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十歲小孩發燒38.5度嚴重嗎正文

十歲小孩發燒38.5度嚴重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十歲小孩發燒38.5度嚴重嗎
 

熱在兒童疾病中是很常見的。許多病都表現有發熱,發熱是兒童生病的一個明顯標志。那麼應該如何來應對呢?
發熱的溫度不同所采用的措施也不同:
低熱:37.4--38度,喝水,觀察,不建議用退熱藥;
中熱:38至39度,喝水,休息,口服退熱藥、物理降溫(38.5度以下不用退熱藥,可用物理降溫。物理降溫采用溫水浴或溫水擦浴等比較安全有效,擦拭完之後迅速擦干並換上干爽的衣服,注意保暖。水分蒸發可幫助散熱。);
高熱:39至41度,喝水,物理降溫,口服或注射退熱劑;
超高熱:大於41度,看醫生;
發熱只是疾病的一種症狀,簡單的退熱是治標而不治本,所以除了退熱之外,還要積極治療引起發熱的原發病,這就需要醫生的判斷和解決。這樣才能真正退燒、真正治愈。

 
算啊
還是去醫院吧
別把孩子的腦子燒壞了
 
挺嚴重的趕快去醫院吧別脫水了
 
嚴重,去醫院
該打針打針
該吃藥吃藥
 
算是半嚴重的
需要打針,不用住院
 
我覺得挺嚴重的,還是去醫院看看吧
 
不是很嚴重,但也要好好照顧的,多喝水
如果體溫持續不降,可以到醫院掛個鹽水
 
正確的家庭處理

 小兒高燒應多次少量喂水,以補充因脫水引起的血液循環不足,便於表皮毛細血管充盈,使體內的熱易於通過血循環散發。當熱退後汗多時,及時用干毛巾擦干,背部墊上干小毛巾以免風吹受涼。因為低熱對小孩抵抗疾病有好處,可以增加血循環,增強免疫細胞功能,所以一般體溫在38℃以下不必太積極地降溫,但應密切觀察並注意伴發症狀。

 給發熱小孩創造一個適宜降溫的環境也很重要。熱天可打開空調,室溫控制在28℃以下。很多家長認為發燒的小孩不能吹空調,其實也是錯誤的。當然,應注意空調溫度不宜過低,以避免小兒著涼感冒。如果為高燒,服用退燒藥後仍未降溫,可用溫水洗澡,利用體溫與水溫之間的溫差來達到降溫的目的,這種方法常常是快而有效的方法,但水不能太熱,以免達不到所需的溫差;也可用30%~50%酒精或用白酒擦浴,一般擦額部、腋窩和發燙的手足心,不主張擦胸、背部及腹部。

 藥物方面可口服布洛芬(如美林等)和對乙酰氨基酚(如泰諾林等);中藥降溫制劑有兒感退熱靈、新雪丹等。如經濟條件較差也可口服傳統藥阿司匹林,但應注意其胃腸道反應及瑞氏綜合征(由髒器脂肪浸潤所引起的以腦水腫和肝功能障礙為特征的一組症候群,又稱腦病合並內髒脂肪變性綜合征。多發生在6個月~15歲的幼兒或兒童,平均年齡6歲,罕見於成年人)等副作用。

如遇高燒有陣陣痙攣,或以往有高熱驚厥史的小孩,應送往醫院。
 
孩子一發燒,家長就最緊張了。發燒多數是反復發作的,因此,家庭護理顯得相當重要。寶寶發燒時,首先要用物理方法降溫,如果體溫超過38.5℃,才選用藥物降溫。在使用藥物降溫的同時,也要配合物理降溫。以下是我列舉的各種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
1、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適合於所有發燒的寶寶。不要給寶寶喝冷的水,因為寶寶發燒時經常伴隨有胃腸道症狀和咳嗽,喝冷水會加重這些伴隨症狀。要給寶寶喝溫水。
2、溫水擦浴,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這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也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水的溫度32~34oc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鐘以上。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3、溫水浴:水溫約比病兒體溫低3~4℃,每次5~10分鐘。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發燒就不能洗澡,其實,恰恰相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溫水浴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
4、低溫室法:將病兒置於室溫約為24℃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使其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需少穿衣服。有條件者,可采用空調降低室溫。這種方法適用於1個月以下的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隨有畏寒、寒戰,就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5、退熱貼:退熱貼是近幾年的新產品,很流行,其實退熱效果一般,並不像廣告誇大的效果。在寶寶額頭貼上一貼,寶寶頭部會舒服一點,家長的心也會舒服一些。應該是有益無害吧。
6、冰敷:這種方法的利弊目前還有很多爭議。我認為冰敷弊大於利,因為冰敷可能會引起寶寶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特別是伴隨有畏寒、寒戰,更不能用冰敷。
7、酒精擦浴:嬰兒的皮膚很薄,酒精滲透性很強,可能通過皮膚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會刺激皮膚,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這種方法已經被摒棄了。
如果經過物理降溫處理,寶寶的體溫還是超過38.5℃,此時就要選用藥物退燒。
冰敷、酒精擦拭已經被摒棄,肌注退燒針會損傷臀大肌,影響臀大肌的發育,很多醫生也不太主張。因此無論家庭還是醫院,口服退燒藥都是最好的降溫法。傳統的退燒藥有阿司匹林片劑口服、安乃近滴劑滴鼻,還有各式各樣的退熱栓,這些已經基本被淘汰。特別在廣東,以上傳統退燒藥在沒有醫生指導下使用,是非常危險的,往往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甚至是死亡。
有誰知道什麼是“蠶豆病”嗎?蠶豆病就是“g6pd酶缺陷症”,是一種家族遺傳病,在廣東人中間很常見。一般情況下,蠶豆病的孩子跟正常人沒有分別,但如果進食蠶豆,或使用阿司匹林,安乃近等退燒藥、或磺胺類抗菌素,會引起全身血紅細胞溶解,這是一種兒科常見的急症,可以造成很嚴重的後果,死亡率很高。祖籍是廣東的人中,蠶豆病的發生率很高。因此廣東人使用退燒藥一定要十分小心,要選用安全高效的退燒藥。所以在給寶寶使用退燒藥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寶寶是否有蠶豆病。你知道你的寶寶是否有蠶豆病嗎?如果不知道,趕緊查一查。
高效安全的退燒藥有:美林(布洛分)混懸液,每瓶100毫升
美林(布洛分)混懸滴劑,每瓶15毫升
泰諾林口服溶液,每瓶100毫升
泰諾林混懸滴劑,每瓶15毫升
美林和泰諾林退燒效果很好,退燒過程比較溫和,口服美林後20分鐘開始起效,一小時達到高峰,退燒作用持續4小時,而且橙汁味,口感好。而且這兩種藥對於蠶豆病的孩子,都是安全的,不會引起溶血,可以放心使用。是口服退燒藥的首選。
兩個月以內的寶寶不需要任何藥物退燒法,只要給寶寶多喝點水,少穿衣服,用溫水給寶寶抹身,寶寶的體溫很快就會降下來。記住,每個有孩子的家庭都應備有退燒藥,美林或泰若林。因為這幾種藥均是橙汁味,口感很好,小孩喜歡喝,家長應將藥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小孩過量誤吃引起中毒。
我個人比較喜歡美林退熱口服液。尤其是100毫升裝的美林混懸液,效果很好,而且非常安全,完全可以在沒有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用量是每次每公斤體重0.4毫升,最多可以用到每次每公斤體重0.5毫升。比如你的寶寶10公斤,每次吃4毫升,4小時後可以重復使用。百服寧退熱口服滴劑和泰若退熱口服滴劑用法完全一樣,可以按照說明書的量服用,都很安全。
還有一些中藥的退燒藥,例如羚羊角,退燒作用緩和,如果高燒,可能效果不是很快,可以配合使用。還有保嬰丹,退燒效果也是比較緩和,但是,如果在高燒的情況下,配合使用保嬰丹,可以預防高燒引起抽搐。所以,寶寶高燒時,最好配合保嬰丹一起使用。
 
檸檬熱敷襪退燒法。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改善寶寶下肢及腳部的血液循環,從而促進散熱。方法:用一個檸檬的汁放在小鍋裡煮滾,再將一雙成人穿的棉線襪浸到檸檬汁裡,將浸透了檸檬汁的襪子略微晾一下,不要燙了孩子的皮膚。然後將保持溫熱的棉襪盡快地穿在孩子的腳上,穿得越高越好,再將孩子的腳用毯子包裹起來保溫。約15分鐘,或是等襪子涼了後脫下,可間隔1~2小時再做一次。使用這種方法需注意兩點:·在穿襪前應先摸一下孩子的腳,大多孩子在發燒時腳是涼的,要先將腳搓熱後再穿上檸檬熱敷襪。如果臨時沒有檸檬,可用醋替代;·操作時只要注意別燙傷孩子。

 「綁腿退燒法」,將兩條毛巾以接近身體溫度的溫水浸濕,之後稍微擰干、攤開,再將毛巾逐一纏繞在孩童的小腿上,待二十分鐘後解開,接著以干毛巾擦干。裹腿退燒法」是一種相當實用的物理治療,但使用「綁腿退燒法」必須注意幾個重點:˙毛巾要微濕,水分才能充分接觸到皮膚。˙不可綁的太緊、以免造成下肢循環不佳,也不可綁的松垮垮的、以免水分接觸不良。˙水溫要與體溫類似,以免「驚動」小朋友。˙定期更換毛巾、以求熱交換效率高。˙如果小兒熱度過高、過快,則可以將毛巾兩條、直放在背部脊椎兩側,以求效率增加。「裹腿退燒法」的關鍵是利用每一分子水蒸發需要539大卡的巨大熱量,將體溫帶走,達到退燒的效果,經醫師診治及指導下,不失為簡易的退燒方法。

孩子發熱推薦首選物理降溫,三十八度五以下可勤些用溫水擦浴,用溫毛巾擦四肢及背部的皮膚至潮紅(胸腹及頸部皮膚敏感,容易受刺激而出現寒戰,不擦),每二十分鐘左右一次,可以有效降溫。甚至可以用溫水給孩子泡澡,只要注意不要讓孩子再次著涼就行。三十八度五以上推薦用美林(布洛芬)退熱,效果不錯。如果服過美林後一小時還沒有汗出及退熱的話,體溫甚至上升高過三十九,可以用些百分之三十的酒精擦身降溫(但小嬰兒皮膚幼嫩,酒精刺激性大,都不主張用於小嬰兒),如果再不行的話,可能需要到醫院肌注退熱藥並作進一步治療了。孩子的燒只要不是超高與持續時間過長,可以不用太擔心,只要對症處理就好。因為孩子發熱不一定是壞事,至少有三個好處:代表孩子的免疫系統正在工作、體溫高時可以殺滅某些不耐熱的病原體、促進新陳代謝(有俗話說“燒一次長一茬”是有道理的)。如果孩子有過高熱驚厥病史,那就不論熱度是多少,都請及時就醫,並帶上退熱藥,必要時服了口服藥再就診,而不必等體溫超過三十八度五。另外,也可以在家備些鎮靜藥(如魯米那、安定),一旦孩子出現發熱,就喂一些以降低其中樞神經的興奮,減少再出現高熱驚厥的可能。
損害寶貝健康的十大惡習»
«孩子半夜啼哭原因有哪些
5個物理方法為寶寶退燒
2007-05-3114:24:00by分享快樂來源:新浪網-《年輕媽媽之友》作者:方曉
嬰幼兒體溫中樞發育尚未完善,遭遇呼吸道感染、過敏、接種反應等都會出現寶寶體溫升高的情況,但又不能亂用藥。那麼當寶寶發燒或高熱不退時,媽媽該采取什麼措施幫助寶寶降低體溫呢?
1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准備75%的酒精100毫升,加溫水等量,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不能過冷,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致使熱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時,用小毛巾從寶寶頸部開始擦拭,從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進行,腋窩、腹股溝處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膚微微發紅,有利於降溫。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2溫水洗澡
洗澡能幫助散熱。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可以多洗澡,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3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准。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4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復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硅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櫃,凍成固體後取

[1] [2] [3] 下一页

六個月的寶寶吃什麼輔食能補鈣啊?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