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這個小孩可以要嗎?正文

這個小孩可以要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三個月的孕婦查出胎盤前置  下身有點出血  你有好的建議嗎
 
最好去問一下醫生。醫生的意見才是最好的。
 
你好:小孩已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10歲以上18歲以內】,用壓歲錢買手機,這種行為應該說可以。若小孩的法定代理人想退貨,那末協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認定買賣行為無效,互相返還。根據《民法通則》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除非手機有嚴重的質量問題,否則不予退換.民法有規定初二的年齡還不能獨立購買200元以上的商品你可以到消協315反映一下能退貨同意樓上的
你先明確小孩的年紀,看看是不是完全民事能力人,具備不具備完全民事能力,只要具備才可以行使民事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小孩的年紀只要初二,還沒有具備完全民事能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二條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第五十五條指出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第五十八條規定下列民事行為無效:(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根據上述規定,從法律意義上講,消費者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購買手機與其年齡不相適應。經營者與其進行的購銷合同關系,在法律上講是一種無效的合同關系。
你可撥打12315,由工商局出面進行消費維權!
這個問題我之前也有在電視看過。。。都有不同看法。。但畢竟小孩子拿著錢就是消費者,總不能因為是小孩子就退貨,那今後商家怎麼做生意??
怎麼界定是朋友家小孩用壓歲錢買了台手機,這步驟是關件。若是商家承認是小孩買,通過315調或載,調載未果,後就《民法》規定退貨要回錢;如果商不認,就當一回小孩子吧,自已使用或二手掉也能拿回錢。那個小朋友真有錢途~~~
不過貌似退貨理由丄沒這點
當然不可以啦!<ahref="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81/38/55/1242813855.13977020.gif
"target="_blank"><imgsrc="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81/38/55/1242813855.13977020.gif
"border="0"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a>根據民法之規定,18周歲以上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已滿16不滿18歲的,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來源並能滿足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0周歲以上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經其代理人同意。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進行的民事活動是否與與其年齡、智力狀況相適應,可以從行為與本人生活相關聯的程度、本人的智力能否理解其行為,並預見相應的行為後果,以及行為標的的數額等方面認定。
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實施的民事行為無效。
或者通過12315向消協反映請求協調解決。用戶可一在一星期退貨廠家歸定可以退貨,因為初二的學生應該屬於未成年人,他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他所進行的民事行為應該經他的監護人確認方為有效。如沒有確認則可以撤銷該行為。可以我在報紙上看到過這樣的例子,是可以退的.315可以不退去告他就能成功.初二的孩子了,人家不會給退了。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商家,你會退貨嗎?你直接就說退貨,小孩不懂事,不退就打110!你看看他退不。
祝:
天天開心!去消費者協會投訴可以退貨,未成年人保護法裡有規定,你可通過3.15解決根據三包的條例
15天之內是可以退的
但是必修保留購買憑證!

但是
我建議
買了就買了吧
只要沒有質量問題
不必要去退啊

已經初二了
擁有一台手機很正常
這只是一種通信工具
目前許多中學生早已有手機初中二年級應該有14歲了吧,不給退了,國家規定不到8歲還是10歲的小孩因為不具有獨自行為能力才可以退貨,前幾天剛看得,以小孩偷家裡錢買游戲機,因為年齡小最後退了在正規賣場應該可以的~我感覺不能吧 又不是人家手記有質量問題 這事很難辦 法律上的事情我不太懂 我感覺不能退我認為理論上是可以要求商家退款,但以現有的國情,將會白忙一場,且要找氣受。我國民法規定&quot;不滿16周歲的人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屬於無民事法律行為人&quot;如果你的孩子還不滿16周歲的話,可以跟據此民法規定到商場要求退貨!可以退,無民事行為能力。你默認了行了,自己的責任怨不的別人,你想消費者協會調解不會有效果的,買個教訓不好嗎?本案中,當事人之間發生了民事買賣合同法律關系。具體涉及了兩個法律問題,即未成年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問題以及合同的效力問題
首先,對於未成年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問題,我國《民法通則》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後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本案中,交易的一方為一名初二學生,正常來說他的年齡應該為14至16歲之間,且可以看出他並非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故其應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其次,對本案合同效力的認定的問題。買賣行為屬於民事法律行為的一種,《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第一項規定: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合同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一款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以上條文之所以這樣規定在於未成年人由於年齡等各方面原因其客觀認識能力和分析能力比較弱,無法對事物有較全面的認識。如果認為其在民事法律關系中與成年人完全一樣不利於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顯示公平。而對於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法律認為其相比十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智力水平應當有一定水平的提高,並且這些未成年人也不可避免的會參與到社會交往活動中,如上學、購物等。如果一概認為這些未成年人沒有能力從事各種民事法律行為,不但剝奪了他們的合法權利,也不利於交易的穩定與安全,所以法律有條件的允許其從事一定的行為並賦予法律效力。具體可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1.純獲利益的行為有效,如接受贈與的行為;
2.在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范圍內的行為有效;
3.超出民事行為能力范圍而實施的合同行為為效力待定的行為;
4.超出行為能力范圍而實施的單方民事行為為無效行為,如未成年人所立的遺囑。
對於“民事行為能力范圍”如何鑒定,則應當根據行為的具體內容,考慮行
為人是否可以認識到行為的性質,如交易行為中標的物的性質,交易額的大小以及當地的具體情況等。本案中該初二學生用壓歲錢買了一只手機,這是否屬於其“民事行為能力范圍”?現代社會中,手機已經不再是一個奢侈品,某種程度上說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大學生、初中生甚至是小學生有手機已是比較平常的事了。但手機也有各種檔次,便宜的幾百元,貴的則要幾千元甚至上萬元。再者,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與生活水平不同,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買一只手機需要占據相當大比例的開支,所有購買者也比較少。所以,對於本案中該學生購買手機的行為是否有效不能一概而論,而應結合具體情況:如果當地經濟水平較高,且該手機也並不是很昂貴,應當認為其屬於正常的“民事行為能力范圍”,該行為有效;如果當地經濟水平比較差,則該購買行為應傾向於不屬於正常的“民事行為能力范圍”,該行為應無效。
  最後,在糾紛的解決上。結合以上分析,如果該行為有效,則您要求的退貨的要求應當屬於合同的解除,雙方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但題目中已說明,商家是不願意退貨的,所以想雙方協商一致比較困難。這時消費者可以請求消協等機構出面,本著和諧社會的精神,組織雙方進行調解,以求能取得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如果確定該合同應為無效,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六條和五十八條的規定,該合同自始無效,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賠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商家應當辦理退貨,但如果該手機已經因使用而發生了一定的磨損或者損壞,消費者一方也應當賠償一定的損失,以體現公平合理的精神。
 

5歲的小孩子老是嘔吐怎麼回事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