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這樣的小朋友相對來說,是不太好教的,如果有聽力下降,配了助聽器都會有幫助的,只是這樣的小朋友表現會慢一些,如果說沒有聲音刺激他,可能對聽力和多動現象都得不要良好發展方向,建議家長能正確面對這種多重殘疾的小孩。把要求也適當的放低一些。
一、什麼是兒童多動症?
兒童多動症又叫輕微腦損傷綜合征(mbd),以特別好動、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為主要特征。多動症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孕產期因素、生化因素、心理社會因素和腦器質性病變等有關。據統計,在我國約有1%~10%的學齡兒童患有多動症,其中65%~80%的多動症兒童會有學習困難的表現。在該患兒中男孩多於女孩,其比例約為5:1。
二、兒童多動症有哪些臨床表現?
多動症患兒常有以下表現:
1.注意力不能集中:患兒注意力持續的時間短暫,易受外界干擾而分心,不能自始至終地做完一件事;上課時不注意聽講,經常東張西望或走神開小差等。
2.特別愛活動:患兒經常不知危險地爬上爬下、亂跑亂跳;上課時坐不住,小動作多、話多,喜歡惹事,常與同學吵嘴打架等。
3.沖動任性、易激動:患兒的自控能力差,情緒不穩定,易激動、易怒、愛哭,常發脾氣。
4.學習困難:患兒雖然智力正常,但因注意力難以集中、自控能力差等原因大都學習困難,學習成績不理想。
5.做精細及協調性動作困難:患兒的動作笨拙,做系紐扣、系鞋帶、削鉛筆等動作時不靈活,走路不成直線。
三、家長如何區分孩子是“好動”還是患有“多動症”?
家長可以從以下3方面進行區分:
1.目的性:用心觀察孩子的活動有無目的性。好動兒童的活動一般是有目的的、有序的;而多動症兒童的活動是無目的的、雜亂的。
2.離奇性:好動兒童即使特別淘氣,其好動行為並不離奇,能為人們所理解;而多動症兒童的多動行為則有些奇怪,有時甚至離奇得讓人難以理解。
3.選擇性:這一條很關鍵。好動兒童的“好動”行為常常在活動內容和場合上具有選擇性。比如孩子雖然在學習或活動時表現為“好動”,但他在看電視或做游戲等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時,則能專心致志。而多動症兒童的“多動”行為在活動內容和場合上是沒有選擇的。他們不論在什麼場合做什麼活動都不能安靜下來或全神貫注地去做。
四、孩子患了多動症該怎麼辦?
如果經過正規醫院專科醫生的科學檢測,證明孩子確實患了多動症,那麼家長就應積極地領孩子進行治療。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淘氣、多動不算什麼大毛病,等孩子大了,這些症狀自然會減輕或消失。其實不然,治與不治的後果大不一樣。如果不給孩子治療,一是患兒會因為學習困難,影響學業的完成,錯過最佳的學習機會;二是,患兒長大後可能會出現人格障礙、)中動性人格障礙或罹患癔病、焦慮症或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因此,家長應及早地給這類患兒進行治療。
那麼,對該病患兒怎樣進行治療呢?
1.進行行為訓練治療:通過這項治療,可以增強患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減輕其注意力渙散的症狀。下面介紹幾種簡單的行為訓練方法,家長可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從中選用:
①拼圖或下棋:讓孩子學會拼圖,並逐漸增加拼圖的塊數,或者讓孩子學習某種棋類的玩法o
②每天讓孩子看半小時的新聞聯播。
③讓孩子每天早晨起來跑步,要求跑300~500米。
④若家庭條件允許,可讓孩子練習彈鋼琴,每天彈10~20分鐘。
⑤每天讓孩子在固定的時間跳繩或踢毽子,每次運動10分鐘左右。
⑥把孩子的作息時間固定下來。
⑦經常讓孩子走平衡木,鍛煉其身體的穩定性。
⑧讓孩子在紙上把大小不同、次序被打亂的1~100的數字依次找出;或者讓孩子把1~100甚至更多的數字按順序連起來,組成多種有趣的畫面。
2.進行心理行為治療:可根據患兒的臨床表現制定出一套鼓勵其良好行為、限制其不良行為的治療方案。在治療中,家長要找出患兒的優點和優勢,然後以表揚、贊許、獎賞的方式來強化患兒的良好行為,以增強其自信心。當然,對患兒的不良行為也要適當地進行處罰,但要堅持先鼓勵後懲罰的原則。開始時,要避免對孩子進行過嚴的處罰。一般在對患兒進行2~3次表揚後有1次處罰即可。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如果患兒仍有攻擊性和破壞性行為,可采用矯枉過正的處罰方法,如對其實行短期隔離等。
3.進行藥物治療:一般對於6歲以下的該病患兒應以行為訓練治療和心理行為治療為主;而對於6歲以上的該病患兒則可在進行行為訓練治療和心理行為治療的基礎上酌情進行藥物治療。目前最常用的藥物是利他林,使用該藥治療後能使息兒的注意力集中,小動作減少,學習有較大的進步。此藥的副作用主要是可使患兒食欲不振,出現惡心和失眠等,但這些副作用一般都不嚴重。接受藥物治療的多動症患兒,長大後約有三分之二不會再出現任何精神障礙。
五、家長和老師應如何正確對待多動症兒童?
多動症兒童都存在心理障礙,且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易受外界不良影響的引誘。因此,對待他們應該嚴格管理,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過分寵愛,更不能打罵。平時對他們進行教育時,要多鼓勵,少批評,耐心輔導。家長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在各方面都要為孩子做個好榜樣,特別是要加強自我控制能力,切忌對孩子進行打罵,要多和孩子溝通、談心,了解他們的困難所在,然後加以啟發引導。老師對待多動症兒童應多些關心和愛護,不應歧視和厭煩他們,對他們的缺點應加以理解,不能將這些行為視為調皮或故意搗亂而對他們加以懲罰。總之,家長和老師都應注意維護多動症患兒的自尊心,多和他們交心,表揚他們每個小小的進步,以使他們感受到關心和愛護,增強自信心。這樣才有利於多動症患兒的治療與康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