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怎麼提高反映能力正文

怎麼提高反映能力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也有些人相信性格和道德都是變數,認為一個人的道德和性格是可以改變的。因此,這些人在社交場合中,並不急於判斷別人的性可和道德水平。反之,他們會較留心於一些可變的因素和行為的關系。譬如,他們會較留心環境因素的改變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狀態,而心理狀態的改變,又如何影響一個人的行為。

在一項研究中,我們問受測者一些很簡單的問題。譬如,"甲旅行時給同事實了些紀念品,那很可能是因為--"。或"乙將一盒橙汁倒在同學的圖畫上,那很可能是因為--"。那些相信性格是不可改變的人,較多提出"甲是一個善良的人,而乙則是一個無賴"等解釋。反之,相信性格是可以改變的人,較多提出"甲想取悅他的同事,而乙則嫉妒他的同學"等解釋。

由此可見,相信性格不可改變的人較重視評估別人的性格和道德,而相信性格是可以改變的人則較留心別人的行為動機和做事的情緒狀態。

也有研究顯示,和相信性格可以改變的人相比,覺得性格是不可改變的人比較喜歡評鑒別人的行為。他們看到別人做了一件事情後,便有較大的傾向馬上評價這行為是好還是壞。由於他們專注於評估行為本身的好與壞,便較容易忽略行為發生的背景和行事者的心理狀態了。

這種傾向判斷行為的好壞和別人的道德性格的人,不但容易忽略別人的心理狀態,也較容易因為對人多作以偏概全的評價而產生偏執和成見。已有研究證據證明,在美國相信性格是不可改變的人,比相信信性格是可以改變的人對社會上的少數族群成見較深。在香港地區,我們也發現相信道德是不可改變的人,和相信道德是可以改變的人相比,較岐視內地人士。譬如,他們會覺得內地的人有較多負面特征,較少正面特征,他們也覺得內地的人在香港犯了法,應該受到較嚴厲的處分。

由此可見,對性格道德的看法,不單與社交能力有關,它也關系到社會上族群能否得到公平平等的待遇。

總括而言,要增進個人的社交能力,一方面要提高對自己及別人的需要、思想、感受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亦要細心觀察不同的情境和人物,分辨其中不同之處並加以理解分析,以加強對千變萬化的社交環境的掌握。雖然心理學家認為社交能力是可以訓練提高的,但要真正的提高社交能力,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亦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成功與否還是取決於一個人的動機、決心、努力與恆心。
 
我覺得一個人的反映能力,與這個人的各個方面知識的積累、各種經驗的積累都是有很大的聯系的。沒有人的反映能力一下子就很強的!
 

上一页  [1] [2] [3] 

關於50天寶寶一天喝多少水_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