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四個半月應該聽什麼歌 胎兒的幾種感覺器官中聽覺器官最為發達.受孕後第4周,胎兒的聽覺器官已經開始發育,第8周時耳廓已經形成,此時胎兒聽覺神經中樞的發育尚未完善,所以不能聽到外界的聲音.到第25周時,胎兒的傳音系統已經基本發育完成,28周時胎兒的傳音系統的發育已經充分完成並具有了聽性反應,到此,胎兒已經具備了能夠聽到聲音的所有條件. 呵呵,你太過憂慮了 孕婦本人保持心情平和,愉快是最重要的! 建議多聽聽音樂,看看胎教之類的書。
【胎教的起源】 胎教一詞源於我國古代。古人認為,胎兒在母體中能夠感受孕婦情緒、言行的感化,所以孕婦必需謹守禮儀,給胎兒以良好的影響,名為胎教。《大戴禮記·保傅》:“古者胎教,王後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列女傳》中記載太任懷周文王時講究胎教事例,一直被奉為胎教典范,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孕期有關行為、攝養、起居各方面之注意事項。如除煩惱、禁房勞、戒生冷、慎寒溫、服藥餌、宜靜養等節養方法,以達到保證孕婦身體健康,預防胎兒發育不良,以及防止墮胎、小產、難產等目的。
【胎教的含義】 胎兒具有驚人的能力,為開發這一能力而施行胎兒教育,近年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關注。美國著名的醫學專家托馬斯的研究結果表明,胎兒在6個月時,大腦細胞的數目已接近成人,各種感覺器官起趨於完善,對母體內外的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應。這就給胎教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 廣義胎教指為了促進胎兒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發育成長,同時確保孕產婦能夠順利地渡過孕產期所采取的精神、飲食、環境、勞逸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因為沒有健康的母親,亦將不會出生強壯的胎兒。有人也把廣義胎教稱為“間接胎教”。 狹義胎教是根據胎兒各感覺器官發育成長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積極主動地給予適當合理的信息刺激,使胎兒建立起條件反射,進而促進其大腦機能、軀體運動機能、感覺機能及神經系統機能的成熟。換言之,狹義胎教就是在胎兒發育成長的各時間,科學地提供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的刺激,如光照、音樂、對話、拍打、扶摸等,使胎兒大腦神經細胞不斷增殖,神經系統和各個器官的功能得到合理的開發和訓練,以最大限度地發掘胎兒的智力潛能,達到提高人類素質的目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狹義胎教亦可稱之為“直接胎教”。所以胎教以是臨床優生學與環境優生學相結合的實際具體措施。
【胎教的意義】 普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漂亮、活潑。特別是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力超群,才能出眾,以便在將來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而人才的培養不是短時間內所能完成的,必須從胎兒做起。胎兒具有驚人的能力,為開發胎兒這一能力而施行的胎教,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關注。據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對干余名兒童的多年研究,得出的結論是:人的智力獲得,50%在4歲以前,30%在4—8歲之間獲得,另20%在8歲以後完成。4歲以前完成的50%就包括胎教在內。嬰兒出生前形成的大腦舊皮質,是出生後形成的大腦新皮質的基礎,只有在大腦舊皮質良好的基礎之上才能使大腦新皮質得到更好的發育,以達到超常的智商水平,發揮其非凡的才能。現代科學的發展已證明,胎兒不僅具有視覺、聽覺、活動和記憶能力,而且能夠感受母親的情緒變化。在妊娠期間,采取適當的方法和手段,有規律地對胎兒的聽覺和觸覺實施良性刺激,通過神經系統傳遞到大腦,可促進胎兒大腦皮質得到良好的發育,不斷開發潛在能力。使一個優秀人才所具備的豐富想象力、深刻洞察力、良好記憶力、敏捷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等在胎兒期通過胎教得到潛在的培養。古今中外大量事實也表明,胎教對促進人類智商的提高是至關重要的。為此,許多國家在胎教方面都做了大量研究,並成立了胎兒大學或胎教指導中心,推廣普及胎教知識,以培養更多的早慧兒童。
【胎教環境】 胎教是讓胎兒在母親子宮裡時享有好的環境,使孩子生下來後聰明、個性穩定,eq、iq都比較高。要達到這一目地,就必須創造良好的胎教環境,使孕婦生活在舒適如意的環境中,保持健康的精神及心理狀態,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胎教方法】 現代醫學證實,胎兒確有接受教育的潛在奇能,主要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與感覺器官來實現的。孕26周左右胎兒的條件反射基本上已經形成。在此前後,科學地、適度地給予早期人為干預,可以使胎兒各感覺器官在眾多的良性信號刺激下,功能發育得更加完善,同時還能起到發掘胎兒心理潛能的積極作用,為出生後的早期教育奠定下良好基礎。因此,孕中期正是開展胎教的最佳時期,萬萬不可錯過。
目前,國內外廣泛采用的胎教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音樂胎教法
主要是以音波刺激胎兒聽覺器官的神經功能,從孕16周起,便可有計劃地實施。每日1次~2次,每次15分鐘~20分鐘,選擇在胎兒覺醒有胎動時進行。一般在晚上臨睡前比較合適,可以通過收錄機直接播放,收錄機應距離孕婦1米左右,音響強度在65分貝~70分貝為度。亦可使用胎教傳聲器,直接放在孕婦腹壁胎兒頭部的相應部位,音量的大小可以根據成人隔著手掌聽到傳聲器中的音響強度,亦即相當於胎兒在子宮內所能聽到的音響強度來調試。腹壁厚的孕婦,音量可以稍大一些;腹壁薄的孕婦,音量應適當小一些。胎教音樂的節奏宜平緩、流暢,不帶歌詞,樂曲的情調應溫柔、甜美。但要注意千萬不能把收錄機直接放在孕婦腹壁上給胎兒聽。在胎兒收聽音樂的同時,孕婦亦應通過耳機收聽帶有心理誘導詞的孕婦專用磁帶,或選擇自己喜愛的各種樂曲,並隨著音樂表現的內容進行情景的聯想,力求達到心曠神怡的意境,借以調節心態,增強胎教效果。 對話胎教法
孕20周,胎兒的聽覺功能已經完全建立。母親的說話聲不但可以傳遞給胎兒,而且胸腔的振動對胎兒也有一定影響。因此,孕婦要特別注意自己說話的音調、語氣和用詞,以便給胎兒一個良好的刺激印記。對話胎教要求父母雙方共同參與,因為男性的低音是比較容易傳入子宮內的,久而久之,也不失為一種良性的音波刺激。父母可以給胎兒起一個中性的乳名,如“平平”、“樂樂”等,經常呼喚之,使胎兒牢牢記住。如此,嬰兒出生後哭鬧時再呼之乳名,便會感到來到子宮外的嶄新環境並不陌生,而有一種安全感,很快地安靜下來。同時,父母要把胎兒當做一個懂事的孩子,經常和他說話、聊天或唱歌謠給他聽。這樣,不僅能增加夫妻間的感情,還能把父母的愛傳遞給胎兒,對胎兒的情感發育具有莫大益處。對話的內容不宜太復雜,最好在一段時間內反復重復一兩句話,以便使胎兒大腦皮層產生深刻的記憶。
1、孕婦從孕26周開始讓胎兒聽胎教音樂,每次不超過20分鐘,每天1-2次。
2、用錄音機放音,孕婦距音箱1.5-2米,音箱的音強在65-70分貝;
3、如果用耳機在孕婦腹壁放音,則耳機處為60分貝即可。
4、孕8個月後反復播送一首固定的樂曲,可為出生後的孩子培養音樂愛好,並為開發孩子的想象力打下基礎。
(二)撫摩胎教法
嬰幼兒的天性是需要愛撫。胎兒受到母親雙手輕輕地撫摩之後,亦會引起一定的條件反射,從而激發胎兒活動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觸覺刺激,通過反射性軀體蠕動,以促進大腦功能的協調發育。孕婦每晚睡覺前先排空膀胱,平臥床上,放松腹部,用雙手由上至下,從右向左,輕輕地撫摩胎兒,就像在撫摩出生後的嬰兒那樣,每次持續5分鐘~10分鐘。但應注意手活動要輕柔,切忌粗暴。
(三)觸壓、拍打胎教法
孕24周以後,可以在孕婦腹部明顯地觸摸到胎兒的頭、背和肢體。自此時開始,每晚可讓孕婦平臥床上,放松腹部,使胎兒在“子宮內散步”、做“宮內體操”。這樣反復的鍛煉,可以使胎兒建立起有效的條件反射,並增強肢體肌肉的力量。經過鍛煉的胎兒出生後肢體的肌肉強健,抬頭、翻身、坐、爬、行走等動作都比較早。但要記住,一旦胎兒出現踢蹬不安時,便應立即停止刺激,並輕輕撫摩之,以免發生意外。
與胎兒做運動聯系
1、輕輕拍打或撫摸胎兒,每天2-3次,每次5-10分鐘。如果胎兒以輕輕蠕動作出反應,可繼續撫摸;
2、若胎兒用力掙脫或蹬腿應停止拍打撫摸,理想的撫摸時間,以傍晚胎動較多時,或晚上10時左右為好。
(四)光照胎教法
胎兒的視覺較其他感覺功能發育緩慢。孕27周以後胎兒的大腦才能感知外界的視覺刺激;孕30周以前,胎兒還不能凝視光源,直到孕36周,胎兒對光照刺激才能產生應答反應。因此,從孕24周開始,每天定時在胎兒覺醒時用手電筒(弱光)作為光源,照射孕婦腹壁胎頭方向,每次5分鐘左右,結束前可以連續關閉、開啟手電筒數次,以利胎兒的視覺健康發育。但切忌強光照射,同時照射時間也不能過長。 通過以上各種方法,綜合地對胎兒進行教育、訓練,溝通了信息,形成父母與胎兒之間的相互結合,對於出生後嬰兒的智力開發十分有利。對孕期中進行的各種胎教訓練,均應詳細地記錄下來。例如,胎動的變化是增加還是減少,是大動還是小動,是肢體動還是軀干動等等。經過一段訓練後,即可總結一下胎兒對某種刺激是否建立起特定的反應或規律。這樣將有助於醫生對胎兒發育情況的了解。在此期間,一定不要忘記對孕婦本身實施的其他一切保健措施。
(五)語言胎教法
孕婦或家人用文明、禮貌、富有感情的語言,有目的地對子宮中的胎兒講話,給胎兒期的大腦新皮質輸人最初的語言印記,為後天的學習打下基礎,稱為語言胎教。
在妊娠第83天中,不斷生長發育的胎兒,由眼睛猴樣又進一步到類似猩猩的類人猿樣,胎兒的大腦開始有皺褶,掌管智能和感情的前腦發達起來,即形成了“人腦”。人腦從內側往外分古皮質、舊皮質、新皮質3大部分。古皮質起著爬蟲類腦的作用,舊皮質起著哺乳類腦的作用。惟有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的新皮質特別發達。新皮質是用來學習知識和進行精神活動的。如果先天不給胎兒的大腦輸入優良的信息,盡管性能再好,也只會是一部沒有儲存軟件的電腦,胎兒會感到空虛的。
據醫學研究證實:父母經常與胎兒對話,能促進其出生以後在語言及智力方面的良好發育。 (六)“斯賽迪克”胎教 異域的“斯賽迪克”胎教 美國俄亥俄州的斯塞迪克夫婦十分重視胎教,4名女兒智商奇高,均達到160以上,他們歸功於胎教。斯塞迪克夫婦後來總結了自己的胎教方法,並輯錄成書,有興趣的父母可以學著做: 1、經常用悅耳、快樂的聲音唱歌給胎兒聽。 2、多播旋律優美節奏明快的音樂或歌曲,將幸福與愛的感覺傳遞給胎兒。 3、隨時與胎兒交談。由早上到晚上就寢,一天裡在做著什麼,想著什麼,都跟胎兒說。例如,早上起床,跟胎兒說早安,告訴他現在是上午,可以將當天的天氣告訴胎兒。 4、講故事給胎兒聽。自己必須先了解故事的內容,然後用豐富的想像力,把故事說給胎兒聽。說故事時,聲調要富感情,不要單調乏味。 5、多出外散步,增長見識。出外散步,無論是看到什麼,如車輛、商品、行人、植物,都可以將它們變成有趣的話題,細致地描繪給胎兒聽。例如路上遇見郵差,便告訴胎兒郵差穿怎樣的制服,郵差可以幫我們派信等。 6、利用形象語言。在白色的圖書紙上,利用各種色彩來描繪文字或數字,加強視覺效果。教導文字時,除反復念之外,還要用手描繪字形,並牢牢記住文字的形狀與顏色,而且要有形象化的解說,以a為例,可以對胎兒說,a好像是一頂高尖的帽子,然後選出一個以a為首的單詞教給胎兒,如apron,並跟胎兒說,這是媽媽在廚房烹饪時要穿的,今天這件的圖案很大,此外,媽媽還有好多件。以後,媽媽會穿著它做飯給你吃。教導數學時,也要用形象的教導法,如告訴胎兒1加1等於2時,不妨說媽媽有一個蘋果,如果爸爸給我一個蘋果,那麼,我們有兩個蘋果。 7、出世後跟進。等小孩出生以後,最[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