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上個月感冒吃的是乖寶寶牌的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吃了三天左右開始拉肚子,當晚高燒不退。高燒持續了三天,最高達到40.3度。這兩天我寶寶又感冒了,吃了三天同一藥,今天又開始拉肚子,想問問有寶寶的家長,有沒有人買了同一藥,有一樣情況發生的呢? 沒有 沒有 感冒藥百科內容來自於: 1.成分 感冒藥按其組成成份包括西藥組方的感冒藥,中藥組方的感冒藥,中西藥合劑的感冒藥。 其具體成份可分為以下幾類: 1、解熱鎮痛藥: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發揮作用,如撲熱息痛、阿司匹林、氨基比林; 2、鼻粘膜血管收縮藥:減輕鼻粘膜充血,解除鼻塞等症狀,如偽麻黃鹼; 3、抗組胺藥:競爭性陰斷h1受體,減輕過敏症狀,控制上呼吸道感染的卡他性炎症,緩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症狀,如撲爾敏、苯海拉明等; 4、抗病毒藥:主要有抗亞洲a型流感病毒的金剛烷胺; 5、中樞興奮藥:主要有咖啡因,它通過收縮腦血管,緩解腦血管擴張引起的頭痛,從而加強解熱鎮痛藥的療效,同時能抵消抗組胺藥的嗜睡作用; 6、鎮咳藥:如右美沙芬、二氧丙嗪等; 7、中藥:如具清熱解毒作用的人工牛黃多與西藥成份組方,如速效傷風膠囊;而其它的中藥如、葛根、金銀花、柴胡等等多是十幾味甚至二十多味中藥按一定的處方提制成不同的中成藥,如雙黃連口服液,小柴胡顆粒等。
2.家庭常用感冒藥 一.西藥類 1.阿斯匹林:主要用於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濕,用於高熱、感冒、頭痛、肌肉痛等。不良反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應慎用或不用,可引起胎兒異常,孕婦、腎功能不全者應慎用。 2.撲熱息痛:有解熱鎮痛作用,用於發熱、頭痛、關節痛及神經痛等。不良反應:久服可致腎損害,過量可致肝損害,3歲以下的兒童最好不用。成人日服量不能大於2克,每次服0.25—0.5克,日服3次。 3.病毒靈:主要能抑制病毒增殖,對流感、副流感有較強的抑毒作用,用於治療感冒、流感、病毒性氣管炎、腮腺炎、水痘、麻疹及病毒性角膜炎、結膜炎。不良反應:會引起出汗、食欲不振等。成人日服3次,每次0.18-0.2克。4.布洛芬:用於解熱、鎮痛、抗風濕、痛經、牙痛、腰背痛及風濕性關節炎。不良反應:有輕微胃腸道不適,宜飯後服用。成人日服3次,每次0.2克。 5.消炎痛:有較強的抗風濕、消炎鎮痛作用,用於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發熱等。不良反應:可有胃腸道反應及胃穿孔,潰瘍病、精神病、癫痫、孕婦禁用。成人口服3次,每次25毫克,兒童每日每公斤體重0.5毫克一次。6.板藍根沖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涼血,治療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及預防和治療小兒麻疹。成人每次口服10克,日服4次;兒童每次5克,日服4次。 7.感冒通片:具有一定抗病毒和退熱作用,主要用於治療感冒引起的頭痛,咽喉痛、發熱,並減輕由於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變態反應。成人每次服2片,日服3次。 8.六神丸: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抗病毒。用於治療咽喉疼痛、感冒發熱、瘡、腫毒,成人每次服8一10粒,兒童1歲一次1粒,4-8歲一次5粒,9-15歲一次6粒,孕婦忌用。 9.銀翹解毒片: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重型發熱、輕度怕冷、頭暈頭痛、鼻塞咽痛、全身無力、口渴思飲。成人每次服4-6片,日服2次,小兒1-2歲每次1片,3-9歲每次2片,9-15歲每次4片。 10.通宣理肺片(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輕度發熱、怕冷、頭痛、無汗、全身酸痛、流鼻涕、咳嗽、咳痰。成人每次丸劑服2丸,日服2次,片劑服6片,日服3次。 11.紫雪散: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發燒,對一驚一乍、煩躁不安、昏昏沉沉、大便干燥者,可根據年齡每次服0.3克。二.中藥類 (1)感冒退熱沖劑(大青葉、板藍根、連翹、草河車)適用於感冒有風熱表現者,發熱或不發熱,伴頭痛、咽痛口干、化驗白細胞計數與分類均不高。可每日沖服3-4次,每次l袋。發熱高,可每次2袋。咽痛者,可含漱後吞下。 (2)感冒片(豆豉、桑葉、菊花、銀花、連翹、牛蒡子、甘草、桔梗、鉤籐、竹葉、荊芥、薄荷)適用於風熱感冒,略有怕冷發熱或不發熱,鼻塞咽痛,頭痛。可每日服3次;每次吞服6片。 (3)銀翹解毒片(豆豉、銀花、連翹、荊芥、薄荷腦、甘草、桔梗、板藍根、竹葉)藥物組成與感冒片近似,適應證同感冒片,可每日服2-3次,每次4片。 (4)感冒寧(荊芥、防風、紫蘇、大青葉、四季青)適用於感冒有風寒表證者,有明顯怕冷,或有發熱,伴頭痛、鼻塞流清水涕。可每日服3-4次,每次1袋。 (5)午時茶(茅術、陳皮、柴胡、連翹、白芷、枳實、山楂、羌活、前胡、防風、藿香、甘草、神曲、川芎、茶葉、厚樸、桔梗、麥芽、蘇葉)此系傳統用治風寒感冒或有內傷積食挾感冒者,可每服1包,煎服或沸水泡服,藥汁宜多,服後最好蓋被使微微出汗。 (6)川芎茶調散(薄荷、川芎、羌活、甘草、白芷、細辛、防風、荊芥)適用於寒感冒之頭痛較重者,本藥也可用於無感冒而頭痛者。可每周服2次,每次服6克。 (7)銀黃片(銀花提取物、黃芩素)適用於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也可用於丹毒、腸炎。可每日服3-4次,每次服2片。 (8)抗炎靈(一見喜)適用於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於菌痢、尿路感染。每日服4次,每次服4-6片。 (9)清熱消炎片(蒲公英)適用於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於瘡疖、乳腺炎。每日服4-6次,每次服8片。 (10)四季青片(四季青葉)適用於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於腸炎、外傷感染或瘡疖。每日服3-4次,每次服6片。 上述藥均可用於上呼吸道感染,遇有易患咽炎、扁桃體炎者而對其中有耐藥,則可更換便用,或聯合二種藥同服、以加強作用,為免礙胃,最好食後吞服。
3.小兒常用感冒藥 噴嚏、流涕 保嬰丹(風寒感冒)、牛磺酸顆粒(風熱感冒)、珠珀猴棗散、小兒寶泰康(風熱)、小兒感冒顆粒、馥感林口服液、小兒金丹 感冒、發熱 雙黃連口服液、好娃娃感冒顆粒(小兒新)、牛磺酸顆粒、保嬰丹 感冒、咳嗽 猴棗牛黃散、保嬰丹、小兒感冒顆粒、小兒清肺口服液(同仁堂)、小兒止咳糖漿(露)、清宣止咳露 咳嗽、多痰 小兒止咳糖漿(露)、清肺化痰顆粒、沐舒坦、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保嬰丹、猴棗牛黃散、健兒清解液 嚴重鼻塞、膿涕 鼻淵舒、滴寧、0.5%麻黃素滴鼻(禁用滴鼻淨) 退燒 泰諾林、美林、臣功再欣、小兒退熱貼 發熱、扁桃體炎 小兒咽扁沖劑舌苔厚、內火盛王氏保赤丸、小兒七星茶、小兒七珍丹 食欲不振、脾胃虛弱 嬰兒健脾散(嬰兒素)、醒脾養兒顆粒、脾可欣、小兒七星茶
4.孕婦使用感冒藥 春季各種病毒、細菌活動頻繁,孕婦由於要滿足自身及胎兒對氧的需求,往往過度換氣,從而吸入更多的塵埃等,發生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幾率增大。 一般的感冒,症狀較輕,如流清涕,打噴嚏等,對胎兒影響不大,也不必服藥,休息幾天就會好。但妊娠早期(5—14周)是胎兒胚胎發育器官形成的時期,若患流行性感冒,且症狀較重, 則對胎兒影響較大,此間服藥對胎兒也有較大風險。 已知與人類有關的流感病毒有300多種,目前已知其中有13種病毒在感染母體後可影響到胎兒的生長發育,出現低能、弱智及各種畸形。 妊娠後,孕婦體內酶有一定的改變,對某些藥物的代謝過程有一定的影響。藥物不易解毒和排洩,可有蓄積性中毒,在孕早期胎兒器官形成時,藥物對胎兒有一定的影響,故感冒最好不吃藥。但一些疾病本身對胎兒、母親的影響遠遠超過藥物的影響,這時,就應權衡利弊,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抗感冒藥大多是復合制劑,含有多種成分,常見的有速效傷風膠囊、感冒通、康泰克、白加黑、康必得、克感康、快克等等,這些藥大都含組胺藥,孕期不宜服用,特別是孕4周前。感冒藥主要是對症藥物,治標不治本,且對孕婦來說不是安全藥品,所以專家建議孕婦最好不用抗感冒藥。 抗病毒藥均對胎兒有不良影響,孕婦不宜使用,若必須使用,則應有醫生指導。 退熱藥感冒伴有高熱,多預示病情較重,應及時看醫生。消炎痛是孕婦禁忌退熱藥,阿斯匹林在孕32周後也不宜使用。 抗菌素孕婦感冒如無明確的細菌感染證據,如扁桃體炎、血壓高、咳黃痰、流濃涕等,可不用抗菌素。因為抗菌素可通過胎盤作用於胎兒體內,有20%—40%的可能性對胎兒構成危害,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安全的抗菌素。 祛痰、止咳藥一般比較安全,但含碘制劑的止咳藥,孕婦不宜使用。 懷孕期間的婦女不接觸感冒的病人,家中居室通風換氣,溫、濕度適宜,經常用醋熏蒸房間,保持良好的心境,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一旦患了感冒也不要驚慌失措或亂服藥物,更不應對此不加留意,應及時到醫院找醫生咨詢。
5.市場分析 一、環境分析 1.市場容量 中國當前otc市場大約有近200億人民幣的容量,如果以北京otc市場中感冒藥的消費占總量的28%計算,中國感冒藥市場幾乎有50億人民幣的市場份額。保守估計也有20億人民幣的市場。據調查,抗感冒藥物銷售額約占藥品零售總額的15.0%,是繼保健品類(31.3%)之後銷售額最大的一類藥品。其中包括一定的季節因素,冬春季節是感冒的多發季節。另外一個顯著特點是,消費者用藥趨向於名牌產品,排名靠前的四個品牌無論銷量還是銷售額都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2.政策分析 跨入新世紀和臨近加入wto,醫藥市場環境風雲變幻,特別是隨著藥品分類管理辦法的實施,衛生體制、醫療保險體制、藥品流通領域等的改革,對醫藥行業產生著巨大的影響,藥品零售市場正成為制藥企業競爭的熱點,以非處方藥市場為主的制藥企業怎樣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又如何開拓零售市場這一問題值得探討。作為非處方藥(otc)的一大組成部分,感冒治療藥品是我國醫藥產品推廣品牌營銷中最成功的范例。而隨著otc市場走向規范,競爭加劇,藥品零售市場競爭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面對新的市場,新的機遇與挑戰,眾多的生產、銷售企業在產品研發、市場開拓、營銷組合、經營管理上將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這種背景下加入感冒藥戰團,最近就有護彤、新康泰克、正源丹進入市場,天寶.蓋茂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正可謂風險與機遇共存。 二、競爭分析 1.競爭產品 據調查抗感冒藥物主要有:快克、新康泰克、康必得、正源丹、新速達感冒片、感康、白加黑、感冒通、泰諾、百服寧、必理通、芬必得、扶他林、泰克、感諾、感冒清熱沖劑、雙黃連口服液、帕爾克、幸福傷風素、力克舒等二十多個品種。價格水平在10元以下的藥品有快克(6.5元)、康必得(4.0元)、新速達感冒片(7.0元)、感冒通(1.8元)、百服寧(8.0元)、必理通(7.5元)六種,占總銷售量的63%,總銷售額的32%;價格水平在10~15元的藥品有感康(12元)、白加黑(12.4元)、泰諾(12.5元),占總銷售量的37%,總銷售額的60%;價格水平在15~40元的藥品有扶他林(39.10元)、芬必得(18元),占總銷售額的8%.在按銷售量、銷售額兩種排序的前10名共13種藥品中,無一為中成藥,全部為化學藥品。在總共13種藥品中,合資品牌有快克、康必得、新康泰克、白加黑、泰諾、百服寧、必理通、扶他林、芬必得,共10種,其銷售額、銷售量分別占總銷售額、銷售量的61%、75%。國產品牌有新速達感冒片、感康、感冒通3種,其銷售額、銷售量分別占總銷售額、銷售量的39%、25%。 2.抗感冒藥物的消費特點 抗感冒藥物的消費特征是最接近於日用消費品的,但它終歸是一種藥品,又不同於一般的日用品消費。感冒藥品消費屬謹慎的消費行為、微量消費,需求彈性較小。和普通日用品一樣,在產品認知方面受廣告(特別是電視廣告)影響大[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