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髒,補虛損,養陰生津作用,適用於中老年人或病後體弱,氣血虧損,體瘦虛贏,反胃噎嗝,口干思飲,大便燥結等症。服用牛奶粥時,忌食酸性食物。 9、姜韭牛奶羹:韭菜250克,生姜250克,共搗爛用干淨紗布絞汁,加入牛奶250克,煮沸後,趁熱服用。適用於胃寒性胃潰瘍,慢性胃炎胃脘疼痛,嘔惡等症。 10、香姜牛奶:公丁香2粒,姜汁1茶匙,牛奶250毫升,同煮沸,撈去丁香,白糖少許調味飲用。有補益,降逆氣,止嘔吐作用,適用於疳積瘦弱,食之即吐的患兒。 喝牛奶的常見誤區 01、牛奶必須煮沸:牛奶消毒的溫度要求並不高,70℃時用3分鐘,60℃時用6分鐘即可。如果煮沸,溫度達到100℃,牛奶中的乳糖焦化,而焦糖可誘發癌症。煮沸後牛奶中的>鈣會出現磷酸沉澱現象;從而降低牛奶的營養價值。 02、牛奶越濃越好:所謂過濃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濃度超出正常比例標准,也有家長唯恐新鮮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嬰幼兒喝的牛奶濃淡應該與孩子的年齡成正比,其濃度要按月齡逐漸遞增。如果嬰幼兒常喝過濃的牛奶,會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久而久之,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 03、加糖越多越好:加糖是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給的熱量,必須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過多的糖進入嬰兒體內,會將水分滯留在身體中,使肌肉和皮下組織變得松軟無力,看起來很胖,身體的抵抗力很差,還會成為一些疾病的危險因素。 牛奶裡最好是加蔗糖。蔗糖進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後,變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 有的家長專門給孩子買葡萄糖,大可不必。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過規定范圍,而且孩子還會因不甜而拒食。 把糖與牛奶加在一起加熱,這樣牛奶中的賴氨酸就會與糖在高溫下(80℃~100℃)產生反應,生成有害物質糖基賴氨酸,這種物質對小兒危害很大。因此,應先把煮開的牛奶晾到溫熱(40℃~50℃)時,再將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04牛奶服藥一舉兩得 牛奶能夠明顯地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速度,還容易使藥物表明形成覆蓋膜,使牛奶中的鈣與鎂等礦物質離子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非水溶性物質,不僅降低藥效,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藥前後各1~2小時內最好不要喝牛奶。 05、用酸奶喂養嬰兒:酸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雖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長,但同時也破壞了對人體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長條件,還會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腸炎的嬰幼兒及早產兒,如果喂食他們酸奶,可能會引起嘔吐和壞疽性腸炎。 06、添加橘汁或檸檬汁以增加風味:橘汁和檸檬均屬於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牛奶中的蛋白質,會使蛋白質變性,降低營養價值。 07、牛奶中添加米湯稀飯:牛奶中含有維生素a,而米湯和稀飯主要以澱粉為主,它們中含有脂肪氧化酶,會破壞維生素a。孩子特別是嬰幼兒,如果攝取維生素a不足,會使嬰幼兒發育遲緩,體弱多病。 以煉乳代替牛奶:煉乳太甜,必須加5~8倍的水來稀釋。當甜味符合要求時,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也比新鮮牛奶下降一半,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加水使蛋白質和脂肪濃度接近新鮮牛奶,糖含量又會偏高,容易引起小兒腹瀉,也會給以後添加輔食帶來困難。 3: 可以的少喝一些 4: 最好不要,還是喝熱水吧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