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我家寶寶4個月是否可以喝自制的豆漿正文

我家寶寶4個月是否可以喝自制的豆漿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對葉酸的需要。香蕉可以代替馬鈴薯作為鉀的來源;柑桔類水果可以代替甘藍滿足維生素c的需求。
但是,不論如何,蔬菜和水果畢竟無法完全互相替代。蔬菜不僅富含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而且還含有多種促進健康的植物化學物質。所以,你一定要不斷地為孩子提供蔬菜,讓他接受並喜歡蔬菜。這一點非常重要。
說法3、乳制品會加重孩子的感冒。
事實:乳制品會增加黏液的產生或者使鼻腔分泌的黏液變稠,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孩子感冒時,鼻子和嗓子裡黏液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產生。而乳制品只是粘在了嗓子眼裡,讓人感到有點不舒服。當孩子感冒時,可以繼續給他提供牛奶或其他乳制品。如果他不喝牛奶,可給他別的液體,如白開水、果汁、稀粥或雞湯,直到他感覺好些。即使孩子沒有什麼食欲,也要讓他喝足夠的水,以防止脫水,並能使黏液流出鼻腔。
說法4、為了預防肥胖,應該盡早限制孩子的脂肪攝入量。
事實:對於嬰兒和剛學走路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和身體成長極其迅速,每天所需要熱量(卡路裡)40%是從脂肪中攝取的。發育中的大腦對脂肪酸及脂肪中的其他成分有著特殊的需求。
因此,大部分專家建議,2歲以下的孩子要喝全脂牛奶,而不是脫脂牛奶。大一些的孩子仍然需要從飲食中攝入足量的必需脂肪酸,以利於皮膚健康正常成長、性激素的分泌以及維生素的吸收。但在2歲後,每天從脂肪中獲取30%左右的熱量(卡路裡)就足夠了。
此外,食物中的脂肪還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已經吃飽了。因此,如果你過多地限制孩子的脂肪攝入量,他可能會通過吃更多的其他食物來加以補償。
說法5、吃糖多會讓孩子過度活躍。
事實:吃糖多對孩子沒有這方面的影響。事實上,研究發現,吃了高糖飲食的實驗室動物變得並不活躍。那麼,這種不正確的說法從哪裡來的呢?很可能是,當父母往往發現孩子吃了巧克力之類的糖果或喝汽水後變得異常活躍,而這兩者都包含咖啡因。其實,咖啡因才是導致孩子活動過度的原因。
說法6、給小嬰兒添加新食物時要特別小心,因為許多孩子都對某些食物過敏。
事實:食物過敏反應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普遍。事實上,真正食物過敏的孩子只有6~8%。荨麻疹、濕疹、嘔吐、腹瀉,或者在極端情況下,出現過敏性休克等,都屬於食物過敏時出現的反應。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如腰果和胡桃)、小麥、大豆、魚和貝類,90%的過敏反應是由於添加這些食物而引起的。因此,添加這些食物時,要注意觀察孩子有沒有異常反應。如果懷疑孩子有過敏反應,可以帶孩子到醫院,向兒科醫生咨詢,必要時醫生會為孩子進行過敏原的測試。
說法7、牛奶是強壯骨骼是必需的營養食品。
事實:是的,牛奶的確是最好的鈣源之一。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不愛喝牛奶,他同樣可以從其他食物中獲得足夠的鈣質供骨生長發育所需。這些食物包括:酸奶、奶酪、豆漿、甘藍、豆腐、深色蔬菜以及添加鈣的百分之百純果汁(如橙汁)。
營養學會所推薦的兒童每日鈣的攝入量
1~3歲:每天需要600-800毫克的鈣
4~8歲:每天需要800-1000毫克的鈣
9歲以上:每天需要1000毫克的鈣
說法8、當孩子生病時,最好是感冒時多進食,發燒時餓著點。
事實:任何時候都不要強迫或限制孩子吃東西。生病時,孩子需要所有能得到營養的食物和液體,這樣,才能保證他有力量與病菌作戰。但如果他不想吃或沒吃完飯,你也不必太擔心。孩子生病時,應當允許他吃想吃的東西,餓了就吃,不餓也沒有必要非讓他吃。別忘了,最重要的是給孩子補充足夠的液體,比如稀粥、湯、果汁、牛奶等,以防止脫水。
說法9、果汁是健康的解渴飲料。
事實:100%的純果汁肯定比汽水更有營養,但它並不是孩子渴時要喝的最佳的飲料。相反,你必須要限制孩子的果汁攝入量。否則,喝太多果汁會降低孩子對營養更豐富的食物的食欲,並可能取代牛奶而成為唯一一種他想喝的飲料。此外,由於果汁含糖多,過量飲用可能會損壞孩子的牙齒或者引起胃部不適。
營養學家建議:初學走路的孩子,每天將其飲用的果汁限制在100毫升。更大一些的孩子,每天的果汁消耗量也不應超過200毫升。另外,不要把果汁當作解渴的飲料,當孩子感覺渴時,白開水是最佳的選擇。
說法10、白面包沒有營養。
事實:用全麥面粉制作的面包當然是比較理想的選擇,因為全麥面包中的纖維素含量豐富,可預防便秘、心髒病、高血壓和糖尿病。但這並不意味著白面包就毫無營養。白面包中常常富含鐵和煙酸、葉酸、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歡吃全麥面包,讓他吃白面包也無妨。至於纖維素,他還可以從其他食物中獲取比如水果、蔬菜等。
譚潭(指導專家/劉紀平)
一度為自己孩子吃牛奶多而洋洋得意的母親,會有一天發現孩子突然不愛吃牛奶了,吃的量很少,便著急得很四處求醫,以為孩子生病了,其實不然,這往往是母親自己造成的。這是怎麼回事呢?厭食牛奶並不是突然發生的,詢問母親往往都是一個共同的情況,孩子在厭食牛奶前都是一個旺盛、愛吃牛奶的嬰兒,正是母親長期給予過量的牛奶,造成小兒肝髒和腎髒的負擔過重,長期超負荷消化、吸收、排洩過多的牛奶,總有一天胃腸道因為疲勞而罷工。孩子就表現出厭食牛奶,而喜歡吃容易消化吸收的果汁和水。實際上,厭食牛奶不是一種病,而是小兒本身為防止肥胖而采取的自衛措施,也可以說是對父母發出的警告。了解了上述原因,即使小兒厭食牛奶,父母也不要太著急,不要怕孩子不吃牛奶會餓壞,更不能拼命硬灌。應該諒解孩子,讓孩子體內的髒器得以充分的休息,恢復功能。父母要改變一下喂養方法,把牛奶沖稀些或換用一下奶粉的品種,多喂些糖水和果汁,只要嬰兒平均一天能吃下100-200毫升的牛奶,父母就不要擔心會餓壞孩子,因為孩子體內有充分的貯備,經過8-10天的調整,孩子就有可能慢慢恢復到從前喝牛奶的量了,等孩子恢復了,父母不要再讓孩子多吃了。
厭食牛奶的小兒與病孩子不同,他只是不像平時那樣喜歡喝牛奶,吃的量少了,但他的精神狀態,活動各方面與往常一樣。因此,孩子有一天突然不愛吃牛奶了,媽媽不要光想到是孩子生病了,而去找醫生開上各種藥和針去治療,這樣適得其反,各種藥物進入體內都需要肝髒和腎髒去處理,無疑是雪上加霜。本來只需要8-10天的調理恢復就行了,這樣一折騰反而壞了事。
 
豆漿與牛奶的營養成分不同,牛奶中所含的維生素和鈣是豆漿中所缺乏的。未滿1周歲的嬰兒,還是應以母乳喂養為主,要慎喝豆漿,因為嬰兒的胃腸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豆漿中的物質不易被其消化。1歲以上的幼兒可以適當喝豆漿,但也不能過量,以防蛋白質過敏。即便是成人,喝豆漿也應適量。

參考文獻:
http://bbs.5iopen.com/search.php?searchid=11&orderby=lastpost&ascdesc=desc&searchsubmit=yes

 

上一页  [1] [2] 

寶貝長牙發低燒怎麼護理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