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被開水燙傷怎麼護理? 到就近的醫院
不要自作主張
緊急處理方法 在寶寶被熱液燙傷後,家長要立即輕輕地脫去被熱液浸透的衣服,或是用剪刀剪開覆蓋在燙傷處的衣服、鞋襪等。如果衣服和皮膚粘在一起時,先將未粘著的衣褲剪去,粘著的部位不可用力拉脫,以免加重局部的創傷面積,待去醫院處理。 如果手足部位燙傷,應立即用流動的清水沖洗,並浸泡在冷開水或干淨涼水中30分鐘,可減輕水腫和疼痛。水溫越低越好,但不能低於-6℃。如果是臉或額部燙傷,不能用涼水沖洗,可以用幾條毛巾輪流進行濕敷。 不要在沖洗後的創面上自塗一些藥物和食品,如醬油、面醬、香油、小蘇打等,這些做法會污染創面,造成感染。也不要在創面上塗紫藥水或紅汞,其實這樣做不但起不到作用,還會遮蓋創面,為診斷帶來麻煩,而且較大面積塗紅汞會引起汞中毒。不嚴重的i度燙傷可在家中處理,對於發生在四肢和軀干上的創面,可塗上紫草油或燙傷藥膏,外用紗布包扎即可。 如果傷面上出現了水疱,決不要自行將水疱弄破,以免造成感染。較大的水疱或水疱已破,應到醫院消毒處理。 燙傷面積在5%以上的嚴重燙傷小兒,在送往醫院途中應取平臥位,不要直立抱著,可以給患兒喝些淡鹽水,防止脫水。 燙傷後,患兒的飲食應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為好。對於民間認為不可食的“發物”,如蝦、魚、蔥、姜、蒜等,不在禁忌之列。 炎熱夏季,患兒的室內要保持干淨、通風,溫度不要太高,可采用空調、電扇降溫,有利於燙傷面的愈合。 安全隱患預防措施: http://qkzz.net/article/f5367503-ca92-4520-b257-31abca883ae2.htm
嬰幼兒燙傷的急救與護理建議: http://qkzz.net/article/3227afc4-3c15-450b-a22a-2e88aa5b8966.htm
一旦兒童燙傷,應立即用自來水沖洗、浸泡傷處約15分鐘。同時,及時脫掉孩子身上的衣物,將燙傷的危害降到最低點。 口訣:沖、脫、泡、蓋、送
[沖] 孩子被開水燙傷首先要對患部降溫 免得高溫造成更進一步的傷害 打開水龍頭或者用盆子裝水沖孩子被燙到的地方 [脫] 在水裡脫去衣物 如果燙傷比較嚴重 皮和衣物連在一起那就用剪刀去除衣服 [泡] 在水裡泡一下繼續降溫 這時候可視情況 如果是比較嚴重的燙傷這時候撥120 要是覺得經過處理還好那就進行下一步
[蓋] 用干淨的布(最好有紗布)蓋住患部避免污染影響治療
[送] 送醫院 燙傷的傷口最好不要自己處理 怕的是感染
附:燙傷級數介紹
燙傷程度分三度。 一度傷、燙傷只損傷皮膚表層,局部輕度紅腫、無水泡、疼痛明顯。
二度傷、燙傷是真皮損傷,局部紅腫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泡。
三度傷、燙傷是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損傷,並呈灰或紅褐色。 小孩被開水燙傷後怎麼辦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孩子被開水燙傷,這時家長往往不知所措,為此,記者采訪了解放軍180醫院燒傷科的李小毅主任。 首先,李主任說,由於小兒身體各類系統發育未成熟,動作不協調,好奇心強,回避反應遲緩,且皮膚嫩薄,附件少,所以極易發生燒、燙傷,特別是1至5歲的小兒最易受傷,此年齡組占整個小兒燒傷的2/3左右。在各類燒傷中,又以熱液燙傷最多。熱液燙傷包括沸水、稀飯及熱油等各種熱液燙傷,絕大多數發生在家中,最常見的是小兒跌入放置不妥的熱液中,較大兒童(3至5歲)拉倒熱水瓶致傷的也不少。還有不少是洗澡時先倒熱水,在大人取冷水時,小兒自己已進入盆中而燙傷。熱液燙傷者大多數面積不大,創面較淺,但因小兒皮膚嫩薄,所以相同溫度的燙傷要比成人深得多。
李主任說,由於小兒燙傷大都是照顧不周造成的,因此只要加強小兒的管理教育,提高人們的文化科學水平,普及燙傷預防知識,小兒燙傷是可以減少的。此外,對於家庭中易引起燙傷的物品,如熱水瓶、開水壺、湯盆等應放置於小兒夠不著的地方,特別注意別順手放在地上,防止小兒拉翻或撞翻而燙傷。給小兒洗澡時,先將冷水倒入盆中,然後再加入熱水混合,不要在中途由於取冷水等將小兒單獨留在房中,尤其是不要把小孩子單獨放在熱水盆、熱水瓶或熱水壺邊,以防打翻而燙傷。
李主任強調,萬一不幸被燙傷,應盡快除去熱液,減輕傷情,中小面積燙傷立即用消毒或清潔冷水浸泡或淋洗,這樣做有止痛和減輕燙傷程度的效果,千萬不能聽信他人所言用醬油、醋、紅汞、牙膏甚至是鹽巴、小蘇打塗擦患處,這樣做非常錯誤且危險,大家要消除傷後忌用冷水的民間傳統顧慮。
對嚴重燙傷的小兒,凡燙傷總面積大於10%或有3度燙傷需手術治療者,特殊部位燙傷者、如面頸、呼吸道、會陰部、手和足燙傷者,燙傷合並中毒或其他燒傷者,發熱38度以上者都屬於嚴重燙傷應立即送往專科醫院就診,以免贻誤最佳治療時機。
對於小兒燙傷後的飲食,李主任說,大面積燙傷早期如果沒有惡心、嘔吐等症狀的可進食少量流質,如米湯等,之後可進食高蛋白、高能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面線、鹽稀飯等,民間所說的禁食“發性”食物如蝦、螃蟹等這一說法是不對的,燙傷後並無飲食禁忌,只要小兒能吃得下,消化好就行。另外,早期燙傷若出現口渴的小兒應飲少量淡鹽水,不可以喝白開水燙傷的護理皮膚燙傷要注意創面清潔和干燥,冷水沖洗後應避免再浸水。小兒開水燙傷約2~3天後創面即可干燥。此時要噴塗燙傷膏(比如上海扶康奇),燙傷膏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去腐斂瘡、生肌養膚、滋潤肌膚,改善微循環,提高局部免疫功能作用。 如果面積不大,小兒開水燙傷一般1-2個禮拜時間就可脫痂愈合。 燙傷後切忌用紫藥水或紅汞塗搽,以免影響觀察傷後創面的變化。 飲食方面: 大面積燙傷病程長,頻繁接受注射、換藥等操作,容易出現食欲下降、小兒開水燙傷消化功能紊亂等情況,飲食上應采取少量多餐制,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及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創面修復。 下面是經驗之談: 不要吃生姜和一些有色素的食物,以免留疤痕。 可以用一些燒傷膏或者是燙傷膏進行外用,再吃一些消炎的藥,不能吃花生和辣椒,以免上火。 因為燙傷有一個過程,不能急。像你這樣的傷至少也要一個星期才能好 孩子燙傷後的急救法
1、一旦兒童燙傷,應立即用自來水沖洗、浸泡傷處約15分鐘。同時,及時脫掉孩子身上的衣物,將燙傷的危害降到最低點。
值得注意的是:衣物千萬不能硬脫,以防加重皮膚的損傷,可以先把燙傷周圍部分的衣服剪掉。
2、對不易沖洗的部位,可用涼毛巾冷敷;
3、創面不要隨便塗抹所謂的偏方,比如:牙膏、醬油等,這樣做既會影響醫生對病情的判斷,又會造成創面的感染。總之,兒童燙傷後應立即送專科醫院診治,以免延誤時機,造成不良後果。
小兒燙傷急救法
小兒燙傷在急診中一直占較大的比例。燙傷的發生,輕者留下了疤痕,重者危及生命。如果燙傷占全身表面5%以上,會使小兒身體發生重大損害。
那麼如果遇到燙傷,父母該做哪些急救措施呢?
1、燙傷後應立即把燙傷部位浸入潔淨的冷水中。燙傷後愈早用冷水浸泡,效果愈佳,水溫越低效果越好,但不能低於-6℃。用冷水浸泡時間一般應持續半個小時以上。這樣經及時散熱可減輕疼痛或燙傷程度。
2、燙傷不嚴重(指燙傷表皮發紅並未起泡的1度燙傷),一般可在家中先做處理。用冷開水(或淡鹽水)沖洗清潔創面。對發生在四肢和軀干上的創面,可塗上紫草油或燙傷藥膏,外用紗布包敷即可。
3、燙傷嚴重者應立即去醫院處理。
那麼對於燙傷,父母應注意些什麼呢?
1、頭、面、頸部的輕度燙傷,經過清潔創面塗藥後,不必包扎,以使創面裸露,與空氣接觸,可使創面保持干燥,並能加快創面復原。
2、對於嚴重的各種燙傷,特別是頭面、頸部,因隨時會引起孩子休克,應盡快送醫院救治。
3、如患兒發燒,局部疼痛加劇、流膿,說明創面已感染發炎,應及時請醫生處理。
寶寶燙傷的原因和初步處理
小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容易發生燙傷,許多燙傷的發生是與父母的疏忽密切相關的,因此有效的預防燙傷,父母的職責重大。
以下是引起孩子燙傷的常見原因:
1、當給孩子洗澡時,如果先放熱水後加冷水,一旦父母放完熱水後准備去提冷水而稍不留意,無知的孩子就有可能不慎跌入盛有熱水的盆中引起燙傷,背部、臀部、會陰部的大面積燙傷是常見的。因此給孩子洗澡時父母一定要多加留意,應該先放冷水後再兌熱水。
2、家裡的熱水瓶如不注意放在地上,有可能被孩子不慎碰翻而導致燙傷,下肢是最常見的燙傷部位。
3、燒好的滾燙的菜湯放在桌子上,如果小孩自己用手去拿,導致菜湯翻下也是燙傷的常見原因。一般為前胸部、頭面部燙傷。
4、有的家庭用燒鹼發鱿魚,但卻將燒鹼放在飲料瓶裡,小孩不知道當飲料喝下,結果造成食道灼傷。
5、電熨斗用完後,未放到安全處,孩子覺得好玩,用手去碰,結果造成手部的燙傷。
6、年齡較大的孩子在室外放鞭炮,有的喜歡拿在手裡放,結果常造成手部的炸傷。
綜上所述,生活中小孩子發生燙傷、灼傷的原因是很多的,但只要父母們加強防范,相信上述的飛來橫禍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小孩子燙傷,父母也不必緊張,以免手忙腳亂。首先要將孩子脫離熱源,例如穿著浸透有開水的衣服應將它迅速去除,如果皮膚僅僅有點紅、腫,而范圍比較小,沒有起水泡,可以給孩子塗抹藍油烴軟膏即可,也可暫時代塗抹牙膏以減輕疼痛。對於面積較大的燙傷,則應用干淨的被單將孩子包裹後立即送醫院診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