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含鐵量較高,居各種葷、素菜食物之首,為補血之佳品。據日本的一項試驗報告指出:黑木耳有一定的抗癌活性。紅糖,又名赤砂糖,含有較為豐富的鐵質。中醫認為,黑木耳可補氣,紅糖能補血,上二味組成的本食療方對氣血兩虛的貧血有效。而且,黑木耳、紅糖所含有的微量元素鐵、硒、錳、鋅等均具有抗癌活性,本食療方對胃癌伴缺鐵性貧血患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而且可在胃癌防治中發揮輔助治療功效。 飲食治療是治療貧血的有效手段之一。以下食物有利於改善貧血症狀和補充造血功能的營養成分,應注意選用。
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蛋類、乳類、魚類、瘦肉類、蝦及豆類等。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新鮮的水果和綠色蔬菜,如酸棗、杏、橘子、山楂、西紅柿、苦瓜、青柿椒、生菜、青筍等。維生素c有參與造血、促進鐵吸收利用的功能。
富含鐵的食物雞肝、豬肝、牛羊腎髒、瘦肉、蛋黃、海帶、黑芝麻、芝麻醬、黑木耳、黃豆、蘑菇、紅糖、油菜、芹菜等。鐵是構成血液的主要成分,缺鐵性貧血者較為常見。
富含銅的食物銅的生理功能是參與造血,銅缺乏也能引起鐵的吸收障礙和血紅蛋白合成減少。
上述食物日常飲食中應注意調配,盡量做到食物的多樣化。在貧血期間如服用鐵劑時,不要喝茶,以免妨礙鐵的吸收。
貧血症飲食療法10招 貧血症一般表現為:發色黯淡、頭昏眼花、心悸失眠,甚至月經失調等。此症長期不治,將形成惡性循環,引起免疫力下降,許多疾病也會乘虛而入,健康將受到全面威脅。與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患貧血症。因此,女性應更加注意日常的飲食保養,以防發生貧血。
1豬血粥
材料:豬血100克,菠菜250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取豬血放入開水中稍煮片刻,撈出切成小塊;再將新鮮菠菜洗淨放入開水中燙3分鐘,撈出切成小段;將豬血塊、菠菜及粳米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粥,粥熟後放入適量食鹽、味精、蔥、姜調味即可。
功效:宜溫熱服食,作早晚餐。具有潤肺養血、消煩去燥功效,適用於貧血及痔瘡便血、老年便秘等症。
2紅棗木耳湯
材料:紅棗30枚,黑木耳25克。
制作方法:先將黑木耳揀雜,用冷水泡發,清洗干淨,撕成小朵狀,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炖煮30分鐘,待黑木耳熟爛時,放入紅棗和紅糖,煨煮至沸,紅糖完全溶化即成
功效:補血養血。主治血虛型貧血,面色蒼白或萎黃,口唇、指甲淡白,體虛無力,心悸失眠,頭暈目眩者。
3韭菜炒豬肝
材料:豬肝100克,韭菜50克,洋蔥80克,色拉油1大匙。
制作方法:洗淨豬肝的血液,切成5毫米薄片,先下鍋煮至七成熟,然後與新鮮韭菜、洋蔥同炒,並調好味。
功效:益血補肝、明目,適用於血虛萎黃、貧血、慢性肝炎等。
4羊肉絲炒雞蛋
材料:羊肉100克,雞蛋2只,調料適量。
制作方法:炒鍋下油,爆香姜、蔥,投入羊肉絲炒至九成熟,加入蛋清,順同一方向快速炒熟上碟,佐餐食用。
功效:滋陰養血。主治血虛型貧血,面色萎黃,口唇、指甲淡白,頭暈乏力。
5鹽水雞蛋
材料:雞蛋2個。
制作方法:取雞蛋打散,水煮開後加少量鹽,煮熟。每日吃兩次。
功效:補鐵,對缺鐵性貧血有療效。
6杞果牛骨湯
材料:生牛骨250克,枸杞15克,黑豆30克,大棗10枚。
制作方法:以上材料加水適量,共煮熟爛,調味後服食。每日1次,空腹食用,連服30天。
功效:補氣血,益肝腎。主治屬氣血虧虛型貧血,產後失血過多,面白唇淡,頭暈目眩,神疲乏力,腰膝酸軟,盜汗,午後發熱者。
7杏仁蘋果豆腐羹
材料:豆腐3塊,杏仁24粒,蘋果1個,冬菇4只,精鹽、菜油、白糖、味精各少許,澱粉適量。
制作方法:將豆腐切成小塊,置水中泡一下,撈出。冬菇洗淨,切碎,攪成蓉和豆腐煮開,加上鹽、白糖,用澱粉調芡汁,制成豆腐羹。杏仁用溫水泡一下,去皮;蘋果洗淨去皮切成粒,同攪成蓉。豆腐羹冷卻後,加上杏仁蘋果糊、味精攪勻,做成杏仁蘋果豆腐羹。
功效:此羹富含蛋白質和鐵質,對貧血有預防的作用,常食還可提高人體免疫力。
8當歸羊肉湯
材料:當歸30克,生姜50克,羊肉150克。
制作方法:將羊肉、生姜分別洗淨,切片,與當歸同入鍋,加水2碗,煎煮30分鐘。加鹽、作料少許調味。
功效:補氣益血,祛寒止痛。適用於產後氣血不足所致發熱、自汗、肢體酸痛等症。
9菠菜雞蛋湯
材料:菠菜60克,雞蛋2個,姜絲、鹽各少許。
制作方法:將菠菜洗淨後切成段,用沸水煮,水再開後放入姜絲和鹽,打入雞蛋再煮。
功效:補血健脾。主治血虛型貧血,面色萎黃,頭暈目眩,口唇、指甲淡白,神疲乏力,舌淡,脈細者。
10首烏鴨血
材料:鴨1只。
制作方法:取鴨血,加適量水與食鹽,隔水蒸熟。調入首烏酒(黃酒亦可)30毫升,再稍蒸後服食。每日l劑,空腹食用,5天為1個療程。
功效:補血養血。主治血虛型貧血,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心悸失眠,口唇、指甲淡白,舌淡,脈細無力。 貧血主要是由於缺鐵引起的,如果是缺鐵性貧血,要進行食補,可以讓寶寶多吃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髒、血皮菜(可與豬肝炒)等,另外,在用鐵鍋做菜時,可加入適量的醋進行炒或者煮,也有一定的補鐵效果。 貧血的孩子食欲會受到影響,建議你首先請醫生用藥物糾正寶寶的貧血,然後為寶寶制定合理的飲食安排進行食補。寶寶貧血多數是缺鐵性貧血,原因是營養不平衡、胃腸功能障礙或造血物質相對缺乏。正常的孩子出生後,體內會儲存許多鐵,足夠孩子3~4個月的生長發育所需,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到了他半歲時,其體內的儲存鐵已經耗盡,此地,孩子的生長發育處於非常迅速時期,到孩子1歲時,血量較出生時能增加2倍,血紅蛋白的總量翻一番。因此,這是孩子最需要鐵的時期,如果沒有及時為孩子添加含鐵的輔食,或添加得量太少,都會使孩子因為缺鐵而患上缺鐵性貧血。
貧血的孩子看上去臉蠟黃蠟黃的,或顯得蒼白,頭發又細又稀,好煩躁,怕冷,身體抵抗力較弱,很容易患感冒、消化不良、腹瀉甚至肺炎。化驗檢查,血紅蛋白每100毫升少於11克。 預防的方法是從孩子從下個月起,就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由於蛋黃中的鐵易於被吸收利用,所以蛋黃必不可少,,還可以吃些綠色蔬菜泥。可給孩子再加碎肉、肉松、動物血、肝泥等。含維生素c的新鮮水果汁有利於促進孩子對鐵的吸收。除了因為飲食中缺乏鐵能引起缺鐵性貧血外,失血、感染、胃腸紊亂也是缺鐵性貧血的原因。有些父母長期給孩子喝未經煮沸的牛奶,也可能導致孩子腸道少量出血,從而使孩子患缺鐵性貧血。因此牛奶要煮沸後再喂孩子。對患缺鐵性貧血的孩子來說,控制感染非常重要,因為缺鐵能使抵抗力下降,而感染又會加重貧血。治療消化吸收紊亂及出血性的疾病,也是防治孩子貧血的重要措施。 治療缺鐵性貧血的關鍵是補鐵。可以給孩子服用10%的枸椽酸鐵铵,每天每公斤體重1毫升,並加服維生素c。服藥的時間最好在兩餐之間,以減少鐵對胃黏膜的刺激。開始服用鐵時應從小量開始,以後逐漸增加,也可給孩子服用含鐵豐富的嬰兒食品如血寶等。有些孩子貧血嚴重,又不能口服,可考慮給其注射鐵劑。需要小心的是,鐵劑過多可以引起孩子中毒,中毒的表現是惡心嘔吐,煩躁不安,一旦發現上述症狀,就應停用鐵劑,找醫生診治。重度中毒者,可出現昏睡、昏迷甚至死亡。所以,鐵劑不是越多越好,沒有貧血,就不應給孩子服用鐵劑或含鐵量很高的嬰兒食品。即使確為缺鐵所致的貧血,鐵劑也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特別提醒:有的父母知道菠菜中的含鐵量比較高,就用菠菜給寶寶煮水喝。其實這樣做是不科學的。因為,雖然菠菜中含鐵量較高,但其所含的鐵很難被小腸吸收,而且菠菜中還含有一種叫草酸的物質,很容易與鐵作用形成沉澱,使鐵不能被人體所利用,從而失去治療貧血的作用。 同時,菠菜中的草酸還易與鈣結合成不易溶解的草酸鈣,影響寶寶對鈣質的吸收。可見,嬰兒期的寶寶常吃菠菜,不但達不到補血的目的,還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應該選用其他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苋菜水、肝泥等給這一階段的寶寶補充鐵質。吃菠菜前,最好先用沸水焯一下,破壞掉其中的草酸。
問答歷史 貧血的食物療方
原料:菠菜100克,枸杞子15克,粟米100克。 制作:將菠菜去雜,連根洗淨,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碼齊後將菠菜切成小碎段(0.5厘米以內),盛入碗中備用。將粟米、枸杞子淘洗干淨,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煨煮1小時,待粟米酥爛,調入菠菜小碎段,拌和均勻,加精鹽、味精,再煮至沸,淋入麻油,攪拌均勻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分食。 功效:滋養肝腎,補血健脾。對幼兒生長期及青少年貧血患者尤為適宜。 [編輯本段]貧血及其鑒別診斷 貧血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指單位容積循環血液中的紅細胞比積、紅細胞數及/或血紅蛋白量低於正常值,以及全血容量減少,並由此而引發的綜合症狀的總稱。各種動物均常發生。 貧血的分類方法,比較使用的是按引起貧血的原因,將貧血分為失血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營養性貧血及再生障礙性貧血四種類型。 診斷要領 臨床上給貧血下一個籠統的診斷並不困難,但要正確辨別貧血的性質,確定貧血的原因,則比較困難,診斷時應注意如下三個問題。 一診斷貧血的著眼點 臨床診斷貧血,必須注意以下各點。 1病史 除調查貧血原因外,還要著重了解貧血是急速發生還是緩慢發生?病程短急或緩長?群發、散發或個別發生?貧血症狀是進行性加重還是治療有效?等等。為進一步診斷提供有力依據。 2粘膜色彩 粘膜色彩對反映貧血及貧血程度敏感可靠,是認識貧血的窗口。在檢查粘膜時,著重注意有無出血點,必要時可配合血管脆性試驗加以印證。可視粘膜通常檢查眼結膜。 3心肺機能障礙 貧血時,由於供血和血液攜氧功能障礙,必然引起心肺機能不全,伴發心肺功能障礙症狀,如心率、呼吸增數、呼吸困難等。對於反映貧血程度也是一個佐證。 4貧血程度 貧血的程度,主要由貧血指標減少的程度和治療效應兩個方面反映出來。而這兩個方面又都由外周血液和骨髓造血功能綜合的反映出來。在數量變化上,僅外周血液成分減少而骨髓造血效應無變化者,貧血比較輕微;反之,外周血液成分顯著減少,骨髓造血功能效應也減退者,貧血則比較重劇。治療效應也是如此,經過治療,外周血液成分尤其是網織紅細胞增多,骨髓造血出現增生效應的,貧血比較輕微;反之,雖經施治,外周血液成分有所回升,而骨髓造血仍無增生效應,則貧血程度重劇,可能屬於在生障礙性貧血。 5貧血指標的一致性 反映血液成分的量變(數量差異)和質變(形態差異、比率變異等)的各個指標之間幾乎都有一致性,例如紅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