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時添加輔食 小兒生長發育迅速,不論母乳或人工喂養兒均應按時添加輔食,以滿足營養需要。添加輔助食品時,品種不宜過多,變換不宜過頻,要在嬰兒逐漸適應新的食品後,才漸次增加其他食品。具體而言,添加輔食時,要注意嬰兒的消化能力,每次只能增加一種,從少至多,逐漸增加。一般在出生後半個月開始添加維生素c及d,2至3個月加菜湯、奶糕或米糊,4至6個月添加蛋黃、肉末及碎菜等。 注意飲食質量 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養及人工喂養時,應注意飲食調配,不宜過多或過早喂給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發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響小兒生長發育,初出生至3個月內嬰兒母乳不足,可吃牛奶或豆漿補充,無論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適當稀釋,以利於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時,不宜強制進食。 增強體質 平時應加強戶外活動,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注意小兒體格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種疾病。 避免不良刺激 小兒日常生活中應防止過度疲勞、驚嚇或精神過度緊張。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小兒腹瀉。 請勿濫用抗生素 實際上小兒腹瀉約一半以上為病毒所致,或者由於飲食不當引起。對這些原因引起的腹瀉,抗菌藥物不但無效,反而會殺死腸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亂,加重腹瀉。 不必禁食,多補水分 有些家長一看見孩子腹瀉就認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便自作聰明地對孩子禁食,這無異於火上澆油,會加重體內脫水程度。因此,腹瀉時不必禁食,應多補充水分,特別是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米粥、面條、牛奶、肉湯之類。 胡蘿卜泥能治腹瀉 嬰兒腹瀉時,若能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飲食上給予胡蘿卜泥分次服食,有助於病情康復。取新鮮胡蘿卜適量,洗淨切碎,加水煮爛,然後取出胡蘿卜搗成糊狀即成(煮胡蘿卜的水留作備用)。食用時,每100毫升煮胡蘿卜的水中,加入5至10克(約一小匙)胡蘿卜泥。進食量主要根據嬰兒的食欲,可按平時的食量喂給。一般來說,嬰兒喂食胡蘿卜泥2至3天,大便即可成形。 對腹瀉小兒的護理要點
記錄患兒大便、小便和嘔吐的次數、量和性質。就診時帶上大便采樣,以便醫生檢驗、診治。 腹瀉患兒往往易脫水,加之飲食控制,易畏寒,若出現四肢厥冷,體溫不升,可用熱水袋保暖。使用熱水袋要注意不要燙傷患兒。 腹瀉患兒大便次數增多,應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揩洗臀部(女孩子應自前向後沖洗),然後用軟布吸干。可塗以鞣酸軟膏,或復方硫酸銅鋅軟膏、防止產生紅臀。 腹瀉患兒由於使用較長時間的抗菌素,可使口腔霉菌生長而發生鵝口瘡,因此要多喂開水以清潔口腔。有嘔吐時可用棉花蘸溫開水清擦口腔。已發生鵝口瘡可在患處塗以1%龍膽紫藥水。 重型腹瀉,或輕型腹瀉但遷延不愈,患兒逐漸消瘦,全身症狀加重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腹瀉未愈,又發生肺炎或尿路感染等並發症,也應及時就診。 衛生及護理
嬰幼兒的衣著,應隨氣溫的升降而增減,避免過熱,夜晚睡覺要避免腹部受涼。夏季應多喂水,避免飲食過量或食有用脂肪多的食物。經常進行溫水浴。 加強體弱嬰幼兒護理:營養不良、佝偻病及病後體弱小兒應加強護理,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各種感染。對輕型腹瀉應及時治療,以免拖延成為重型腹瀉。 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性腹瀉易引起流行,對新生兒,托幼機構及醫院應注意消毒隔離。發現腹瀉患兒和帶菌者要隔離治療,糞便應做消毒處理。 合理應用抗生素:避免長期濫用方譜抗生素,以免腸道菌群失調,招致耐藥菌繁殖引起腸炎。 如果一天拉的次數少於4次,可以只吃媽咪愛,放入40度以下的奶中,一次一代,24小時吃一次,也可以是一次半代,12小時一次,但是剩下的半代要扔掉,因為裡邊是益生菌,開代後時間長就失效了.如果一天多於4次要在吃媽咪愛的基礎上加入斯密達,也是加入奶中,不影響藥效的,為了防止孩子喝不完奶影響藥效,可以先把藥放入少量奶中給寶寶吃,吃完後再喝沒放藥的奶.另外最好能做個大便化驗看看是不是細菌感染,如果是的話還要吃消炎藥,要注意拉的次數,拉多了要及時給寶寶補液防止脫水。 腹瀉是小兒的常發病,飲食不節,喂養不當,加上小兒脾胃功能虛弱很容易導致腹瀉的。治療上要積極補液營養支持治療,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止瀉對症治療。
小兒腹瀉是由飲食不當或腸道內、外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消化道功能紊亂綜合症,多發生在2歲以下嬰兒。較輕的症狀多為每日大便次數在10次以下,糞便呈黃綠色,帶粘液且呈蛋花湯樣,並伴有輕微腹脹,腸鳴音亢進;較重時多表現為腹瀉頻繁,每日排便數十次,呈水樣、量多,有酸臭味,伴有溢乳或嘔吐。嚴重者吐咖啡色物,伴有發熱、煩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驚厥等;如果腹瀉時間較長,每日的大便次數較多,部分患者還可出現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等較為嚴重的並發症。 引起小兒腹瀉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飲食不潔:如吃了不干淨的食物或腐敗變質食物而發生腹瀉,這是人們常說的“小兒腸炎”或細菌性痢疾。而相當一部分孩子,尤其是嬰幼兒則是由於飲食不當所造成的,俗稱“消化不良”。 二是輪狀病毒感染:主要在秋冬季高發,發病者多見於3歲以下尤其是1歲半以內的小兒。由於小兒胃腸功能較弱,胃液及消化液相對較少,胃腸道的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此病毒,發病後症狀又較重,所以稱為“小兒秋季腹瀉”。小兒秋季腹瀉以全球性、季節性、流行性和自限性為特征。一般無特效藥治療,就是說,即使不治療,多數病孩在一周左右也會自然止瀉。問題在:廠當嚴重吐瀉時,若醫治護理不周,小兒出現脫水,其後果就比較嚴重。 三是小兒消化系統發育不良,對食物的耐受力差,不能適應食物質和量的較大變化。 四是小兒機體防御能力較差,血液和胃腸道中的免疫球蛋白均較低,對進入胃內的細菌殺滅能力弱。 五是小兒未建立正常的腸道菌群或由於使用抗生索等引起腸道菌群失調,都可能導致腹瀉。 六是氣候突然變化:小兒腹部受涼使腸蠕動增加或因天氣過熱使消化液分泌減少,都可誘發腹瀉。 控制時就要到醫院接受治療。同時還要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母乳喂養的小兒,不宜在夏季斷奶。因為在炎熱的夏季突然給小兒斷奶,改為食物喂養,小兒的胃腸一時不適應就容易導致腹瀉。 二是合理安排飲食,吃飯定時定量,不吃生冷油膩食物,講究衛生、定期消毒食品用具。 三是給小兒添加輔食時,每次只限一種且漸漸加量。 四是給小兒勤換尿布,觀察病情,做好嘔吐及腹瀉的處理。 另外。還有的小兒腹瀉是生理性的。這種腹瀉多見於8個月內小兒,外觀虛胖,常有濕疹,生後不久即腹瀉,大便次數增多且稀,但食欲好,無嘔吐及其它症狀,生長發育不受影響,到添加輔食後,大便會逐漸恢復正常。生理性腹瀉是某些小兒的正常現象,不屬病態,無須用藥。 1、護理腹瀉病兒時要注意及時補充液體,防止因大便中的水分丟失過多而發生脫水。可以隨時喂水、米湯、果汁,最好喂服口服補液鹽。口服補液鹽內含有葡萄糖、氯化鈉、氯化鉀、枸橼酸鈉等成分,可補充因腹瀉、嘔吐所丟失的電解質及體液,調節人體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現各醫院2、對於腹瀉病兒的飲食原則是:調整飲食、繼續進食。母乳喂養的繼續母乳喂養,若病兒不是母乳喂養的可用病兒日常食用的奶或奶制品繼續喂養。6個月以上病兒可繼續吃已習慣的平常飲食,如粥、面條、雞蛋、蔬菜等。但加工要細、碎使之容易消化,避免在腹瀉時變化食物品種或給不2、對於腹瀉病兒的飲食原則是:調整飲食、繼續進食。母乳喂養的繼續母乳喂養,若病兒不是母乳喂養的可用病兒日常食用的奶或奶制品繼續喂養。6個月以上病兒可繼續吃已習慣的平常飲食,如粥、面條、雞蛋、蔬菜等。但加工要細、碎使之容易消化,避免在腹瀉時變化食物品種或給不易消化食物。4、做好臀部護理:病兒每次大便後應及時更換尿布,並用溫開水沖洗肛門及周圍,預防發生臀紅及泌尿系感染。如已形成臀紅,可塗鞣酸軟膏或金霉素魚肝油等。5、護理過程中應注意觀察並記錄大便次數、性狀、顏色及量的變化,為醫生制定治療計劃提供依據;還要注意觀察病情,如果病兒在家治療護理期間病情不見好轉,出現多樣便次數頻繁,口渴明顯、雙眼凹陷、尿量明顯減少等脫水表現及高熱等症狀,應帶孩子到醫院做進一步治療。6、緩解腸痙攣,減輕腹痛:腹瀉的病兒往往因腸痙攣引起腹痛,進行腹部保暖可以緩解腸痙攣,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要蓋好腹部,防止受涼;還可用熱水袋熱敷;喝些熱飲料或用溫手揉摸病兒腹部... 小兒嘔吐多見於胃腸消化道疾病,也可見於多種疾病,包括要命的急性腦炎或急腹症。因為嘔吐性質不同,病情輕重不同。做為父母,應當心中有數。
提醒:噴射嘔吐要立即上醫院
雲鷹主任說,嘔吐分為普通嘔吐和噴射性嘔吐。家長應該注意觀察孩子嘔吐的方式、次數和嘔吐物的性狀、氣味與進食的關系,以及嘔吐時的伴隨症狀,及時向醫生講明,有助於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普通嘔吐
常先出現惡心症狀,緊接著吐一口或連吐幾口。根據嘔吐的伴發症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疾病。
①新生兒溢乳
大多屬於哺乳量過多或哺乳方法不對所致,表現胃內乳汁由口角少量外溢。
②急性胃腸炎
一般有過吃不潔或不易消化食物的病史,伴有腹痛腹瀉或發熱症狀。
③兒童慢性胃炎
該病近年發病一直呈上升趨勢。這類孩子容易出現反復嘔吐或干嘔,同時伴有腹痛和食欲差症狀。 ④單純消化不良
該病與飲食過多過雜有關,孩子有暴飲暴食的病史,嘔吐物酸腐難聞,老百姓說“吃住了”。
⑤感冒等。
噴射狀嘔吐
嘔吐前多無惡心,大量胃內容物突然從口腔或鼻腔噴出。這種嘔吐往往是中樞性的,多見於腦炎、腦腫瘤和腦外傷,需要立即上醫院確診。有個兩歲男孩,從床上摔下來後,掉到地毯上。因孩子頭皮沒跌破,神志也清醒,盡管一直嘔吐,家人也沒在意。3天後因嘔吐止不住,到醫院做ct,才發現孩子顱內出血,腦室擴張。
腸梗阻等外科急腹症也會出現噴射性嘔吐。吐出物可以是清亮或泡沫狀黏液、未消化的奶汁或食物、黃或綠色液混有少量食糜、淺褐綠色糞汁等,伴有劇烈腹痛、哭鬧,拒按腹部。
治療:病因不同療法不一
嘔吐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如外科急腹症引起的嘔吐應手術治療,感染引起者給予抗感染。消化功能紊亂者,可給予胃腸動力藥或胃腸黏膜保護劑,如嗎叮啉、金雙歧、思密達等。服藥困難者可用嗎叮啉栓塞肛。
如果孩子嘔吐比較嚴重,應當暫時禁食。注意側臥位或者頭低下,以防吐出物吸入氣管。可以讓孩子多喝淡鹽水,以防脫水。出現脫水時,應及時按需要補液和供給電解質。嘔吐停止或減輕後,可給予少量、較稠微溫易消化食物,或面湯等流質飲食,少量多次進食。
中醫藥治療也需針對病因。感冒咳嗽等引起的普通嘔吐,可用半夏6克,生姜兩片煎水喝。如屬乳食積滯,嘔吐物多為酸臭奶塊或不消化食物,腹部脹滿,可服用加味保和丸、小兒化食丸。也可用橘皮、蘿卜和山楂煮水喝。
護理:注意喂養方式
如果經診斷孩子只是喂養方式不當或感冒等引起的嘔吐,雲鷹主任認為,應注意正確的喂養方式。
小兒服藥孩子發燒,別急著降溫
首先別忙著退燒,而是要搞清楚孩子發燒的原因。發燒不是一種疾病,它就像是身體的一個警鐘,提醒你身體內部出現異常情況。同時,發燒也是我們身體對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種防御措施,從某種程度來講,適當的發燒有利於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有利於病原體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燒,就不要急於馬上退燒,否則會掩藏真正的病因。
引起孩子發燒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傳染病都有可能出現發燒的症狀。另外,一歲以內的小寶寶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腸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現發燒的情形。許多情況必須經由醫師判斷,才能知道發燒的真正原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