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導致多人死亡 香港也曾發現 中國內地 日本
據媒體近日報道,一種超級病菌ndm-1(全稱為newdelhimetallo-s-lactamase-1,即新德裡金屬β-內酰胺酶1).從南亞傳入英國,很可能向全世界蔓延。這種超級病菌可讓致病菌變得無比強大,抵御幾乎所有抗生素,且10年內將無藥可用。日前,中國cdc(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徐建國研究員在接受專訪時稱,確切地說,ndm-1是科學家發現的一種新的超級耐藥基因,編碼一種新的耐藥酶,稱為ndm-1金屬β-內酰胺酶.ndm1是酶菌,是腸桿菌的一種,與大腸桿菌(e.coli)、沙門氏菌屬同一類。由來根據文獻記載,一名59歲男性印度籍瑞典人於2007年11月回到印度,2007年12月在新德裡一家醫院做了手術,2008年1月8日回到瑞典。在新德裡住院期間,他使用了阿莫西林、丁胺卡那霉素、加替沙星、甲硝唑等抗生素。2008年1月9日,從他的尿液中分離到一株肺炎克雷伯菌。後來發現,這株細菌對多種抗生素耐藥,攜帶一種新的金屬β-內酰胺酶,被命名為ndm-1。這就是近來受到廣泛關注的新德裡金屬β-內酰胺酶(簡稱ndm-1)。此研究報告發表在2009年12月美國微生物學會的《抗菌藥物和化療》雜志上。論文的責任作者是英國卡迪夫大學蒂莫西·沃爾什教授。作者名單裡沒有印度科學家或印度研究單位。 [1] 編輯本段危害性ndm1能輕易地從一種細菌跳到另一種上面,科學家憂慮ndm1跟危險性病毒結合,變成無法醫治的人傳人病毒,並且這是一種多重抗藥性細菌,一旦在全球散播,抗生素作廢的時期將拉開序幕。編輯本段預防勤洗手可有效預防ndm-1近日,英國衛生部宣布英國已經開始討論研制新抗生素的辦法,但科學家提出:可能10年內都不會有對ndm-1有效的新的抗生素出現,但勤洗手能有效阻止其傳播。沃爾什說:“我們極度需要一個全球性的監控體系,也極度需要針對此類病菌的新的抗生素。”他指出,目前對攜帶ndm-1的細菌還具有一定效果的只有2種抗生素,但很快這些細菌就可能對這兩種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科學家指出,要阻止ndm-1的傳播,必須盡快識別ndm-1感染病例,並將任何感染者隔離起來。其他的感染控制措施,例如對醫院設備進行消毒、醫生和護士用抗菌香皂洗手等,也能阻止ndm-1的傳播。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學者皮陶特呼吁,要求那些曾在印度的醫院中接受過治療的外國人在返回本國後先去醫院進行篩查。英國健康保護署專家利弗莫爾則呼吁所有醫院的病人、訪客和醫務人員都勤洗手,以防止ndm-1的傳播。到印度做醫療美容要謹慎阿爾伯塔省健康署高級醫療主管約菲說,“超級細菌”是“舊瓶裝新酒”,細菌出現耐藥性近年來一直存在,因為細菌會不斷變異、適應人類慣用的抗生素。他口中的“新酒”,則是指全球著名的《柳葉刀》雜志刊登的研究報告。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11日刊登研究報告說,研究人員在37個曾在南亞國家(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接受治療的英國人體內,發現了含ndm-1基因的“超級細菌”,這是一種有多重抗藥性、難以對付的細菌,且出現了隨著人員流動而跨國傳播的趨勢。ndm-1的全稱是“新德 一名英國醫學研究人員正在進行實驗 裡金屬-β-內酰胺酶1”,是一種高效酶,能分解大多數抗生素,讓抗生素失效。ndm-1基因已在大腸桿菌、肺炎克雷柏氏菌等細菌中發現,能通過人際傳播或者共用物品傳播。感染者的症狀包括:小便疼痛、傷口感染、肺炎和發燒。去年,醫生在印度一個入院治療的瑞典病人身上首次確認了“超級細菌”。印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