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了解的一點是,人都有攀比之心,橫向比、縱向比,家長有、孩子也有,或多或少而已。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強壓它,而是看清它,克服它,利用它。因為有時候越是壓制,它會表現得越強烈,但是當你了解它產生的根源,或許就會理解我們為什麼會這麼做,進而寬容理智地對待它;當你將它看輕的時候,就不會太在意了。比如父母總愛拿一些“榜樣”來說事,孩子有時會很反感,父母這麼做無非是想以此激勵孩子上進,或許他們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希望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實現。孩子反感不是因為“榜樣”不好,而是因為那是別人“指定”的,不是自己找來的,那麼,如果自己心裡有目標,就不必太在意別人的說辭,把你的想法告訴父母,良好的親子溝通會幫助雙方構建健康的心理狀態。 其實你沒有必要一定做到,攀比本身是有一定的價值的。但不考慮客觀條件的盲目攀比才是我們不建議的。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人真能做到不予他人比,那也過於寡欲,不是人間煙火,也因此與社會價值觀的同步。為了不盲目與他人攀比,你可以這樣想,如果盲目攀比實在是弊大於利:聰明者,與他人爭斗,成功則孤獨求敗,失敗則憤世嫉俗,終將抱憾而終;而愚鈍者,與他人比,喪失信心,沉淪墮落;誠實者,與富者比,怨天尤人,不思進取;奸詐者,與名人比,巧取豪奪,身敗名裂。如果真的想做到不攀比,則需要給自己的發展設定一個自我目標,不受環境的干擾,社會地位、金錢財富等因素不能為之所左右。自我的不斷提高與超越,也就將使你不斷的進步與發展,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人都有惰性,克服自身的懶惰,需要有毅力和勇氣,偶然引入一些外部刺激不失為比較節省的方法。所以我仍然建議,不要認為禁止攀比,但不要盲目地攀比。
自己心態的問題,不要去跟別人比,跟自己比。一天會比一天進步的.你心中要有一定的分寸,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攀比,記住天外有天,過於攀比是不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