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兩歲半,爸爸媽媽都忙,姥姥姥爺帶著。隔代親吧,把外甥慣的不象樣子,家裡他老大。東西吃最好的,水果吃最大的,什麼東西都不會給任何人。做為小姨我看不慣,我姐姐也著急,孩子這樣慣著會成什麼樣子?可老人帶孩子本身就辛苦,又不好說什麼,所以我平時都是慢慢的去教小外甥,讓他學會把東西分享給姥姥姥爺,給身邊的小朋友,可有時任性起來依然故我,很是讓我姐和我頭疼,有什麼好方法能讓孩子學會分享學會感恩?我也在努力的去做,有時還是有點效果的,我想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兩歲多的寶寶社會認知的能力還比較弱,由於自我中心傾向,寶寶在兩歲多做出分享行為還不太容易,那我們是不是就放棄培養寶寶的分享行為呢?也不是的,兩歲左右仍然是親社會行為培養的良好時機。之所以前面贅述了半天,是希望家長能理解寶寶的“小氣”,培養寶寶的分享行為要更有耐心,當寶寶堅持不分享時不要對寶寶過多指責。老人帶孩子隔代親是中國的傳統,沒辦法的事實,只能通過平時一點點的有耐心的去幫助孩子。多為孩子創造與其他小伙伴一起相處的機會,多讓孩子主動把東西分享給姥姥姥爺或其他人,然後被分享到的人表揚或贊成他的這一行為。讓孩子看到因為他的分享大家都得到了快樂而他也得到了表揚。孩子與家人共處時、在與小朋友交往時,爸爸媽媽可以引導孩子將自己的食物與他人分享。不過,在這個階段,孩子合作行為才剛萌芽,還是習慣自己玩,不會與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戲,這是正常的,所以,爸爸媽媽也不必強迫孩子和其他孩子共玩一個玩具。 參考資料:布奇樂樂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