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花或胖大海泡水當茶喝。摘自《東方茶網》 轉自<中央電視台>網站【北京市西城區棉花胡同幼兒園教師謝鷗】一天下來說話多了,嗓子就很疼,而且有時候會咳嗽,咳嗽個不停。【北京市西城區棉花胡同幼兒園教師劉霞】有的時候就是比較干渴,像厲害的時候就比較疼,咽唾液也挺困難的。【解說】像前面兩位老師講的這種情況,經專家診斷是屬於慢性咽炎的症狀。慢性咽炎是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在教師和演員等用嗓子比較多的人群中發病率比較高。【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聶惠民】教師呢,因為經常要上課,用嗓音時間長,容易疲勞,精神也容易緊張,再有呢,工作的環境又有粉塵的接觸,所以對咽部都有刺激,因此教師當中慢性咽炎的發病率是比較高的。【解說】許多老師一天課上下來,嗓子會有發干、發脹、發癢、甚至干咳、疼痛的症狀,也有的人經常會感到咽部有灼熱感或者異物感,按照專家的意見,這些都是慢性咽炎的表現,應該及時治療。【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聶惠民】有的老師的感覺是咽唾液的時候,感覺嗓子不舒服,而吃飯的時候沒什麼影響,也能咽的挺順利,有的時候因為工作忙了,他就不去看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想提醒老師,只要你嗓子疼,有發癢、發堵、發脹這樣的感覺的時候,應該及時地去看醫生,及時地治療,以免引起其它的疾病。【主持人】對於嗓子的自我保健,除了要注意合理的安排生活,注意休息外,最好不要吸煙、喝酒,還要防止粉塵等因素對咽部的刺激,另外,在飲食方面,我們也要提醒您注意選擇一些清淡、沒有刺激性的食物,而針對教師工作的特點,專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聶惠民】在講課的時候,不一定是全堂都是用高聲講授,講課的時候可以采取抑揚頓挫的聲音,這樣既可以增強講課的效果、吸引學生,另外也可以保護嗓音。下課之後,我想老師應該是避免高聲暢談,這樣給嗓子一個充分休息的時間。【解說】而對於嗓子已經有了不舒服感覺的老師來說,他們會采取什麼樣的防治方法呢?【北京市西城區棉花胡同幼兒園教師劉霞】非常簡單的一些方法,比如買一些菊花茶,或者買一些胖大海、麥冬泡水喝,反正就當飲品吧,經常沏一些,在工作當中喝一些。【主持人】像劉老師這樣的做法究竟對不對呢?市場上的咽喉保健品又是片劑、又是沖劑,到底哪一種效果最好呢?專家認為,不同體質的人,應該選擇不同的藥物保健,也就是要對症下藥,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下面是專家給我們推薦的幾種保護嗓子的中藥小藥方。教師嗓子保健飲品之一玄參3克麥冬3克胖大海2枚服法:開水浸泡,課前課後,代茶頻飲。適用於慢性咽炎兼有大便干燥者。教師嗓子保健飲品之二玄參沙參金銀花各3克服法:開水浸泡,課前課後,代茶頻飲。適用於慢性咽炎兼有干咳煩熱者教師嗓子保健飲品之三甘草2克桔梗3克金銀花5克服法:開水浸泡,課前課後,代茶頻飲。適用於慢性咽炎急性發作者,嚴重者可藥量加倍,當湯藥煎服。【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聶惠民】除此之外,還可以有一種外用藥防治慢性咽炎的方法,就是漱口的藥。咽喉保健外用漱口方黃連10克生栀子12克金銀花12克生甘草3克服法:放入水中小火煎煮5-6分鐘,課前課後及飯後口中含漱。此法有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的功效。 常見引起痰液增加原因包括鼻炎、鼻窦炎、咽喉炎,以及細支氣管炎、肺炎等,嬰幼兒的身體發展功能尚未完全,有症狀時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痰液堆積易引起中耳炎、肺炎等並發症,家長應注意。
兒科門診中常常有家長問,為什麼總是覺得小寶寶喉嚨有痰聲,卻又沒咳嗽或咳不出來?吃了一堆藥還是沒改善;言談中顯得非常擔憂,卻又不知如何是好?
引起痰液增加的疾病
到底痰從何處來?痰又是什麼東西呢?其實嚴格來說,痰就是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正常人也會有;當有外來病菌或其他刺激物侵入時,分泌物就會增加,而且混雜著身體與病菌作戰後的殘留物,所以顏色就可能會變黃或變綠,造成呼吸道的不適及刺激。
常見引起痰液增加的原因有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炎、鼻窦炎、咽喉炎;或下呼吸道感染:如細支氣管炎、肺炎。主要的症狀則包括,呼吸有雜音、吃奶不順、呼吸急促、胸廓起伏較大以及咳嗽等。
下呼吸道感染時應加強拍痰
當小寶寶感染了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時,醫生多半根據疾病種類給予治療,例如:化痰劑、祛痰劑;若是懷疑有細菌感染,例如急性扁桃腺炎,則應給予適當抗生素。如果一旦得到下呼吸道感染(如細支氣管炎、肺炎),則除了藥物以外,應該再加強拍痰、蒸汽治療及水分的補充。
但是要小心的是,幫小嬰兒拍痰要注意有無發增現象,因為他們的心肺功能不比大人,不要一味地拼命拍,卻沒有注意到小寶寶的情況。痰液若積於肺部深處,除靠化痰藥、氧氣罩及濕氣協助痰液稀釋之外,更要藉由拍痰將痰液拍出,否則會逐漸發生痰液聚積致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一般明顯改善至少需要3到4天。
拍痰的時間最好在喝奶前30~60分鐘或喝奶後2小時,每次拍10~15分鐘,每天拍4~6次,如同時有噴霧治療,則在吸藥後再拍。拍痰時寶寶最好趴在床上或是家長大腿上,呈頭低腳高姿勢(可墊枕頭或棉被於下半身)家長的雙手手指並攏,彎曲成杯狀,以適當力道拍擊寶寶的後背,但骨突處及腰部不可以拍。
拍痰後利用姿勢引流,維持頭低腳高約10~15分鐘,使痰液因重力原理流至氣管或口鼻。蒸汽治療及水分的補充對細支氣管炎是頗重要的,但是必須仔細征詢醫生的意見;必要時,可考慮住院以氧氣帳及點滴來達到更好的效果。電動或手動吸鼻器在現今頗為普遍,不過它的抽吸效果有限,多半只能將鼻咽的痰液吸出,更深的痰液則無法吸出。
當心引起中耳炎、肺炎並發症
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痰液堆積易引起中耳炎、肺炎等並發症。嬰幼兒的耳咽管構造及功能不像成人那麼好,鼻咽處的分泌物容易經由耳咽管上行至中耳腔,引起中耳積水甚至急性中耳炎,不可不慎。另外痰液倒流至氣管、細支氣管也不少見,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引發肺炎:有些小寶寶因為喝奶加上咳嗽,也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小寶寶若不接受適當治療,重則引發呼吸窘迫、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的危險。
當寶寶因細支氣管炎而產生咳嗽症狀時,咳嗽有助於清除呼吸道的痰液,因而不需要使用過強的鎮咳藥物,亦不必過度使用較強的消腫劑,以去除鼻塞的現象。這些藥物均可能使得鼻部分泌物過於濃稠,而產生症狀持續較久或惡化的現象。
平常居家護理注意事項
至於日常居家護理則需注意:
1.環境勿太干燥:空氣干燥時,痰較不易咳出,易滋生細菌,所以讓居家保持適度的溫度及拍痰,反而有利痰的排出。
2.多補充水分:患細支氣管炎時,會因發燒、出汗,使體內水分流失;呼吸時,亦會喪失水分,因此要為寶寶多補充水分。
3.咳嗽時立起身體:寶寶咳嗽時,抱直身體的姿勢會比躺著時舒服,所以寶寶咳嗽時;可將其抱直,有痰時亦可拍痰,以促進寶寶舒適。
4.干淨健康的生活空間:抽煙或空氣不好的房間,常是導致寶寶罹患細支氣管炎的原因之一,所以給寶寶一個干淨健康的生活空間,是必須且重要的。
父母親對於較輕微症狀的幼童,則可以平常心來照顧,對於較嚴重的病童則須送醫就診。症狀急劇惡化時,寶寶的呼吸速率會加速到一分鐘60~80次,嘴唇四周若變成紫色或用鼻翼呼吸,或胸部凹下般的痛苦呼吸時,需立刻送醫治療。
減少出入公共場所、避免感染
最後再次叮咛家長們,寶寶生病時,盡量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公共場所群眾出入復雜,含有較多致病菌。寶寶生病時,抵抗力降低易受其再度感染。此外痰液的排除需要較長時間,其病因也不盡相同,應該好好和醫生配合,找出原因,耐心觀察寶寶的狀況及變化,不要一味強求速效或特效藥,免得事倍功半。 參考資料: http://www.bbyin.com/q/postview.asp?qzid=53&tid=1793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