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恐龍滅絕後發生了什麼?正文

恐龍滅絕後發生了什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地球曾經是一個恐龍主宰的世界。人類已在地球上生活了二三百萬年,這段歷史應當說不算短了,可與恐龍的生存時間相比較,卻只能算是一瞬間。兩億多年前的中生代是海陸交替的地質時期,全球氣候溫暖濕潤,裸子植物羽杉、蘇鐵、銀杏等生長十分繁茂,成為森林中的主要成員,大量的爬行動物在陸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恐龍是所有爬行動物中體格最大的一類。然而,在生存了l億3千多萬年後,恐龍卻因為某種為我們所不知的原由而滅絕了,留給人類一個千古不解之謎。

對於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原因,科學家們沒有停止過爭論,從而產生了許多種學說。

主張“氣候變遷說”的科學家認為恐龍的火絕是由於氣候變冷。在6500萬年前的白垩紀末期,地球出現了整體降溫的現象,日溫差增大,冷熱季節交替明顯,使習慣熱帶環境生活的恐龍,不能像蛇、蜥蜴那樣進行冬眠,又不能像毛皮動物那樣躲進山洞裡避寒。恐龍是熱血動物,沒有御寒的毛和保暖器官,因而無法抵抗和適應寒冷的襲擊,最後被大自然毫不留情地消滅了。

“地殼運動說”相信恐龍滅絕是地殼運動的結果。地質學研究證明,大約在7000萬年前,地球發生了一次強烈的地殼運動,使一些盆地隆起,淺丘開始出現,因而造成水竭林枯。同時海平面下降300多米,亞洲、北美洲之間的陸地開始連接起來,大量動物遷移到恐龍棲息處,使食物供應發生困難,以至於恐龍處於“斷糧”地步,在嚴重的饑餓中逐漸死亡。

持“物種斗爭說”的科學家認為,恐龍時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動物出現了,這些動物屬嚙齒類食肉動物,可能以恐龍蛋為食。由於這種小型動物缺乏天敵,所以越來越多,最終吃光了恐龍蛋。

現代生物學證明,某些生物的死亡與磁場有關。對磁場比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場發生變化的時候,都可能滅絕。由此推論,恐龍的滅絕可能與地球磁場的變化有關。這種說法被稱為“地磁變化說”。

堅持“被子植物中毒說”的科學家猜想,可能在恐龍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漸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沒有的毒素(如****等具有很大的毒性),形體巨大的恐龍食量奇大,大量攝入被子植物導致體內毒素積累過多,最終導致死亡。

“酸雨說”認為,白垩紀末期可能下過強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內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龍通過飲水和食物直接或間接地攝入锶,出現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後一批批死掉了。

而長期以來,最權威的觀點是“小行星撞擊論”。據研究,6500萬年前,曾有一顆直徑7千米—10千米的小行星猛烈與地球相撞。撞擊時速度約為10萬千米/時,引起一場大爆炸,把大量的塵埃拋入大氣層,形成遮天蔽日的塵霧,使地球上在持續的一段時間內一片黑暗,氣溫驟降,植物因為光合作用停止而枯萎,使“食物鏈”中斷,恐龍紛紛死去。

“小行星撞擊論”獲得了許多科學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發現一個發生在久遠年代的隕星撞擊坑,這個事實進一步證實了這種觀點。今天,這種觀點似乎已成定論了。

但也有許多人對‘小行星撞擊論”持懷疑態度,因為事實證明,與恐龍同時代的蛙類、鳄魚以及其他許多對氣溫很敏感的動物都生存下來了。這種理論無法解釋為什麼只有恐龍死光了。

而關於恐龍滅絕的最新學說是“地球爆發說”。持這一學說的科學家也相信恐龍的滅絕與地殼變動密切相關。我們知道,地球內部進行的熱核反應會不斷積聚起巨大能量,當地殼承受不住時,內部壓力便沖破地殼突然釋放,形成大爆發,絕大部分動物被大量熔巖和火山灰掩埋。從發現的恐龍化石分析,絕大多數恐龍死亡的時間約在7000萬年前,而這與地質學界認定的喜瑪拉雅造山運動等一系列全球性地殼構造劇烈變動的時間正好相吻合。據推測,那次環境劇變的過程相當突然和短暫,因為地球環境如果是在較長時間內逐漸變化,恐龍是緩慢死亡的話,它們的繁殖肯定會受影響,而不會有大量的、埋沒時間集中的恐龍蛋化石。所以,恐龍應是在生存環境基本正常的情況下,因突然降臨的災難大批死亡的。

地球爆發前因大氣層密度、厚度非常大而導致氣候十分炎熱潮濕。爆發後,那些只能在暖濕環境中生存的身軀碩大的恐龍,即使在爆發中幸存下來,也無法適應變得相對寒冷干燥的環境,因此大多數恐龍以及一些同時期的動物種類便從此絕跡了。

一部分幸免於難的恐龍大多體型較小,它們遵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經過7000萬年的不斷演變進化,完全改變了原來的形態,繁衍為今天地球上包括鳥類、哺乳類以及人類在內的物種。其中也有極少數(如鳄、蜥蜴等)至今仍保持了恐龍的原始形態。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有趣的說法。有地質專家說,白垩紀末期,由於古氣候及地質這些地球化學因素的影響,雄性恐龍出現了性功能障礙,導致了恐龍的滅絕。而有法國科學家推測,導致恐龍滅絕的罪魁禍首是它們的屁。科學家曾精確地分析恐龍屁的成分,其中甲烷占很大比重。那些體形巨大的家伙每天吃l30千克—260千克的食物,試想想它們每天不斷放屁,在1億多年間釋放出的甲烷量必定是很可觀的。這些甲烷最終破壞了臭氧層,導致地球生態巨變,食物奇缺,恐龍滅絕。

以上種種說法,有的受到多方質疑,可以說根本站不住腳,有
 

新生兒小便後在尿布上為什麼有白色粉末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