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家貓應設法捕獲,並隔離觀察10天。仍存活的動物可確定為非患狂犬病者可解除隔離。對死亡動物應取其腦組織進行檢查,並將其焚毀或深埋,切不可剝皮或進食。
(二)傷口處理早期的傷口處理極為重要。人被咬傷後應及時以20%肥皂水充分地清洗傷口,並不斷擦拭。傷口較深者尚需用導管伸入,以肥皂水作持續灌注清洗。如有免疫血清,作皮試陰性後,可注入傷口底部和四周,傷口不宜縫合或包扎。
(三)預防接種接種對象為:①被狼、狐等野獸所咬者;②被發病隨後死亡(包括觀察期內)或下落不明的犬、貓所咬者;③為已被擊斃和腦組織已腐敗的動物所咬者;④皮膚傷口為狂犬唾液沾污者;⑤傷口在頭、頸處,或傷口較大而深者,如咬人動物(指非流行區而言)5日後仍安危無恙,注射即可中止;⑥醫務人員的皮膚破損處為狂犬病病人沾污者等。近年來,國內已發現一些被咬傷發生狂犬病而死亡的病列,而犬卻安然無恙,經證實該犬的唾液內帶毒,故流行區被犬咬傷者均應接種。表11-8示狂犬病預防接種的適應證。
目前世界各地使用的狂犬疫苗見表11-9。
我國廣泛使用田鼠腎細胞疫苗,1979年起,由武漢生物制品所通過鑒定,投產。輕度咬傷者於第0、7、14天各肌注2ml,重度咬傷及頭、面、頸部咬傷於第0、3、7、14及30天各肌注2ml。
該疫苗的效果,各方報告不一致,有的認為其效果僅及人二倍體疫苗的1/6,因此,需尋找新一代疫苗。
免疫血清有抗狂犬病馬血清與人體抗狂犬病球蛋白兩種。我國目前生產的是前者,每支10ml,含1,000iu;成人劑量為20ml;兒童為40iu/kg。需皮試陰性後方可應用,以一半劑量作局部傷口處注射,另一半劑量肌注。人抗狂犬病球蛋白的一次注射量為20iu/kg。免疫血清可干擾宿主的主動免疫而影響抗體生成,因此必須在接種結束後10、20和90日再給予激發量疫苗,以觸發回憶反應而產生較大量的相應抗體。
(四)其他按需要給予破傷風抗毒素或類毒素,以及適宜的抗菌藥物。預防接種後並發神經系統反應者可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干擾素及干擾素誘導劑對動物實驗感染有保護作用,用於人的預防是否有效,有待進一步臨床實踐。 已經很仔細了,本來想回答,看來不必了。反正不是體液接觸是不會傳染的不用擔心,沒關系的。你如果覺得不保險,就去醫院,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藥物。嘿嘿!!三樓回得夠詳細,學到東西了。noproblem!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