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寶寶一個多月聲音啞不咳嗽怎麼辦正文

寶寶一個多月聲音啞不咳嗽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寶寶一個多月大,昨天發現聲音啞了,沒有咳嗽。怎麼辦?
 
保護嗓子可采用一下措施:

第一,平時注意使用適當的語速和語調,盡量平和說話。需要大聲說話可以使用擴音器來幫助。

第二,一天總的說話時間不能超過三個小時,連續說話不要超過一個半小時,要讓聲帶充分休息。要多用鼻呼吸,改胸式呼吸為腹式呼吸。

第三,平時可常用些潤喉含片來刺激唾液分泌。生活中要注意天氣變化、保持口腔清潔,不妨多喝一些胖大海泡的茶。

第四,注意飲食。多喝溫開水,避免飲用酒精和咖啡,保持體內水的平衡可以充分地滋潤聲帶。避免刺激性食物,少吃過熱、過涼和辛辣的食物,戒煙少酒。即使是被動吸煙也應該避免,因為吸煙能夠明顯增加患喉癌的風險。

第五,不要過度用嗓。不要尖叫,不要在嘈雜的區域高聲講話。如果感覺嗓子發干或者說話嘶啞,那就停止講話。講話的聲音要保持正常,不要過高或過低,低聲講話對於保護嗓子來說也是不利的。

第六,不要過多地清嗓子。因為當做這種動作的時候,氣流就會猛烈地震動聲帶,從而損傷聲帶。如果覺得喉嚨難受,那麼就小口地飲水或是吞咽。但如果必須不停地清嗓子,那就去找醫生檢查一下,也許是反流性疾病、過敏症等疾病在作怪。

第七,當因為感冒或者感染而嗓音嘶啞的時候,盡量不要講話。

第八,適當運動並保證充足的睡眠。多做跑步、打球等鍛煉,不但能增強體質,還會增大肺活量,為吸氣、呼氣和發音奠定良好的基礎。運動之余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讓勞累一天的發聲器官功能得以恢復。
 
你的寶寶可能是急性喉炎,你最好到醫院去看,以免延誤治療,你可先看看下面的文章:小兒急性喉炎小兒急性喉炎是喉部黏膜的急性炎症,可因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多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也可成為某些急性傳染病的前驅症狀或並發症。以聲音嘶啞,咳聲如犬吠為主要特征,重者可導致喉梗阻面危及生命。中醫稱為“喉風、喉音、喉痺”等。[臨床表現]咳嗽、聲音嘶啞、咳聲如犬吠樣,有吸氣性喉鳴、吸氣性呼吸困難,可伴有發熱。喉梗阻按輕重可分為四度:一度;患兒安靜時如常人,僅在活動後才出現吸氣性喉鳴及吸氣性呼吸困難,聽診呼吸音清晰,心率正常;二度,安靜時即出現喉鳴及吸氣性呼吸困難,聽診可聞及喉傳導音或管狀呼吸音,心率較快,可達120—140次/分;三度:除二度症狀外還出現陣發性煩躁不安,口唇、指甲紫绀,口周發青或蒼白,聽診兩肺呼吸音減弱或聽不見,心音較鈍,心率達140--160次/分;四度:由煩躁不安轉為半昏迷或昏迷,表現暫時安靜,面色發灰,聽診兩種呼吸音幾乎消失,僅有氣管傳導音,心音微弱,心律不齊或快或慢。
 
問問醫生
 
“八音亮嗓茶”精選純天然藥食兩用草本植物,無毒無副作用,它具有服用方便、見效快、療程短、治愈率高的優點,是目前國內國際慢性咽炎治療領域領先的醫學成果。

八音亮嗓茶具有以下三大特點:
  
①快速消除症狀——通過八音亮嗓茶的特效成份,快速祛除咽部病變粘膜組織細胞和增生的淋巴濾泡,1小時分鐘即可緩解咽干、癢、痛、異物感、聲音嘶啞等不適症狀。

②修復病變細胞——飲茶時,八音亮嗓茶的特效成份:二萜類、冬凌夏草甲素、乙素、丙素、丁素、戊素、辛素以及α一香樹脂醇等迅速到達病灶,消除咽部的病理環境,促進咽部粘膜的修復,改善粘膜的病理狀態,病症處功能細胞獲得滋養、修復,使病患快速康復。

③重建健康機能——依照八音亮嗓茶療程治療服後,能夠袪除增生的淋巴濾泡和病變的粘膜組織,促進咽部底層粘膜組織新生,恢復咽部免疫機能,重新建立完善的健康免疫體系,從根本上防止病症復發。
 
④根據八音亮嗓茶飲用指南飲用,並注意科學的生活方式,輕者1-2個療程(連續飲用30天為一個療程)即可康復,重者2-3個療程可痊愈,恢復健康正常的生活。 

如果您的咽炎久治不愈,或者反復發作,那麼“八音亮嗓茶”是徹底治療咽炎的首選。
 
臨床以發熱、咳嗽、氣急、鼻煽為主要症狀,多見於嬰幼兒,一年四季均可發病,而以冬春季節氣候變化時發病率尤高。多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之後,也可繼發於麻疹、百日咳等疾病。體質虛弱和營養不良小兒患本病後,病程較長,病情亦重,易合並心功能衰竭等症。小兒肺炎目前尚無統一的分類方法。根據病因,可分為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體肺炎、霉菌性肺炎、吸人性肺炎、過敏性肺炎和墮積性肺炎等;按病變部位可分為大葉性(局灶性)肺炎、小葉性肺炎;按病程可分為急性肺炎(病程《1個月),遷延性肺炎(病程1—3個月)和慢性肺炎(病程》3個月)。年長兒表現為大葉性肺炎,而嬰幼兒則表現為支氣管肺炎(播散性肺炎),病毒感染者常為間質性肺炎,體弱及佝偻病患兒的肺炎一般為間質性肺炎,病程多遷延。
[臨床表現]
1.嬰幼兒肺炎:一般為支氣管肺炎。表現為:起病急,發熱(體溫30-39℃),咳嗽,氣急,煩躁不安,面色蒼白,食欲減退,有時可有嘔吐、腹瀉等。早期體征可不明顯,嬰幼兒可表現為拒奶、吐沫,而無咳嗽。
2.年長兒肺炎:以大葉性肺炎和支原體肺炎為常見。
(1)大葉性肺炎:起病急,高熱(t39-40℃),寒戰,煩躁,請妄,早期氣促,胸痛,咳嗽不多,約3-4天後,出現咯鐵銹色痰。
(2)支原體肺炎:起病急或緩,體溫可高可低,咳嗽漸重,呈刺激性頻咳,咯出黏痰,乏力,頭痛或胸痛。
[診斷]
1.支氣管肺炎
(1)起病多急驟,有發熱、咳嗽、呼吸急促、喘憋等症狀,小嬰兒常伴拒奶、嘔吐、腹瀉等。
(2)重症病兒呼吸急促,呼吸頻率增快超過40次/分;可出現點頭呼吸、三凹征,口周、指甲青紫。兩肺可聞及中、細濕羅音。若有病灶融合擴大,可聞及管狀呼吸音,叩診可呈濁音。
(3)合並心衰時患兒臉色蒼白或紫绀,煩躁不安,呼吸困難加重,呼吸頻率超過60次/分,有浮腫、心音低鈍、心串突然增快,超過160—180次/分(除外體溫因素)或出現奔馬律及肝髒短時間內迅速增大。
(4)細菌感染引起者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病毒感染引起者降低或正常。
(5)肺部x線攝片或透視見肺紋理增粗,有點狀、斑片狀陰影,或大片融合病灶。
2.大葉性肺炎
(1)急性發病,發熱、咳嗽、胸痛,肺局部叩診濁音,呼吸音減弱,或胸部呼吸運動一側減弱,語顫增強。
(1)胸部x線攝片或透視有節段或大片陰影。
(3)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多。
3.支原體肺炎
(1)起病急或緩,體溫可高可低,刺激性頻咳,呼吸困難和肺部體征不明顯,偶見呼吸音減低,局部少許干濕羅音。
(2)x線檢查:常在肺門附近有毛玻璃樣片狀陰影,自肺門蔓延至肺野或呈斑點狀陰影。
(3)血清冷凝集反應(》1:32)呈陽性,雙份血清第二次滴度較第一次增高4倍以上更有助於臨床診斷。
[治療]
1.西醫藥治療
(1)抗生素治療:用於細菌性肺炎。首選青霉素5—10萬u/kg/日,分2次肌注,至熱退3天。若效果不佳或過敏者,可用林可霉素30—50mg/kg/日,分2次靜滴。頭孢噻肟(凱福隆)50-100g/kg/日,分2次靜滴。輕者可口服抗生素如羟化氨苄西林(阿莫西林)50—loomg/kg/日。弗萊莫星(羟氨苄青霉素)z5~50mg/kg/日,分2—3次。紅霉素是治療支原體肺炎的首·選藥物,可予30~50mg/kg/日,分3-4次口服,或20-30mg/kg/日靜滴。濃度0.5-lmg/ml。
(2)抗病毒治療:利巴韋林(病毒唑)10-20mg/kg/日,分3次口服,或10-lsmg/kg/日,分2次靜滴,無環鳥苷15--20mg/kg/日,分2-3次靜滴。
(3)對症處理
①吸氧:有紫绀者予吸氧。
②鎮咳:非那根0.5-1mg/l礦次,口服或肌注。
③化痰:—糜蛋白酶霧化吸人。
④退熱:參見“感冒”節。
(4)並發心力衰竭的處理。
①吸氧。
②吸痰。
③鎮靜:非那根肌注或嗎啡o.1—0.2mg/kg/次,皮下注射。
④強心:地高辛飽和量:《2歲,0.04~0.06/mg/kg;>2歲0.03~0.04/mg/kg;新生兒0.03~o.04/mg/kg口服,靜注為口服量的3/4。西地蘭飽和量;<2歲,o.04mg/kg,2歲,o.03mg/kg靜注。上述二藥的快譴飽和法:首劑為飽和量的1/2,余量每隔4-8小時分2—3次給予,在末次給藥後12小時用維持量,為飽和量的1/4-1/5量,分2次,每12小時1次,直至心衰控制。⑤利尿:速尿1—2mg/kg/次,肌注或靜注。
2.中醫藥治療
(1)常症
①風寒閉肺:發熱無汗,嗆咳氣急,痰白而稀或多泡沫,口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膩、舌質淡或淡紅,脈浮緊,指紋青紅在風關。
治法:辛溫宜肺,化痰止咳。
方藥:麻黃3克、杏仁10克、甘草3克、蔥白10克、淡豆豉10克、荊芥6克、半夏6克、萊菔於10克。
中成藥:小青龍沖劑1/2-1袋,每日2次。
②風熱襲肺;發熱,有汗,口渴,咳嗽痰黏或黃,氣促鼻煽,面赤唇紅,咽紅,指紋青紫多在氣關,脈浮滑。
治法;辛涼解表,宜肺化痰
方藥:麻黃3克、杏仁1o克、生石膏(先下)25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黃芩10克、黛蛤散(包煎)10克、全瓜萎15克、桑自皮10克。
中成藥:射麻口服液每次]/2—1支,每日2次;止咳橘紅口服液,每次1/2-1支,每日2次。
③痰熱阻肺:壯熱,咳嗽而喘,呼吸困難,氣急鼻煽,口唇紫绀,面紅口渴,喉間痰鳴,聲如拽鋸,胸悶脹滿,泛吐痰涎,舌紅苔黃,脈弦滑,指紋紫至氣關。
治法:清熱宣肺,滌痰乎喘。
方藥:麻黃3克,射干6克,葶苈子、杏仁、地龍、鉤籐、黃芩、竹茹各10克,生石膏(先下)25克。
中成藥:竹瀝水,每次5~loml,每日3次。
④陰虛肺熱:潮熱盜汗,顴紅唇赤,干咳無痰或痰黏難吐,舌質嫩紅、舌苔光剝少津,脈細數,指紋沉紫。
治法:養陰清熱,潤肺止咳。
方藥:沙參、麥冬、玉竹、桑葉、生扁豆、炙杷葉、川貝母、百合各10克、天花粉15克,甘草3克。
中成藥:養陰清肺糖漿,每次5—loml,每日1次;川貝楷杷霹,每次5—1oml,每日2次。
⑤脾氣虛:低熱起伏,面色白光白,動測汗出,咳嗽無力,微微氣喘,喉中痰鳴,神倦懶言,納呆便溏,舌質淡苔白,脈細無力,指紋色淡。
治法:益氣健脾,調和營衛。
方藥:太於參、生黃芪、茯苓、白術、五味子、麥冬各10克、生姜3片、大棗5枚,陳皮、甘草、半夏各6克。
中成藥:玉屏風散,每次1袋,每日2次。
(2)變症
①心陽虛衰;突然面色蒼白而青,口唇發紫,呼吸淺促,額汗不溫,四肢厥冷,虛煩不安,右下出現痞塊,舌質紫舌苔溥白,脈象虛數或結代。
治法:溫補心陽,救逆固脫。
方藥:人參10克、附子10克、干姜3克、炙甘草6克、龍骨(先煎)20克、牡蛎(先煎)加克、當歸10克,丹參10克。②邪陷厥陰:壯熱神昏,煩躁谵語,四肢抽搐,口噤項強,兩目上視,舌質紅绛,指紋青紫,可達命關,或透關射甲。
治法:平肝熄風,清心開竅。
方藥:羚羊角粉(沖服)1.5克、白芍10克、鉤籐10克、生地10克、黃芩10克、菖薄lo克、遠志10克、天竺黃10克。
中成藥:紫雪散,牛黃清心丸。
[預防與調養]
1.搞好個人和環境衛生,居室空氣流通,冬春季節少到公共場所。
2.多曬太陽,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及時增減衣服。
3.積極治療佝偻病、小兒貧血手營養不良。
4.避免交叉感染,輕症可在家中或醫院門診治療。
5.喂水進食時應將嬰兒上身抬高,以避免嗆入氣道。
6.及時清除鼻

[1] [2] 下一页

大家都給寶寶用什麼補鈣?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