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早產兒應如何喂養?正文

早產兒應如何喂養?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圍等的增長慢,且住院時間較長。

(二)喂養方法:

1.出生體重>1500g,無明顯肺部疾患的嬰兒可於出生後24小時開始喂養。

2.有圍產窒息,母孕期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或極低出生體重兒應延遲喂養至少72小時。

3.開始喂養母乳1/2稀釋,配方乳1/4稀釋,每次劑量依體重不同而異。體重≤=1000g,1~2ml/kg;1001~1500g,2~3ml/kg;1501~2000g,3~4ml/kg;>2000g,10ml/kg不稀釋,每2~3小時喂養一次。

4.體重≤800g每小時喂養一次或持續胃飼。

5.每日增加奶量≤20ml/kg,增加奶時必須監測其耐受性。

6.喂養後最好右側臥位和拍背,促進胃排空。

7.詳細記錄液體出入量,每日至少測量體重一次,記錄喂養類型和耐受情況。

(三)喂養的耐受性[8]:

1.觀察胃殘留量:用胃飼管喂養的嬰兒每次喂養前先抽取胃中殘余奶量,正常為0~2ml/kg。超過正常時應減量或停喂一次。

2.觀察腹脹:間斷測量腹圍的方法,固定測量部位和時間。腹圍增加1.5cm時應減量或停喂一次。

3.嘔吐、腹脹、胃殘留量增加,血便或大便潛血,提示感染或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應停止經口喂養。

4.胃殘留量超過正常和腹脹,是監測喂養不耐受的重要指標。婦兒工作者重視早產兒的營養需要,正確指導母親合理喂養,是保證早產兒早日趕上足月兒體重增長、智力發育和健康成長的重要手段。
 
已有人回答的挺全的了
 
要少食多餐,盡量母乳喂養。
 
奶粉量要少,多次
 
多數早產的寶寶一般身體瘦弱,皮膚薄而發亮、哭聲細微、肌肉無力、體溫偏低、呼吸困難,對各種疾病的感染率明顯增高。照料早產的寶寶,除在維持體溫和避免感染這兩個方面應特別關注之外,還必須格外細心地喂哺。凡出生體重低於1.5千克以及不能吸吮的早產嬰兒,剛出生時般家庭是無法自行喂養的,必須留在醫院繼續觀察。我們這裡介紹的是出生體重為1.5~2.5千克的早產兒的喂養。目前主張早產低體重兒生後6小時開始喂奶,對於體重小於1250克或一般情況弱,吸吮吞咽功能稍差者,應先喂兩次糖水後再開始喂奶
 
早產兒由於消化系統未發育完善,喂養應以母乳為主,如體重在2000克以下,母乳不夠可加用早產兒專用配方乳品,每次喂奶量要從少到多,每次約20--30ml,每2小時喂奶一次,要經常稱體重,如體重增長明顯,大便正常,可增加奶量。
 
早產兒,又稱早產嬰,俗稱七星兒、七星子,意指在母體內未發育成熟、懷孕期未滿的胎兒,即因某種因素而被提早產下。

健康問題
早產兒容易出現黃疸病。該病成因與體內的高膽紅素血有關,表現為血液膽紅素過高,並有可能對大腦造成損害。對此病症一般處理方法是用紫光燈照射以降低膽紅素,嚴重者需要輸血治療。
早產兒的動脈導管一般是張開的,這樣很可能會導致血液流回肺部,引起早產兒呼吸困難及心髒衰竭。
早產兒容易發生呼吸暫停,與大腦發育不完全有關。這個問題會在年紀稍大的時候消失。
早產兒容易出現貧血。原因為嬰兒造血能力較差,以及紅血球細胞壽命比較短。嚴重者需要輸血。另外早產兒有可能發生低血壓
早產兒肺部可能會發育不良。另外早產兒可能會發生呼吸困難綜合征,原因是肺部未能產生一種活性物質。對應治療方法是吸氧以及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質。
早產兒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全,在喂養過程中容易產生問題。
早產兒眼睛的毛細血管生長異常,會導致視網膜發育不成熟,引發日後視力低下甚至失明。視網膜病變若在在早產兒出生4周至6周內及時篩查和治療,大多數都可痊愈。


引發早產的常見8類原因

1.孕媽咪在懷孕期間的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煙、喝酒、用藥、營養不良或沒有達到足夠的體重等所引起。

2.也有一些原因並不受孕媽咪的控制,比如荷爾蒙分泌不平衡、子宮畸形,或者一些自身疾病、細菌感染等等,也都會導致早產。

3.孕媽咪的年齡大於35歲,或者小於18歲,也會增大早產幾率。

4.孕媽咪身材太矮(低於150厘米)或體重太輕(低於45千克)。

5.一直有吸煙、酗酒的習慣。

6.曾有過流產或早產史。

7.雙胎、胎位不正、羊水過多。

8.懷孕晚期(妊娠8個月以後)過於勞累、發生外傷或者性生活不當。

早產兒需要給予的3種特殊呵護

早產兒的生命力相比足月兒脆弱許多,所以照顧早產兒需要特殊的護理方式.

1.適宜的溫度

胎兒在母體內的最後10周是儲存脂肪的關鍵時刻。由於早產兒過早地離開了子宮,所以並沒有儲存足夠的脂肪,導致他們很難保持自身的溫度,所以就要用到恆溫箱。

2.足夠的營養

足月兒的體重一般在2500克以上,而早產兒的體重大多在500-2500克之間。所以,早產兒要在出生後很短的時間內,用較快的速度成長和發育。

但因早產兒的消化系統還沒完全成熟,所以他們有特殊的營養需求。雖然母乳中所含的營養物質,可以幫助寶貝抵擋感染的侵害,並且使寶貝迅速成長。

3.特殊的喂哺方式

另外,許多早產嬰兒太小了,無法自己吸吮乳頭或者用奶瓶喝奶。而且,嗆奶很容易讓寶貝發生肺部感染,對健康造成危害。許多早產兒都是通過導管進食,就是把媽咪的奶水用吸乳器吸出,再用導管通過寶貝的鼻子或者嘴到達胃部。
早產兒易出現的8個健康問題

1.黃疸病

早產兒之所以得黃疸病是和體內一種高膽紅素血有關。患有高膽紅素血的嬰兒的膽紅素處於很高的水平,高水平的膽紅素會導致大腦損害。所以,在膽紅素未達到危險程度時,就應及時治療,可以把黃疸早產兒放在一種特殊的燈光下,幫助他們降低身體內的膽紅素,比較嚴重的黃疸病還需要采用輸血治療。

2.呼吸暫停

呼吸暫停是另一個早產兒中比較常見的健康問題。呼吸暫停主要是因為早產兒大腦中控制呼吸的區域沒有發展成熟,這種症狀隨著年齡增長會慢慢減少。

3.貧血症

早產兒產生貧血症有許多原因,一是在出生的最初幾周內,胎兒並沒有制造出足夠多的紅血球細胞;二是早產兒的紅血球細胞的壽命本身就短。一些貧血症比較嚴重的早產兒,尤其是體重少於1000克,通常需要進行輸血治療。

4.低血壓

低血壓主要出現在出生後比較短的時間段內。感染、血液流失、液體流失或者由於媽咪分娩前的藥物治療等,都有可能導致低血壓,它可以通過藥物或者輸液來治療。那些由於血液流失導致低血壓的早產兒則需要輸血。

5.呼吸窘迫綜合征

呼吸困難綜合征主要是因為早產兒發育不成熟的肺,還不能制造一種重要的物質,被稱為活性物質。當早產兒出生後,肺部要適應吸入大量空氣的變化,而這種活性物質則保證肺部在面對這種變化時,能保持適當擴張。

很多患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早產兒需要使用呼吸機,但是肺表面活性物質的使用則大大縮短早產兒借助呼吸機的時間。

6.肺部發育不良

肺部發育不良是早產兒比較常見的問題,尤其是那些出生時體重少於1000克的寶貝,往往在出生後伴隨著嚴重的呼吸困難、感染等。

在這種狀況下,醫生會對早產兒進行藥物和輸氧治療。相比足月兒,早產兒沒有足夠的能力對抗那些導致嚴重疾病的病菌,而感染有可能從出生前就開始了,尤其是身體的任何部分都有可能發生感染。所以在nicu中,醫護人員都要不停地洗手和消毒,保護脆弱的早產兒。

7.動脈導管未閉

足月兒的動脈導管一般在出生後很快就閉合了,但早產兒的動脈導管一般都是張開的。如果動脈導管張開,那麼血液就很可能通過它流到肺部,引起早產兒的呼吸困難和心髒衰竭。

8.視網膜發育不成熟

由於早產兒眼睛的毛細血管生長異常,所以他們的眼睛在出生後很容易受到傷害,這種症狀被稱為視網膜發育不成熟。在出生後體重低於1250克的早產兒中,有7%的寶貝會發展成視網膜發育不成熟,而這種病症輕則需要佩戴眼鏡,重則會導致眼睛失明。

這種病症在早產兒中發生的原因並不是很清楚。以前人們認為太多的氧氣是導致視網膜病的主要原因,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氧氣的多少只是對視網膜病的發展過程起到一定推動作用,並不一定就是罪魁禍首。
 
1.首先要保溫,早產兒居住的室溫一般應保持在24-26℃,濕度保持在55-65%。如發現四肢冰涼,可加蓋棉被,或用熱水袋放置於小被之外,或把小兒緊貼於母親胸懷使其保暖。2.其次,由於早產兒免疫功能低下,容易發生感染,因此要積極預防感染。每次接觸早產兒前要用肥皂洗手,避免患感冒或腹瀉者皮膚感染者接近早產兒。3.母乳是早產兒的首選食品。因母乳中所含蛋白質、脂肪、糖的比例適當,富含必須氨基酸,尤其是早產兒所必須的胱氨酸、牛磺酸較高,而對中樞神經系統有不良作用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較低。無法母乳喂養者以早產兒配方乳為宜。4.盡早補充維生素c、a、d、k及鐵和鈣。5.早產兒喂養需耐心細心,防嘔吐。6.臍帶脫落前應保持干燥,不可洗盆浴,尿布也不要蓋住臍部,被尿浸濕容易得臍炎。一旦臍部有分泌物或臍輪發紅,可用75%酒精塗抹,然後蓋上消毒紗布。臍帶脫落前每天用毛巾或海綿揩去身上汗液,臍帶脫落後每天洗澡,至少一天一次,以保護皮膚清潔。
7.每次大便後以溫水洗臀部,以免發生紅臀。8.衣服要用棉布制作以寬松柔軟為宜,易穿易脫、干燥清潔。嬰兒包裹不宜過緊,更不宜用帶子捆綁,夜間一定要松開襁褓,使寶寶手足伸屈方便,有利於血液循環。9.最好選擇側臥,這樣是因為如果寶寶有溢奶情況發生時,溢出的奶可順嘴角流出,減少嬰兒窒息的機會。


早產兒除按正常新生兒護理外,還必須在喂養、保暖和預防疾病上給予特殊護理。早產兒的保暖早產兒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全,體溫調節能力比足月新生兒差,體溫易隨環境溫度而變化。早產兒肌肉活動少,皮下脂肪少,抗寒能力差,容易散熱,體溫偏低,所以,早產兒要特別注意保暖。早產兒的房間溫度要盡量保持恆定,空氣要保持新鮮。夏季溫室不要超過30oc,室溫高時要注意通風降溫。剛出生的早產兒在醫院時睡在暖箱裡,若在家裡,早產兒睡的搖籃或小床四周應用布做成幔帳(冬天可做成棉的)以擋風保暖。必要時可以使用熱水袋保暖,但要防止燙傷。早產兒汗腺發育不全,散熱的機能差,在高溫環境中體溫會隨之升高,發生高熱,應注意經常在腋下測量體溫,觀察體溫變化。體溫過高過低,都要采取措施,使他們的體溫恢復正常狀態。早產兒的喂養早產兒除了消化和吸收能力不如足月新生兒以外,吸吮和吞咽能力也差,常常無力吃奶或不會吃奶。早產兒胃容量極小,有時多喂幾口奶也會因漾奶嗆入肺中而奪去微弱的生命。所以,早產兒的正常喂養是十分重要的。開始喂奶時間:一般在生後6~12小時開始喂糖水,24小時開始喂奶,體重2公斤左右的早產兒可以每3小時喂一次奶,體重1.5公斤以下的早產兒每2小時喂一次奶。奶量計算法可以參考下列公式:最初10天內早產兒,每日喂奶量(毫升)=(嬰兒出生實足天數+10)×體重(公斤)/100。生後10天以上,每日喂養量(毫升)=1/5~1/4體重(公斤)。喂養方法:早產兒最好吃母乳,母乳容易消化吸收,不容易發生腹瀉和消化不良等疾病。有吸奶能力、體重在1.5公斤以上的早產兒,如一般情況好,可以直接吃母乳。開始每天吃1~2次,每次5~10分鐘,第一次喂2~3分鐘,如無疲勞現象,可逐漸增加喂奶時間和次數。吸吮能力差的可把母乳擠到奶瓶裡,蒸煮後用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請問初生幼兒吃哪種奶粉好?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