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抗感解毒沖劑,每次半袋,每日3次,白開水沖服。
(3)可合用抗菌素的指征:
①服用抗病毒藥物後仍不退熱時。
②防止6個月以下月齡嬰兒發生繼生性細菌感染。
③血象檢查白細胞總數明顯增高。
④經常患扁桃體炎者。
⑤出現氣管炎(咳嗽、膿痰)或肺炎征象者。
(4)應用抗病毒藥、退熱藥、抗菌素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劑量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太久。
②多喝開水,促進藥物的吸收與排洩。
③3歲以下小兒肝腎尚未發育成熟,故不宜使用撲熱息痛。
④小兒本人或其家族有解熱類藥過敏史。
☆小兒風寒、風熱感冒怎樣食療: 風寒感冒 怕冷,發熱,無汗,鼻塞,流清涕,噴嚏,咳嗽,痰白清稀,頭痛,喉癢,舌苔薄白,脈浮4。
治法:疏風散寒。
(1)生姜紅糖茶:生姜3片搗爛,紅糖適量,開水(或用滾粥)沖泡,趁熱服用,出汗為佳。
(2)姜蘇飲:生姜3片,紫蘇葉6克,用水半碗煮沸,加適量紅糖,趁熱服用。
(3)豆豉蔥白煲豆腐:豆腐1~2塊,豆豉6克,蔥白3根,先將豆腐、豆豉用水一碗煎至半碗,再入蔥白,煎沸後趁熱服用。
(4)蔥乳飲:蔥白5根,洗淨剖開,加母乳(或牛奶)50毫升,放入杯內加蓋,沸水煮熟,去蔥後,倒入奶瓶喂嬰兒飲服。
(5)芫荽黃豆湯:鮮芫荽30克,黃豆10克,先將黃豆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15分鐘後,再加入鮮芫荽同煮10分鐘,加少許食鹽調味,去渣飲湯。
(6)蘇葉粥:白米50克煮粥,臨熟時加紫蘇葉6克,再煮5分鐘,加鹽調味,趁熱食粥。
風熱感冒
發熱,頭痛,有汗,鼻塞,流濃涕,咽部紅痛,咳嗽,痰黃而稠,口渴,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
(1)銀花薄荷飲:銀花15克,薄荷6克。先將銀花加適量水煮15分鐘,後下薄荷煮沸3分鐘,倒出藥液加適量白糖服用。
(2)菊花茶:菊花10克,開水沖泡,加白糖適量,代茶飲用。
(3)桑菊豆豉茶:桑葉、菊花各6克,豆豉3克,煎水飲用。
(4)綠豆茶:綠豆30克(搗爛),綠茶3克(布包)加水適量煎至半碗,去茶葉包後,加糖適量服用。
(5)芥菜豆腐湯:芥菜250克,豆腐2塊,生姜2片,水適量煮熟,加鹽調味趁熱飲湯。 兒童感冒後的慢性咳嗽很可能是過敏性咳嗽。 如果孩子的咳嗽是陣發性的干咳、用抗生素無效,伴有咽喉癢、不伴發熱,怕冷空氣怕煙霧,夜間加重,那你孩子就可能是過敏性咳嗽,也叫咳嗽變異性哮喘或者過敏性支氣管炎。 如果還伴有搓鼻子、揉眼睛、打噴嚏、流鼻涕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那你孩子就可能是過敏性鼻炎引起的過敏性咳嗽,也叫過敏性鼻-支氣管炎。很容易誤診的,誤診後導致誤治。既遭罪又辛苦,錢白花副作用還很大的。 我的孩子曾有過敏性咳嗽和過敏性鼻炎4年,現在就已經治好了,所以已經有了很多教訓和經驗。建議你應該盡快查過敏原、脫敏和消除呼吸道過敏性炎症,還是可以治好的。 具體治療方案你可以看看這個著名過敏網站——“中國過敏與哮喘網”,裡面有過敏性咳嗽的病因、概念和治療。相信你看後會有所收益的。 不要去看兒科,就知道拍片子、ct、肺功能的檢查一通,然後就用抗生素、激素或者亂七八糟的止咳藥,治標不治本,停藥就犯,而且會產生依賴。 個人認為,可能是抵抗力太差。中醫說是肺衛不固,易感外邪。或是先天禀賦不足造成的。建議不要動不動感冒就跑去西醫院,用過多的抗生素對以後孩子不好。很多輕微的感冒是可以自愈的,或者去看一下中醫。治病同時幫你調理好身子。 祝你的孩子健康成長! 寶寶發燒怎麼辦
發燒是人體抵御疾病的反應,發燒能使小兒的防御機能大大加強,並為炎症的痊愈創造了有利條件。所以當寶寶發燒時,只要寶寶精神還不錯,體溫不超過39.5℃,父母就可自己處理。但要注意的是,出生1個月以內的寶寶和重度營養不良的寶寶,發燒時體溫不但不升高,反而下降了,可能在35℃以下,這類情況十分危險,應及時送醫院搶救。小兒發燒有個特點:小兒如果手腳冰冷、面色蒼白說明體溫還會上升;一旦小兒手腳暖和了、出汗了,體溫就可以控制,並很快能降溫。父母遇到小兒發燒時可采取哪些方法呢:
①嬰兒的前囟門在1歲半之前還未完全閉合,父母在寶寶睡著後用手心捂在其前囟門處(最好是爸爸捂,因為男士的熱量大,寶寶容易出汗),直到寶寶微微出汗,這時寶寶的鼻子通了,呼吸勻稱了,溫度也下降了。再把寶寶叫醒,多喂他一些溫開水或紅糖水。
②多數寶寶發燒是因為受涼感冒引起的,如果寶寶發燒時手腳冷、舌苔白、面色蒼白、小便顏色清淡,父母就可用生姜紅糖水為其祛寒,在水裡再加2~3段一寸長的蔥白,蔥白有發汗的效果。
③如果小兒發燒手腳不冷、面色發紅、咽喉腫痛、舌苔黃或紅、小便黃且氣味重、眼睛發紅,這說明小兒內熱較重,就不能喝生姜紅糖水了,應該喝大量溫開水,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鹽。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小便,身體裡的熱才會隨著尿排出,寶寶的體溫才會下降。
④2歲以上的寶寶發燒,父母可以幫其按摩。先搓小兒的腳心,把熱往腳下引,把腳搓熱了再搓小腿,小腿搓熱了再搓手、膀子、後背,最後是小兒的耳朵。按摩時要輕、要慢、要多喂寶寶喝水。如果寶寶還持續發燒可用溫水幫他擦身,用毛巾把寶寶身體擦熱、擦紅,給寶寶的身體散熱;如果寶寶還是手腳發涼,說明寶寶受寒較重,可連續給寶寶多喝幾次生姜紅糖水。需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喝蔥姜紅糖水加按摩治療的順序是先喝蔥姜紅糖水再按摩。
⑤寶寶感冒發燒後會影響消化系統的功能,食欲會下降。所以寶寶生病後要吃一些清淡的稀飯、面條。
當然,在上述幾種退燒方法中,對爸媽而言,最方便且迅速的是退燒藥的使用,而每位寶寶家裡確實都必須常備退燒藥以因應不時之需,免得臨時半夜發燒束手無策。但丁绮文主任提醒爸媽,退燒藥的使用是有技巧和原則,何時用、怎樣用,平時宜有正確觀念,才不會效果不佳或甚至退燒失控。
她說,退燒藥有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一般以水劑較溫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撲熱息痛的糖漿,如小兒美林糖漿、小兒百服寧滴劑等級,阿斯匹靈錠劑退燒效果也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阿斯匹靈可能引發雷氏症候群,不宜使用。
栓劑用來塞肛門,由直腸吸收,效果快速,小孩拒絕吃藥時也能退燒,非常方便,但用量寧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燒過度,體溫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門,造成腹瀉。打退燒針,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孩子甚至過敏休克。退燒的方法很多,一定可以降溫,家長不必一時性急,因小失大。
另外,不同的退燒藥最好不要隨意的互相並用,因為劑量不好控制,還是單獨使用比較安全。還有,退燒藥也不可多服幾次或將劑量增加,以加強退燒的效果。千萬要記住,“藥也是毒”的道理,任何藥物(包括退燒藥)都有它們一定的用法,吃多了即會產生毒性。許多父母因愛兒心切,而把過多的退燒劑給幼兒服用,但卻沒退燒,反而燒得更厲害,因為退燒藥的毒性反應之一,就是讓體溫升高。
總之,寶寶發高燒,父母不必愈來愈緊張,只要按照上述各種建議,觀察寶寶活動力、補充水分、必要時適度退燒,體溫多半可獲得降低,翌日再帶寶寶就醫即可。 非藥物防治感冒十五法
感冒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至今尚無特效療法,目前只能對症處理,讓其逐漸自愈。本文介紹幾種奇特療方,讀者不妨一試。
1、喝雞湯
美國有兩家臨床醫療中心報道,喝雞湯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對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狀極為有效。因為雞肉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營養豐富,能顯著增強機體對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雞肉中還含有某種特殊的化學物質,具有增強咽部血液循環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這對保護呼吸道通暢,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痊愈有良好的作用。
2、多食蘿卜
實踐證明,蘿卜中的蘿卜素對預防、治療感冒有獨特作用。具體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蘿卜切碎,壓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搗碎,搾出少量姜汁,加入蘿卜汁中,然後加白糖或蜂蜜,拌勻後沖入開水當飲料喝,每日三次,連服兩天,可以清熱、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3、糖姜茶合飲
因感冒多為外感風寒之邪,常有頭痛、鼻塞、流涕及一身關節酸痛,甚至怕冷、發熱等症狀。可用紅糖、生姜、紅茶各適量,煮湯飲,每日1-2次,不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4、少吃食鹽
實驗證明,少吃點含納的食鹽,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護口腔、咽喉部粘膜上皮細胞,讓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及干擾素來對付感冒病毒。因此,每日吃鹽量控制在5克以內,對防治感冒大有益處。
5、沖服蜂蜜
蜂蜜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激發人體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兩次沖服,可有效地治療和預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6、服酵母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達斯古普塔教授在試驗中發現,在制作面包的酵母中,含有一種可防止感冒病毒在人體細胞內繁殖擴散的成分,能治療普通感冒,但對流行性感冒無效。
(摘自:求醫問藥網 http://www.jk58.com )
7、多吃佐料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認為,生姜、干辣椒有助於人體驅逐感冒病毒,止咳化痰。美國癌症研究院在不久前透露,大蒜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在烹調菜肴時多加點佐料,可使感冒早愈。
8、食醋滴鼻、熏蒸
將食醋以冷開水稀釋,配制成5%-10%溶液滴鼻,每日4-6次,每側鼻孔滴入2-3滴,對治療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有很好的療效。尤其是感冒初期,療效更佳,食醋可殺滅潛伏在鼻咽部的感冒病毒。在感冒流行期間,用食醋滴鼻有可靠的預防作用。另外,食醋熏蒸也可治療感冒,即將100克食醋放在火爐上熏蒸,室內不僅頓時生香,而且醋分子飄散在空氣中殺滅室內的感冒病毒,能有效地防治感冒發生。感冒流行期間,每日最好熏蒸食醋1-2次。
9、搓手
由於手拇指根部(醫學上稱為大魚際)肌肉豐富,伸開手掌時,明顯突起,占手掌很大面積。大魚際與呼吸器官關系密切。每日搓搓,對於改善易感冒的體質大有益處。其方法是:對搓兩手大魚際,直到搓熱為止。搓法恰似用雙掌搓花生米的皮一樣。一只手固定,轉另一只手的大魚際,兩手上下交替。兩個大魚際向相反方向對搓,大約搓一到兩分鐘,整個手掌便會發熱。這樣做可促進血液循環,強化身體新陳代謝,所以能增強體質,故而不易感冒。
10、按摩鼻翼
兩手微握拳,以屈曲的拇指背面上下往返按摩鼻翼兩側。每日上下午和按摩15-30次,以局部紅、熱為度。一法可改善鼻部血液循環,促進粘膜細胞分泌,並通過纖毛的“定向擺動”,將感冒病毒及其有害的代謝物排出體外。
11、穴位按摩
用雙物的拇指、食指、中指指端(任用一指)按摩鼻道、迎香、鼻流等穴後,再用魚際穴周圍的肌肉發達區,揉搓鼻腔兩側由迎香穴至印堂穴的感冒敏感區。按摩湧泉穴和足心,直至發熱,使這兩個區域的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正常。這樣可預防風寒侵入,拒敵於大門之外。
12、針灸治法
我國的針灸對感冒頗有療效。當您患感冒時,盡早去針灸,可以使鼻塞、頭痛立桿見影地減輕,並能使增高的體溫經過一晝夜漸漸恢復正常。由於針灸通過經絡的調節作用,使體內免疫功能增強,故療效可靠。治療感冒的有效穴位是:上星、印堂、風池、迎香、合谷、外關。留針15分鐘,每日針一次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