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那個人就有炎症. 如果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少過正常值,那個人就患有貧血.
血液是流體性狀的結締組織,充滿於心血管系 [注: 血管系由起於心室的動脈系和回流於心房的靜脈系以及連接於動、靜脈之間的網狀的毛細血管所組成-xueguanxi] 統(循環系統)中,在心髒的推動下不斷循環流動。如果流經體內任何器官的血流量 [注: 血流量正文 心血管系統中每單位時間(如每分鐘)的流過血量。在整體內,體循環各器官血流量之和等於左心室的輸出量;而肺循環的血流量則等於右心室的輸出量。] 不足,均可能造成嚴重的組織損傷;人體大量失血或血液循環嚴重障礙,將危及生命。
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 (一)血漿 血漿相當於結締組織的細胞間質,為淺黃色液體,其中除含有大量水分以外,還有無機鹽、纖維蛋白原 [注: 纖維蛋白原和纖維蛋白怎樣區別?纖維蛋白原是發現最早的一種凝血因子。呈伸長的橢球體,是由三對多肽鏈(一對α鏈、一對β鏈、一對γ鏈)以二硫鍵連接而成的二聚物,其分子量約為34萬道爾頓。] 、白蛋白 [注: 白蛋白是肝髒合成的,因此血清白蛋白濃度可以反映肝髒的功能,同時血清白蛋白水平的改變能導致一系列的病理性繼發症,因此,測定血清白蛋白常用於病人狀態的非特異監視。] 、球蛋白 [注: 球蛋白能被50%飽和度硫酸铵溶液沉澱的單純蛋白質。不溶於純水,易溶於稀鹽水,加熱即沉澱或凝固。存在於所有動植物細胞和體液中。] 、酶、激素、各種營養物質 [注: 綜述為了維持生命與健康,除了陽光與空氣外,必須攝取食物。食物的成分主要有糖類、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六大類,通常被稱為營養素。] 、代謝產物等。這些物質無一定的形態,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1l血漿中含有900~910g水(90%~91%)。65~85g蛋白質(6.5%~8.5%)和20g低分子物質(2%).低分子物質中有多種電解質 [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態下能導電的物質。電解質都是以離子鍵或極性共價鍵結合的物質,根據其水溶液導電能力的強弱分為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和小分子有機化合物,如代謝產物和其他某些激素等。血漿中電解質含量與組織液 [注: 組織液 存在於組織間隙中的體液,是細胞生活的內環境。為血液與組織細胞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絕大部分組織液呈凝膠狀態,不能自由流動,] 基本相同。由於這些溶質和水分都很容易透過毛細血管與組織液交流,這一部分液體的理化性質的變化常與組織液平行。在血液不斷循環流動的情況下。血液中各種電解質的濃度,基本上代表了組織液中這些物質的濃度。 (二)血細胞 血細胞分為三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1、紅細胞呈雙面凹陷的圓盤狀,直徑約為7.5微米,沒有細胞核,細胞質 [注: 存在於質膜與核被膜之間的原生質稱為細胞質(cytoplasm),細胞之中具有可辨認形態和能夠完成特定功能的結構叫做細胞器(organelles)。] 內沒有細胞器而有大量血紅蛋白。血液的顏色就是由血紅蛋白決定的。血紅蛋白具有與氧和二氧化碳結合的能力。所以紅細胞能供給全身組織所需要的氧,並帶走組織內所產生的二氧化碳。 2、白細胞在血液中呈球形,能以變形運動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周圍組織中。根據細胞質中是否含有特殊顆粒,可把白細胞分為粒細胞 [注: 指帶有分葉核和豐富的胞質顆粒的細胞。根據其顆粒染色特點和形態學可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