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個月寶寶如何補維c 各種維生素缺乏症狀以及食物來源 由於現在人群缺乏各種維生素的現象有所增加,而很多人對有關維生素的知識還認識不多,因此,我特發這個帖子來增加人們的一點感性認識,因為涉及的維生素很多,所以很長,朋友們可以收藏後再看。
維生素a缺乏症: 易患人群:學齡前兒童 維生素a缺乏症的臨床表現: 皮膚症狀:皮膚干燥、脫屑、粗糙,繼而發生丘疹,好發於上臂外側及下肢伸側、肩部、臀部、背部及後頸部;由於呼吸道上皮發生角化,氣管、支氣管易受感染,幼兒還可引起支氣管肺炎 眼部表現:常表現為暗適應能力下降,即當從光亮的環境突然進入到黑暗處時,人的眼睛看清楚暗處物體的時間延長。嚴重者在暗光下無法看清物體,成為夜盲症,俗稱"雀目眼"。嚴重維生素a缺乏者還可引起干眼病,表現為結膜干燥,兒童可出現結膜皺摺,結膜增生變厚。有時眼睛角膜外側與眼球平行線上形成一個底邊向內的三角形或圓形、橢圓形的斑點,顏色呈灰白色或銀白色,狀如細小的肥皂泡,擦不去,稱為"畢脫氏斑"。眼球結膜和角膜光澤減退,淚液分泌減少,或不分泌淚液。更嚴重的可引起角膜潰瘍、穿孔,甚至完全失明。 維生素a缺乏症的預防: 注意平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和/或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的黃綠色蔬菜和水果,因為胡蘿卜素在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同樣可起到預防維生素a缺乏的作用;也可選用適當的維生素a強化食品 維生素a的主要食物來源: 膳食物中的維生素a來源於兩部分:一部分是直接來源於動物性食物提供的視黃醇,例如動物肝髒、蛋黃、奶油、其它動物內髒等;另一部分則來源於富含胡蘿卜素的黃綠色蔬菜和水果,如胡蘿卜、油菜、辣椒、番茄和橘等。 幾種常見食物的維生素a或胡蘿卜素含量(mg/100g) 食物名稱維生素a食物名稱胡蘿卜素 豬肝4972胡蘿卜4010 雞肝10414菠菜2920 奶油1042油菜620 雞蛋310西蘭花7210 瘦豬肉44橘子1660 *1mg維生素a=1.0mg視黃醇當量 1mgβ-胡蘿卜素=0.167mg視黃醇當量
維生素b1缺乏症—----------腳氣病: 維生素b1,又稱硫胺素,長期缺乏可引起腳氣病易患人群:長期以精白米為主食,而又缺乏其它副食補充者;嬰兒型腳氣病通常發生在2~5個月的嬰兒。腳氣病的臨床表現:干性腳氣病:食欲不振、煩燥、全身無力、下肢沉重、四肢末端感覺麻木。肌肉酸痛,有壓痛,以小腿肚的腓腸肌最明顯,上、下肢肌無力,出現手、足下垂,嚴重者出現肌肉萎縮、麻木,膝反射降低或消失,常表現為對稱性。嬰幼兒還可引起聲音嘶啞和失音。濕性腳氣病:表現為浮腫,多見於足踝,嚴重者整個下肢水腫。同時出現活動後心悸、氣短,並有右心室擴大,常可導致心力衰竭嬰兒型腳氣病(腦型):食欲不佳、嘔吐、呼吸急促、面色蒼白、心率快甚至突然死亡 腳氣病的預防:合理安排膳食,所吃主食不要過於精細,並注意各種副食的補充。同時,采用正確的烹調方法--不要加鹼,盡量不用高壓鍋蒸煮,以避免維生素b1遭到破壞 維生素b1的食物來源:谷類、豆類、堅果類、瘦豬肉及動物內髒等食物是維生素b1的豐富來源部分常見食物的維生素b1含量:食物名稱vb1含量mg/100g食物名稱vb1含量mg/100g豬肉(瘦)0.54花生仁(生)0.72豬肝0.21黃豆0.41豬心0.19小米0.33羊肉(瘦)0.15小麥粉0.28牛腎0.24大白菜0.06
維生素b2與維生素b2缺乏症: 維生素b2,又稱核黃素,是我國居民膳食中最容易缺乏的維生素。 易患人群;各年齡組人群均易因缺乏而致各種疾病。 臨床表現: 口角炎:口角濕白、口角裂開、出血、糜爛、結痂 舌炎:舌腫脹、裂紋、疼痛、萎縮、舌苔厚、部分脫落形成地圖狀 唇炎:嘴唇發干、裂、腫脹、出血、潰瘍 眼炎:視力模糊、怕光、流淚、視力減退、眼易疲勞、角膜充血 皮膚症狀:引起脂溢性皮炎,多發生在鼻翼兩側、臉頰、前額及兩眉之間。男性陰囊發癢、紅腫、脫屑、滲出、結痂並伴有疼痛感。女性陰部瘙癢、發炎、白帶增多 繼發性貧血:可出現缺鐵性貧血的一系列表現 預防:合理安排膳食,平時注意多食一些含核黃素豐富的食物 維生素b2的食物來源: 動物性食物,特別是動物內髒如肝、腎、心,以及鳝魚、蛋、奶等含有豐富的核黃素;植物性食物中以豆類及綠葉蔬菜含量較多,谷類、一般蔬菜和水果含核黃素較少 部分常見食物的維生素b2含量 食物名稱vb2含量(mg/100g)食物名稱vb2含量(mg/100g) 豬肝2.08牛奶0.14 豬肉(肥瘦)0.16小麥粉0.08 羊腎1.78油菜0.11 雞肝1.10大米0.05 雞蛋0.32黃瓜0.03
維生素b6與維生素b6缺乏: 維生素b6,又稱吡哆醇,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嚴重的臨床缺乏症已少見 易患人群:成人、幼兒均可能因為攝入維生素b6不足而患病 臨床表現: 成人維生素b6缺乏症,表現為眼、鼻與口腔周圍皮膚脂溢性皮炎,隨後擴展到面部、前額、耳後、陰囊及會陰等部位,並在頸項、前臂和膝部出現色素沉著;唇裂、舌炎及口腔炎症;急躁,精神抑郁、無表情、嗜睡、肌肉萎縮,體重下降。 幼兒維生素b6缺乏症,發生煩躁、肌肉抽搐和驚厥;嘔吐、腹痛,以及體重下降等。嬰兒長期維生素b6缺乏,還會造成體重停止增長,低血色素性貧血。 預防:平時注意含維生素b6豐富食品的攝入,做到合理營養,平衡膳食。 維生素b6的食物來源: 維生素b6的食物來源很廣泛,動植物中均含有,但一般含量不高。含量最高的為白色肉類(如雞肉和魚肉);其次為動物肝髒、豆類和蛋黃等;水果和蔬菜中維生素b6含量也較多;含量最少的是檸檬類水果、奶類等。 部分常見食物的維生素b6含量(mg/100g): 食物名稱維生素b6含量 金槍魚0.90 牛肝0.84 雞內髒(油炸)0.62 牛腎(生)0.43 雞肉(油炸、烤、煎)0.41 油炸花生(加鹽)0.40 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又稱為钴胺素、氰钴素,其缺乏較少見,可見於胃切除病人、胃壁細胞出現自身免疫的病人、老年人、萎縮性胃炎患者等。 維生素b12缺乏的臨床表現: 1.惡性貧血:當缺乏b12時,導致紅細胞中dna合成障礙,誘發巨幼細胞貧血。 2.神經系統損害:維生素b12缺乏可引起斑狀、彌漫性的神經脫髓鞘,出現精神抑郁、記憶力下降、四肢震顫等神經症狀。 3.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從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險性,並可造成神經系統損害。 缺乏症的預防:合理營養、平衡膳食,平時注意攝入適量含維生素b12豐富的食物。 維生素b12的主要食物來源: 膳食中的維生素b12來源於物食品,主要食物來源為肉類、動物內髒、魚、禽、貝殼類及蛋類,乳及乳制品中含量較少。植物性食品中基本不含維生素b12。 部分常見食物的維生素b12含量: 食物名稱b12含量mg/100g食物名稱b12含量mg/100g 牛肉1.8雞蛋1.55 羊肉2.15雞蛋黃3.8 豬肉3.0鴨蛋5.4 豬肝26.0生蛤肉19.1 焖雞肝49.0墨魚干1.8
維生素c與壞血病: 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人體攝入維生素c不足,可引起壞血病 易患人群:各年齡組人群均可因攝入不足而患病。兒童壞血病常見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 壞血病的臨床表現: 食欲不振,疲乏無力,精神煩躁;牙龈疼痛紅腫、出血,嚴重者牙床潰爛、牙齒松動,甚至脫落;皮膚干燥,皮膚於點、於斑,甚至皮下大片青腫;下肢骨膜下出血、腿腫、疼痛;患兒兩腿外展、小腿內彎呈"蛙腿狀";眼結膜出血,眼窩骨膜下出血可致眼球突出;骨膜下出血,易骨折,骨萎縮;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等貧血表現;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 維生素c缺乏症的預防: 合理安排膳食,經常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但食用蔬菜時要注意正確的加工及烹調方法--多爆炒,少熬煮,不加鹼,以盡量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
維生素c的食物來源: 主要來源於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如辣椒、菠菜、西紅柿、橘、橙、酸棗等;動物性食物僅肝髒和腎髒含有少量的維生素c 部分常見食物的維生素c含量(mg/100g): 食物名稱vc含量食物名稱vc含量 大白菜28~47橙33 柿子椒72蘋果1~6 菠菜32橘11~33 油菜36香蕉8 紅果53牛奶1
維生素d缺乏症--小兒佝偻病與成人骨軟化病: 易患人群:小兒佝偻病常見於3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1歲以內的幼兒;成人骨軟化病多見於孕婦、乳母及老年人。 維生素d缺乏症的臨床表現: 小兒佝偻病的表現:患兒常有多汗、易驚、囟門大、出牙遲及枕禿等症狀。患兒患病3個月以上,出現乒乓頭,即兩側後枕部下按有乒乓球感;前胸部兩側肋骨與軟骨交界處外凸成"肋骨串珠";肋下緣外翻;胸部前凸成"雞胸";脊柱後凸成駝背;兩下肢膝部外彎成"o"形腿或內彎成"x"形腿;腕、踝部圓凸成"手镯"或"腳镯"等;腹肌軟弱無力,腹脹。患兒生長發育緩慢,免疫力低,易患肺炎、腹瀉等病,病死率較高,容易骨折。 成人骨軟化病的表現:腰背部和腿部不定位時好時壞的疼痛,通常活動時加劇;四肢抽筋,骨質疏松、變形,易發生骨折。 維生素d缺乏症的預防: 適當戶外活動(每日至少2小時);有意識地補充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或選擇適當的維生素d強化食品;或在醫生指導下,適量補以維生素d制劑 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 進行戶外活動,只要人體接受足夠的日光,體內就可以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除強化食品外,通常天然食物中維生素d含量較低,動物性食品是非強化食品中天然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如含脂肪高的海魚和魚卵、動物肝髒、蛋黃、奶油和奶酪中相對較多,而瘦肉、奶、堅果中含微量的維生素d,而蔬菜、谷物及其制品和水果含有少量維生素d或幾乎沒有維生素d的活性。
常見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國際單位/100g) 食物名稱維生素d含量食物名稱維生素d含量 大馬哈魚和紅鳟魚罐頭500奶油(脂肪含量31.3%)50 金槍魚罐頭(油浸)232雞蛋(煎、煮、荷包)49 炖雞肝67烤羊肝23 維生素e與維生素e缺乏: 維生素e,廣泛存在於食物中,幾乎可貯存在體內所有的器官組織中,且在體內貯留的時間較長,一般不會造成缺乏。 易患人群:維生素e缺乏已很少見。脂肪吸收不良(患口炎性腹瀉、胰腺病變)者、新生嬰兒(尤其是早產兒)、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者,可能會引起維生素e的缺乏。 臨床表現: 維生素e缺乏主要表現為神經系統功能低下,出現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的症狀。維生素e缺乏還可能導致一些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新生嬰兒(尤其是早產兒)缺乏維生素e,可引起新生兒溶血性貧血。 維生素e缺乏症的預防: 注意平時含維生素e豐富的食品的攝入,做到合理營養、平衡膳食 維生素e的主要食物來源: 維生素e主要存在於各種油料種子及植物油中,某些谷類、堅果和綠葉蔬菜中也含一定量的維生素e,肉、奶、蛋及魚肝油中含量較少。 幾種常見食物的維生素e含量(mg/100g) 食物名稱總維生素e食物名稱總維生素e 豆油93.08芝麻油68.53 花生油42.06小米3.63 葵花籽油54.60玉米面[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