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母親感染弓形蟲還能喂奶嗎?正文

母親感染弓形蟲還能喂奶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媳婦在懷孕的後三個月感染了弓形蟲(之前沒被感染過),孩子降生後通過臍血化驗,孩子未被感染,母親還可以喂奶嗎?謝謝大家!
 
弓形蟲是一種廣泛寄生於人和溫血動物有核細胞內的機會致病原蟲,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分布,引起人和動物弓形蟲病。人類普遍易感,據估計全世界約有1/3的人感染弓形蟲。我國1983~1986年進行全國弓形蟲血清學普查,平均弓形蟲陽性率為5.169%(0.329%~11.793%)。先天性感染可引起失明、精神發育遲緩等嚴重疾病。艾滋病人、器官移植、接受化療的腫瘤患者等獲得性感染者,可導致死亡。本文對人類感染弓形蟲的主要途徑及其預防進行綜述。

1弓形蟲的感染途徑

(1)先天性感染正常女性在懷孕前4~6個月或更早時間感染弓形蟲,可以獲得終生的保護性免疫力。但是,孕前已經感染弓形蟲、血清學試驗陽性的、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和艾滋病的孕婦仍然可以垂直傳播給胎兒,造成胎兒的先天性感染。若女性在懷孕期間第1次感染弓形蟲,因其對感染無保護性免疫力,弓形蟲的速殖子可以隨血流侵入胎盤導致胎兒感染,也可因胎兒攝入羊水而感染。懷孕本身也成為弓形蟲感染的危險因素之一,胎兒在子宮內感染的風險隨孕期增加而增大,但在懷孕早期感染的胎兒後果更嚴重。在懷孕早期(3~6個月)的母嬰傳播感染,可以導致胎兒先天性弓形蟲病、胎兒子宮內死亡和自發性流產。但在懷孕晚期感染通常無明顯症狀。在懷孕第3、6、9月時受到弓形蟲感染,先天性弓形蟲病的發病率分別為9%、27%、59%;出現明顯臨床症狀的發病率分別為77.8%、15.6%、10.2%;圍產期死亡和死產的發生率為5.0%、2.0%、0%。

(2)後天獲得性感染

1)進食生的或未熟的肉類而感染如果肉中的包囊未能殺死,人攝入以後發生感染,或在烹饪過程中因嘗試肉味而感染。據估計,美國一半的弓形蟲感染是由於進食生的或未熟的肉類造成的。在加工處理肉類過程中亦可獲得感染,屠宰場工人、肉類加工人員等職業從業人員可因皮膚或黏膜損傷、誤食而感染。在加工生肉後接著處理其他菜肴時,不洗手或不清洗廚房用品如砧板、菜刀、水池,造成食物之間交叉污染而感染。研究表明,在處理生肉後不經常清洗廚房用品和弓形蟲感染具有相關性。

2)食用生的或未熟的蛋類和奶制品而感染弓形蟲的速殖子已經在許多中間宿主的奶中發現,包括綿羊、山羊和牛。sacks等報道一個家庭24名成員中有10人因喝生羊奶發生弓形蟲病,而未喝生羊奶的14人弓形蟲血清學試驗為陰性。據報道,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小學生的弓形蟲血清陽性率與喝生奶有相關性。迄今由喝奶引起的急性弓形蟲病主要和喝生羊奶有關,但也不排除其他奶類的感染途徑。在蘇丹的駱駝中感染率高達67%,喝生駱駝奶可能是當地游牧民族感染弓形蟲的主要途徑;另有因母乳而致嬰兒感染的報道。avelino等報道,吃生的蛋類增加了孕婦感染弓形蟲的風險。

3)與家貓的密切接觸而感染貓感染後每天可排出1000萬個卵囊,持續10~20d。卵囊在適宜溫度和濕度環境中2~4d即可發育為感染性卵囊。人因誤食卵囊而感染或被貓咬傷通過滋養體感染。據調查,廣西地區家中飼養貓者與不飼養貓者在弓形蟲感染率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認為養貓和弓形蟲感染有關。有清掃貓窩增加了弓形蟲感染的風險(or=5.9,p=0.007)的報道。曾有貓咬傷後發生3例弓形蟲病的報道,認為這是弓形蟲感染的新途徑之一。

4)通過密切接觸家貓以外的其他弓形蟲感染動物而感染在動物飼養過程中,動物舔舐人的手和臉,或被動物咬傷都可能獲得感染。另外,接觸流產動物的胎盤、羊水及其他污染物可獲得感染。據調查,獸醫和飼養員的弓形蟲陽性率分別為9.21%和4.30%,獸醫的弓形蟲陽性率居調查的15種職業之首,飼養員的弓形蟲陽性率也較其他較少與動物接觸的職業高。

5)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在實驗過程中獲得弓形蟲感染實驗室感染主要通過誤食貓科動物糞便標本中孢子化的卵囊,或者通過皮膚和黏膜接觸組織或液體培養物中的速殖子或緩殖子而感染。her-waldt等收集了20世紀40~90年代的文獻,其記錄了47例實驗室感染病例,分析表明可通過誤食卵囊速殖子,侵入黏膜等途徑感染,也有疑為通過氣溶膠感染者。有學者認為所有弓形蟲分離物(即使是動物試驗無毒力的)都應視為病原。試驗器材應該嚴格消毒。免疫低下的、弓形蟲血清學陰性的孕婦或准備懷孕的女性工作人員都應該了解預防弓形蟲感染的知識,並有不從事該項工作的自由。

6)與土壤接觸的活動時誤食入泥土中的卵囊而感染,或加工或進食未清洗的卵囊污染的蔬菜而感染卵囊被排出後可廣泛分布於自然環境中,孢子化卵囊在潮濕泥土和沙中可以存活18個月並具有感染力。據研究,在美國從事密切接觸土壤的職業者(如園藝、種植)弓形蟲感染的風險增加。據調查發現,吃未清洗的蔬菜和水果是挪威孕婦弓形蟲感染的主要原因,盡管蔬菜和水果被卵囊污染的機率很小,但經常吃未清洗的蔬菜和水果增加了弓形蟲感染的機率。

7)經器官、骨髓移植或輸血感染血清學陽性的供者提供血液、器官給血清學陰性的受者時,可以使受者感染,這是心髒、肝、腎等器官移植後發生弓形蟲病的重要原因。受者潛在弓形蟲感染的再活化是骨髓、造血干細胞移植後患弓形蟲病的主要原因。martino等報道,在歐洲15個移植中心的51例病人在同種異體干細胞移植後被診斷出弓形蟲病,其中22名病人死於弓形蟲病。雖然不常見,但弓形蟲也可以經過輸注全血或白細胞而使受血者感染。曾觀察到小鼠腹水中的弓形蟲在10%紅細胞懸液、血漿和血清中可存活5~6w不等。

8)經水源傳播人飲用卵囊污染的水或食用由這種水制作的冰淇淋等冷飲可受到感染。benen-son等報道了第1例由水傳播造成的弓形蟲病爆發,在巴拿馬叢林中訓練的31名美國軍人爆發弓形蟲病,經過調查原因可能是附近溪流的飲用水被叢林貓排洩的卵囊污染所致。加拿大的一次弓形蟲病爆發,110人被確診為急性弓形蟲病,最可能的原因是感染的貓科動物的糞便隨雨水和徑流污染了水庫。這是第一次與市政供水系統有關的急性弓形蟲病爆發病例報道。巴西曾爆發大規模弓形蟲病,共有294人確診,可疑污染儲水池的水樣過濾後進行pcr試驗檢出剛地弓形蟲sag2片段,並在水源地附近發現貓。在疾病爆發高峰期的發病病人都飲用了該儲水池供應的水或吃由這種水制作的冰淇淋等冷飲。水生哺乳動物,如海象和幾種海豹等可感染弓形蟲,食入海水中的感染期蟲體可能是感染的直接原因。由於卵囊對外界環境的強大抵抗力,使其成為公共供水系統的一個潛在威脅。sroka等調查了波蘭飲用水中出現弓形蟲的概率,證實弓形蟲抗體陽性和飲用水有確切的關系。

9)土壤中的卵囊經過蒼蠅、蟑螂、蚯蚓的機械傳播致食物污染而導致人的感染avelino等[3]報道蒼蠅的機械傳播是懷孕期間血清轉化現象的風險因素。

10)經性傳播和感染性行為包括接吻致弓形蟲的傳播和感染相當罕見,且在流行病學上無重要意義。
 
呵呵,你說的很有意思,的確,對於弓形蟲這個問題,婦科醫生和寵物醫生的觀點是不同的,因為婦科醫生是要嚴格保證婦女健康安全的,在這個問題上,即便是千分之一的可能也是要能避免就避免的。而寵物醫生則從弓形蟲本身的特性來分析的,因為貓咪將弓形蟲傳染給人類是通過糞便傳播的,而貓咪一生中只會排洩一次帶有弓形蟲的糞便,而弓形蟲在排出茂密體外後,只在一定時間內有感染能力,過了這個時間就不具有傳染能力了。而在這個時期,只要不直接接觸貓咪的排洩物就完全可以避免,但是由於不知道貓咪何時會排出帶有弓形蟲的糞便,所以我們要求大家在處理貓咪排洩物上一定要注意衛生,並且要避免讓貓咪上床,避免與貓咪做過分親密的動作。

回過頭來我們再說說弓形蟲對懷孕女性的影響:

1、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什麼是弓形蟲感染:弓形蟲感染是由一種弓形蟲寄生引起的感染,世界各地的弓形蟲感染非常普遍,美、英的成年人中,大約16~40%發生過感染,有的調查達70%,而歐洲大陸和拉丁美洲的成年人,50~80%發生過感染,法國人高達90%。1985~90年我國的23個省、市、自治區的調查,大都在10%以下,明顯比外國低。

正常人感染弓形蟲絕大多數沒有症狀,或者症狀很輕,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感染的,只有少數人初次感染(或稱原發性感染)時有發熱、淋巴結腫大、頭痛、肌肉關節痛和腹痛,幾天或數周後隨著人體產生免疫力,症狀小時,只是形成的包囊在身體裡存在幾個月、好幾年或者更長時間,一般都是自愈。但是,有嚴重免疫缺陷的病人,如愛滋病人等,如果發生感染,後果就很嚴重。懷孕婦女感染可傳染給胎兒,也有可能發生嚴重後果。

2.弓形蟲是怎樣傳染的?
首先是吃未煮熟的肉,特別是豬、羊。幾乎所有哺乳動物和鳥類,如鼠類、豬、羊、牛、家兔和雞、鴨、鵝等,都可以傳染弓形蟲,而且感染率很高。人的傳染來源主要來自於這些動物的肉類,如涮肉的溫度不夠和時間過短,其中的弓形蟲沒有殺死,就有傳染的危險。生肉或切肉案板的污染同樣可以傳染。污染的羊、牛奶也可以傳染。上述我國人口的弓形蟲感染率較低,可能與中國人熟食肉類的習慣有關。

狗也可以傳染弓形蟲,但是它們的糞便和排洩物都沒有傳染性,如果不吃狗肉就不會傳染。有人說“狗與人關系密切,是人類的重要傳染源之一”,還有人生下的孩子出現了“智力遲鈍、先天性心髒病或者多了一個手指”,就歸罪於家裡養狗,這些都是缺乏根據的。

感染的貓糞是重要的傳染來源。貓和貓科動物是弓形蟲的終宿主,感染的貓糞便裡排出囊合子;這段時間是傳染期。世界各地的調查大約1%的貓糞便內含有弓形蟲囊合子。貓糞裡的囊合子須在外界發育2~5天才有傳染性,所以幾時處理貓糞非常重要。囊合子可以在水裡、潮濕的土壤裡生存好幾個月或更長,因而貓糞污染的食物、飲水、甚至灰塵,人吃下去都可以傳染。在完全熟食肉類的地區,貓科動物是人的重要傳染來源。但是,作為中間宿主的許多其他動物同樣可以傳播。例如有許多牧場極少有貓,也有很多牛羊感染;而且世界上還有個別島嶼沒有貓,島上居民感染率仍然很高。所以,國內有一本重要的《人體寄生蟲學》書上說:由於作為中間宿主的家畜感染率很高,故從人的感染來源來說,貓糞的污染就不及吃未熟肉類為重要。
孕婦感染弓形蟲可傳染給胎兒,發生先天性感染,由於先天性感染胎兒有可能產生嚴重後果,所以很重要。可是,只有在懷孕前沒有感染過弓形蟲的孕婦,在懷孕期間發生初次(原發性)感染才有可能傳染給胎兒,如果孕婦在懷孕前感染過弓形蟲,那她就不再有傳染的危險。

3.先天性弓形蟲感染對胎兒有哪些危險?
如果懷孕頭3個月發生先天性感染,大約40%胎兒可能有嚴重損害,出現流產、死胎或新生兒疾病,或者出生後有眼、腦或肝髒的病變或畸形,如視網膜脈絡膜炎、白內障、腦內鈣化、腦積水、小頭畸形、智力障礙、黃疸和肝脾腫大。懷孕末3個月發生的感染,嚴重者不到3%。

1996年,芬蘭赫爾辛基大學醫院的一項弓形蟲對胎兒影響的研究發現:在他們進行血清抗體檢查的16733名孕婦中,只有42人是原發性感染,其中有36人接受了螺旋霉素治療,長期隨訪結果,他們的孩子中發生4例先天性弓形蟲病,2例有嚴重的神經系統病變,2例無臨床症狀。其余原發性感染孕婦所生的孩子在生長發育和智力方面與其他孕婦的孩子沒有不同。

4.孕婦要不要常規進行血清弓形蟲的抗體檢查?
雖然法國和奧地利等國家規定對孕婦常規進行弓形蟲抗體檢查,做法是在懷孕早期進行血清抗體檢查,如果為陰性(即沒有感染過),告訴孕婦注意預防感染,並定期復查;一旦發現孕婦出現急性感染,即給予螺旋霉素治療,同時對胎兒進行羊膜穿刺和超聲檢查。如果證明胎兒發生感染,孕婦則采用磺胺加乙胺嘧啶治療;要是發現胎兒有明顯的病症,父母可考慮終止妊娠。但這種方法是否值得采用,仍有爭論。由於孕婦在妊娠期間的感染和胎兒感染的機會

[1] [2] 下一页

8月大的嬰兒白天睡覺滿頭大汗為什麼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