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遺尿症的病因認識
中醫認為遺尿多與腎脾肺功能失調有關,尤其是腎氣不足,膀胱虛寒為多見。
《素問·宣明五氣篇》說:“膀胱……不約為遺尿。”《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說:“遺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約於水故也。”就是說腎為先天之本,膀胱主藏溺,腎與膀胱相表裡。尿液能貯藏於膀胱而不漏洩,是靠腎氣的固攝;尿液能排出體外,則是靠腎的通利。兩者稱為開合,腎的開合主要靠腎的氣化功能來調節。腎氣不足,就會導致下焦虛寒,氣化功能失調,閉藏失職,不能制約水道而遺尿。由此可見,先天不足,體質虛寒是遺尿症的病因之一。
肺輸布津液,脾運化水濕,肺、脾二髒共同維持正常水液代謝,若肺、脾氣虛則水道制約無權,所謂“上虛不能制下”。《雜病源流犀燭》說:“脾虛則不能為氣化之主,故溺不禁也。”因此,遺尿症的病因之二是喂養不當、屢受外感。心主神明,心腎失交,水火不濟,則小便自遺。這是遺尿症的病因之三。
肝主疏洩,肝經郁熱,疏洩失職,或濕熱下注,移熱於膀胱,致膀胱開合失司而遺尿。這也就是《證治匯補·遺溺》說:“遺尿又有挾濕者,因膀胱火邪妄動,水不得寧,故不禁而頻來。”肝經郁熱,膀胱開合失司為遺尿症的第四個病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