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幾歲學舞蹈才是最佳年齡? 關於柔韌性的修練 一、關於正壓腿
在壓腿的幾種方法裡,正壓腿是基礎,也是習練者感到吃力的方法。 初練者常存在以下問題:低頭、彎腰,急於用頭碰腳, 胸部和腿之間出現一個大空兒,還有的站不穩,像要後倒似的, 甚至出現腿部韌帶受傷。要解決以上問題,壓腿時可注意以下幾點:
1、規范動作,分步進行
(1)初練時,不宜做強度很大的練習。 把腿放在與腰同高的物體上,髋部後坐,臀部要平,支撐腿與地面 垂直,膝部挺直,被壓腿腳尖向上並有意識地向回勾扣, 上身用力向前移動,使被壓腿成一直線。腳 尖回勾有利於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上身前移可拉長軀干, 特別是脊椎。一條腿壓幾分鐘後, 再換另一腿。幾天之後,腿部肌肉變得柔軟而富有彈性時, 可進行下一步。 (2)被壓腿及支撐腿均挺直,雙手按壓被壓腿膝部, 收髋使身體盡量向前俯壓,以增強膝關節後之窩肌的 伸展性。 (3)雙手按被壓腿膝部,髋部後坐,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 試著以腹部貼大腿,此步成後,可進行下一步 練習; (4)雙手由下抱握被壓腿小腿,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 試著以腹部貼大腿、以胸部貼膝蓋。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5)被壓腿與支撐腿挺直,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 胸部貼膝蓋,試著以額頭碰腳尖。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6)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用嘴觸腳尖。 此步完成後,進行下一步。 (7)雙手搬住腳掌,依上法,用下腭碰腳尖。此步成後, 說明正壓腿已成。
只有這樣一步一步地練習,使軀干與腿部形成一一對應, 如腹部與大腿、胸與膝、頭與腳尖依次對應接觸, 才可避免軀干與腿之間出現的空兒。
2、由輕到重,由低到高
壓腿時,身體對腿部韌帶、肌腱、肌肉施加壓力。初練時, 用力要輕,當練習一段時間後可逐漸加重壓力; 如果一開始就施以重力,也許能堅持一二天, 恐怕第三四天連走路也難了。腿放的高度應由低到高。 將腿放至與腰同高,壓到下颌碰到腳尖時, 可把腿放在與胸同高的物體上;再練至下颌下碰到腳尖時, 可把腿放在與肩同高的物體上,直至把腳放在與頭高的物體上。
3、先拉後壓,由近及遠
初練壓腿,因其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伸展性差,猛然用力拉長, 不僅徒勞無功,還會使韌帶受傷。因此初練時,應先拉長腿部韌帶、 肌腱、肌肉及脊椎,然後施以振壓;振壓也要一下一下地進行, 不可急於求成。壓腿時還要注意軀干與腿部的接觸是由近及遠的, 軀干與腿相應部位的接觸順序是:軀干:腹部—胸部—頭部腿部: 大腿—膝蓋—腳尖,不要一開始就毫無顧忌地用頭硬碰腳尖。
4、要意志堅強,持之以恆
進行腿部柔韌性練習,的確枯燥乏味,尤其是練到一定程度, 還會有腿、髋部酸痛的感覺, 這是練習者出現的類似長跑運動員一樣的“疲勞期”, 此時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堅強的意志,有苦恆之心,不可停歇。 因腿功柔韌素質與腿功其它素質比較起來,容易發展,也容易消退。 此時應善於自我調整,適當減輕下壓力度、幅度,減少壓腿時間, 或是進行踢腿練習,與壓踢結合等。只要堅持下去, 酸痛的感覺會逐漸消失的,那時你會為自己取得的成績而興奮的。
5、壓前要做好准備活動
練習前,可做一些腰、胯、膝、踝關節、腿部肌肉的准備活動。 因為肌肉、韌帶的伸展性與肌肉的溫度有關,通過准備活動, 可提高肌肉的溫暖,降低肌肉內部的粘滯性, 有利於腿之柔韌性練習。
二、關於正踢腿
踢腿是腿功柔韌性訓練最為重要的一步,它可以鞏固壓腿、劈腿、 吊腿的效果,也為實戰腿法訓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踢腿時常出現的問題有:1、重心不穩,甚至摔倒;2、 支撐腿腳跟抬起或支撐腿膝部彎曲;3、彎腰凸背。解決上述問題, 踢腿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起腿要輕
腿將要踢起時,要迅速地將身體重心移到另一腿上, 使將要踢起的腿部肌肉放松,這樣才會起腿輕,踢腿快如風。 為防止摔倒,也可背靠牆或肋木練習。
2、踢時要快
腿由下至上快速向面部擺動,這裡有一個加速的過程。 踢時髋部要後坐,腿上擺有寸勁。剛剛練習踢腿時, 必須保持動作的規范性, 寧可踢得剛過胸也不把支撐腿的腿跟抬起或膝部彎曲, 或是彎腰凸背用頭去迎碰腳尖,這些均說明腿的柔韌性訓練不到位, 韌帶還沒有拉開。只要堅持壓踢結合,常練不辍, 定會達到腳碰前額的。
3、落腿應穩
初練者往往踢起腿剛落地,就踢另一腿,從而出現出腿笨重、 身體歪斜的現象。這是因為踢出的腿剛落地時, 身體的重心還在原支撐腿上,腿下落時轉移重心, 勢必出現上述現象。正確的做法是等腿落實後, 身體重心轉換已畢再踢出另一腿。 其實這樣練習也有利於實戰中連環腿法的應用。
運動要能夠提升能力並避免傷害, 熱身與拉筋就好像武俠小說裡面的基礎內 功一樣,必須是持之以恆而扎實的;但是,許多人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或 掌握不到要領;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因此, 為了拉筋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 並確保安全,以下的原則是必須遵守的∶
1.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 使肌肉與肌腱 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 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 的機會。
2.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 暫停呼吸,屏氣凝 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3.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記得運動之前要拉筋; 而運動後一 身疲倦,便連動都不想動;其實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 可是仍然須再 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 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 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4.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 是在利用 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 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 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 連續30秒以上), 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 為求速成而猛烈地 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5.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 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 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 可能需要 靠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 方向作用相反的撷 抗肌也必須對等的拉筋;如果協同肌有拉筋的漏網之魚, 在某一些極限動 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 則在強烈收縮時失 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
6.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 痛"的程度。有" 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 但拉筋到 "痛"的感覺,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 是暢快運 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每一個人, 必須把握以上的原則, 並建立個人最適合的例行步驟,便之成為習慣; 這好像是開車綁安全帶一 樣,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開罰單才要做; 而是為了 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 關鍵都在一念之間 的不存僥幸,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如此,快樂與安全,皆在其中矣。
良好的柔韌性不會妨礙生長,而且有利於生長。保護骨骼肌肉, 有效預防傷病。
柔韌的訓練,不可能一點苦都不吃。否則根本練不出來。 做好吃苦的准備,采用科學的方法,保持一顆平常心, 一定可以做到。
祝成功!
參考資料: http://post.baidu.com/f? kw=%ce%e4%ca%f5
回答者:龍珂-江湖少俠六級 參考資料:5歲左右
您可以登陸 http://www.caadance.com.cn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姚家園路105號觀湖國際大廈1號樓20層。 電話:400-650-5570 蕭宏慈推薦的【拉筋凳】
全新升級,正版標准配置!
淘寶最劃算!最暢銷!
物超所值.把鏈接貼出來,需要的可以去看看>>>>>
蕭宏慈推薦的【拉筋凳】銷量遙遙領先!正版標准配置!
http://tao.sosole8.com/comm/gotoitem.php?iid=e19bc2190909c1e9898942d411a4eb4a
淘寶店鋪>拉筋法中醫養生館:【拉筋凳淘寶第一品牌】
http://tao.sosole8.com/comm/gotoshop.php?nick=peny888
孩子6歲的時候學習舞蹈是最佳的年齡,如果太小,也學不到什麼,光知道玩了,太大就不適合了,您如果感興趣可以登錄 http://www.caadance.com.cn 的網站看看。 免費熱線:400-650-5570 通過提供高質量的設備和服務,結合當今世界領先的教育研究成果,以親和於孩子的環境,用家長可以理解的方式,以及合理的價格,開發兒童的學習潛力,促進兒童的身體健康。 kindyroo嬰幼兒培育中心腦神經發育課程 rabbit-小兔子班——單腳跳(3歲±-4歲±) 在這個年齡段很重要的一點是:通過所有課程環節提升孩子感統結合和對身體一側的偏重感知,對於需要加強這些感覺的孩子要增加更多交叉體位形式的活動。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以不借助家長的幫助來完成所有的課程環節,他們會嘗試自如的支配自己的身體,進行力量的鍛煉,學習根據音樂的指令來完成活動和舞蹈。孩子們同時也學習團隊合作,有秩序的排隊,跟隨領隊並且完成更多的指令。 北京國貿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建外soho西區18樓10層,熱線電話:800,810,0052, 同樣愛孩子 我們更專業! 4歲或5歲了從小練起比較有效啊 關於孩子是否適合學習舞蹈 舞、舞、舞 穿上薄薄的紗裙,高高地踮起腳尖,像天鵝一樣舞蹈……很多女孩子小時候都曾經做過這樣的“天鵝夢”吧! 現在,很多父母想把孩子送去學舞蹈,不是想讓孩子成為優秀的舞蹈演員,只是想讓孩子練練形體和氣質、培養培養興趣。可是,各種可靠或者不可靠的消息卻讓父母們有點猶豫:體形好的孩子才能去跳舞;學跳舞會讓孩子[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