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調皮的孩子也不要著急,因為孩子可不會在意你這些的,你可以單獨給孩子設立一個游戲房,所有東西可以在單獨的房間玩耍,不能拿出來,這樣會讓他的行為收斂一些。
孩子淘氣是基於自發性意志的表現。允許孩子淘氣,才能使其意志變得堅強。淘氣的孩子生氣勃勃地做游戲,而老實的孩子卻只能呆呆地打發時間,因為他不明白該干什麼才好。淘氣對孩子的自發性的發育成長是大有好處的。孩子“淘氣”的常見原因及對策:
原因一:好奇心引出的“淘氣”。這是最常見的原因。幼兒性格的典型特征表現為活潑好動、好奇。幼兒期孩子知識貧乏,許多事物對他們來說,都充滿神奇和奧秘。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渴望了解更多的事物,也希望自己能摸摸試試,往往成人越不讓看,越不讓做的事情,孩子偏偏要看要做,成人則視為“淘氣”。
對策:孩子對不了解的事情感到好奇,是一件好事,實際上這是一種探索、一種學習。這時成人如果只是斥責或打擊,他們的求知欲望就會被泯滅,正在萌發的自信心也會遇到扼殺。成人應該珍惜孩子的這種求知心理,抓住時機,予以引導,一方面,要向孩子介紹新接觸到的事物的簡單知識,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要耐心講道理,幫助孩子“淘氣”,並要求孩子不影響成人工作或損壞東西。這樣,既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能使他獲得新知識,形成好行為。
原因二:想引起成人的注意,故意淘氣。有些孩子表現欲極強,喜歡引起成人的注意,如有的目的是希望得到表揚,卻常常做出了成人不歡迎的事情來,成了“淘氣”的行為。
對策:對於想引起成人注意的孩子,成人則應該放下正在干的事情,去關心他,傾聽他的要求,然後對他進行合情合理的教育,讓孩子知道成人是關心他的,使他達到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而保持正確的行為。更為重要的是,對這一類孩子,成人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其行動,盡量做到防患於未然,遇事力求在事先打“預防針”,讓他知道成人對他是關心和注意的,避免引發其“淘氣”行為。
原因三:因精力過剩造成的“淘氣”。隨著 寶寶 年齡的增長,各種能力也不斷提高,但是如果成人所能提供的活動環境和條件不能滿足孩子需要,他們剩余的精力無處使用,也會產生“淘氣”行為。
對策:對於精力過剩的孩子,成人應給孩子創造一些條件和機會,提高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其良好的意志力和品德,讓其過剩的精力有用武之地。其中父母指導孩子的游戲活動很重要。
不要小看了 寶寶 的玩, 寶寶 的玩需要父母的指導和適度參與,如果只是給 寶寶 買了一大堆的玩具,卻不教給 寶寶 怎麼玩,或者大人根本就沒有玩過 寶寶 的玩具,那麼你的 寶寶 就很難從他的玩具中得到更多的“智力營養”。也許他只會把積木雜亂無章地堆疊在一起;把球盲目地扔來扔去;別人玩娃娃家游戲時他往往充當一個破壞的角色;也根本坐不下來耐心地拼圖和畫畫;常常一會兒也閒不住,但也不知他在忙什麼,上躥下跳,大叫大嚷,消耗他過剩的精力。這樣 寶寶 也就很難從玩具和游戲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反而會成為一個討人嫌的“小鬧將”。久而久之,不僅對 寶寶 的智力發展有影響,也會影響 寶寶 的性格。
原因四:有意識的淘氣,有的孩子喜歡用有意識的淘氣來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
對策:對有意識“淘氣”的孩子,成人可采取“冷處理”的方法,既不要打罵,也不要訓斥,等到事情平息以後,再指出他的不良行為,並給予糾正。也可以用“自然後果”法懲罰一下,讓他感覺到自己的行為給自己帶來的後果,讓其牢記教訓,下決心改正錯誤。這種淘氣一般出現在年齡偏大的孩子身上,3歲前不常見。
總之,對待孩子的“淘氣”,成人既不能簡單粗暴,也不能放任不管,而應該區別對待,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樓主你好:
千萬不要打他,孩子還小,現在對一切事物都很好奇是正常現象,只要他不碰危險的東西,你就不要嚴厲的責備他!1歲多的孩子如果一天到晚都乖乖的做著,對什麼都不好奇的話,那你才該擔心呢!帶孩子真的需要耐心,你現在如果對他過於嚴厲的話,很可能讓寶寶長大個性比較內向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