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表明,孤獨是產生厭學情緒的重要因素之一,厭學情緒反過來又會使孤獨進一步強化。 孩子曠課、逃學是比較嚴重的問題,從品德方面說,是公開違犯校紀校規;從學習方面說,是放棄學生的重要職責——學習。孩子曠課、逃學是厭學、恐學的表現。曠課、逃學的孩子,多數學習吃力。上課如聽天書,根本不懂;作業不會做,或者干脆不做,或者抄襲別人的;老師天天批評,有時還向家長告狀;家長天天指責,甚至拳腳相加。這些孩子一聽學習就頭痛,曠課、逃學可以暫時躲避一時,心裡輕松一陣兒。有的在街上閒逛,有的去玩感興趣的東西(如游戲機等),有的可能離家出走,有的想放棄學習出去打工。實際上,這些孩子的處境十分難受,既可氣,又可憐。
孩子學習跟不上,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大多是從小沒有養成學習的習慣,得過且過,知識基礎和技能基礎都很差,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家長有責任,學校老師也有責任。解決孩子曠課、逃學問題必須家校雙方共同配合。
從家長方面來說應從以下幾方面去考慮解決措施:
一、承認自己在教育上有失誤,沒有下功夫從小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教育態度、方法生硬。家長應該在自我反省基礎上跟孩子傾心交談兩三次,檢討自己的缺點,聽聽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跟孩子一起下決心,一點一點趕上去。家長千萬不能重復過去那種簡單、粗暴的做法,也不能放棄教育的責任。家長的態度是孩子轉變的重要因素。
二、向老師請教,跟孩子討論,分析孩子的主要問題在哪裡,以便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對孩子的學習情況要一科一科分析,學習最差的科目的學習態度、方法、學習具體內容仔細分析,問題找得越准越好。
三、跟學習好的孩子“結對子”。要跟老師商量,選擇與自己孩子有交往基礎、能幫助人的學生做小老師。必要時,帶孩子到對方家裡去向對方的家長鄭重作出表示。為了不給“對子”增添太多負擔,對自己的孩子要有具體要求,如“自己先看,不懂再問”,“自己先做,哪裡不會再問”,“課前預習,找出難點,上課專心聽講”等,孩子沒有積極性、主動性,光依賴別人肯定不行。
四、請家庭教師。孩子有幾科學不好,先突破一科、兩科。跟老師商量,請一位家庭教師利用雙休日給孩子補課。要請比較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師前,孩子應有充分的思想准備,不能有依賴心理。要調整好孩子與教師之間的關系。
五、家長跟孩子共同學習。有的孩子厭學與家長的不愛求知有關。這些家長應該轉變思想認識,認真學點東西,學孩子的功課或者另外學習某一門知識。家長與孩子安排共同的學習時間,有互相監督檢查的措施。
六、加強與班主任的聯系。孩子出現曠課、逃學現象以後,要經常與班主任保持聯系。一方面,根據孩子的特點,請老師在班上給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任務,使孩子改變不利的角色地位;可以准備一個家校聯系本,由孩子、家長、老師共同寫聯系內容。建議以孩子寫為主,像日記一樣,老師和家長寫些分析、表揚、建議的內容。小學生應天天寫,中學生可以一周寫二三次。
七、如果有幾個孩子群伙曠課、逃學,應幾位家長聯合起來共同商討對策,跟班主任一起研究幫助措施。比如共同請家庭教師,訂互相促進計劃,共同進行文體活動,成立“爭氣小組”等,把孩子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當家長誠懇地多次找老師商討對策時,老師也會在校內采取相應措施,幫助孩子進步。不過,應該想到,孩子的學習不是一下子能上去的,要有耐心,要不怕反復。家長如果信心不足,或者采取放棄態度,那孩子就有可能破罐破摔了。
有一點應該強調,對厭學的孩子,切不可批字當頭,罰字當頭。要實事求是地看到孩子的優點和微小進步,及時給以肯定,使孩子有成功的感受,逐步提高自信心,由“厭學”變成“喜學”,曠課、逃學的問題就會解決。
有時,學校為了嚴肅校紀,對屢次曠課、逃學的學生給以必要的處理,家長應配合學校,抓住機會做思想教育工作,讓孩子下定決心,有一個新的開始。
個別孩子曠課、逃學,是受不良分子引誘、脅迫所致。這種情況,應及時與校方、治安機構聯系,采取有效的措施。家長不宜盲目行動,避免孩子受到傷害
首先要培養他的興趣,沒有興趣什麼也干不了。要注意和孩子保持好良好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進行兩代間的溝通。進而培養他的學習興趣。
千萬不要逼他學,要培養他的學習興趣,讓他找到比看電視更有興趣的東西,而且要堅持, http://f4284。asktang。com/這有套學習方案,可以讓你的孩子提高學習興趣,不知你是否願意一試
多監督還要讓她有動力,把學習轉變成樂趣 找花樣啊~變這樣子讓他學,增強他的學習興趣。或者給他好處啊~告訴他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由一定的好處。
其實孩子不是刻意的不學
應該從他身體著手.有時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因為身體缺鈣.鐵的元素
這樣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每天早上給孩子一個雞蛋,奶.
增強飲食.但是不要暴飲暴食
鼓勵他,讓他有動力 父母要給孩子做正確的引導。父母是最好的老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