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發燒前應該做些什麼准備 發熱是指寶寶體溫的異常升高,媽媽的手不是體溫計,不能准確測量寶寶的體溫;而寶寶的正常腋下體溫應為36℃~37℃,只有超過37。4℃才可以認為是發熱。但是,寶寶的體溫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也常常會出現一些波動,例如在傍晚時,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全文
寶寶發燒應急3要素 第一,少穿衣服,給孩子散熱。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燒,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燒時,會出現發抖的症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 第二,幫孩子物理降溫,有以下常用方法: 1.頭部冷濕敷: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於前額,每3-5分鐘更換一次。 2.頭部冰枕: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後放置於枕部。 3.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濕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4.酒精擦浴:適用於高熱降溫。准備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第三,補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隨便吃藥。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發燒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你是如何應對寶寶發燒的? 小調查 1.你的寶寶多大了? 1-3個月 4-6個月 7-12個月 1-2歲 2.你的寶寶經常發燒麼? 經常 偶爾 從不 3.寶寶發燒了你通常采取什麼措施? 打針、輸液 吃退燒藥、感冒藥 物理治療,如擦拭酒精,盡量不吃藥
發燒期間的禁忌 當你的寶寶因發熱突然出現抽風時,千萬不要驚慌失措,不要大聲呼喊或用力搖晃、拍打孩子,應采取以下的方法: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孩子頭向後仰、四肢挺直、發硬時,千萬不要用力彎曲孩子四肢。應把孩子平放在床上,頭歪向一側。因為抽風時經常……>>全文 專家建議:·吃母乳的嬰兒應堅持母乳喂養·發燒寶寶不宜吃雞蛋羹·寶寶發燒要及時補充水份 ·發燒不必立即退燒·孩子發燒時一定要保護眼睛·孩子發燒別濫用抗生素類藥品 在去醫院之前不要自己亂用藥,可采取以下適當措施,但是還要及時送醫院: 1、給小孩降溫,涼毛巾敷額頭; 2、用酒精擦拭全身或擦拭手腳; 3、多喝一點溫的水,不要冰的; 4、小兒突然發熱,可用些小兒清熱沖劑;如熱度較高,且有高熱驚厥史的小兒,可先服用紫血散。 注:家中小兒常備藥是《小柴胡》,是中成藥,很好的。 ~~~~~~~~~~~~~~~~~~~~~~~~~~~~~~~~~~~~~~~~~~~~~~~~~ 小兒感冒發燒不一定是壞事
小兒發熱時體溫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以上為高熱,超過41℃為超高熱。發熱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所產生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從而有利於小兒的正常成長發育。
體溫不超過38℃時一般不要急於退燒,特別是在沒有明確診斷之前,如果盲目急於退燒就可能掩蓋病情,干擾對病情的診斷。當體溫達到39℃以上時就要在醫生指導下退熱。有4%~12%的孩子在高熱時會發生驚厥,驚厥反復發作可能造成腦損傷,也是某些癫痫的先兆表現,還可能導致其他危險。因此,凡有高熱驚厥史或家族史的病兒,一旦高熱就應立即給予退熱處理。
在給小兒退熱時,在38.5℃以下最好是選擇物理降溫,如多飲水、溫水加酒精擦浴等。所有的退燒藥,如撲熱息痛、復方阿司匹林等都含有咖啡因、非那西汀成分,有較大的副作用,嬰幼兒的神經抑制機制尚未健全,高熱時使用,易誘發驚厥,還會因大量出汗引起虛脫,甚至因血液中游離膽紅素堆積而出現黃疸。同時對消化系統和肝腎功能也有損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綜合症,造成白細胞、血小板降低。如果非需要用退燒藥,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小兒常用的退燒藥有布洛芬、來比林、百服寧、小兒退熱栓等。也可以選用中藥如柴胡、羚羊角、清熱解毒口服液等,對小兒退燒效果也很好。
有的家長認為小兒感冒輸液比服藥退燒快,一到醫院就要求醫生給孩子輸液,而且要求用抗生素。余主任說,其實感冒大多為病毒感染,抗生素對病毒沒有作用。我們的原則是能吃藥的不打針,能打針的不輸液,因為輸液有時會產生副作用。當服用抗病毒藥物不能退熱,發生繼發性細菌感染,血液檢查白細胞數明顯增高,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時,才可考慮使用抗生素。但無論用什麼藥物,都要注意劑量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過久;服藥期間要多給孩子喝水,以利藥物的吸收和排洩,減少藥物對小兒身體的毒害。退燒藥不要和鹼性藥同時服用,如小蘇打、氨茶鹼等,否則會降低退熱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