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怎麼補鋅?正文

怎麼補鋅?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動脈硬化症或其它疾病而不得不多吃蔬菜。蔬菜內纖維豐富,對身體固然有很多好處,但是有些重要的微量金屬在蔬菜中的含量卻極微。譬如說,人體內如果缺乏鋅就會引起食欲減退、發育緩慢、皮膚病、傷口不易愈合、味覺衰退等現象。尤其是女同志,如果只吃蔬菜,由於攝入的熱量及鋅不足,容易給下一代帶來先天性疾病。因此,多吃蔬菜的人也應該吃一些含鋅較多的食物,例如畜肉、家禽、海產品、豆類及乳制品等。早衰者宜補鋅:如果生物體得不到正常的鋅的供應,體內細胞機能將會變得不正常,並會加速人的衰老。具體地說,鋅對高血壓、糖尿病、心髒病、肝病、未老先衰等症有阻止作用。對健康人來說,攝取適當量的鋅,則有防病延壽的作用。營養不良的兒童宜補鋅:據報道,在人體中已知的1300多種酶中,有數十種是含鋅的。小兒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對鋅的需要量較大。據上海市有關單位對158名6歲以下營養不良兒童做鋅含量測定,發現其中有118例兒童缺鋅。經服用硫酸鋅後,食欲增強,身高、體重也有明顯增長。因此,如發現小兒體弱多病,必要時可作含鋅量測定,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鋅類藥物。有厭食症的兒童宜補鋅:醫學上發現,兒童體內缺乏鋅元素不僅會影響正常的肌體生長發育進程,而且還會出現多種症候,如食欲不振、味覺減退、疲乏、消瘦,甚至厭食等等,患兒還可能發生腳浮腫、煩躁不安、皮膚潰瘍等。少數患兒還可能出現異食癖,正常的味覺和食欲發生了病態的改變,常愛吃一些根本不能吃的東西,如石灰、泥土、磚塊、香煙頭、粉筆等等,令人難以理解,但他們卻津津有味地吃。患厭食症並有上述症候的兒童,應及時去醫院檢查。如果經過化驗證實其血清中鋅的含量確實顯著低於正常水平時,就可以確診。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含微量元素鋅、鐵及維生素的藥品。視力差者宜補鋅:因鋅參與了維生素a和視黃色醇結合蛋白的合成,並動員肝髒內的維生素a到血漿中,以維持血漿中維生素a的正常含量,有保持視力的作用,眼球中的鋅可使夜間視力增強。免疫力差者宜補鋅:鋅在核酸合成中起重要作用。當體內缺鋅時,胸腺萎縮,胸腺因子活性降低,t細胞功能減退,免疫功能下降,肌體極易受到微生物的感染。味覺差的老人宜補鋅:老年人缺鋅會使身體功能出現諸多障礙,表現最明顯的就是常常感到味覺異常,吃東西不香,其原因除了舌頭上味蕾數目減少和牙齒缺損影響咀嚼外,鋅的缺乏也是重要原因。有人對33位老年人和31名青年人進行比較,發現老年人對苦、辣、酸、甜、鹼的感覺遠比青年人低下,而且老年人體內因為鋅有參與味覺素合成,增強味蕾機能和營養味蕾以及促進食欲的作用。

鋅對人體多種生理功能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參與多種酶的合成;加速生長發育;增強創傷組織的再生能力;增強抵抗力;促進性機能。
缺鋅的後果:
一、孕婦缺鋅對孕婦自身和胎兒肯定不利,它主要會影響胎兒在宮內的生長,會波及到胎兒的腦、心髒、胰腺等重要器官,使之發育不良,也給嬰兒出生後上述器官功能不全或者患病帶來隱憂。對孕婦自身來說,一方面缺鋅會降低自身免疫力,容易生病;另一方面缺鋅會造成孕婦味覺、嗅覺異常,食欲減退,消化和吸收功能不良,這樣又勢必影響胎兒發育所需的營養供給,臨床研究已經證明,有的胎兒中樞神經糸統先天性畸形、宮內生長遲緩,以及嬰兒出生後腦功能不全,這都與孕婦缺鋅有關。
二、缺鋅的兒童明顯智力不良,智商低下,生長發育遲緩,味覺遲鈍,食欲不振,異食癖。
如何補鋅?
一、懷孕補鋅--
補鋅要經過科學的檢查和診斷,確實需要補鋅才補,而且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多數孕婦來說,通過飲食途徑補鋅即可,也最有效。如經常吃些牡蛎、動物肝髒、肉、蛋、魚及粗糧、干豆等含鋅豐富的食物,另外,常吃一點核桃、瓜子等含鋅較多的零食,都能起到較好的補鋅作用。同時,專家們還勸告孕婦,要盡量少吃或者不吃過於精制的米和面。
二、兒童補鋅--
(1)兒童補鋅,必須經檢查確診為缺鋅後,才可服用鋅制劑,小兒每日補鋅量為0.6-1.5毫克/公斤體重,對缺鐵性貧血和佝偻病患兒,在進行補鐵、補鈣期間,如需補鋅,劑量不宜過大。
(2)牛奶中的鋅含量雖高於人乳,但吸收利用率低,因此僅用牛奶喂養的嬰兒要適當補鋅。
(3)母乳喂養的嬰幼兒一般不會缺鋅,故不必補鋅。
(4)對食欲不佳的兒童,應做血清鐵和血清鋅的測定,查明原因後,對症治療。
(5)經常吃瘦肉、魚、蛋肝、貝殼、核桃、花生和西瓜等食物的兒童,平時其實只要注意飲食結構,也不用補鋅。
(6)鋅制劑不宜空腹服用,應在餐後服用。
總之,如兒童確診為缺鋅時,也應在兒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切勿盲目濫用含鋅藥物。
日常生活中最好的補鋅辦法是通過食物補鋅。首先,提倡母乳喂養。其次,多食含鋅食物,如牡蛎、鲱魚、蝦皮、紫菜、魚粉、芝麻、花生、豬肝、豆類等
 
鋅是人體生理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機體含鋅2—2.5克,人體內的鋅主要存在於肌肉、骨骼、皮膚(包括頭發)中。

鋅可通過其參與構成的含鋅蛋白對味覺和食欲發生作用,從而促進食欲。鋅可參與肝中維生素a的動員,維持血漿維生素a濃度的恆定,對於維持正常暗適應能力有重要作用。鋅對於皮膚健康也是必需的。此外,鋅還可促進傷口的愈合,增強機體抵抗力。

寶寶的鋅以補充乳酸鋅、葡萄糖酸鋅較好,易於吸收利用。對於寶寶來說如無缺鋅情況無需額外補充鋅,通過食物補充即可(乳類、魚、肉類,牡蛎,堅果類,動物肝髒含量豐富),如寶寶缺鋅的情況下再遵醫囑補鋅。

缺鋅的兒童表現為食欲不振,味覺失靈,生長發育遲緩,易發生口腔粘膜潰瘍、多汗、厭食症等。當然也不要因此認為孩子胃口不好就是缺鋅,更不要隨便給孩子服用硫酸鋅。預防缺鋅應采用含鋅高而且吸收率也高的食品如牡蛎、海魚、蛤貝等海產品和瘦肉等。精制米面中鋅含量低,故不宜長期給孩子吃精白米面。

注意從膳食中補鋅。

食物中牡蛎、鲱魚含鋅量最高,每公斤食物中含鋅超過100毫克,其次是肉、肝、蛋類、蟹、花生、核桃、茶葉、杏仁、可可,含量20-50毫克;麥類、魚類、胡蘿卜、土豆含6-20毫克。此外,動物性食物的含鋅量高於植物性食物,且動物蛋白質分解後所產生的氨基酸能促進鋅的吸收,鋅的吸收率一殷在50%左右,而植物性食物所含的植酸和纖維素可與鋅結合成不溶於水的化合物,從而妨礙人體對鋅的吸牧,吸收率僅20%左右。鋅的吸收較大程度依賴於鐵、鈣、磷的存在。為了防止鋅的缺乏,應鼓勵孩子多吃瘦肉、豬肝、魚類和蛋黃等動物性食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和挑食。大米、玉米、白面、蔬菜和果類中含量少,低於5毫克,在食用這些食物中要注意補鋅。

孩子缺鋅,應設法及時糾正。

根據不同程度,除及時添加含鋅豐富的食物外,還可按醫生囑咐服用鋅制劑,如葡萄鋅、硫酸鋅、甘草鋅、醋酸鋅糖漿和復合維生素鋅糖漿等。通常孩子服用1--2個星期後,食欲便可明顯增加。整個療程應維持2-3個月。

同時,應當避免矯枉過正。孩子每日鋅的需要量與年齡有關。4個月以內嬰兒3毫克,6-12個月5毫克,1-10歲兒童10毫克,10-13歲兒童13毫克,15歲後與成人同,為15毫克。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每日需要量為20--25毫克。濫用鋅制劑致微量元素過量攝入對人體反而有害。鋅的有效劑量與中毒劑量相距甚小,故使用不當,很容導致過量,使體內數量元素平衡失調,甚至出現加重缺鐵、缺銅、繼發貧血等一系列病症。
 
給孩子補鋅,辦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服用鋅劑,二是飲食調理。
1、鋅劑治療
可服用氨基酸螯合鋅,特別適合孩子的腸胃。中藥雞內金、神曲、白術、茯苓、山藥、谷芽、百合、玉竹、沙參、生意苡仁、遠志、使君子等,含鋅量較高。所以,由於缺鋅引起的厭食,可用雞內金、神曲煎水當茶飲,或用白術、茯苓各12克,雞內金、神曲各8克,谷芽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或每日用百合20克,沙參、山藥各10克,加水500毫升,糖適量,煮成百合糖水喝。
2、飲食調理
首先要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食品要多樣化,多給嬰兒吃一些含鋅量高的食物,如肝、蛋黃、魚、肉、蝦、奶制品、馬鈴薯、花生和核桃等,並可吃一些發酵食物(如饅頭)和發芽豆制品食物(如豆芽)等,使蛋白分解為氨基酸,促進鋅的吸收。
 

上一页  [1] [2] [3] 

3 4個月寶寶為什麼不愛睡覺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