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家庭氛圍的重要條件。
誤區六蔬果水氣大,月子期間應忌食
不少老人認為,蔬菜、水果水氣大,產婦不能吃,其實蔬菜水果如果不夠,易導致大便秘結,醫學上稱為產褥期便秘症。蔬菜和水果富含人體“三寶”,即維生素、礦物元素和膳食纖維,可促進胃腸道功能的恢復,增進食欲、促進糖份、蛋白質的吸收利用,特別是可以預防便秘,幫助達到營養均衡的目的。
正確的做法:從可進食正常餐開始,每日半個水果,數日後逐漸增加至1-2個水果。蔬菜開始每餐一兩左右,逐漸增加至每餐4兩左右。
誤區七奶不脹不抱仔
在哺乳過程中,有些媽媽認為,“奶不脹不抱仔”,醫生認為這樣做不利於催乳。一般認為產婦催乳有6條金原則:1、營養均衡;2、少食多餐;3、足量飲水;4、心情愉快;5、休息足夠;6、勤喂夜哺,即按需哺乳。此外,正確的哺乳姿勢也很重要。
正確的做法:哺乳應勤喂夜哺,即按需哺乳,只要寶寶要吃,就應滿足。尤其是產後5-7天內分泌的乳汁叫初乳,具有高度營養和免疫的雙重作用,初乳中含有豐富的抗感染物質,孩子日後不容易肥胖、糖尿病、冠心病,還可預防某些過敏性疾病,如濕疹、哮喘等。
一為什麼產後要坐月子?目的是什麼?可以改變體質嗎?
產婦由於分娩時出血多,加上出汗、腰酸、腹痛,非常耗損體力,氣血、筋骨都很虛弱,這時候很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需要一段時間的調補,因此產後必須坐月子才能恢復健康。坐月子的目的是在這段期間內作適度的運動與休養、恰當的食補與食療,能使子宮恢復生產前的大小,氣血經過調理也都能恢復,甚至比以前更好,也就將不好的體質在這段時間慢慢改變過來。
二坐月子的基本原則為何?
1慎寒溫
隨著氣候與居住環境的溫、濕度變化,產婦穿著的服裝與室內使用的電器設備,應做好適當的調整,室內溫度約25~26攝氏度,濕度約50%~60%,穿著長袖、長褲、襪子,避免著涼、感冒,或者使關節受到風、寒、濕的入侵。
2適勞逸
適度的勞動與休息,對於惡露的排出、筋骨及身材的恢復很有幫助。產後初始,產婦覺得虛弱、頭暈、乏力時,必須多臥床休息,起床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等體力逐漸恢復就可以將時間稍稍拉長些,時間還是以1小時至2小時為限,以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姿,導致腰酸、背痛、腿酸、膝踝關節的疼痛。
3勤清潔
頭發、身體要經常清洗,以保持清潔,避免遭受細菌感染而發炎。
4調飲食
前面三項每一個人都沒有差別,飲食方面就有個人體質的差異性,應該有所不同;再者,產後排惡露、哺乳也許有不順的情形,或者有感冒、頭痛、口破、皮膚癢、胃痛等等疾病發生,飲食與藥物就必須改變。古代由於環境簡陋,生活條件差,又沒有電器設備,因此規定較嚴,而有一個月不能洗頭、洗澡的限制,現代人不必如此辛苦,但是坐月子的飲食還是以溫補為主,最好請醫師根據個人體質作調配比較妥善。
三坐月子的料理一定要加酒嗎?
坐月子的料理應該加姜片同煮,同為生姜有溫暖子宮、活絡關節的作用;酒的作用是活血,有助於排惡露,若惡露已經干淨,食物仍然用酒烹調,可能導致子宮不收縮、淋瀝不盡。
四人參大補元氣,為什麼坐月子期間禁止服用?
人參補氣止血,剛生產完的住院期間,正在開始排惡露,若服人參(高麗紅參)會使得血暈變少,惡露就難以排出,導致血塊淤滯子宮,引起腹痛,嚴重的還會有胎盤剝落不完全,引起大出血的案例。因此,必須等到產後第二三星期左右,血塊沒有了,才能服用人參茶。
五季節對產婦進補的影響
春夏秋冬四季由於溫度差異大,因此產婦的飲食必須有所調整,否則會有副作用發生。一般傳統的坐月子飲食,性質溫熱,適用於冬季,春秋時節生姜和酒都可稍稍減少,若是夏天盛熱之際,可不用酒烹調食物,但是姜片仍不可完全不用,每次約用2~3片。
六不同體質的產婦其坐月子原則為何?
依女性體質屬性及其適用食物分析如下:
1寒性體質
特性
面色蒼白,怕冷或四肢冰冷,口淡不渴,大便稀軟,頻尿量多色淡,痰涎清,涕清稀,舌苔白,易感冒。
適用食物
這種體質的產婦腸胃虛寒、手腳冰冷、氣血循環不良,應吃較為溫補的食物,如麻油雞、燒酒雞、四物湯、四物雞或十全大補湯等,原則上不能太油,以免腹瀉。食用溫補的食物或藥補可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氣血雙補的目的,而且筋骨較不易扭傷,腰背也較不會酸痛。
忌食
寒涼蔬果,如西瓜、木瓜、葡萄柚、柚子、梨子、楊桃、橘子、蕃茄、香瓜、哈密瓜等。
宜食
荔枝、龍眼、蘋果、草莓、櫻桃、葡萄。
2熱性體質
特性
面紅目赤,怕熱,四肢或手足心熱,口干或口苦,大便干硬或便秘,痰涕黃稠,尿量少色黃赤味臭,舌苔黃或干,舌質紅赤,易口破,皮膚易長痘瘡或痔瘡等症。
適用食物
不宜多吃麻油雞;煮麻油雞時,姜及麻油用量要減少,酒也少用。宜用食物來滋補,例如山藥雞、黑糯米、魚湯、排骨湯等,蔬菜類可選絲瓜、冬瓜、蓮藕等較為降火,或吃青菜豆腐湯,以降低火氣。腰酸的人用炒杜仲五錢煮豬腰湯即可,才不會上火。
不宜多吃
荔枝、龍眼、蘋果。
少量吃些
柳橙、草莓、櫻桃、葡萄。
3中性體質
特性
不熱不寒,不特別口干,無特殊常發作之疾病。
適用食物
飲食上較容易選擇,可以食補與藥補交叉食用,沒有什麼特別問題。如果補了之後口干、口苦或長痘子,就停一下藥補,吃些上述較降火的蔬菜,也可喝一小杯不冰的純柳丁汁或純葡萄汁。
七產後常見並發症有哪些?
產後貧血、乳汁少、乳腺炎、子宮炎、筋骨疼痛、腰酸、頭痛、腹瀉、便秘等。貧血產婦可多吃高鐵質食物,包括肉類、黑糯米粥、紅豆湯等。若是漲奶,可用1兩麥芽糖、3錢蒲公英、3錢王不留行,共同炖煮食物吃,可促進排乳。便秘則可吃香蕉、芝麻糊(煮開加蜂蜜調味),可促進排便。若因乳腺炎、子宮炎而有發燒現象,或有極度不適症狀時,必須立即就醫治療。
八產後筋骨酸痛的原因為何?
由於產後嬰兒邊吸奶邊睡,喂奶時間長,媽媽維持坐姿太久,且許多嬰兒有日夜顛倒的狀況,晚上哭鬧不休,嚴重的,要父母親一整夜抱著走來走去,因此一個月下來腰背部、手肘及手腕疼痛不堪。要避免這些筋骨酸痛的現象產生,媽媽抱孩子要注意姿勢,腰背要有依靠的地方;多休息,少走動,下床時間勿超過1小時。可炖煮杜仲豬腰湯,惡露干淨後可吃十全大補湯(內含杜仲、續斷),對解除筋骨酸痛都有不錯的效果 一般來說,婦女產後應多進食高熱量的飲食,如:脂肪、蛋白質之類。據研究,在產後一年之內哺乳婦女大約每日需要熱量3200千卡,蛋白質90克-100克,鈣2克,鐵15毫克,維生素a3900因際單位,維生素b116毫克,維生素c150毫克。這樣大的營養量,全部要由飲食攝取。但由於產後數周內脾胃功能亦處於虛弱狀態,因此進食量之增加應采取漸進的方式。食物品種要多種多樣,新鮮可口,並多吃湯類。乳母每日可吃5餐-6餐,每餐應盡量做到干稀搭配,葷素搭配。 根據我國居民的生活條件,產後婦女應多吃雞和雞蛋,雞和雞蛋是最理想的滋補品。因為,雞和雞蛋不僅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又容易被消化吸收,是產後極好的補養之品,也是民間傳統的產後食物補品之一。雞肉性平,富含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有益五髒,健脾胃,祛風養血,補虛等功效,雞蛋營養比較全面,蛋黃又含有較多的卵磷脂和鐵質,能補益氣血,生肌長肉,對恢復體力有很大的補益作用。產後幾個月內如能每天吃2個雞蛋,產婦不但恢復快,而且身體健壯,可減少產後一些並發症,保證嬰兒的營養需要。 產後初期,宜用紅糖水或紅糖大棗湯、紅糖面條、紅糖雞蛋湯等。這些食物不但能益氣溫中補血,還能緩中行血活血,溫經祛瘀,排除惡露,並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產後若乳汁分泌不足,可熬制豬蹄粥食。其制法為:取豬蹄1個2個,通草3克-5克,漏蘆10克-15克,粳米60克,蔥白二莖。用時先把豬蹄洗淨,切成小塊煎取濃湯,再將通草、漏蘆煎汁去渣,而後,把豬蹄和藥汁同粳米煮粥,待粥將成時,放入蔥白稍煮即可。 若產後肢體酸痛、全身乏力,可食芎胡桃仁粥,其制法:為取川芎、元胡、桃仁各15克,水煎取汁1000毫升左右,加入適量粳米煮成粥,再入適量紅糖調味,服食,每日一次,連用35天。此主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經絡之效,對產後血滯引起的全身酸痛、小腹脹痛、惡露淋漓不盡、口唇紫暗等症,頗有效驗。除此之外,還可以熬制山藥杞果粥服食。其制法為:取山藥60克,杞果、黑芝麻、核桃仁各30克,小米適量。將上四味搗碎,加水共煮成粥,再放入適量紅糖,服食,每日1次,連用4天-5天。此方可滋陰補腎、強腰壯骨,對產後腎虛而致的腰脊酸痛、肢腿乏力及足跟痛,功效獨特。 產後失血較多,頭暈眼花者,可熬制益母草汁粥食用。其制法為取益母草汁10毫升,生地黃汁20毫升,藕汁40毫升,生姜汁2毫升,蜂蜜10毫升,粳米60克。用時煮米作粥,另把其他藥汁入粥中,煎二三沸,每次服粥一碗,日服二次。能益陰養陰,解渴除煩。適用於產後虛勞、血氣不調、腹肚絞痛、血暈昏愦、心熱煩躁。宜溫服,病愈即止。除此之外,還可熬制紅寶粥服食,其制法為:取粳米100克,紅棗6枚,枸杞子15克,共煮成粥,加紅糖適量食用。本方具有滋陰生血,益氣生津,養心安神之功效。 對於產婦來說,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也至關重要。新鮮蔬菜、水果不僅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c,而且還富含維生素k。因為母乳喂養雖有百利但也有一弊,那就是所含的維生素k遠比牛奶中的含量少得多。而且母奶喂養兒,腸道菌群產生維生素k亦較少。致使母乳喂養兒可能患有維生素k缺乏症而導致新生兒顱內出血。維生素k主要來源於綠葉蔬菜和水果,但有些農村卻有不讓產婦多吃蔬菜水果的習慣,這是不科學的。而且由此往往造成1歲以內嬰兒的嚴重顱內出血,甚至因患此病而死亡,或導致腦性癱瘓和智力低下。 但應注意盡量不吃反季節的蔬菜水果。寒涼的食物會減少乳汁的分泌,如荞麥、薏苡仁、綠豆、螃蟹、蝸牛、田螺、螺蛳、蚌肉、烏魚、柿子、柚子、香蕉、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苦瓜、荸荠、慈姑、蕹菜、苦瓜等,產婦應盡量不吃或少吃。 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有些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往往不沾水果的邊。認為水果屬於生冷食物,吃了會導致乳汁減少、腰酸腿痛、月經不調等。實際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魚肉雞蛋中確含有高蛋白、高脂肪、高膽固醇及高脂溶性的維生素,但水溶性維生素、纖維素及一些有機酸、微量元素的含量卻很低下,而水果中則含有大量的碳水化物、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它能彌補年純進食魚肉蛋類的不足;如兩者合理搭配良用,則能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否則,可能導致飲食失調、胃腸功能紊亂,母嬰出現維生素及某些微量元素缺乏等症狀。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常見水果的作用。
1.蘋果:蘋果味甘涼,性溫,主要為碳水化物。含有豐富的蘋果酸、鞣酸、維生素、果膠及礦物質,可預防和治療壞血病、癞皮病,使皮膚潤滑、光澤。其粘膠和細纖維能吸附並消除細菌和毒素,能澀腸、健胃、生津、開胃和解暑,尤其對治療產婦腹瀉效果更佳。蘋果還能降低血糖及膽固醇,有利於患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糖尿病及肝功能不良產婦的產後恢復。此外蘋果中含大量鉀鹽,能與體內過剩的鈉鹽結合並排出體外,故低鉀及攝鹽過多者食用蘋果是有益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