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今年小學四年級,平時成績中等偏上,語文基礎還可以,就是作文不行,而且有關的短文分析題目也做不上了,實在不知道怎麼辦,求救大師! 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作文一定會好的,建議你看一看尹建麗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裡面有針對孩子寫作文方面的一些建議,個人認為很受益。
“好閱讀”與“壞閱讀” 許多家長在孩子讀完一本書後,總喜歡考察他“記住了多少”。
有位家長,也聽取了別人的建議,同意讓孩子看課外書。孩子剛讀了第一本小說,家長就迫不及待地要孩子復述這個故事,背會其中的“優美段落”,要孩子在寫作中用上小說中的一些詞語和素材,甚至還要求孩子寫讀後感。到孩子讀了第二本小說,她就責怪孩子把第一本小說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忘得差不多了,認為前一本書白讀了。家長這樣做簡直是故意給孩子制造絆腳石。這反映了家長的兩個問題,一是不理解閱讀,二是功利心太切。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搞得孩子厭惡閱讀。
當兒童面對一本書時,如果有人向他提出了識記的要求,他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識記上,而把閱讀的興趣放到次要的地位。一旦孩子意識到讀完一本書後有那麼多任務等著他,他就不會想再去讀書。
破壞興趣,就是在扼殺閱讀。
應該讓兒童感覺到閱讀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沒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這種“沒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讓孩子喜愛這項活動。 好閱讀讀字,壞閱讀讀圖
有位家長說他的孩子整天都在讀書,他給孩子的錢,孩子大多用來買書了,一套幾十本,沒幾天就讀完了,可他的孩子作文水平卻很差,不知是怎麼回事。
我問他孩子都讀些什麼書,他說基本上都是漫畫書——難怪。
我對這位家長說,看漫畫不叫讀書,漫畫不是書,漫畫只是以書的形式出現的電視。你說你的孩子一直在“讀書”,其實他一直在“看電視”。
當下社會正處於一個“讀圖”時代。所謂“讀圖”就是看漫畫、電視或電腦等,是以圖像為主的接受信息方式。讀圖時代的到來對傳統的閱讀形成沖擊……
摘抄了幾段,若有時間,找到這本書仔細看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