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缺鈣的表現是什麼 小兒缺鈣的表現 由於小兒生長迅速,並且戶外活動少,曬太陽少,常引起鈣的吸收不足而導致各種缺鈣表現.小兒是否缺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①常表現為多汗,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使小兒頭顱不斷磨擦枕頭,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 ②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有時父母發現小兒不如以往活潑. ③夜驚,夜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④1歲以後的小兒表現為出牙晚,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⑤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⑥常有串珠肋,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可促進鈣的吸收),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髒,使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小兒缺鈣嚴重時,肌肉肌腱均松弛.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現駝背.1歲以後小兒學走路,如果缺鈣,可使骨質軟化,站立時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有的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o”形腿,並且容易發生骨折. 缺鈣的表現各種各樣,父母應學會根據表現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鈣,以便在缺鈣時及時給孩子提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魚、蝦皮、海帶、排骨湯,同時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豬肝、羊肝、牛肝,來促進鈣的吸收.一般情況下,缺鈣較輕的患兒在食補後即可改善缺鈣症狀.如果症狀較重,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建議給孩子正常補鈣和維生素d,並多曬太陽.可每天上午下午各曬半小時. 紫外線可將皮下t-脫氫膽固醇轉變為維生素d3;維生素d3可幫助鈣的吸收.缺鈣時及時給孩子提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魚、蝦皮、海帶、排骨湯,同時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豬肝、羊肝、牛肝,來促進鈣的吸收.一般情況下,缺鈣較輕的患兒在食補後即可改善缺鈣症狀.如果症狀較重,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小兒缺鈣的表現及治療措施 小兒缺鈣,實際上主要是缺乏維生素d,也叫佝偻病.小兒缺鈣通出現神經、骨骼和肌肉3方面的表現. 輕微缺鈣或者缺鈣的早期,主要表現出精神神經方面的症狀,如煩躁磨人,不聽話愛哭鬧,脾氣怪;睡眠不安寧,如不易入睡、夜驚、早醒,醒後哭鬧;出汗多,與氣候無關,即天氣不熱,穿衣不多,不該出汗時也出汗;因為汗多而頭癢,所以小兒躺著時喜歡搖頭磨頭,時間久了,後腦勺處的頭發被磨光了,形成枕禿.這些現象或多或少都存在時,才考慮缺鈣.如果僅有出汗一條,就不能診斷是缺鈣.嚴重缺鈣時,精神神經症狀加重,會出現抽風,同時還會出現骨骼及肌肉的表現,如囟門閉合遲,出牙遲,會站走時間遲,還會出現雞胸駝背、羅圈腿、肌肉松軟無力等等. 缺鈣對人的危害不僅如此,還會影響智力以及引起免疫力、抵抗力下降、致使小兒容易感冒、發燒、拉肚子.因此,在小兒生長期預防和治療佝偻病很重要.小兒的補鈣量如何掌握?對於缺鈣的小兒,應同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因為維生素d的主要功用是促進鈣、磷的吸收和儲備,使人體組織液中保持鈣、磷的一定濃度,鈣、磷得以正常地沉著在骨骼上.人體內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是太陽的照射,皮膚中含一種叫做脫氫膽固醇的物質,經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後,能變成維生素d3.有的家長擔心陽光照射可使孩子變黑,所以盡量不讓孩子曬太陽,這種錯誤的育兒觀念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嬰兒滿月後,可抱到戶外進行日光照射,開始時每日10-15分鐘,以後逐漸延長時間,最好每日在戶外不少於2小時.不少家長喜歡讓孩子在室內隔著玻璃曬太陽,認為這樣就可以了.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因玻璃可阻擋紫外線,達不到日光照射的效果.由於季節的原因,在深秋、嚴冬和初春季節,日照的時間很短,小兒曬太陽的機會少,就需要補充維生素d.一般每日400單位就可滿足需要.我們常用濃縮魚肝油滴劑,每瓶10毫升,含維生素a50萬單位、維生素d5萬單位.一般嬰幼兒每次用2-3滴,1日3次(相當於維生素d400、800單位),一般情況下1瓶魚肝油可用20天左右.服用魚肝油的同時,應加服鈣劑.l歲以內每日需服用500毫克,1-10歲800毫克,10-13歲1100毫克,即可滿足生理需要.小兒應多吃哪些含鈣多的食品?小兒應多食含鈣食物,充足的鈣可促進骨骼和牙齒的發育並抑制神經的異常興奮.如果缺鈣可導致小兒性情暴躁、多汗、哭鬧、注意力不易集中、智力發育遲緩.那麼究竟什麼食物含鈣多呢?首先,海產品含鈣較多,如魚(最好連骨吃)、蝦皮、蝦米、海帶、紫菜等均含有豐富的鈣質,極易被人體吸收;豆制品為上好的補鈣食品,如豆漿、豆粉、豆腐、腐竹等價廉物美,烹調簡單,食用方便;奶制品現在亦普遍被人們接受,如鮮奶、酸奶、奶酪等含鈣豐富,是孕婦和小兒攝取鈣質的優良食物;另外蔬菜也是鈣質來源之一,如金針菜、胡蘿卜、小白菜、小油菜,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又可給人體提供鈣質,在日常生活中應多食;雞蛋在生活中不可缺少,其含鈣量亦較高.每100克食物的鈣含量:沙丁魚(煮)2200毫克;干沙丁魚1400毫克;卷心菜1400毫克;脫脂奶粉1200毫克;裙帶菜(曬干)960毫克;細海帶760毫克;豆腐120毫克;加工牛奶100毫克.多食含鈣食品的同時,應注意多曬太陽,使人體產生維生素d,以促進鈣質的吸收.小兒缺鈣的表現 一、常表現為多汗、即使氣溫不高,也會出汗,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並伴有夜間啼哭、驚叫,哭後出汗更明顯。部分小兒頭顱不斷磨擦枕頭,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機體缺鈣時可以引起系列神經,精神症狀,如夜間多汗都與植物神經調節能力失調有關。首先應該考慮是體內缺鈣引起的精神狀況、要及早補鈣。
二、厭食偏食。鈣控制著各種營養素穿透細胞膜的能力,因此也控制著吸收營養素的能力。人體消化液中含有大量鈣,如果人體鈣元素攝入不足,容易導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
三、易發濕疹。2歲前的嬰兒比較多見,有的到兒童或成人期發展成惡急性、慢性濕疹,或表現為異位性皮炎。嬰兒濕疹多發於頭頂、額面、耳後,嚴重的可遍及全身。嬰兒患病時,哭鬧不安,患病部位出現紅斑、丘疹,然後變成水疤、糜爛、結痂,同時在哭鬧時枕後及背部多流汗。
四、出牙晚或出牙不齊,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並且兒童在牙齒發育過程缺鈣,牙齒排列參差不齊或上下牙不對縫,咬後不正、牙齒松動,容易崩折,過早脫落。牙齒受損就不能再修復丁。
五、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六、常有串珠肋,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追肺髒,使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缺鈣的表現各種各樣,家長應學會根據表現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鈣,以便在缺鈣時及時結孩子提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魚、蝦皮等,同時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動物肝髒來促進鈣的吸收n一般情況下,缺鈣較輕的患兒在食補後即可改善缺鈣症狀。如果症狀較重,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小兒缺鈣的表現 由於小兒生長迅速,並且戶外活動少,曬太陽少,常引起鈣的吸收不足而導致各種缺鈣表現.小兒是否缺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①常表現為多汗,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使小兒頭顱不斷磨擦枕頭,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 ②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有時父母發現小兒不如以往活潑. ③夜驚,夜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④1歲以後的小兒表現為出牙晚,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⑤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⑥常有串珠肋,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可促進鈣的吸收),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髒,使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小兒缺鈣嚴重時,肌肉肌腱均松弛.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現駝背.1歲以後小兒學走路,如果缺鈣,可使骨質軟化,站立時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有的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o”形腿,並且容易發生骨折. 缺鈣的表現各種各樣,父母應學會根據表現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鈣,以便在缺鈣時及時給孩子提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魚、蝦皮、海帶、排骨湯,同時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豬肝、羊肝、牛肝,來促進鈣的吸收.一般情況下,缺鈣較輕的患兒在食補後即可改善缺鈣症狀.如果症狀較重,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建議給孩子正常補鈣和維生素d,並多曬太陽.可每天上午下午各曬半小時. 紫外線可將皮下t-脫氫膽固醇轉變為維生素d3;維生素d3可幫助鈣的吸收.缺鈣時及時給孩子提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魚、蝦皮、海帶、排骨湯,同時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豬肝、羊肝、牛肝,來促進鈣的吸收.一般情況下,缺鈣較輕的患兒在食補後即可改善缺鈣症狀.如果症狀較重,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小兒缺鈣的表現及治療措施 小兒缺鈣,實際上主要是缺乏維生素d,也叫佝偻病.小兒缺鈣通出現神經、骨骼和肌肉3方面的表現. 輕微缺鈣或者缺鈣的早期,主要表現出精神神經方面的症狀,如煩躁磨人,不聽話愛哭鬧,脾氣怪;睡眠不安寧,如不易入睡、夜驚、早醒,醒後哭鬧;出汗多,與氣候無關,即天氣不熱,穿衣不多,不該出汗時也出汗;因為汗多而頭癢,所以小兒躺著時喜歡搖頭磨頭,時間久了,後腦勺處的頭發被磨光了,形成枕禿.這些現象或多或少都存在時,才考慮缺鈣.如果僅有出汗一條,就不能診斷是缺鈣.嚴重缺鈣時,精神神經症狀加重,會出現抽風,同時還會出現骨骼及肌肉的表現,如囟門閉合遲,出牙遲,會站走時間遲,還會出現雞胸駝背、羅圈腿、肌肉松軟無力等等. 缺鈣對人的危害不僅如此,還會影響智力以及引起免疫力、抵抗力下降、致使小兒容易感冒、發燒、拉肚子.因此,在小兒生長期預防和治療佝偻病很重要.小兒的補鈣量如何掌握?對於缺鈣的小兒,應同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因為維生素d的主要功用是促進鈣、磷的吸收和儲備,使人體組織液中保持鈣、磷的一定濃度,鈣、磷得以正常地沉著在骨骼上.人體內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是太陽的照射,皮膚中含一種叫做脫氫膽固醇的物質,經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後,能變成維生素d3.有的家長擔心陽光照射可使孩子變黑,所以盡量不讓孩子曬太陽,這種錯誤的育兒觀念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嬰兒滿月後,可抱到戶外進行日光照射,開始時每日10-15分鐘,以後逐漸延長時間,最好每日在戶外不少於2小時.不少家長喜歡讓孩子在室內隔著玻璃曬太陽,認為這樣就可以了.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因玻璃可阻擋紫外線,達不到日光照射的效果.由於季節的原因,在深秋、嚴冬和初春季節,日照的時間很短,小兒曬太陽的機會少,就需要補充維生素d.一般每日400單位就可滿足需要.我們常用濃縮魚肝油滴劑,每瓶10毫升,含維生素a50萬單位、維生素d5萬單位.一般嬰幼兒每次用2-3滴,1日3次(相當於維生素d400、800單位),一般情況下1瓶魚肝油可用20天左右.服用魚肝油的同時,應加服鈣劑.l歲以內每日需服用500毫克,1-10歲800毫克,10-13歲1100毫克,即可滿足生理需要.小兒應多吃哪些含鈣多的食品?小兒應多食含鈣食物,充足的鈣可促進骨骼和牙齒的發育並抑制神經的異常興奮.如果缺鈣可導致小兒性情暴躁、多汗、哭鬧、注意力不易集中、智力發育遲緩.那麼究竟什麼食物含鈣多呢?首先,海產品含鈣較多,如魚(最好連骨吃)、蝦皮、蝦米、海帶、紫菜等均含有豐富的鈣質,極易被人體吸收;豆制品為上好的補鈣食品,如豆漿、豆粉、豆腐、腐竹等價廉物美,烹調簡單,食用方便;奶制品現在亦普遍被人們接受,如鮮奶、酸奶、奶酪等含鈣豐富,是孕婦和小兒攝取鈣質的優良食物;另外蔬菜也是鈣質來源之一,如金針菜、胡蘿卜、小白菜、小油菜,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又可給人體提供鈣質,在日常生活中應多食;雞蛋在生活中不可缺少,其含鈣量亦較高.每100克食物的鈣含量:沙丁魚(煮)2200毫克;干沙丁[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