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3個月大的寶寶體溫37.5度怎麼辦正文

3個月大的寶寶體溫37.5度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3個月大的寶寶體溫37.5度怎麼辦
 
先用溫水擦拭孩子的手心腳心背心,起到降溫的目的,如果一直不退,要去醫院處理。




【答題獻愛心】天涯問答祝孩子們都有一個幸福美好的童年!
 
人的正常體溫一般在36°~37°左右,不同的人基礎體溫也不一樣,有人偏高有人偏低,女性普遍比男性低,一般如果沒有其它不適症狀都應屬正常。普遍來說,37.4~38是低燒38~39度是中度發燒,39~41度是高燒,41度以上為超高燒。
體溫的恆定取決於腦內下視丘的恆定機制,發燒則是因為恆定機制被病毒破壞,所以被設定在較高的數值;有些感染並發發燒則是因為身體為了對抗病毒自動調節到較高溫度。
然而體溫超過42度則有生命危險,體溫低於34度則有失溫的危險,輕則意識模糊,重則一樣有生命危險。發冷、失血過多、即將死去的人都會體溫降低。

人體正常體溫平均在36~37℃之間(腋窩),超出這個范圍就是發熱,38℃以下是低熱,39℃以上是高熱。以上就有危險了

測體溫時,應先將體溫表的水銀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簽蘸酒精擦拭消毒。現在多數是把體溫表挾在腋下試溫,年齡小或昏迷的小兒可采用肛門測溫。

測腋下溫度時,要先擦去腋窩的汗,再把體溫表有水銀柱的一頭放在腋下夾緊,5分鐘後取出。測肛溫時,先在肛表圓頭塗些油類物質以起潤滑作用,再緩緩插入肛門2厘米左右深,3分鐘後取出。肛門測溫時,要用手扶著體溫表,以免小兒弄碎體溫表刺傷肛門。

看體溫表時,應橫持體溫表緩緩轉動,取水平線觀察水銀柱所示溫度刻度。體溫表用後,要用75%的酒精消毒。

正常人體溫一般上午比下午高,剛出生1個月的小兒上午比下午高0.25℃,6個月的小兒上午比下午高0.5℃,1歲以後高1℃。
、神經方面:
女人皮膚裡的“傳感器”比男人身上的靈敏,女性有繁殖後代的使命。在懷孕期間,子宮內的胎兒需要恆溫環境,而子宮在軀干內,所以,女人的軀干需要得到更加周密的保護。要實現這一目標,女人皮膚裡的“傳感器”必須更加敏感

2、激素方面:
女性卵巢形成黃體,黃體分泌孕酮會使體溫上升,體溫調節中樞對孕酮(又稱黃體激素)作用極為敏感,一定量的孕酮(12,8nmol/l)即可引起體溫升高

3、女性的體內脂肪較男性為高這也應該是一個原因

小孩高,嬰兒專家回答:
體溫不超過口表37℃,肛表37.6℃是正常體溫。

口表是在嘴裡測量體溫的體溫計

幼兒正常體溫該多高
(腋下)


孩子出生後,正常的體溫較成人稍高,且易波動。這是因為小兒新陳代謝旺盛,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未完善。
一般小兒的正常體溫在37~37.2攝氏度左右,少數小兒一天中最高體溫可達37.4攝氏度。除此之外,小兒體溫在一日之間可有較大波動,年幼兒一日之間體溫可相差0.5~1攝氏度,稍大點的則在1攝氏度以上。飯後、運動後、洗澡後、大哭後、大量出汗後及天熱、午後體溫較高。相反,上午和睡眠時體溫較低。
由於個人的正常體溫有差異,因此,並不是所有孩子的正常體溫均能達到37.2攝氏度,或每日上下午體溫均有0.5~1攝氏度的波動。在一些疾病早期,病情較輕時,孩子都有低燒現象,如果這些孩子平時的正常體溫低於37攝氏度的話,在其患病的早期階段,低燒溫度則可能只在37.5攝氏度左右,對於這種情況則必須予以重視。
正常體溫的測量方法是在早晨8點左右、午後3點左右、晚上8點左右各測一次體溫,連續測量幾天,取其最穩定的值即為正常體溫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醫學模式的轉變,居民的疾病譜和死亡譜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一直呈上升的趨勢,並已成為威脅上海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因素。
我們知道,慢性病發病的原因與人們不良的生活方式有關。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這些慢性病的最有效的途徑。
為了幫助居民預防和早期發現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三種最主要的慢性病,和提高居民患病後的自我保健能力,我們編寫了這本《居民慢性病預防保健手冊》。希望居民能認真閱讀,主動了解和掌握這些慢性病的預防保健知識,以促進自己的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一、糖尿病及其危害

糖尿病是一種以血糖升高為主要特征,同時伴有體內糖、脂肪、蛋白質、水和鹽代謝紊亂的全身慢性疾病。如果長期不能把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將會在不知不覺中演變成冠心病、中風和腎功能衰竭等並發症。
糖尿病主要分:胰島素依賴型,好發於年青人非胰島素依賴性,好發於中老年人。

二、哪些人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的發生主要與下列情況有關:
有糖尿病家族史
肥胖的人
患有高血壓和冠心病等疾病

三、如何發現糖尿病

早期
經檢查發現空腹和餐後血糖和尿糖升高
多飲——經常感到口渴,飲水多
多尿——排尿次數增加,尿量增多
多食——經常感到饑餓,食欲明顯增加
消瘦——體重明顯下降

晚期
眼睛——視力下降,甚至失明,也可能引起白內障、青光眼等疾病
四肢——上下肢尤其是下肢出現隱痛、刺痛、或燒灼樣痛,甚至出現麻木感,夜間或寒冷季節加重
皮膚——面色紅潤,皮下出血或淤血,甚至發現淺表潰瘍,多見於足部
其他——慢性腹瀉或便秘、陽萎、陰道炎;少數病人出現心律失常,導致猝死

四、患了糖尿病怎麼辦

嚴格控制每天的進食量,尤其是食物攝入的總熱量要控制在生理需求的正常范轉之內。成年人每日每公斤體重給予30千卡左右熱量,休息日可適當減少,工作日可以適當增加。
三餐的熱量可以按1:1:1的比例分配
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少吃零食
注意休息和適當的鍛煉結合
保持愉快的心情王保平是山東濟寧市老年血管病醫院院長,還是濟寧醫學院研究所我擔任所長,這樣的醫院屬於以擅長於治療心腦血管、腦血管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這類病,就是教學、研究、臨床三結合,教科研。
可以寫信到山東濟寧市老年血管病醫院,或者濟寧醫學院研究所聯系王院長。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糖尿病的治療之基礎。

適當的運動療法被認為是治療糖尿病的三大基礎療法之一。它的臨床意義在於促進減肥、促進組織細胞對糖尿病的利用,增強體質,堅持鍛煉能改善新陳代謝、降低血糖、血脂,並可增加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因此,糖尿病患者可根據個人的具體狀況,愛好和客觀條件自選運動方式。病情不穩患者不宜參加鍛煉。

合理調整飲食結構,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法之一。它的臨床意義在於提高身體素質,或使肥胖者降低體重。不論有無糖尿病的中老年人群都應注重健康飲食,糖尿病患者更應注重科學營養,減輕各器官代謝負擔。

參考內容:(1)不宜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冰淇淋、糖果、蜂蜜、糕點等。(2)不宜吃含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髒、腦、心、肝腎、動物油脂、蛋黃、煎炸烤等食品。(3)水果不宜食柿子、鮮棗、紅果、栗子、香蕉、葡萄等含糖量較高的水果。戒煙限酒。(4)根據病情,可適量食用的水果有:鴨梨、草莓、櫻桃、李子、西瓜、橙子、橘子、蘋果等。(5)建議多食纖維食物,如:粗糧(荞麥、燕麥、玉米面等)、豆類和蔬菜(苦瓜、冬瓜、南瓜、黃瓜、洋蔥、海帶等)。飲食應根據患者生活習慣,科學營養合理取捨。

堅定治療信心,忘去年齡、疾病、恩怨、保持心情舒暢給自己創造一個愉快的生活空間是治療糖尿病的三大基礎療法之一。
我們平常經常說: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並發症,其中急性的並發症就會造成病人的生命很快地受到很大的威脅,甚至造成死亡。那麼慢性並發症呢就會造成病人的殘廢或過早死亡,所以造成的結果都是很慘痛的。其中微血管並發症包括腎髒和眼睛這樣的微血管並發症造成的尿毒症和失明比非糖尿病人要高20倍左右。大血管並發症造成的心髒、血管、腦子也是增加了3-10倍。這樣大的增加率,並發症的威脅確實很大。
糖尿病的急性並發症有哪些 
糖尿病的急性並發症最常見是酮症酸中毒。它是由於胰島素嚴重不足造成的。酮症酸中毒大概占急性並發症的80%,是最常見的一種急性並發症。
另外一個就是糖尿病非酮症的高滲性昏迷,高血糖、高滲性昏迷。這種往往發生在那些老年的,以前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的病人,他們胰島素也缺乏,但不是很重,那麼他們又出現什麼表現呢?就是逐漸出現萎糜,昏迷,一查血糖已經很高很高了,但是他沒有糖尿病,反而有一些腦血管意外的表現。像口角歪斜、說不出話來、偏癱,一般家庭認為老年人以前沒有糖尿病,是不是個腦血管意外,實際他是糖尿病。他這個腦血管意外是可以控制的。你如果要是不當糖尿病治,再給他輸點糖(腦血管意外需要輸點糖),就把他給害了,這是急性並發症比較常見的。
第三個就是糖尿病的乳酸酸中毒,這是非常嚴重的情況,死亡率也很高。
還有一些其它並發症,比如感染也比較常見。那麼對待急性並發症酮症酸中毒,只要是您有意識,及時地用胰島素,就可以救過來。當然第二種,老年人昏迷的用胰島素治療的也是可以的。(根據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向紅丁教授講話稿整理)
糖尿病致命的主凶:慢性並發症
 
眾所周知,糖尿病對人類健康有極大的危害,但是如果讓您確切地說出糖尿病的危害表現在什麼地方,有些患者也許一時還不能准確的說出,那是因為糖尿病的危害常是一種間接表現。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病,就疾病本身來說往往並不會給患者帶來多少不便,甚至有許多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病,因此許多患者即使知道自己患上了糖尿病也不以為然,平時不注意必要的檢查和正確的治療。殊不知長此以往必將引起糖尿病對人體的真正危害--糖尿病急性和慢性並發症。等到發生糖尿病並發症時,後悔已經晚矣。每年都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因對糖尿病的無知,而付出沉重的代價。所以請患者牢記:糖尿病的危害不是多喝幾杯水、多上幾次廁所,而是它所帶來的各種急、慢性並發症。急性並發症重時可以危及生命,慢性並發症重時可以致殘。

急性並發症與慢性並發症
糖尿病的急性並發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常見)、糖尿病高滲性昏迷(2型糖尿病常見)、各種急性感染及乳酸酸中毒等。另外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低血糖症也是最常見的嚴重的急性並發症之一。乳酸酸中毒是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大劑量雙胍類降糖藥物,特別是降糖靈(苯乙雙胍)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嚴重急性並發症,發病率很低,但一旦發生死亡率很高。1921年胰島素發明以前,大多數1型糖尿病病人死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並發症。隨著胰島素的臨床應用,糖尿病急性並發症的預後大大改觀,只要患者不隨意停用胰島素或減少胰島素的劑量,發生急性並發症後能及時到醫院看病,治療及時、正確,絕大多數患者都能治愈,死於急性並發症的患者以明顯減少。本書重點介紹最常見的低血糖、酮症酸中毒和高滲性昏迷。

糖尿病慢性並發症包括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心腦肢體大血管病變、糖尿病足部及皮膚病變等。慢性並發症是患者血糖長期控制不佳的一種日積月累的結果,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日後致殘、生活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臨床研究表明:患者如果能長期有效的控制血糖,將能阻止或延緩慢性並發症的發生和發展。本書重點介紹糖尿病眼病、腎病、神經病變、足部病變和心腦病變。
糖尿病腎病的“五步曲”
 
明顯的糖尿病腎病的特點有三:大量蛋白尿、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下降和高血壓。它是1型糖尿病病人發病和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包括美國、澳大利亞、歐洲的一些地區以及新加坡地內的許多國家中,糖尿病腎病是晚期腎功能衰竭的第一位原因。在病程超過15

[1] [2] [3] 下一页

月裡嬰兒吃什麼奶粉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