉?

緣由1 由於1—2歲的寶寶生長發育特別迅速,所以,身體需要的營養及熱能較多。然而,消化器官卻未完全發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較少。因此,消化能力較弱,容易發生腹瀉。

緣由2 由於神經系統對胃腸的調節功能差,所以,飲食稍有改變,如對添加的離乳食品不適應、短時間添加的種類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斷奶;或是飲食不當,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質食物;氣溫低身體受涼加快了腸蠕動、天太熱,消化液分泌減少及秋天溫差大、小肚子易受涼等,都可引起腹瀉。

緣由3 由於全身及胃腸道免疫力較低,所以,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引起腹瀉;寶寶因抵抗力較低而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時,也常可引起腹瀉。

怎樣判斷寶寶患了腹瀉?

判斷1 根據排便次數

正常寶寶的大便一般每天1—2次,呈黃色條狀物。腹瀉時即會比正常情況下排便增多,輕者4-6次,重者可達10次以上,甚至數十次。

判斷2 根據大便性狀

為稀水便、蛋花湯樣便,有時是黏液便或膿血便。寶寶同時伴有吐奶、腹脹、發熱、煩躁不安,精神不佳等表現。

媽咪家居護理重點

重點1 及早補充身體丟失的水分

很多媽咪只要寶寶一腹瀉,便急著往醫院跑。其實,寶寶在腹瀉一開始時,多為輕度脫水。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完全可在家裡進行治療。這樣既及時又方便,還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對寶寶恢復病情很有利處。那麼,媽咪首先要做的是判斷寶寶是否是輕度脫水。輕度脫水的寶寶有口渴感,口唇稍干,尿比平時要少,顏色發黃,並且表現出煩躁、愛哭。

媽咪可從以下幾種補液方法中選擇一種:用自制的糖鹽水補液,即在5000毫升的溫開水中加入1.75克精食鹽和10克白糖,1.75克精食鹽相當於啤酒瓶蓋的一半,10克白糖相當於2小勺;用自制的米湯加鹽液體補液,即在500毫升溫開水加入1.75克的精食鹽;用醫生給開出來的ors(口服補液鹽)補液,ors補液鹽是已配好的干粉,使用時按說明書配成液體即可。

然後,在最初4小時裡,按寶寶的每公斤體重給予20—40毫升液體。此後,隨時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2歲以下的寶寶可每隔1—2分鐘便喂上一小勺,大一點的寶寶則可用小杯子喝。如果寶寶嘔吐,待10分鐘後再慢慢地喂;一旦寶寶出現眼睑浮腫,表明補液有些過量,應暫時改喝白開水或母乳。

愛心提示:不要把ors補液鹽加在奶、米湯、果汁或其他飲料中,並且按說明配制完畢之後,不能再往裡加糖,否則影響補液效果。

重點2 給寶寶豐富的食物以防止營養不良

傳統的腹瀉治療方法,主張讓患兒禁食一段時間。然而,這樣有礙於身體的營養補充,容易發生營養不良。現在主張不要讓腹瀉的寶寶禁食,但需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每日至少進食6次。母乳喂養的寶寶繼續吃母乳,但媽咪的飲食含脂量要低些,否則會使腹瀉加重;6個月以內人工喂養的寶寶,可按平時量喝奶;6個月以上已經添加離乳食品的寶寶,可進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爛面條、魚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鮮水果汁或香蕉泥,直至腹瀉停止後2周。

重點3 對寶寶的小屁屁要倍加呵護

由於寶寶排便的次數增加了許多,所以會不斷地污染小屁屁。而且,腹瀉時排出的糞便對皮膚刺激較大。因此,寶寶每次排便後,媽咪都要用溫水清洗小屁屁,特別是注意肛門和會陰部的清潔,最好用柔軟清潔的棉尿布,且要勤換洗,以免發生紅臀及尿路感染。如果小屁屁發紅了,應將它暴露在空氣中自然干燥,然後塗抹一些尿布疹膏。

重點4 嚴密觀察寶寶病情的發展

如果寶寶煩躁不安加重,囟門和眼窩出現凹陷,哭時眼淚少,看上去口干舌燥,並且,用手捏起大腿內側的皮膚然後馬上松手時,皮膚皺褶變平的時間超過2秒。這種情況表明寶寶的身體脫水已經較重了;或在家已經治療了3天,但病情總不見好轉,出現頻繁的大量水樣便,嘔吐、口渴加劇,不能正常進食進水,補液後尿仍很少,寶寶發燒及便中帶血等症狀,則需趕快帶寶寶去醫院進行診治。

寶寶總是腹瀉不愈怎麼辦?

有的寶寶患了腹瀉後,總是不見轉歸,病情持續2周以上甚至幾個月。同時胃口不佳,體重增長慢。媽咪心裡焦急萬分,但又不知是何原因所致。通常,可能由這樣幾種原因導致:

原因1 急性腹瀉沒有徹底治愈,多見於沒有母乳而改用牛乳喂養的寶寶。這樣的寶寶胃酸及消化酶分泌量少,消化能力弱,因而使腸道下部的正常菌跑到腸道上部,把吃進去的食物分解、發酵,形成腐敗的物質不斷刺激腸道,造成腹瀉經久不愈。對此,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采用食品療法進行治療,如稀釋牛奶、焦米湯、酸牛奶、魚蛋白粉、胡蘿卜湯及蘋果泥。 

原因2 長期使用抗菌素,殺死了正常菌群,使大量致病菌得以繁殖。應該馬上停用抗菌素,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一些扶植正常菌生長的藥物,讓腸道盡早恢復正常狀態。

原因3 對牛奶中的蛋白質過敏。要馬上停喝,盡量母乳喂養,或喂豆奶粉、米糊,及時添加離乳食品,嚴重者需去醫院靜脈輸入營養。

媽咪護理常見誤區

誤區1 只要排便次數多就是腹瀉

有的媽咪常在這種情況下急著服用止瀉藥,可這個問題並不這麼簡單。因為,6個月內的寶寶在生後不久,可能經常會在喂奶後就排出黃綠色稀便。每天少則4—6次,多則達到10余次,便中還有奶塊或少許透明黏液。

這種情況多見於母乳喂養的寶寶,其實它是一種生理性腹瀉。隨著消化功能逐漸發育,多在添加離乳食品後會自然好轉,而並不是患了腸炎。只要寶寶胃口正常,精神愉快,反應良好,睡眠安穩,體重也在增長,大便化驗無異常,就用
不著服用止瀉藥,以免影響正常的腸功能。

誤區2 腹瀉都是由細菌引起的

有的媽咪一見寶寶腹瀉,馬上就給喂抗菌素消炎。其實,腹瀉除了細菌外,也可由病毒或霉菌引起,如寶寶所患的秋季腹瀉,就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這種腹瀉服用抗菌素後一點也不見效果,只會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導致更為嚴重的腹瀉。有些抗菌素甚至損傷寶寶的聽神經,或導致日後個子長不高。因此,服抗菌素不見效時要馬上停藥,趕快去看醫生。

誤區3 給腹瀉的寶寶吃甜食

寶寶腹瀉時,媽咪往往在稀粥或米湯中加些糖,以為這樣既補充熱能又易消化。然而,這樣只會加重腹瀉。因為,腹瀉使腸黏膜受損,不能將糖分解為能被腸道吸收的單糖,因而使水分從腸壁被動地進入腸道,致使腸腔水分增多,排便次數增加。
 
正常母乳喂養的寶寶大便也可以偶爾呈淺綠色。如果寶寶的大便食深綠色,那就是消化不良的表現。造成消化不良的原因可能是媽媽吃了有刺激性的食物或過涼的食物,另外母親的情緒緊張、焦慮同樣會影響孩子的大便情況。

大便酸性時,內含膽汁遇空氣氧化成綠色。膽汁中的膽紅素是一種黃色素,被它染色後糞便即呈黃色,膽紅素經過氧化後變為膽綠素,從而使糞便呈綠色。排出的糞便在尿布中遇到空氣中的氧,膽紅素便氧化成膽綠素,使糞便的表面呈綠色。另外,因雙叉乳桿菌的作用,腸內已呈酸性,大便在腸內已被氧化,變成綠色排出體外。困此綠色便不是異常便,是正常現象,不必為此而擔心。


從嬰兒的大便的性狀可以初步判斷腹瀉的原因,以下幾種異常的大便以及可能引起的原因
1大便綠色帶少量黏液,便數增多,常表示腸蠕動亢進,見於饑餓時
2大便泡沫多,有灰白色的皂塊樣物,表示脂肪消化不良
3大便味酸臭,泡沫多,說明糖類消化不良
4大便味甚臭,不成形,意味著蛋白質腐敗作用增加
5大便帶綠色或黃色,蛋花湯樣,常表示飲食不當,或由腸道外感染所致
6大便稀水樣,次數頻,常為病毒性腸炎
生理性腹瀉一般常見於母乳喂養的嬰兒,大多發生在6個月以內。其原因是由於母乳內所含的某種營養成分超過嬰兒的需要,而嬰兒的消化能力還沒有發育健全所引起的腹瀉。 
生理性腹瀉常常有這幾個特點: 
1.大便次數每天從2-3次到8-9

[1] [2] [3] [4] [5] [6] 下一页

北京市昌平區蘋果樹幼兒園的全美外教夏令營有參加的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