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三歲小孩子長了蟲牙怎麼辦?正文

三歲小孩子長了蟲牙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三歲小孩子長了蟲牙怎麼辦?
 
3歲兒童需警惕蟲牙
專家提醒:人的牙齒分為乳牙和恆牙兩種。乳牙於嬰兒出生後6-
8個月開始萌出,2-2.5歲出齊,共20個。
恆牙通常是孩子6-7歲時開始由乳牙脫換,共28-32個,
17-30歲出齊。
蟲牙實際上並不是牙齒裡面真的長了蟲子,而是由於口腔不清潔,
食物殘渣在牙縫中發酵,產生酸類,破壞牙齒的釉質並形成空洞後,
引起牙疼,齒龈腫脹等症狀。進入3周歲以後的孩子,
乳牙已經出齊,甜食又吃得比較多,因此蟲牙的發病率也迅速增加。
作為一種細菌感染性疾病,蟲牙最大的特征是發展快,
一只牙生了蟲牙,一兩周就會出現一個大洞,
很快還會一個接一個蔓延開。因此,
年輕媽媽們一定要經常讓孩子張開嘴,看看他們的牙是否有蟲牙,
如果有,又還不厲害,一定要早治療。等到孩子整天喊牙疼了再治,
麻煩就會比較多。
蟲牙實際上是一種很常見也很古老的病,具體發病情況各不相同,
但甜食吃得多,發病率也高,3歲左右的孩子又容易亂鬧,
很難順利治療,因此早期預防比任何手段都重要。
專家支招:通常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首先是要刷牙。
如同嬰兒期尿布髒了馬上要換一樣,孩子吃過飯或吃過點心以後,
嘴裡髒了,就得刷牙,哪怕只沾點水刷刷也好。
其次是在牙齒上塗一層氟。這樣可使牙齒的琺琅質結實,
降低發病概率,但不能完全防止。
第三是不要讓孩子過多吃甜食。吃糖過多,
口腔裡能導致長蟲牙的細菌繁殖就快,因此,
年輕媽媽們應注意多給孩子牛奶、餅干、水果等,少給孩子吃甜食。
孩子每天吃甜點心的時間,最好定在上午10時,下午3時。

有了蟲牙怎麼辦
1、乳牙齲病應及時治療;(1)藥物治療:
在磨除齲壞組織的基礎上采用藥物以終止齲病的發展,
如氟化合鈉類和氨硝酸銀類藥物(2)修復治療:a、充填修復b、嵌體修復c、成品冠修復
2、乳牙齲病未能得到及時治療,就會發展成為牙髓、根炎周病變,
對其下方的恆牙胚發育造成影響,
嚴重時還會使牙胚不發育或形成襄腫,
此種由乳牙根炎周炎症造成繼隨恆牙釉質發育不全,
在臨床上並非少見。
3、養成兒童良好的飲食習慣:(1)控制零食,為糕點、糖果、
蜜餞、飲料等(2)調制食品結構:含糖少致齲力小,
含纖維多抗齲性強(3)合理安排飲食時間,應定時進食,
食後漱口,刷牙。
 

 
牙痛
以牙齒及牙龈紅腫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病證。多因平素口腔不潔或過食膏粱厚味、胃腑積熱、胃火上沖,或風火邪毒侵犯、傷及牙齒、或腎陰虧損、虛火上炎、灼爍牙龈等引起。常見證型牙痛有:①風火牙痛。證見牙齒痛,牙龈紅腫疼痛,遇冷則痛減,遇風、熱則痛甚,或有發熱、惡寒、口渴、舌紅、苔白干、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火,解毒消腫,方用清瘟敗毒散等。②胃火牙痛。證見牙齒痛甚,牙龈紅腫,或出膿滲血,牽及颌面疼痛、頭痛,口渴、口臭,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胃瀉火,方用清胃散等。③虛火牙痛。證見牙齒隱隱微痛,牙龈微紅、微腫,久則牙龈萎縮、牙齒松動,伴有心煩失眠、眩暈,舌紅嫩,脈細數。治宜滋陰降火,方用知柏地黃丸等。
病證名。《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牙齒皆是骨之所終,髓氣所養,而手陽明支脈入於齒脈濕髓氣不足,風冷傷之,故疼痛也。”形成本病的原因有四:
①因於火者,系陽明伏火與風熱之邪相搏,風火上炎致牙齒疼痛。患牙得涼痛減。治宜疏風、瀉火、解毒。用清胃散、玉女煎等方加減治療;②因於寒者,風寒之邪客於牙體,致齒牙疼痛,患牙得熱痛減。治宜散寒止痛。可選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
③因於虛者,多屬肝腎兩虧,虛火上炎,致牙齒浮動隱痛,脈細數。治宜滋養肝腎。可選用左歸飲、大補陰丸、知柏地黃湯等加減。
④因濕熱客於手足陽明二經,致龈腫腐潰,或齒牙腐蝕,甚至蛀空疼痛者,治宜清熱、除濕、止痛。可選用溫膽湯、甘露消毒丹酌加細辛、蜀椒等。此外,齲齒、蛀蝕亦可致牙痛。參見齒齲條。
牙痛的病因

牙痛是一種常見疾病。其表現為:牙龈紅腫、遇冷熱刺激痛、面頰部腫脹等。牙痛大多由牙龈炎和牙周炎、齲齒(蛀牙)或折裂牙而導致牙髓(牙神經)感染所引起的。中醫認為牙痛是由於外感風邪、胃火熾盛、腎虛火旺、蟲蝕牙齒等原因所致。牙龈炎是常見的牙周組織疾病。是由於不注意口腔衛生,牙齒受到牙齒周圍食物殘渣、細菌等物結成的軟質的牙垢和硬質的牙石所致的長期刺激,及不正確的刷牙習慣,維生素缺乏等原因所造成。牙痛的病因一般來說,以下幾種牙病可致牙痛:
①齲齒:初齲一般無症狀,如齲洞變大而深時,可出現進食時牙痛,吃甜食或過冷、過熱的食物時疼痛加重。這時可先用防酸止痛牙膏,溫水刷牙,必要時用民間驗方止痛,但有效的治療方法應是填補齲洞。
②牙髓炎:多是由於深齲未補致牙髓感染,或化學藥物或溫度刺激引起,其疼痛為自發性,陣發性劇痛,可有冷、熱刺激痛和叩痛。這種牙痛的應急處理,可用芬必得300mg口服,一日2次,止痛,或用民間驗方止痛。根治的方法是在局麻下用牙砧磨開牙髓腔作牙髓治療。
③牙根尖周炎:多由牙髓炎擴散到根管口,致根尖周圍組織發炎。表現為持續性牙痛。患牙有伸長感,觸、壓痛明顯,不能咬食物。這時可服消炎止痛藥,如先鋒霉素四號0.5克,一日3次;滅滴靈0.4克,一日3次,消炎痛25毫克,一日3次;並吃軟食。也可用民間驗方應急止痛。待消炎後再作根管治療。
④牙外傷:如意外摔倒、碰傷或吃飯時咬到砂粒等致牙折或牙裂開,引起牙痛。可先服消炎、止痛藥,也可用民間驗方止痛。有條件者應到口腔科處理。
⑤智齒冠周炎:智齒萌出困難(阻生),加上口腔衛生不良,引起牙冠周圍組織發炎、腫痛。可用口泰或口舒等含漱液漱口,服消炎、止痛藥或用民間驗方止痛。消炎後再拔除阻生牙。此外,流感、三叉神經痛、颌骨囊腫或腫瘤、高血壓、心髒病,有時也會引起牙痛。所以對主訴牙痛,但牙齒又無任何病變者,切不可盲目濫用止痛藥了之,應及時去醫院專科診治。
【治療】
1.基本治療
治法祛風瀉火,通絡止痛。以手足陽明經穴為主。
主穴合谷頰車下關
配穴風火牙痛者,加外關、風池;胃火牙痛者,加內庭、二間;陰虛牙痛者,加太溪、行間。
操作主穴用瀉法,循經遠取可左右交叉刺,合谷持續行針1—3分鐘。配穴太溪用補法,行間用瀉法,余穴均用瀉法。
方義合谷為遠道取穴,可疏通陽明經絡,並兼有祛風作用,可通絡止痛,為治療牙痛之要穴。頰車、下關為近部選穴,疏通足陽明經氣
血。
2.其他治療
耳針法選上颌、下颌、神門、上屏尖、牙痛點。每次取2-3穴,毫針刺,強刺激,留針20—30分鐘。
治療牙痛的小驗方
1、白胡椒10克研成末,加酒精調成糊狀,分4次放入牙洞內。
2、針刺同側勞宮穴,中度刺激,進針1~2次,上下捻不留針。
3、烏梅12個,分別含於口中,或兼含糖球也可。
4、露蜂房適量,加純酒精適量,點火燃燒,待蜂房燒成黑灰時,用手指蘸灰塗於患牙,一般4~5分鐘可止痛。
5、生豬油、新棉花各少許,用棉花裹豬油烤熱,咬在患牙痛處片刻,1次1換,反復數次。
6、六神丸1~2粒,碾碎置於患齒牙龈上5~10分鐘,每天1次,一般不超過3次。
7、杏仁15克(去皮尖)加鹽少許,煎湯含漱,日3~4次(注意不要咽下去)。
8、用冰塊按摩合谷穴5分鐘。
9、針刺患側太沖穴,捻轉進針,得氣後,屬風火牙痛用瀉法,虛火牙痛先瀉後補。牙痛緩解後再針下關穴,得氣後留針30分鐘。
10、雞蛋一枚,將蛋清倒入碗內,加白酒100毫升,攪成糊狀,睡前服之。
11、五倍子、川椒各60克,雄黃6克,共研細末,用紗布包成黃豆粒大小,酒泡裝瓶備用。痛時取1粒置痛牙上咬之10分鐘即可。
12、針刺耳穴主穴三焦,輔以神門,均取患側,用5分毫針,快速刺入反應點,年老體弱者輕捻轉,年輕體壯者強刺激,使針感達患處牙龈,留針10~20分鐘;每日1次,4次1療程。13、用棉簽或筷子蘸白酒點在牙痛出,會麻醉神經,很快止痛。
14·牙痛(神經性、過敏性、蛀牙痛均可):花椒10粒,白酒一兩,將花椒浸在酒內,十分鐘後用酒口含,幾分鐘即見效,一日2次每次10分鐘,3-4天痊愈。
自療法
1.成藥自療法
(1)壽堂牙痛安膠囊,每次2片,每日3次。
(2)滅滴靈片,每次0.2克,每日3次。
(3)牛黃解毒丸,每次3片,每日3次。本方有通便瀉火作用。
(4)補腎固齒丸,每次4克,每日2次。用於年老牙松、隱隱疼痛者,宜久服。
1.香蕉鹽:香蕉3個(去皮),抹鹽少許吃之。每日2次。
2.鴨蛋牡蛎粥:鹹鴨蛋2枚,干牡蛎50克,粳米60克。將鹹鴨蛋和粳米煮粥,熟時撈起鹹鴨蛋去殼,切碎和干牡蛎一起放人粥內,再煮片刻,調味食用。
風熱牙痛型
[臨床表現]牙齒作痛,咀嚼或輕叩時痛甚,牙龈紅腫或溢膿;口渴,舌質紅,苔黃,脈浮數。
1。香蕉皮炖冰糖:香蕉皮2個,冰糖30克,隔水炖服,每日3次。
2.絲瓜姜湯:鮮絲瓜300克,鮮姜60克,將鮮絲瓜洗淨切段,鮮姜洗淨切片。上二味水煎1小時,每日飲湯2次。
虛火牙痛型
[臨床表現]牙齒隱痛或微痛,咬物時疼痛明顯,午後疼痛較重,牙龈微紅、牙根浮動,咽干,舌質紅,脈細數。
1.生地骨碎補豬腎湯:生地30克,骨碎補15克,豬腎1個,加適量鹽煎湯,吃豬腎飲湯,每日2次。
2.生地元參鴨蛋湯:生地30克,元參20克,鴨蛋二枚,冰糖20克。用清水二碗浸泡生地、元參30分鐘,將鴨蛋洗淨後與生地元參共煮,蛋熟後去殼,再放人生地元參湯內煮片刻,服時加冰糖調味,吃蛋飲湯。
3.兩冬粥:麥冬50克,天冬50克,大米100克。將麥冬、天冬洗淨切碎,同大米加水適量煮粥,每日1次。
1.風熱牙痛
主證牙齒疼痛,呈陣發性,遇風發作,患處得冷則痛減,受熱則痛增,牙龈紅腫,全身或有發熱、惡寒、口渴,舌紅、苔白干,脈浮數。
證候分析:風熱侵襲,火郁牙龈,瘀阻脈絡,故牙齒疼痛,遇風發作,牙龈紅腫;風熱為陽邪,得冷則痛減,受熱則更助風火而痛增。風邪外襲在表,與熱相搏,故見發熱、惡寒、口渴、舌紅、苔白干、脈浮數。
2.胃火牙痛
主證牙齒疼痛劇烈,牙龈紅腫較甚,或出膿滲血,腫連腮頰,頭痛,口渴引飲,口氣臭穢,大便秘結,舌苔黃厚,脈象洪數。
證候分析:足陽明胃經循行人齒,胃火熾盛,循經上蒸齒龈,"人身之火,惟胃最烈",火既升於齒牙,故牙齒痛,牙龈紅腫較甚。火盛傷脈絡則滲血,傷肌膜則化腐成膿。若火熱結聚不散,則腫連腮頰;邪熱上擾則頭痛;熱傷津液,故口渴引飲,大便秘結,口有臭氣,舌苔黃厚,脈洪數均為胃腑熱盛之象。
3.虛火牙痛
主證牙齒隱隱作痛或微痛,牙龈微紅,微腫,久則龈肉萎縮,牙齒浮動,咬物無力,午後疼痛加重。全身可兼見腰痠痛,頭暈眼花,口干不欲飲,舌質紅嫩,無濁苔,脈多細數。
證候分析:腎陰虛,虛火上炎,結於齒龈,故牙齒隱隱作痛或微痛,牙龈微紅,微腫。虛火長時灼爍,龈肉受損而失於濡養,發生萎縮。腎主骨,齒為骨之余,腎虛失於儒養,牙龈萎縮,則牙齒不固,而牙根浮動,咬物無力。午後陽明經氣旺盛,更助虛火上炎,因此午後疼痛較重。腰為腎之府,腎陰虛則腰痠痛。陰虛髓海不足,故頭暈眼花,虛火傷津,故咽干但不多飲。舌質紅嫩,無濁苔,脈多細數,此為陰虛之表現。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中醫學認為,“齒痛”因腎陰不足,虛火上炎所致。引發牙痛的主要原因是齲齒、牙髓炎、牙周炎、冠周炎等。某些常見病,如高血壓牙髓充血、糖尿病牙髓血管發炎壞死等,也可出現牙痛,還會有咀嚼困難,遇冷、熱、酸、甜或機械性刺

[1] [2] 下一页

請問各位媽媽,寶貝大便了都是用專門的濕巾來擦屁股嗎?這個開銷大嗎?_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