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寶寶腹瀉怎麼辦正文

寶寶腹瀉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患腹瀉的病人矢氣(放屁)往往很臭,這主要是腸內的特質異常發酵引起,腸道的腐敗作用很強,此時應盡量減少蛋白質的攝入量,如雞蛋、鴨蛋、鵝蛋及上述奶類食物等。

   (5)忌脂類食物如肥肉、豬油、牛油、羊油、奶油、動物內髒等,這類食物含有大量的脂肪,可加劇腹瀉,導致滑腸、久瀉。此外,腹瀉病人即使用植物油燒菜,也應注意油量不宜太大,因為植物油量大時也會致瀉。

   (6)忌不易消化物中醫認為腹瀉常與飲食不節有關,不易消化物常可導致傷食。俗話說:“吃得不消化了”,就是指吃了難以消化的食物,這類食物包括很廣,除上述這些食品外,還有許多零食,如蜜餞、松子、杏仁、葵花子、西瓜子等。

  (7)忌廣譜抗生素許多人對腹瀉的病因不甚了解,一見腹瀉就應用抗生素,如四環素族抗生素、氯霉素、合霉素、卡娜霉素等,可是,用上這些藥物後腹瀉不但沒好,有時反而會加重,這是由於化學刺激和廣譜抗生素引起體內菌群失調而致二重感染。廣譜抗生素的應用會使敏感菌受到抑制,耐藥菌得勢乘機繁殖,使腹瀉加劇。此外,由於廣譜抗生素進入腸道,使腸道很多細菌受到抑制,有些細菌具有合成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k的能力,菌群失調後就會發生維生素b族缺乏的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臨床治療腹瀉常用的乳酶是一種活的乳酸桿菌的干制劑,其進入腸道後能分解糖類生成乳酸,使腸內酸度增高、從而抑制腸內病原體的繁殖,防止蛋白質發酵,減少腸內產生氣體,進而減輕腹瀉、腹脹、飽悶等症狀,然而抗菌消炎藥能抑制或殺滅乳酸桿菌,使乳酶生失去藥效,故在使用乳酶生時,忌用抗菌消炎藥。此外,鹼性藥物,如蘇打等;收斂藥如活性炭、鞣酸蛋白等也會降低乳酶生的藥效,都不宜同時服用。
腹瀉時藥物的使用
  臨床上用於治療腹瀉的藥物有許多種,包括止瀉藥、抗生素、腸道菌群調節劑等。它們的作用各異,治療時需正確選擇,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止瀉藥:現在最常用的是蒙脫石(思密達),和任何藥必須間隔2小時。它在腸道不吸收的,所以很安全。主要作用於腸內壁,可以減慢腸蠕動、延長腸內容物停留時間,使腹瀉得到緩解。顧名思義,此類藥物的作用只是止瀉,糾正的是症狀,至於原因可以不管。所以,任何原因造成的腹瀉均可使用,但是治標不治本,症狀一經消除,就要停止使用,超時服用就會造成便秘。
  排除細菌性腹瀉,可以不用抗菌素,但是很多病毒性腹瀉的大便常規也會有少量白細胞,這時比較難排除細菌感染,醫生一般會建議用點抗菌素,現在用的比較多的是頭孢二代(希刻勞等),頭孢二代對大多數細菌性腹瀉有效,但少數效果不好,頭孢三代對腹瀉的效果要好的多,副作用更小,目前市面上有頭孢他美酯,頭孢克肟,頭孢地尼,第四代頭孢效果更好,如:頭孢吡肟,頭孢泊肟酯。不推薦使用慶大霉素藥水口服,副作用相對較大。
  腸道菌群調節劑:如媽咪愛、培菲康等,這是一些對人體有益的活菌,進入腸道後可重建宿主腸道菌群間的微生態平衡,以治療內源和外源微生物引起的腸道感染。但是大劑量使用時也可造成便秘。它還有個弱點是害怕抗生素,所以服用時必須與抗生素間隔2―4小時。
  對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的腹瀉,可以抗病毒,助消化之方劑辯證治療,如健兒清解液含有菊花山楂、連翹、陳皮對感冒型腹瀉較為適用。
很多家長會覺得喂藥特別難,經常被孩子吐掉,可以試試備一個10,20毫升的注射器,把藥水抽到裡面,慢慢打到孩子嘴裡,我自己沒試過,有些家長說效果不錯。
孩子患了秋季腹瀉(輪狀病毒)怎麼辦
秋季腹瀉是一種主要由輪狀病毒感染所致的兒童常見病,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是高發期,兩歲以下的嬰幼兒是主要的易感人群。患兒發病初期表現為流涕、咳嗽、發熱、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狀,大便每日數次,且伴有嘔吐、腹痛,容易被誤診為胃腸型感冒。一般無須抗生素,目前尚無特異有效治療藥物,主要是補液,維持機體電解質平衡,及對症治療。病程一般可持續3~9天,每天腹瀉次數在10余次至數十次不等。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方法不正確,患兒會出現脫水、肺炎及中毒性心肌炎等嚴重並發症,更甚者還可合並腦炎、肺炎、腸出血、腸套疊或病毒性心肌炎而危及生命。在發病期間除了注意給孩子補充液體外,家長還要注意患兒有無心率加快等症狀。特別提醒如果出現持續高熱不退、嘔吐加重、尿量減少、眼窩凹陷、抽搐、腹瀉次數增多、腹脹等症狀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口服用藥如下:
  常用的是(思密達),是目前治療小兒腸炎腹瀉的有效藥物。
  用量:不足1歲,每天1包;1~2歲,每天1~2包;2~3歲,每天2~3包。分3次 加溫水50毫升口服。
  2、微生態制劑一般用雙歧桿菌制劑。
  療效較好的有培菲康、媽咪愛、麗珠腸樂、金雙歧,任選一種即可。避免用止瀉劑,因為它有抑制胃腸動力的作用,增加細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對感染性腹瀉是很危險的。


  我家寶寶在六個多月的時候曾經腹瀉的很厲害為期一個月當時我看了很多醫生也在籬笆尋求過幫助但總的來說效應不大其實有媽媽給出了正確的處理方法但因為沒經驗而忽略掉了後來是找了自己家那邊的地段醫院的出了名的老醫生看好的
  關鍵就是有腹瀉了馬上停止一切營養品包括奶粉營養米粉餅干零食類油膩葷蔬菜類等等反正能吃的沒幾樣東西就是母乳白粥可以加肉松鹹菜湯豆腐實在小的寶寶可以吃自己大米研制的那種燒出來米粉米粥水也可以把大米炒的微黃後熬粥小寶寶喝粥水分3次服用大一點也可以把粥一起吃掉關於藥的話基本就吃蒙脫石散培菲康嬰兒健脾散當然先確定是細菌的還是無菌的以上針對無菌細菌的話必須吃抗生素
  寶寶腹瀉前3天別擔心什麼營養問題總比寶寶吃了拉傷腸胃好吧然後連續二天不拉的話再慢慢加一頓奶調淡一些慢慢來過了三天不拉肯定止住了
  我家寶寶現在一有腹瀉情況我就這麼來最多兩天止住媽媽可以試一下這個方法

10回答者:最愛呼呼的魚-試用期二級 2009-9-2221:32

我來評論>>
 
寶寶腹瀉以夏、秋季節多見,其發病原因除腸胃道受細菌感染外,主要是由於喂養不當、天氣太熱或突然著涼等。如果未按時添加輔食或喂養不定時,一旦食物變化較多,小兒腸道不能適應,也會引起消化不良而使寶寶腹瀉。不論哪種原因的腹瀉,寶寶每日大便次數可達4、5次乃至十幾次,常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下降或拒食的現象。寶寶腹瀉除要注意衣著保暖及藥物治療外,飲食調理也是很重要的。

寶寶腹瀉時的一般飲食原則是,減少膳食量以減輕腸道負擔,限制脂防以防止低級脂肪酸刺激腸壁,限制碳水化合物,以防止腸內食物發酵促使腸道蠕動增加。也就是說應該給寶寶以清淡飲食,以利於其腸道修復。

用母乳喂養的寶寶,腹瀉時不必停止喂奶,只需適當減少喂奶量,縮短喂奶時間,並延長喂奶間隔。此時。母親還應少食脂肪類食物,以避免乳汁中脂肪量增加;同時每次喂奶前,母親可喝一大碗開水,稀釋母乳,有利於減輕寶寶腹瀉症狀。

對於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的寶寶,在腹瀉時,無論病情輕重,都不應添加新的輔助食品。病情較重時,還應暫時停止喂牛奶等主食。禁食時間一般為6-8小時為宜,最長不能超過12小時。禁食期間,可用胡蘿卜湯、蘋果泥、米湯等來喂寶寶,以補充無機鹽及維生素,這些食物易於消化,能減輕腸胃的負擔。胡蘿卜湯所含熱量較低,含脂肪也較低(僅0.2%),富含鹼性,含有果酸,有使大便成形、有吸附細菌和毒素的作用。蘋果纖維較細,對腸道刺激少,也富鹼性、含有果酸,其所含鞣酸又具有收斂的作用,所含的熱能、脂肪較低,這些均符合治療腹瀉的原則。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向各國推薦口服補液鹽,可以按其說明配成液體,根據寶寶的腹瀉情況分多次予以添加。只要注意充分補充水分,一般寶寶都可安全度過腹瀉期。

家長們應注意的是,如果寶寶腹瀉不太嚴重,只需飲食調整即可得到矯正。但如果寶寶腹瀉次數較多,或出現口唇干燥、兩眼凹陷、面色發灰、尿量減少及皮膚失去彈性(即輕輕捏起寶寶腹部的皮膚,松手後很久不能復原)等現象時,顯示寶寶有脫水跡象,應立即送醫院診治。
 
看來是"必奇"吃過量了.
給寶寶吃些生蘋果,有助通便.還可以少喝點蜂蜜水,但要好的寶寶專用的蜂蜜.
我家寶寶前幾天也是這個情況,飲食上注意些,別吃易上火的食物,多喝點溫開水,就會好轉的.
因為吃母乳,所以你也要注意哦,不要著急上火,免得影響寶寶.
自從拉肚子後,每天晚上要吃n回奶,估計是寶寶的飯量大漲了,有不少小寶寶都有這種情況,所以晚飯吃飽,睡前在飽飽喂一頓.如果母乳量不足了,那就配些配方奶粉給寶寶,混著喂也很好的.
有什麼問題就發消息一起切磋吧。
祝你和寶寶健康快樂!
 
關於寶寶腹瀉的判斷與對策

一、如果僅是拉肚子,胃口好,精神好,可不帶寶寶去醫院僅帶大便去即可。
二、大便一定要兩個小時內的有效,過期不能用來化驗,故寶寶大便後要立即去醫院,掛號後可不需等醫生,直接向護士站要求開化驗單,化好後再等著看醫生。
三、如果是輪狀病毒,則吃藥是沒有什麼用的,象感昌一樣需要時間才能好。吃點蒙脫石控制一下不脫水就可以了。
四、如果是細菌性的,則一定要用藥,才能好的快。
五、如果頻發水樣便,一定要看醫生,還要不停的補充水份,必要時輸液補水,堅決不能發生脫水的情況。如果眼窩下陷,嘴唇發干,就是脫水的症狀。
六、如果大便出現果凍粘條,夾有濃血,即使是晚上也必須立即看急診。
七、不要吃脂肪的東西,奶粉,奶,米粉都停掉,吃嬰兒專用的豆奶粉,或是米湯。

食療方法
嬰兒腹瀉有傷食型、風寒型、濕熱型和脾虛型。只有區別不同症狀,選擇食療,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傷食型腹瀉有腹脹腹疼、瀉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狀、口臭、不思食等症狀,可采用以下食療:

荠菜湯:取鮮荠菜30克,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50毫升,1次服完,每日2~3次。

蘋果湯:取蘋果1只洗淨,連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鹽,煎湯代茶飲。適用於1歲以內的兒童,大於1歲者,可吃蘋果泥。

風寒型腹瀉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狀、色淡、臭氣少、腸鳴腹痛,或伴有發熱、鼻塞流涕等症狀,可采用以下食療:姜茶飲:取綠茶、干姜絲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沖泡,加蓋溫浸10分鐘代茶隨意飲服。

糯米固腸湯:糯米30克(略炒),山藥15克,共煮粥,熟後加胡椒末少許、白糖適量調服。

濕熱型腹瀉有大便如水樣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綠色或黃色、有少量粘液,小便黃少等症狀,可采用以下食療:

烏梅湯:烏梅10只,加水500毫升煎湯,酌加紅糖,以之代茶,每日服數次。

橘棗茶:取紅棗10只,洗淨晾干,放在鐵鍋內炒焦,取潔淨橘皮10克,二味一起放入保溫杯內,用沸水浸泡10分鐘,飯後代茶飲,每日分2次服。

脾虛型腹瀉有時瀉時止,或久瀉不愈、大便稀薄或帶有白色奶塊、食後便瀉、面色蒼白等症狀,可采用以下食療:

胡蘿卜湯:取鮮胡蘿卜250克洗淨,連皮切成塊狀,放人鍋內,加水適量煎爛,去渣取汁欽.每日分2~3次。

栗子湯:取栗子3~5枚,去殼搗爛,加適量水煮成糊狀,再加白糖適量調味。
 
最好是到醫院就診

不能大意
 

上一页  [1] [2] 

我們家寶寶28天了請問喝牛奶有定時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