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幼兒潰瘍怎麼治 新生兒時期的寶寶是不會流口水的,因為他們的唾液腺不發達,分泌的唾液較少,寶寶嘴裡沒有多余的唾液流出;加上此時寶寶的主食是奶或流質食品,對唾液腺的刺激不大。寶寶長牙期是口水流得最頻繁的時期,乳牙萌出時,小牙頂出牙龈向外長,會引起牙龈組織輕度腫脹不適,刺激牙龈上的神經,唾液腺反射性地增加分泌口水。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發育較快的孩子一歲半時就會停止流口水,而大部分孩子在兩歲之前,也會因為肌肉運動功能的成熟,逐漸有效地控制吞咽動作。
因此,小寶寶流口水是正常現象。但是,由於唾液偏酸性,裡面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質,因口腔內有黏膜保護,不致侵犯到深層。但當口水外流到皮膚時,則易腐蝕皮膚最外的角質層,導致皮膚發炎,引發濕疹等小兒皮膚病。所以寶寶流口水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隨時為他擦去口水,擦時不可用力,輕輕將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損傷局部皮膚。
2、常用溫水洗淨口水流到處,然後塗上油脂,以保護下巴和頸部的皮膚。最好給孩子圍上圍嘴,以防止口水弄髒衣服。
3、給寶寶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質地柔軟,以棉布質地為宜,要經常洗燙。
4、如果寶寶口水流得特別嚴重,就要去醫院檢查,看看寶寶口腔內有無異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另外,孩子趴著睡覺,流口水時不會給他帶來什麼影響,只是枕頭要勤洗勤曬,以免裡面滋生細菌。 對於小兒胃潰瘍的治療有以下幾點需引起注意: (1)林食上主張少食多餐,可選擇奶類及其他容易消化的食品。 (2)首選胃粘膜保護劑治療,如德諾、硫糖鋁、麥滋林-s等。 (3)新生兒和嬰幼兒的急性潰瘍可表現為嘔吐及黑便,潰瘍常為表淺的多發性潰瘍,內科治療效果好。因小兒胃粘膜生長迅速,短期內即能治愈,據觀察且很少有復發。
(4)學齡期兒童患者治療上除了嚴格治療至治愈,還需鞏固治療2~3個月。 (5)應用甲氰咪胍和雷尼替丁以短期內應用為好,不宜長期使用,防止出現男性乳房發育,肝功異常,精神障礙等副作用。臨床上最常見的是長時期服藥後出現男性乳房發育,用量根據體重決定,甲氰咪肛每次3~5毫克/公斤(體重),每日3~4次,雷尼替丁每次1~2毫克/公斤(體重),每日1~2次,療程4~6周。治愈後停用此類藥物,改用其他藥物鞏固治療為好。 (6)服用氫氧化鋁膠僅作輔助治療,需注意可能引起便秘,影響四環素等藥的吸收。 (7)如出現穿孔、大出血等並發症可考慮手術,但以不行胃切除為好,有人臨床觀察發現胃切除超過50%後可影響小兒的營養及生長發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