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兩歲半小孩如何教育正文

兩歲半小孩如何教育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糾正軟硬不吃的孩子,說到底是要調整親子之間的關系,從孩子的角度著眼,改變家長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和行為模式。

1.讓孩子認識到錯誤

處於反抗期的孩子認知能力還有局限性,他們有時犯錯誤,是因為還認識不到錯誤,而且家長也沒有告訴孩子這是錯誤。當孩子還沒有認識到錯誤的時候,籠統地對孩子進行批評,只會使孩子感到困惑不解。

比如孩子邊吃飯邊玩玩具,如果不給他指出來,他不會認為有什麼不妥,所以有必要給他講明道理。如果孩子指出爸爸或媽媽吃飯的時候也干別的事情,那就應該承認爸爸或媽媽的做法也是不對的,必須改正並接受處罰。這樣,孩子才會認識到什麼是錯誤,並心悅誠服地接受家長的教育。

需要說明的是,家長應該從孩子的角度來判斷錯誤與否,以避免誤解了孩子。比如,一個孩子懷裡抱著一個小汽車,另一個孩子突然把汽車奪了過去,在地上玩了起來。很多人都會認為,奪汽車的行為是不對的。但是,奪汽車的孩子並不一定出於惡意。他只是想用自己的行動說明,小汽車不應該抱在懷裡,而是讓它在地上跑。只是因為他不能准確地用語言解釋這一問題,所以就動手“演示”了一下。

2.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一天天長大,獨立意識逐漸增強,對周圍一些事情躍躍欲試,這是非常可貴的本能。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本能需求,給孩子創造條件,讓孩子去嘗試。比如媽媽正在洗衣服,孩子也想動手的時候,可以讓他洗一個小手絹或小襪子什麼的。當爸爸踩著梯子打掃房間,孩子也想爬梯子的時候,可以在大人保護之下讓他爬一爬。吃飯之前,可以讓孩子擺一下筷子和勺子,打掃完衛生,可以讓孩子幫忙倒垃圾,等等。

3.不要強迫孩子做不情願的事情

逆反期的孩子,因為自主性的增強,能夠有意識地決定做還是不做某些事情。如果家長強迫孩子做不情願的事情,就破壞了他們的自主性,損害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妨礙他們的正常發展。

4.教育孩子要講究方式方法

總得說來,教育孩子需要“軟硬兼施”,關鍵是采取的措施要切實有效,避免軟的不軟,硬的不硬,更避免,一會軟一會硬,使孩子無所適從。

所謂軟,並不是指討好孩子、遷就孩子,也不是采用物質引誘。而是表現在理解孩子,疏導孩子,讓孩子意識到做出改變或改正錯誤能夠帶來內心的愉悅,能獲得父母的愛。

比如孩子一心想去動爐子,如果只給孩子講“火爐危險”的大道理,孩子不會接受,因為孩子發現大人是經常去觸碰爐子的。這時的好辦法是讓孩子摸一摸爐子上的水壺或鍋,體驗一下後果,再給孩子講明,摸爐子容易被燙傷,爸爸媽媽不讓孩子動爐子是為了孩子的安全。這樣,孩子就能夠接受家長的教導了。

有些家長認為,既然教育孩子用軟的辦法不行,那就來硬的,而“硬”的辦法就是打罵。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真正的硬並不是靠外界的威懾,而是讓孩子從心裡產生對原則底線的自覺避讓,從而主動地做出改變。真正的硬表現在堅持原則,態度明確。

比如孩子無理取鬧,企圖得到什麼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冷處理。不管孩子怎樣撒潑哭鬧,家長一定不能妥協,最終讓孩子明白,靠哭鬧並不能達到目的,無理要求是不可能被滿足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你們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的思維所考慮。相信你們也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了這種叛逆,耍脾氣,不高興就鬧,不說服軟的話把!!還是我回答別人的話:多陪陪你的孩子哪怕選擇放棄你們父母其中一個的工作一直陪著她!好好愛你的孩子把!!!也是為她的未來著想
 

 
你好!你提到的問題,帶有普遍性。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一般都是過度寵愛了。
有理智的父母,不能只為兒目前的享受忙碌,要為孩子逐步建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是她一生最大的財富。首先大人要思想一致,不要太慣著她,要樹立父母的威信,不是打罵,父母的話是必須要聽的,她的一些不正確的要求,不能依著她,任他哭鬧,也不用怎麼訓斥,只要冷落她就行了。過後再和她講道理。如果一哭鬧就哄她,那會使她感覺到別人在乎她,以後更願意使用這種手段了。要求她做的事,必須去做,得讓她知道不聽父母的話,對她不利。既要考慮孩子的自尊心,不能用粗魯的方法使她產生逆反心理,也不能以她為中心,要知道父母是她的長輩,在家裡就得“父父、子子”。道理慢慢琢磨吧。

如何為自己的寶寶選擇好的牛初乳粉?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