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春季怎麼預防小孩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高燒?正文

春季怎麼預防小孩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高燒?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小兒安,常要一分饑與寒。”
 
春季天氣變化大,忽冷忽熱,若家長不注意,易引起小兒感冒,其表現為發熱、咳嗽、流涕、打噴嚏,部分患兒可有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在春季如何預防感冒,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春季天氣變化大,要及時增減衣服,有些孩子衣服穿得太多,活動時出汗,活動後未能及時擦干,容易受涼感冒。洗澡時最好預先把浴室溫度提高到25℃~27℃,以防洗澡時受涼。

 2.初春天氣仍較寒冷,許多家庭不喜歡開窗戶,使室內空氣流通不好,因此要經常開門窗通風。家長最好少帶小孩去空氣污濁、人煙過於稠密的場所。

 3.春季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高,由於小兒抵抗力差,容易被傳染而發病。因此,家庭成員有感冒或患呼吸道傳染病者,應及時治療,有條件者應相互隔離,以減少交叉感染的發生。

 4.生活作息要有規律。兒童過度疲勞和興奮都容易生病,平時家人應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早睡早起,做適量的運動,使人體自身的免疫力能正常發揮作用,來抵御病菌的入侵。

 5.多攝取蛋白質和維生素,有助於增加機體免疫力。家長要注意糾正兒童的偏食、挑食的習慣,均衡飲食,多吃些魚、牛奶、蛋、豆腐、蔬菜、水果等食物。

 6.有哮喘病的孩子,在春暖花開時,盡量少去公園,若去要戴口罩,以防止花粉過敏,而引起哮喘發作。

 春季是兒童易患感冒的時機,如果我們注意了這些方面,就能減少感冒的發生,古人曰:“四時欲得小兒安,常要一分饑與寒。”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上述基礎體溫是指的直腸溫度,即從肛門所測得,一般口腔溫度較其低0.3℃~0.5℃,腋下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3℃~0.5℃。

我的孩子有一回發燒,也是的,退燒藥才吃下去,不一會就退下去了,過了幾個小時又燒起來,如此反復。送去醫院看了,驗了個血,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發燒,病毒性感染的一個特征就是反復發燒。

醫生並沒有開退熱針,也沒吊瓶,只是開了3針抗病毒針,打了3天果然就沒再高起來過。
若高燒38.5度以上,請立即讓醫生確診是病毒感染的,還是細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藥(如:利巴韋林),細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頭孢類),不要急於退燒,燒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來。

另外我想說的是不要迷信輸液。醫生說了,可以吃藥的不要打針,可以打針的不要輸液,關鍵是要用對藥,而不是用重藥。

注意是否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情況存在。
主要的症狀及原因有以下:
發燒的同時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續發燒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熱
在高溫場所發高燒的同時,筋疲力盡——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腫脹——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緒不穩——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過氣來、呼吸困難——肺炎
牙床發紅、唾液多——口腔炎
嘔吐、抽筋、前囟門凸起——腦膜炎
嘔吐、抽筋、意識不清——肺炎、急性腦病
尿的次數多、血尿——尿道感染
發燒的同時,抽風——熱性抽

上一页  [1] [2] 

夏天不想吃飯也不會餓是為什麼呢?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