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嬰幼兒感冒鼻塞如何治療?正文

嬰幼兒感冒鼻塞如何治療?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弱,筋脈未盛,又易於熱化,若高熱傷津,筋脈失養,容易出現熱擾神明,常見驚惕啼叫,睡臥不寧,甚則驚厥抽搐、痙攣強直,舌邊尖紅,脈弦數。

中醫治療小兒感冒應注意哪些問題?
中醫治療小兒感冒,應著重注意以下問題:
(1)辛溫辛涼並用小兒感冒雖也分為風寒、風熱兩大證候,但臨床以風熱證者為多。因為小兒一般裡熱較盛,縱然屬風寒邪氣所傷,也容易化熱,若挾食滯則更易化熱,或熱為寒閉,反而引起其他變化。此時,單用辛涼藥則往往汗出不透,寒邪不去;單用辛溫藥,又常常熱不能解,反而助溫增熱。所以臨床一般采用辛溫辛涼並用,方能風寒風熱兩解。如熱仍不退,還須佐以清熱藥。
(2)注意標本兼顧小兒感冒與成人感冒不同,主要區別在於兼夾證多。以感冒為本,則兼證為標,治療必須標本兼顧。小兒感冒常見兼證有三型:兼痰者宜佐以宣肺化痰,兼滯者宜佐以消食導滯,夾驚風者則佐以安神鎮驚或平肝熄風。
(3)結合小兒年齡、病情特點選擇用藥藥物既要有效,還要容易為小兒接受。藥量與成人相比要酌情減少,不可過量。
(4)小兒衣食因不能自己調節,要加強護理,避免著涼,吃易消化的飲食。
(5)小兒感冒變化迅速必須注意密切觀察病情,以便及時做出處理。

嬰幼兒感冒有哪些簡易療法?
嬰兒是指1歲以內的小兒,幼兒是指3歲以內的小兒,嬰幼兒感冒以後服藥困難,造成治療上的嚴重難題。下述簡易療法可達到治療目的,而不必打針吃藥。
(1)填臍療法將藥物放在病兒肚臍內,借以發揮藥效。風熱感冒用蔥白15克,連翹15克,共搗爛,裝入紗布包填放病兒肚臍上,注意觀察,待病兒將欲出汗時,給他飲用少量溫白開水,以促其發汗散熱;風寒型感冒用蔥白30克,生姜2克,胡椒1克,三味共搗爛,裝入紗布包,填放病兒肚臍上,加飲溫白開水小半杯,以促其發汗驅寒。感冒愈後取下藥包。
(2)握掌療法將藥物握於病兒掌心,借以發揮藥效。風寒感冒用薄荷、防風各15克,生姜9克(咽痛不用),先將薄荷、防風搗粉,再將生姜搗泥調勻,加少量白開水拌稠,裝在兩個10厘米左右長條小紗布包內,放於病兒兩掌心,外用長紗布纏好固定,約20分鐘左右打開取出。若不出汗,可給其喝些姜糖水(生姜3片,紅糖1勺),小半杯左右即可,同時腳下放進毛巾包好的暖水袋,蓋好衣被,促其發汗。若病兒感冒輕微
 
當小孩子感冒後,你用干淨的毛巾或紗布,蘸上滾熱的開水擰干(雖然很燙手)後再層層裹好。(注意因為嬰兒的皮膚很嫩,千萬別燙傷了孩子。大人可以先在自己的身上試一試溫度。)然後把層層裹好的布團放在孩子的鼻子根處(即眉心往下一點)熱敷。
因為孩子小不太配合,最好的辦法是等他剛睡覺那一會兒,他不容易醒,熱敷的時間一定要長。可以敷一次換一次開水,多弄幾次。
記得其一是一定要把握好溫度,溫度太低起不到效果,但也不能把孩子燙傷了;其二紗布擰干後一定要層層裹好,千萬不能讓開水直接觸孩子的皮膚。
熱敷以後孩子眉心和鼻子梁要紅好一大會兒,不過沒有關系,不必擔心,等他醒後小鼻子就可以輕松了
需要特別注意及送醫:
一、連續不斷的清澈鼻水:大多數的幼兒如果因鼻過敏或感冒引起的流鼻水,只需吃藥即可停止症狀。鼻子流清水有可能是腦脊髓液外流,可能表示鼻腔與大腦腔間有裂隙存在,這是非常危險及緊急的情況,一定要馬上送醫檢查治療
二、黃鼻涕:鼻水的顏色由透明清水狀轉為黃色黏稠狀時,則表示可能鼻腔已被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發炎,甚至化膿,此時就需要醫生開些抗生素來治療。
三、感覺呼吸吃力及氣喘:尤其在吃奶時,因為口腔被奶嘴及食物堵塞住,而鼻腔原本就不通,所以呼吸更加困難,此時寶寶會表現出煩燥不安、臉色發暗(绀)、鼻翼摑動、及胸部凹陷...等症狀。
四、發燒、鼻腫、嚴重咳嗽及活力不佳等:則表示可能存在其它較復雜的問題,如鼻窦炎或肺炎,所以不能掉以輕心
在家裡時父母可使用濕熱的毛巾在鼻子上施行熱敷,鼻黏膜遇熱收縮後,鼻腔會比較通暢,同時黏稠的鼻涕亦容易水化而流出來。
 
中醫藥方
(一)
【辨證】血虛外感。
【治法】辛涼解表。
【方名】桑枝茅根湯。
【組成】嫩桑枝30克,白茅根30克,霜桑葉9克,淨連翹9克,苦桔梗9克,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冷方南方。
(二)
【辨證】外感時疫邪毒。
【治法】發汗解表,清熱解毒。
【方名】青銀湯。
【組成】青蒿6克(後下),銀柴胡12克,桔梗12克,黃芩12克,連翹12克,銀花12克,板藍根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陳炯抗方。
(三)
【辨證】外感風熱。
【治法】辛涼解表,清熱肅肺。
【方名】銀栀湯。
【組成】銀花12克,連翹12克,栀子10克,薄荷5克,牛蒡子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朱廣華方。
(四)
【辨證】陰虛外感。
【治法】養陰清熱,宣肺解毒。
【方名】藍地湯。
【組成】板藍根50克,生地50克,寸冬20克,知母20克,桑葉20克,桔梗15克,蟬退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程光正方。
(五)
【辨證】濕邪犯表,內阻脾胃。
【治法】芳香化濕,發汗解表,理氣健脾,調整胃腸。。
【方名】藿樸三仁湯。
【組成】藿香8克,厚樸6克,法夏6克,茯苓9克,杏仁6克,苡仁12克,白蔻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處】孫克勤方。
(六)
【辨證】外感風寒。
【治法】辛溫解表。
【方名】荊防排毒湯加減。
【組成】荊芥10克,防風10克,桑葉9克,豆豉12克,羌獨活各10克,前胡6克,陳皮6克,薄荷6克(後下),鮮姜2片,杏仁10克,蘇葉9克,焦枳殼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施聞雞方。
(七)“寒包火”內熱外寒型感冒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周國平先生獨創“感冒合劑”。具體方藥如下:
炙麻黃6g杏仁10g生石膏30g生甘草5g
柴胡10g黃芩10g板藍根15g銀花20g
羌活10g蘇葉10g薄荷6g
病名。指外感風寒等外邪或因時令不正而致病。見《丹溪心法·中寒》。《醫理真傳》卷一:“夫病而曰外感者,病邪由外而入內也。外者何?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氣也。”臨床上當分輕重、寒熱。《證治要訣》卷二:“感冒為病,亦有風寒二證,即是傷寒外證初起之輕者,故以感冒名之。”臨床以惡風寒、噴嚏、鼻塞、流涕、頭痛、全身酸楚等症為多見,或有發熱,或有咳嗽,或見咽癢、咽痛。風寒感冒,宜辛溫解表,用蔥豉湯、荊防敗毒散等方;風熱感冒者,宜辛涼解表,用銀翹散、桑菊飲等方;虛人感冒,宜參蘇飲。感冒呈流行趨勢者,又名時行感冒,病情一般重於普通感冒,《七松巖集》:“凡感冒之病,以為輕淺,忽略不治,又兼飲食不節,葷酒不戒,以致輕病變重……”提示醫生和患者對此病不容輕視。參見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時行感冒等條。又:感冒又有俗名傷風。李中梓在《醫宗必讀·傷風》中提出用消風散、神術散、川芎茶調散等方治療四時感冒、傷風、症見頭痛,鼻塞聲重,發熱惡寒等症;如兼見咳嗽涕唾稠粘,可選用桑菊飲、銀翹散、杏蘇散等方。如見惡寒甚而口渴、心煩、便秘、脈洪數者,可用清涼飲加減。
6、食療方法
1、多喝水:可以加快病毒的排出,最好是白開水,如果喝不下去,可以加果汁或茶調口味。
2、白菜蘿卜湯:白菜心500克,切成碎末,白蘿卜120克,切成薄片,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後,加紅糖適量。每次200毫升,一天2次,連服三四天即可治愈。
3、蘋果蜂蜜水:蘋果5個去皮,切成小塊,加水1升,煮沸5分鐘,自然冷卻到40攝氏度,加少許檸檬汁和適量蜂蜜攪拌均勻,每天多次少量飲用。
4、姜絲蘿卜湯:姜絲25克,蘿卜50克切片,加水500毫升,煮15分鐘,加紅糖適量。每次200毫升,每天1-2次。
5、蔥蒜粥:取干淨的蔥白10根,切碎,大蒜3瓣,大米50克,加水煮成粥。每次150毫升,每日2次。
6、蔥頭飲料:洋蔥頭1個,切碎,加鮮牛奶250毫升,煮開,自然冷卻,加適量蜂蜜,睡前服用100毫升。
7、姜絲可樂:鮮姜絲50克,加1000毫升可樂,煮沸,熱飲,每次100毫升,每天數次。
8、桔皮冰糖飲料:鮮桔皮50克,加冰糖適量,用開水沖泡代茶飲用。
9、銀花薄荷飲:銀花30克,薄荷10克,鮮蘆根60克。先將銀花、蘆根加水500毫升,煮15分鐘,後下薄荷煮沸3分鐘,濾出加適量白糖,溫服,日服3~4次。
【按語】
1.感冒與某些傳染病早期症狀相似,臨床應加以鑒別。
2.在感冒流行期,針灸足三裡(雙),每日1次,連續3天,有預防作用。
7、新稀寶片治療
鋅元素能促進兒童胸腺的發育,從而保證胸腺能正常分泌t淋巴細胞,提高體液免疫的功能,促進疾病的恢復;硒元素能刺激抗體的生成,從而也能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
新稀寶片屬最新一代補鋅產品,富含蛋白鋅、蛋白硒、蛋白碘等多種營養成分,可大大提高機體免疫力,從而減少感冒發生的幾率。
[編輯本段]疾病預防
【非藥物防治感冒十五法】
感冒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至今尚無特效療法,目前只能對症處理,讓其逐漸自愈。本文介紹幾種奇特療方,讀者不妨一試。
1、喝雞湯:美國有兩家臨床醫療中心報道,喝雞湯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對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狀極為有效。因為雞肉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營養豐富,能顯著增強機體對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雞肉中還含有某種特殊的化學物質,具有增強咽部血液循環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這對保護呼吸道通暢,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痊愈有良好的作用。
2、多食蘿卜:實踐證明,蘿卜中的蘿卜素對預防、治療感冒有獨特作用。具體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蘿卜切碎,壓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搗碎,搾出少量姜汁,加入蘿卜汁中,然後加白糖或蜂蜜,拌勻後沖入開水當飲料喝,每日三次,連服兩天,可以清熱、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3、糖姜茶合飲:因感冒多為外感風寒之邪,常有頭痛、鼻塞、流涕及一身關節酸痛,甚至怕冷、發熱等症狀。可用紅糖、生姜、紅茶各適量,煮湯飲,每日1-2次,不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4、少吃食鹽:實驗證明,少吃點含鈉的食鹽,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護口腔、咽喉部粘膜上皮細胞,讓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及干擾素來對付感冒病毒。因此,每日吃鹽量控制在5克以內,對防治感冒大有益處。
5、沖服蜂蜜:蜂蜜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激發人體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兩次沖服,可有效地治療和預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6、服酵母: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達斯古普塔教授在試驗中發現,在制作面包的酵母中,含有一種可防止感冒病毒在人體細胞內繁殖擴散的成分,能治療普通感冒,但對流行性感冒無效。
7、多吃佐料: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認為,生姜、干辣椒有助於人體驅逐感冒病毒,止咳化痰。美國癌症研究院在不久前透露,大蒜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在烹調菜肴時多加點佐料,可使感冒早愈。
8、食醋滴鼻、熏蒸:將食醋以冷開水稀釋,配制成5%-10%溶液滴鼻,每日4-6次,每側鼻孔滴入2-3滴,對治療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有很好的療效。尤其是感冒初期,療效更佳,食醋可殺滅潛伏在鼻咽部的感冒病毒。在感冒流行期間,用食醋滴鼻有可靠的預防作用。另外,食醋熏蒸也可治療感冒,即將100克食醋放在火爐上熏蒸,室內不僅頓時生香,而且醋分子飄散在空氣中殺滅室內的感冒病毒,能有效地防治感冒發生。感冒流行期間,每日最好熏蒸食醋1-2次。
9、搓手:由於手拇指根部(醫學上稱為大魚際)肌肉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3個月的孩子晚上老不睡覺怎麼辦?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