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孩子缺鈣的症狀有哪些?正文

孩子缺鈣的症狀有哪些?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或鋸齒形;頭發稀疏;健康狀況不好,容易感冒等。

(2)青少年

青少年缺鈣會感到明顯的生長疼,腿軟、抽筋,體育課成績不佳;乏力、煩躁、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倦;偏食、厭食;蛀牙、牙齒發育不良;易過敏、易感冒等。

(3)青壯年

一般情況下,青壯年都有繁重的生活壓力,緊張的生活節奏往往使他們疏忽了身體上的一些不適,加之該年齡段缺鈣又沒有典型的症狀,所以很容易掩蓋病情。當有經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疼、易過敏、易感冒等症狀時,就應懷疑是否缺鈣。

(4)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處於非常時期的婦女,缺鈣現象較為普遍。不過,隨著優生優育知識的普及,人們對此期缺鈣的症狀較為熟悉。當她們感覺到牙齒松動;四肢無力、經常抽筋、麻木;腰酸背疼、關節疼、風濕疼;頭暈,並罹患貧血、產前高血壓綜合征、水腫及乳汁分泌不足時,就應診斷為缺鈣。

(5)老年人

成年以後,人體就慢慢進入了負鈣平衡期,即鈣質的吸收減少、排洩加大。老年人大多是因為鈣的流失而造成缺鈣現象。他們自診斷的症狀有老年性皮膚病癢;腳後跟疼,腰椎、頸椎疼痛;牙齒松動、脫落;明顯的駝背、身高降低;食欲減退、消化道潰瘍、便秘;多夢、失眠、煩躁、易怒等。

當然,檢查是否缺鈣,最可靠的辦法還是去醫院請專科醫生檢查診斷,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治療。

怎樣判斷小兒缺鈣?

6個月的毛毛白白胖胖,近來夜晚常常啼哭不止,表現亦不如以前活潑,媽媽帶他來醫院檢查,醫生判定毛毛缺鈣,這是為什麼呢?

由於小兒生長迅速,並且戶外活動少,曬太陽少,常引起鈣的吸收不足而導致各種缺鈣表現。小兒是否缺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①常表現為多汗,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使小兒頭顱不斷磨擦枕頭,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

②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有時家長發現小兒不如以往活潑。

③夜驚,夜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④1歲以後的小兒表現為出牙晚,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⑤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⑥常有串珠肋,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髒,使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小兒缺鈣嚴重時,肌肉肌腱均松弛。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現駝背。1歲以後小兒學走路,如果缺鈣,可使骨質軟化,站立時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有的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o"形腿,並且容易發生骨折。

缺鈣的表現各種各樣,家長應學會根據表現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鈣,以便在缺鈣時及時給孩子提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魚、蝦皮、海帶、排骨湯,同時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豬肝、羊肝、牛肝,來促進鈣的吸收。一般情況下,缺鈣較輕的患兒在食補後即可改善缺鈣症狀。如果症狀較重,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什麼原因造成中國人“鈣荒”? 

很多人花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呵護自己的皮膚和頭發,卻很少想到,維持身體結構的基石——骨骼,同樣需要呵護。今年10月20日的“世界骨質疏松日”,主題就是:骨骼也需要好胃口——食物和營養在加強和保持骨骼方面的作用。”

鈣是構成骨骼最重要的物質,人體從膳食和營養品中吸收的鈣,經過成骨細胞的作用,沉積在骨骼上,以保證骨骼強壯有力。但是,骨骼並非一旦形成,就再也不會改變了。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的消化吸收水平下降,激素水平出現變化,骨骼中的鈣會慢慢地流失,導致骨骼變得松軟、脆弱,骨質疏松也接踵而至。

根據2004年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報告,中國人鈣缺乏的程度非常嚴重,居民鈣攝入量僅為391毫克,相當於推薦攝入量的41%。什麼原因造成了中國人的“鈣荒”呢?

首先,中國人傳統的膳食結構雖有很多優點,但缺少含鈣高的食物。報告顯示,中國人乳制品攝入量遠遠不夠,這種被世界公認的最佳補鈣方式還沒有在國普及。除了飲食習慣的限制,乳糖不耐受也是中國人“不喜歡”牛奶的主要理由。其實,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商場裡、超市裡,乳制品的種類越來越豐富了,除了熟悉的牛奶、酸奶、奶酪,配方奶粉也多了起來,它們都是補鈣的好幫手。特別是一些專為中老年人設計的配方奶粉,還會額外添加更多容易被人體吸收的乳鈣,為骨骼提供更全面的營養。而且,好的配方奶粉能利用先進的生物技術將牛奶中的部分乳糖進行水解,緩解乳糖不耐受的症狀,特別適合中國人。

其次,許多人並不了解什麼是正確、有效的補鈣方式。有人會說,鈣片裡都是鈣,補鈣效果肯定最好。其實不盡然。鈣片中的鈣多為無機鈣(碳酸鈣)或有機鈣(葡萄糖酸鈣)等,這些人工合成鈣制劑的吸收率並不如乳鈣理想。乳鈣的吸收率可高達40%,而一些有機鈣的吸收率只有20%左右。無機鈣的吸收率雖說和乳鈣相差無幾,但對腸胃刺激較大,尤其不適合腸胃功能本來就比較虛弱的中老年人。因此,通過含鈣量高的食物,如富含乳鈣的配方奶粉等,是補鈣最好的選擇。

再次,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3的幫忙,否則鈣只會在體內“匆匆地來,匆匆地走”。而維生素d3有利於鈣在骨骼上的沉積,並減少流失。因此,強化了維生素d3的牛奶或奶粉補鈣的效果會更勝一籌。

呵護骨骼,就選擇骨骼喜歡的食物吧,優質的牛奶、豆類、配方合理的奶粉都會讓骨骼有更好的胃口。(
 
缺鈣的時候,晚上睡覺會出汗,會出現佝偻病.建議口服龍牡壯骨沖劑,伊可新
對了,兄弟前幾天在網上發現一個挺好的游戲下載站(
http://www.sw123s.cn?ty
),裡面的游戲全面:單機游戲,任天堂系列,索尼系列,微軟系列,還有好多的網頁游戲,尤其是有大型的游戲論壇,發布出來,給需要的兄弟看一下,保證所發信息的真實性(無掛馬,我試過)。
 
缺鈣的時候,晚上睡覺會出汗,會出現佝偻病.建議口服龍牡壯骨沖劑,伊可新
我的小站^.^ 
tvgame.sw123s.cn?123

 
兒童期尤其是嬰幼兒正處於生長發育的快速階段,對鈣的需求也相應較大,因此,自寶寶出生後就需要不斷提供充足的鈣,才能保證正常的生長發育,並使骨骼和牙齒長得結實結實。假如懷疑自己的寶寶缺鈣,可去醫院檢查... 

兒童期尤其是嬰幼兒正處於生長發育的快速階段,對鈣的需求也相應較大,因此,自寶寶出生後就需要不斷提供充足的鈣,才能保證正常的生長發育,並使骨骼和牙齒長得結實結實。假如懷疑自己的寶寶缺鈣,可去醫院檢查一下,盡快加以糾正。因為缺鈣不僅可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尤其是身高的增長,也會引發一些其它問題。

寶寶輕度缺鈣可表現出以下一些症狀,主要表現出精神神經方面的症狀如煩躁磨人不聽話愛哭鬧脾氣怪;睡眠不安寧如不易入睡夜驚早醒醒後哭鬧、多汗、枕部脫發圈、出牙落後等,缺鈣嚴峻者可引起佝偻病,甚至引起各種骨骼畸形,如方顱、乒乓頭、手镯或腳镯、肋骨外翻、雞胸或漏斗胸、o型腿或x型腿等。此外,還可出現肌張力低下、運動機能發育落後,大腦皮層功能異常、表情淡漠、語言發育遲緩、免疫力低下等。這些症狀也可出現於維生素d缺乏的孩子。寶寶缺不缺鈣,你首先要分析寶寶的膳食,看看從寶寶的膳食質量中獲取鈣的量是否充足,其次要了解寶寶的表現。

人體對鈣的需求是隨年齡、性別、生理狀況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的。根據中國營養學會1988年修訂的推薦每日膳食中鈣的供應量是:1~6個月,母乳喂養兒300毫克/日,人工喂養兒400毫克/日;6~12月,400毫克/日;1~4歲,600毫克/日;4~11歲,800毫克/日;11~18歲,1000毫克/日。在日常生活中,鈣的主要來源還是通過食補,即多攝取富鈣食物,如牛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大豆制品,蝦皮、蝦米、芝麻醬等。對所有的孩子而言,天天都要食用奶類食品,因為奶類和奶制品含鈣量豐富,而且吸收利用好,如1瓶牛奶(220毫升)的含鈣量約200毫克左右,要是天天能喝上1~2瓶鮮牛奶,就可得到200~400毫克的鈣,再加上其它食物中的鈣,合起來就能滿意孩子1天的需要量。值得一提的是:奶酪含鈣量也很高,家長可以自制蔬菜奶酪漢堡包,以增加鈣的攝取。不愛喝奶的孩子,可以改喝酸奶。另外,豆類及豆制品的含鈣量也較高,最好能每天食用25~50克。

給小寶寶補鈣還要注重哪些問題?

給小寶寶補鈣首先要明確是否需要補鈣,並不是所有寶寶都需要補鈣。假如人工喂養的寶寶每天攝取700~750毫升的配方奶,鈣的攝取量就是充足的。一般母乳喂養的嬰兒可以補鈣。配方奶喝得較少的大齡嬰兒,如8~12月齡的寶寶也可以考慮補鈣。此外,經醫生診斷缺鈣的小寶寶應該補鈣。此外,父母還應該了解一些有關補鈣的基本知識:

1、魚肝油和鈣粉不一定要同時服用,一般魚肝油可以在吃早點時服用,鈣制劑一般在臨睡前服用,也可在午餐和晚餐之間服用,以減少食物中影響鈣吸收的因素。

2、年輕父母不要自己購買鈣制品,因為有些鈣制品含鈣量很低,如葡萄糖酸鈣;有的含重金屬較多一些,如海洋牡蛎殼鍛制的產品;有的對胃刺激性大一點,如碳酸鈣。建議向有關專科醫生咨詢,並且要聽清醫生講的道理,然後才購買。
認識促進鈣吸收和抑制鈣吸收的某些因素。

1)促進鈣吸收的因素:維生素d可以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並促進鈣在骨骼的沉積。如糖對鈣的吸收也有促進作用。

飲食中蛋白質供應充足有利於鈣的吸收,這可能是由於蛋白質消化產生的氨基酸可以與鈣結合,形成可溶性的鈣鹽,因而促進鈣的吸收。機體對鈣的需要量增多時,食物鈣的吸收率會有所提高,例如成人僅能吸收膳食中鈣的20%,而嬰兒和孕婦對膳食鈣的吸收率可高達50%左右。此外,機體對鈣的需要量增加時,膳食鈣的貯留也會增多。

2)抑制鈣吸收的因素:食物中含草酸或植酸過多時,不僅食品本身所含鈣不易被吸收,而且還會影響其他食品中鈣的吸收,如菠菜、竹筍、苋菜、蓊菜、毛豆、茭白、洋蔥、草頭等。因此在烹調這些蔬菜之前,可先將這些菜在沸水中燙一下,可去除其中的草酸和植酸。脂肪進食過多時,消化後產生的游離脂肪酸在腸道來不及吸收,也輕易與鈣結合而隨糞便排出,使鈣的吸收減少。膳食蛋白質攝入過多時,會增加尿中鈣的排出量。因此要注重合理的膳食結構,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和蛋白質。此外,膳食纖維攝入過多時,其中的成分與鈣結合也會降低鈣的吸收,因此不提倡小孩吃較多的粗雜糧。
 

上一页  [1] [2] 

剛出生的嬰兒要輸氧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