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燒了。 到第三天左右,水樣的清鼻涕就變成黃色的膿鼻涕, 常常是在打噴嚏消失之後,才出現輕度咳嗽。 不過,在6個月以前,嬰兒感冒是不會發高燒的。盡管不願意吃奶, 但決不是一點也不吃。開始時,流水樣清鼻涕過3~4天後就流黃色的濃鼻涕而開始痊愈。
過去,營養不良的嬰兒往往因感冒而引起肺炎。目前, 由於嬰兒營養很好,由感冒而轉變成肺炎的,已經看不到了。 維生素a攝取不足,氣管內的細胞會喪失抵抗力而容易使細菌侵入, 但最近已經沒有缺乏維生素a的嬰兒了。佝偻病幾乎絕跡, 大概也是使肺炎的病程減輕的一個原因。此外, 抗生素對感冒本身是不起作用的, 但人們則習慣於用抗生素來預防中耳炎或肺炎。 嬰兒感冒後的護理: 1.嬰兒感冒期間要多喝些溫水,多吃水果及果汁、 蔬菜及含蛋白質低的食物。(注:發燒時忌吃雞蛋)。 做到飲食清淡,易消化,忌生冷,油膩,刺激性食物。 2.患兒房間空氣要保持清新,經常開窗通風。室內濕度保持60% 。 3.注意不要穿太多,蓋太厚,保暖過渡。經常檢查寶寶有無流汗, 室溫保持在20度左右。 4.增加休息時間,保證充足睡眠。 嬰兒感冒治療: 治療方法:取嬰兒尿布在爐上烘干待用(未經燙洗)。讓母親與嬰兒平臥床上, 取適時衣被覆蓋,將四塊烘熱之尿布分別置於囪門、前胸、 後背和足心,注意勿燙傷嬰兒,尿布涼了可再加溫如法熱敷, 少傾患兒鼻通涕止,遍身微汗而愈。 1.3療效標准與治療結果症狀消失為痊愈。98例中一次治愈62例,占63.2%;2~ 3次治愈35例,占35.7%;總治愈率98.9%。 1例因腹瀉加用了七味白術散,2天後治愈,占1.1%。
吃小兒感冒藥 吃小兒感冒藥 ●小兒感冒一般多是外感病范疇內,如果給孩子吃的是湯藥, 其解表藥就需要輕煎,不可久煮,否則藥性耗散,作用減弱。 流鼻涕的感冒一般都是受冷引起的冷感冒,吃點小兒氨敏黃納並多喝水應該有三天就會好了! 口服小兒感冒沖劑就好 純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人工喂養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干硬,條狀,常帶奶瓣,有明顯臭味,大便每天1~2次。
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如果平時大便次數較多,但小兒一般情況良好,體重不減輕,不能認為有病。
引起嬰幼兒腹瀉有許多原因,大體分為兩類:
一類為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如飲食喂養不當或天氣變化均可引起腹瀉。飲食方面引起的腹瀉包括進食過多或過少;食物成分改變,加糖過多(反之,糖分攝入過少易引起便秘);添加輔食過快,引起不適,天氣炎熱時給孩子斷奶等。天氣變化如孩子受涼,可使腸到功能紊亂;氣候炎熱可使胃酸和消化酶分泌減少,消化不良引起腹瀉。
另一類為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如孩子進食的奶具或食物不潔,使細菌進入體內造成腹瀉;長期服用廣譜抗生素,致使腸到菌群失調引起腹瀉;小兒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系統感染、咽炎等病時,由於發熱及病原體毒素的影響,均可造成腹瀉。
在腹瀉期間,服用媽咪愛或合生元兒童益生菌沖劑也可縮短腹瀉病程。 媽咪愛與合生元都是有益菌,是調理胃腸道系統的,拉稀的調到不稀,便秘的調到不干。媽咪愛價格適中,合生元價格偏貴。
若母乳喂養的孩子發生腹瀉時,這時可縮短每次喂奶的時間,讓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質含量較多,容易消化,富於營養,而後半部分脂肪含量較多,不易消化。必要時母親可在喂奶前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先飲一大杯淡鹽開水,稀釋乳汁,然後再給孩子哺乳。
食物止瀉
以下幾種食物不僅能提供嬰兒必須的營養,而且還有一定的止瀉作用。 1、焦米湯: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黃,再加水和適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狀即可。焦米湯易於消化,它的碳化結構還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 2、胡蘿卜湯:胡蘿卜是鹼性食物,所含果膠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瀉制菌食物。胡蘿卜湯制作方法如下,將胡蘿卜洗淨,切開去莖,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過濾去渣,然後加水成湯(按500克胡蘿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後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瀉好轉後停用。 3、蘋果泥:蘋果也是鹼性食物,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收斂、止瀉的作用。取一個新鮮、質地酥軟的蘋果切成兩半,用調匙刮成泥狀即可。 寶寶因小其呼吸系統防御功能尚不健全,咳嗽反射不敏感,其咳嗽和咳痰的症狀都和大人不一樣.較小寶寶會在喝水,吃奶時發嗆.嚴重時一吃奶就會從口鼻嗆出來,導致進食困難.如果疏忽大意體弱的寶寶可能因為奶水嗆入氣管堵塞呼吸而發生窒息危及生命.為了早日止住寶寶咳嗽,有的人就自作主張,使用咳必清等鎮咳藥,也有不少人自已采用傳統的辦法,用冰糖炖川貝母,或川貝母與生梨一起炖服.這些做法都是不妥當的,要搞清這個問題,還是要從病因說起...不能讓孩子一直在家裡捂著啊,要常帶他/她出去走走,曬曬太陽什麼的。當然,要注意適度,過猶不及。
增強免疫力,最好的方法還是在寶寶的飲食上下功夫。多吃提升免疫力的食物調理體質。只有健全的免疫系統,才能幫助寶寶抵抗致病的細菌和病毒,遠離疾病。多吃天然食品,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蔬菜、水果,此外,不要讓寶寶偏食而導致營養失調。
總而言之,就是讓寶寶吃的越均衡營養越豐富越好。你去淘寶上看看,有款紅蘑鮮蔬/香菇三文魚/金槍魚海苔的拌飯料挺好的,配料很豐富,可以試著給孩子吃吃看。
如果自己做給寶寶吃的話,切記要和大人的飯菜分開,不能放鹽、糖這樣的調味劑,更不能用油炸。小孩子的腎髒受不了的。 同樣是要積極的藥物抗感冒治療就可以了。感冒是小兒常見病,一年四季皆可發生,治療小兒感冒的藥物也較多,有的家庭備有“小藥箱”,孩子感冒了不到醫院看,拿家裡儲存的感冒藥給孩子吃,或者自己到藥店給孩子買藥吃,這樣做很危險。因為有不少成人用的感冒藥,對孩子有危害。所以小兒感冒用藥要特別慎重,如“速效傷風膠囊”、“感冒通”、“安痛定”等藥,含有撲熱息痛、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咖啡因等成分。這些成分對骨髓造血系統可產生抑制作用,影響小兒血細胞的生成和生長,導致白細胞減少及粒細胞缺乏,降低小兒的免疫力,有的可引起中毒性肝損壞。那麼,小兒怎樣正確服用感冒藥呢? 一、小兒感冒不要急於退熱。 發熱是身體的一種防御性反應,既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菌,又有利於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但高熱時(39℃以上)應在醫生指導下退熱。退熱的最好辦法是物理降溫,如冷敷、酒精擦浴等。如物理方法不能使體溫下降,可配合使用退熱藥。 常用的退熱藥有:10~20%安乃近滴鼻液,每次1~3滴;撲爾敏片,每天每千克體重0.35毫克,分3-4次口服;小兒退熱栓,每次半粒到1粒,塞入肛門,一日不超過3次,退熱後停用。 不要使用apc(復方阿司匹林),因為apc有興奮作用,而嬰幼兒的神經抑制機制尚未健全,高熱時使用,易誘發驚厥,還會因大量出汗引起虛脫,甚至因血液中游離膽紅素堆積而出現黃疸。同時這種藥對消化系統和肝腎功能有損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綜合征,造成白細胞、血小板降低,尤其是3歲以下的幼兒,一般不主張用這種藥。 二、小兒感冒不要隨便使用抗生素。 由於感冒大多為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對病毒無效,所以必須使用抗病毒藥。常用的抗病毒藥有: 1、三氮唑苷,每日每千克體重10~20毫克,分3次服,或按每日每千克體重10~15毫克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 2、板藍根沖劑,每次半袋,每日3次,開水沖服。 3、雙嘧達莫(潘生丁),1日2次,1次5~25毫克,口服。以上藥物可酌情選用,效果比較可靠,副作用小。 三、在下列情況下,可考慮合用抗生素:服用抗病毒藥物不能退熱;預防6月齡以下嬰兒發生繼發性細菌感染;血液檢查白細胞數明顯增高;經常患扁桃體炎;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 四、無論用何種藥物,都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1、劑量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過久。 2、服藥期間多飲開水,以利藥物的吸收和排洩,減少藥物對小兒身體的毒害。 3、3歲以下小兒,肝、腎還未發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撲熱息痛, 4、小兒或其家庭成員有解熱藥過敏史者,不要用退熱藥。 目前的家長朋友們,常常在寶寶們感冒、咳嗽面前手足無措,以下是很多兒科醫生們和媽媽們的總結:
1、輕微感冒(噴嚏、流涕):保嬰丹(風寒感冒)、牛磺酸顆粒(風熱感冒)、珠珀猴棗散、小兒寶泰康(風熱)、小兒感冒顆粒、馥感林口服液、小兒金丹。
2、感冒、發熱:雙黃連口服液、好娃娃感冒顆粒(小兒新)、牛磺酸顆粒、保嬰丹。
3、感冒、咳嗽:猴棗牛黃散、保嬰丹、小兒感冒顆粒、小兒清肺口服液(同仁堂)、小兒止咳糖漿(露)、清宣止咳露。
4、咳嗽、多痰:小兒止咳糖漿(露)、清肺化痰顆粒、沐舒坦、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保嬰丹、猴棗牛黃散、健兒清解液。
5、退燒:泰諾林、美林、臣功再欣。
6、常用抗病毒藥:板藍根(中)、新博林(西)。
7、常用消炎藥(抗生素):希刻勞、阿奇霉素、阿莫仙等。
8、也可以配合使用目前比較流行的方法,中藥外治,如(一貼寧、百草瓊漿益氣貼)等。
能不打針就不打針;能用中藥不用西藥;能外貼不口服;標明小孩要注意怎麼怎麼用的,絕對不用。
•咳嗽,抗生素不能多用 •寶寶咳嗽,如何用藥 •咳嗽兒童的飲食禁忌 •咳嗽寶寶的飲食禁忌 •秋冬巧吃梨防咳嗽 目前的家長朋友們,常常在寶寶們感冒、咳嗽面前手足無措,以下是很多兒科醫生們和媽媽們的總結:
1、輕微感冒(噴嚏、流涕):保嬰丹(風寒感冒)、牛磺酸顆粒(風熱感冒)、珠珀猴棗散、小兒寶泰康(風熱)、小兒感冒顆粒、馥感林口服液、小兒金丹。
2、感冒、發熱:雙黃連口服液、好娃娃感冒顆粒(小兒新)、牛磺酸顆粒、保嬰丹。
3、感冒、咳嗽:猴棗牛黃散、保嬰丹、小兒感冒顆粒、小兒清肺口服液(同仁堂)、小兒止咳糖漿(露)、清宣止咳露。
4、咳嗽、多痰:小兒止咳糖漿(露)、清肺化痰顆粒、沐舒坦、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保嬰丹、猴棗牛黃散、健兒清解液。
5、退燒:泰諾林、美林、臣功再欣。
6、常用抗病毒藥:板藍根(中)、新博林(西)。
7、常用消炎藥(抗生素):希刻勞、阿奇霉素、阿莫仙等。
8、也可以配合使用目前比較流行的方法,中藥外治,如(一貼寧、百草瓊漿益氣貼)等。
能不打針就不打針;能用中藥不用西藥;能外貼不口服;標明小孩要注意怎麼怎麼用的,絕對不用。
•咳嗽,抗生素不能多用 •寶寶咳嗽,如何用藥 •咳嗽兒童的飲食禁忌 •咳嗽寶寶的飲食禁忌 •秋冬巧吃梨防咳嗽 口服小兒感冒沖劑和阿莫西林沖劑就好,多喝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