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東東今年4歲,生在美國,到現在還不會說話,會看電視也會放碟片聽到音樂還會扭屁股,就是不理別人,不說話!為什麼! 孩子不愛說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因素:①環境因素。家庭中用多種方言與小孩講話,比如,父親講普通話,母親講廣東話,爺爺講上海話,保姆講陝西話。孩子對此無所適從,不知道應該怎麼說。②病理因素。一些疾病,如智能發育落後、腦性癱瘓、聽力障礙、兒童孤獨症、中樞神經系統受損或功能失調等,可導致說話延遲,同時也存在其他相應的異常表現。輕度智能發育落後的小兒,開始說話的年齡要比正常遲l~3年。另外,有的小兒在學走路階段(從扶走到獨走),言語的發育可能暫時性延遲,會走路後言語會很快發展起來。③心理問題。由於孩子剛開始說話語音口齒不清,把“毛驢子”說成“毛魚子”,“饅頭”說成“饅斗”,而引起成人的笑話,造成了孩子懼怕說話的心理。④個性的問題。有的孩子內向不愛說話,喜歡安靜,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意願和想法。⑤教育的問題。父母對孩子要求過嚴,經常指責和限制孩子;父母忙於自己的事或少言寡語,與孩子交流過少或缺乏交流,使孩子一生下來就生活在很寂靜的環境中,而延遲了說話時間;家庭環境不和睦或者許多事情由父母包辦代替,使孩子得不到鍛煉。
下面是一些方法,請您參考:①在家庭中統一語言,比如,都說普通話。②父母主動與孩子親近和交流,滿足孩子情感與心理的需求。③經常鼓勵贊美孩子,讓孩子樹立自信心。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特別關注和在意他的不愛說話的傾向,逐步通過誘導、暗示和幫助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④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做到不揭孩子的短,不嗤笑和嘲諷孩子發音不准、口齒不清的現象。⑤找一些適合於孩子朗誦的兒歌讓孩子大聲朗誦,為他熟練的表達語言提供幫助,形成比較流暢表達的語言習慣。⑥經常帶孩子與同齡孩子接觸、玩耍,讓孩子在交往中得到鍛煉。⑦親朋好友聚會時,鼓勵孩子與客人接觸,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膽量。⑧經常與孩子在一起做“藏貓貓”等孩子喜歡的游戲,點點滴滴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⑨在孩子說話時不打岔、不代替,讓孩子把話說完整,父母要做到傾聽並及時給予回應。類似的方法還有很多,您可以隨機選擇采用。
怎麼讓他說話,我給你一個絕招。你可能是爸爸,還是媽媽,你們兩口子,多多陪孩子聊天,也不要光講大道理,他想聊什麼,就和他聊什麼。他喜歡卡通,你就聊卡通。他喜歡美術,你就買美術書跟他聊。孩子現在不愛說話是正常的。以前,我有四個姐姐,我不說話還不行。他逗我,小天鵝,豬八戒,現在你們二位,上有老,下有小,外面還有競爭。等到你們回來的時候,孩子都已經睡著了。所以多跟他溝通。現在我覺得,家庭一定要講究溝通。夫妻之間要溝通,父子之間要溝通,孩子和大人之間還要溝通。而且更在於大人。他不愛說話,你跟他說。慢慢慢慢,他就會闖過這個坎兒。
參考資料: http://hi.baidu.com/chenzhicheng/blog/item/3404ceea794fb6d3d439c957.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