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經常便秘怎辦該吃些什麼藥正文

經常便秘怎辦該吃些什麼藥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經常便秘怎辦該吃些什麼藥
 
對於便秘,有幾點簡單易行的方法,你不妨一試:
1、要多吃青菜,少吃肉、肥油等高脂肪量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引起便秘。
2、要多運動,平時可以進行慢跑,散步等運動,要根據自己的年齡和身體情況了。但是,運動可以減少便秘的發生次數。
3、適當的吃些粗糧和纖維含量多的食物,這樣的話,可以減少糞便在腸道中的集結情況。
4、多喝水,可以起到軟化糞便的作用。
5、要按時排便,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使得排便規律,減少糞便在腸道中干燥的時間。
6、平時可以在清晨起床時,作縮肛運動,這是很有效很簡便的方法,每組30次。連續5-10組每天。
7、可以在腸道蠕動加快的時間排便,比如,清晨,由於人體由臥位變為立位,腸道蠕動加快,加之重力作用,比較利於排便;第二個時間,就是在飯後,腸道的蠕動也會加快,利於排便。
8、規律的生活,也是治療便秘的很好的方法。長時間的熬夜,晚起,作息沒有規律,都會引起便秘。
另外,就是不能養成服用潤腸藥的習慣,這對便秘有百害而無一利
 
所謂便秘,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它不是一種具體的疾病,而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便秘在程度上有輕有重,在時間上可以是暫時的,也可以是長久的。由於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也很復雜,因此,一旦發生便秘,尤其是比較嚴重的,持續時間較長的便秘,這樣的患者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查找引起便秘的原因,以免延誤原發病的診治,並能及時、正確、有效地解決便秘的痛苦,切勿濫用瀉藥。

便秘是排便次數明顯減少,每2~3天或更長時間一次,無規律,糞質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難感的病理現象。有些正常人數天才排便一次,但無不適感,這種情況不屬便秘。便秘可區分為急性與慢性兩類。急性便秘由腸梗阻、腸麻痺、急性腹膜炎、腦血管意外等急性疾病引起;慢性便秘病因較復雜,一般可無明顯症狀。按發病部位分類,可分為兩種:①結腸性便秘。由於結腸內、外的機械性梗阻引起的便秘稱之為機械性便秘。由於結腸蠕動功能減弱或喪失引起的便秘稱之為無力性便秘。由於腸平滑肌痙攣引起的便秘稱之為痙攣性便秘。②直腸性便秘。由於直腸粘膜感受器敏感性減弱導致糞塊在直腸堆積。見於直腸癌、肛周疾病等。習慣性便秘多見於中老年和經產婦女。

服用藥物和開塞露是治療便秘的重要手段。長期便秘得不到藥物治療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因為長期便秘會嚴重妨礙人體排毒。甚至會因長期便秘無法排毒而昏迷甚至死亡。常人食物進入胃腸,經過消化、吸收最終將殘渣變成糞便排出體外大約需要24~48小時,兩次大便間隔時間一般應該是1~2天。但由於每個人的情況各不相同,排便習慣可明顯不同,有的人每日或2~3天大便1次,也有一些人一天大便2~3次,雖然排便間隔或次數不同,但只要大便不稀,不干燥硬結,排便時不費力,都屬於正常狀態。

如果因為某些原因,使糞便在大腸內停留時間過久,糞便內所含的水分被過量吸收,糞便變得干燥堅硬,排便時伴有時間延長,難於排出,肛門墜脹、疼痛,或引起了腹脹、腹痛、多屁、食欲不振、頭暈乏力等症狀,正常的排便規律被打亂,排便次數減少,間隔時間延長,嚴重者排出的大便像羊屎樣,呈小球形顆粒狀。如果每周排便次數少於3次,並伴明顯排便困難,這種情況就稱為便秘。

便秘多見於老年人,可分結腸便秘和直腸便秘。老年人牙齒多不健全,喜吃低渣精細飲食,因而缺少纖維素對腸壁的刺激,

使結腸運轉糞便的時間延長;加之老年人運動少,腸肌收縮力普遍下降,均易促成結腸便秘。老年人提肛肌和肛門括約肌松弛無力,造成糞便嵌塞在直腸窩內而成直腸便秘。

便秘也可由肛周疾病如痔、瘘、結腸癌、直疝等引起。某些鐵、鋁、鈣制劑也可引起便秘。

由於習慣性便秘,患者往往長期服用瀉劑,這可導致腸功能紊亂。預防便秘應多吃蔬菜、治療肛周疾病和酌情用通便藥。

中醫認為,便秘主要由燥熱內結、氣機郁滯、津液不足和脾腎虛寒所引起。

1.燥熱內結中醫認為過食辛辣厚昧,過服溫補之品等可致陽盛灼陰;熱病之後,余熱留戀腸胃,耗傷津液;或濕熱下注大腸,使腸道燥熱,傷津而便秘,這種便秘又稱為熱秘。

2.氣機郁滯情志不舒、憂愁思慮、久坐少動、久病臥床等引起氣機郁滯,致使大腸傳導失職、糟粕內停,而成秘結,即所謂“氣內滯而物不行”。糞便不結燥,但排出困難是此型的特點,所以又稱為氣秘。

3.津液不足久病、產後、老年體衰、氣血兩虛;脾胃內傷、飲水量少,化源不足,病中過於發汗、瀉下傷陰等。氣虛則大腸轉送無力,血虛津虧則大腸滋潤失養,使腸道干槁,便行艱澀,所以稱為虛秘。

4.脾腎虛寒年高久病,腎陽虛損,陽氣不運則陰邪凝結;或素有脾陽不足,又受寒冷攻伐,而致脾腎陽衰,溫照無權則寒凝氣滯,腸道傳送無力,大便艱難,稱為冷秘。
[編輯本段]
[臨床表現]
便秘的主要表現是大便次數減少,間隔時間延長,或正常,但糞質干燥,排出困難;或糞質不於,排出不暢。可伴見腹脹,腹痛,食欲減退,暖氣反胃等症。常可在左下腹扪及糞塊或痙攣之腸型。

急性便秘多由腸梗阻、腸麻痺、急性腹膜炎、腦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肛周疼痛性疾病等急性疾病引起,主要表現為原發病的臨床表現。

慢性便秘多無明顯症狀,但神經過敏者,可主訴食欲減退、口苦、腹脹、嗳氣、發作性下腹痛、排氣多等胃腸症狀,還可伴有頭昏、頭痛、易疲勞等神經官能症症狀。症狀的發生可能與腸蠕動功能失調有關,也可與精神因素有關。由於糞便干硬,或呈羊糞狀,患者可有下腹部痙攣性疼痛、下墜感等不適感覺。有時左下腹可觸及痙攣的乙狀結腸。
[編輯本段]
[診斷]
診斷一般根據病史及症狀即可確依。輔以便常規,胃腸x線,腸道內窺鏡等檢查,可以明確是功能性便秘還是器質性便秘
[編輯本段]
什麼是便秘
便秘是人們常見的一種症狀。其中多數人都得過便秘的毛病,而老年人、婦女及兒童則最為多見。

便秘不僅是肛腸病發病的誘因,還可加重許多全身性疾病。而且許多疾病也能引起一過性或長期便秘。

一般認為人正常攝入食物,經消化吸收到形成糞便排出體外約24~48小時,排便間隔時間平均為27.6±9.5時,若超過48小時即可看作是便秘。但是由於飲食結構及品質的差異,以及排便習慣的不同,間隔時間可有很大差異。有人排便習慣為2~3天排一次便,有的則更長,但原則上,只要排便無痛苦、通暢,就不能稱為便秘。若大便干燥,排出困難,排便後有不適感,甚至腹部脹滿、頭昏乏力等症狀時,無論其大便間隔時間多長,都被看作是便秘。

因此,便秘從根本上說,是指糞便在肛管內通過困難,運出時間延長,排出次數減少,糞便硬結,排出困難的症狀。
[編輯本段]
便秘的危害
便秘雖不是什麼大病,但卻十分痛苦,且可導致一些並發症,宿便堆積在腸道裡,不斷產生各種毒氣、毒素,造成腸內環境惡化、腸胃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新陳代謝紊亂、食欲及睡眠差、精神緊張。宿便壓迫腸壁,使腸粘膜受傷,腸蠕動變慢,導致習慣性便秘和頑固性便秘,宿便產生的臭氣導致口臭和臭屁,宿便產生22種毒素被腸道反復吸收,通過血液循環到達人體的各個部位,導致面色晦暗、皮膚粗糙、毛孔擴張、褐斑、痤瘡、細小皺紋、肥胖、乏力、煩躁,宿便中的毒素進入血液,導致中老年人出現高血壓、心髒病、半身不遂、老年癡呆等,同時還會加重中老年人的心腦血管疾病。對高血壓、冠心病人來說,便秘是十分危險的,這些患者經常是在排便時突發腦血管意外,冠心病加重,甚至死亡。對於年輕人來說,便秘可致內分泌失調,產生脾氣暴躁,面部粉刺瘡。此外,便秘還可致高燒不退,咳嗽不止。而對這些病,通過通便治療,可收到奇效。

便秘對婦女的影響較大,可能會引起月經紊亂,子宮位置不正。這是因為直腸內糞便過度充盈,子宮頸被向前推移,而子宮體則向後傾斜。如果長時間反復發生子宮後傾,闊韌帶內的靜脈就會受壓而不暢通。因此,子宮壁也會發生充血,並且失去彈性,進而,使子宮長久保持在後傾位置,發生骶部疼痛、腰痛、月經紊亂,經期肛門直腸墜脹等。
[編輯本段]
便秘治療的辨證論治
熱秘【證見】大便干結,腹部脹滿,面紅身熱,心煩口干或口舌生瘡,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或燥,脈滑實。

【治法】清熱潤腸。

【方藥】

1.主方麻子仁丸(張仲景《傷寒論》)加減

處方:枳實12克,大黃10克(後下),火麻仁20克,北杏仁12克,郁李仁20克,瓜蒌12克,玄參15克。水煎服。

2.中成藥

(1)上清丸,每次1丸,每日2次。

(2)清瀉丸,每次1瓶,每日1-2次。

(3)牛黃解毒片,每次4片,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處方:大黃6克,麻油20毫升。先將大黃研末,與麻油合勻,以溫開水沖服。每日1劑。

氣滯秘【證見】欲便不得,脅腹脹痛,嗳氣頻作,便少。舌苔薄白,脈弦。

【治法】順氣行滯。

【方藥】

1.主方六磨湯(王肯堂《證治准繩》)加減

處方:沉香10克,木香10克,槟榔15克,烏藥12克,枳實12克,大黃10克,柴胡9克。水煎服。

若氣郁化火者,可加栀子12克、牡丹皮10克。

2.中成藥麻仁丸,每次1丸,每日2次。

3.單方驗方氣秘方(黃文東驗方)

處方:大腹皮12克,青皮、陳皮各6克,生枳殼、烏藥、青橘葉、玉竹各9克,生何首烏15克。水煎服。

氣虛秘【證見】大便不暢,臨廁無力努掙,掙則汗出氣短,便後疲乏,面色發白。舌淡苔薄白,脈弱。

【治法】益氣潤腸。

【方藥】

1.主方黃芪湯(尤在泾《金匮翼》)加減

處方:黃芪20克,陳皮10克,黨參18克,當歸12克,火麻仁3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

(1)便秘通,每次1瓶,每日2次。

(2)補中益氣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雙術湯(岑鶴齡驗方)

處方:白術、蒼術各30克,枳殼10克,肉苁蓉20克。水煎服。

血虛秘【證見】大便干結,面色萎黃無華,頭暈,心悸。舌淡,脈細。

【治法】養血潤燥。

【方藥】

1.主方潤腸丸(沈金鳌《沈氏尊生書》)

處方:當歸12克,生地黃20克,火麻仁30克,肉苁蓉18克,何首烏20克,桃仁、枳殼各10克。水煎服。

2.中成藥

(1)桑椹子膏,每次15克,每日2次。

(2)五子潤腸丸,每次l丸,每日1次。

3.單方驗方:首烏潤便散(申田英《陝西中醫》1989.7)

處方:何首烏、胡桃仁、黑芝麻各60克,共為細末,每次服10克,每日3次。

冷秘【證見】大便秘結,難以排出,腹中冷痛,四肢不溫。舌質淡苔白,脈沉澀。

【治法】溫通開秘。

【方藥】

1.主方濟川煎(張介賓《景岳全書》)加減

處方:肉苁蓉20克,牛膝15克,當歸12克,升麻10克,肉桂6克,巴戟天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

(1)便秘通,每次1瓶,每日2次。

(2)半硫丸,每日1.5—3克,每日1—2次。

3.單方驗方:冷秘方(魏龍骧驗方)

處方:白術60克,肉桂3克,厚樸6克,生地黃10克,升麻5克。水煎服。
[編輯本段]
便秘的針灸療法
針刺大腸俞、天樞、支溝等穴。實秘用瀉法;虛秘

[1] [2] 下一页

9歲兒童眼睛近視怎麼辦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